南非前总统曼德拉与媒体的交锋

来源 :现代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mei_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纳尔逊·曼德拉 (1918—2013),他是积极的反种族隔离人士,同时也是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的武装组织民族之矛的领袖,曾任非国大青年联盟全国书记、主席。他于1994年至1999年间任南非总统,是首位黑人总统,被尊称为“南非国父”。
  南非的媒体此前从未像宣传1994年南非首次不分种族的大选那般忙碌,而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曼德拉总统任期的结束。他们报道的所有南非事件的核心都是纳尔逊·曼德拉。大批专栏作家对南非新生的民主制度作出裁决,大部分把曼德拉视为道德表率高高捧起,同时抨击政府对诸如犯罪等问题的处理。
  结果是出现了一种矛盾,在曼德拉如何看待自己和公众——也就是世界——如何看待他之间产生了对立。深知新南非脆弱的本质和自己在其中的地位,曼德拉在接触媒体时小心翼翼,“我们曾与媒体有过漂亮的战斗,”他說,“在民主体制中,那样的分歧是不能压制或避免的。”
  正如南非黑人记者元老塔米·马兹韦所回忆的:“他尊重媒体作为一个机构的独立性。这是作为国家领袖的曼德拉。作为政客的曼德拉在他认为媒体对非国大、对政府、对他本人作出不公正的解读时,则试图作出非常激烈的反应。”
  1961年3月29日,叛国审讯结束,所有被告均无罪释放。在那之后,曼德拉很快转入了地下。他秘密会见了许多更具自由主义色彩的报刊编辑,告诉他们非国大将朝着全国会议的方向发展。他制造新闻,“带着一口袋三便士的硬币,从公用电话亭打电话给报社记者个人,传播我们正在计划进行的事情或警察的无能,由此给‘黑花侠’的神话提供内容”。
  在监狱中,尽管有矛盾情绪,但他发现,对于政治犯而言,报纸“比黄金和钻石更珍贵,比食物和烟草更令人渴望,它们是罗本岛上最值钱的走私品”。更重要的是,它们可以向外部世界传播有关囚犯斗争的消息。“为了取得绝食斗争的胜利,”曼德拉说,“外部世界必须知晓。否则囚徒们只是使自己饥饿而死,而没有人会知道。有关我们正在绝食抗议的消息被偷传出监狱,将会引起报纸的报道,支持群体反过来会形成对当局的压力。”
  1999年5月就职5周年纪念时,曼德拉在向一群选定的编辑和意见领袖发表的告别演说中,反映出这种矛盾的心情。他说:“我们迄今反复重申,特别是在1994年大选的选战期间,我们视自由媒体为民主的支柱,并且我们没有任何限制新闻自由的打算。”
  他承认,政府和新闻界并非总是看法一致。“我们之间一直有观点分歧,”他说,“因为当媒体批评我们而我们作出回应时,媒体就说,‘看,言论自由受到了威胁。’这意味着,他们是唯一可以实践言论自由的人,当我们受到批评时,我们必须保持沉默。我们不接受这种观点,而且永远不会接受。如果你们批评我们,那么必须也给予我们批评你们的权利……我们不要哈巴狗,我们要看门人。你们已经起到了那样的作用,并且我认为,你们应当继续保持严格的独立,这是正确的。我们全部的要求是,当你们批评而我们不同意你们的批评时,你们所说的应该是出于正直的本心。”
  曼德拉亲自参与塑造他的公众形象。他通过服装表达自己的立场,以便在公开场合实现沟通的目的。当他在埃利斯公园穿上跳羚橄榄球队的队服时,他是在对全体南非人、对整个世界传递非常重要的信息。他在就职典礼上没有戴高顶礼帽、穿燕尾服,而选择了简单的套装;永远身着正装出席议会,也是在表达自己的观点。后来在与公众交流时,他开始穿宽松、色彩鲜明的“曼德拉衫”。
  曼德拉通过他的发言人帕克斯·曼卡赫拉纳与记者和编辑个人保持着直接的联系。新闻发布会是曼德拉显示他对名字有惊人记忆力的场合,即使是多年以前见过的,他也能叫出记者的名字。他显示出过去时代的谦恭有礼。他对遇见的所有人都既友好,又坚定。为曼德拉服务,曼卡赫拉纳甚至需要到新闻编辑室去提供消息,而似乎很少花时间在自己的办公桌前。
  如果曼德拉有问题要向编辑或资深记者提出,他就会拿起电话,而且通常会邀请他们过来一起吃饭,然后表明他的态度。塔米·马兹韦回忆道,曼德拉“试图走钢丝,而且他的应对没有侵犯任何媒体实事求是地写作和报道的权利。他想要做的就是邀请某些记者共进早餐。然后他会说:‘看,这就是你说的,但是实际情况就是这样。’这就是他掌控局势的做法”。
  例如,曼德拉曾经与阿非利卡语《公民报》的主编进行了一次非正式的会议,当时他认为这份报纸对于1994年3月发生在非国大总部的枪击事件的前因后果解释得不够充分。出于同样的原因,他邀请《城市新闻报》的主编会面。这位主编在一篇社论中称,板球和橄榄球的老板们正在利用曼德拉把和解变成一个牺牲黑人的单边进程,曼德拉认为这忽略了一个重要的看法。尽管双方都没有对任何事情做出让步,但两人都同意这是一次有用的讨论。
  有时曼德拉与媒体的接触伴随着闹剧的成分,对此曼德拉一笑置之。杰克斯·格威尔回忆起一件事,让他认识到了曼德拉的另外一面。男性色情杂志《好色客》对曼德拉的调侃,导致愤怒的人们要求禁止该期发行。与此相反,哈哈大笑的曼德拉俏皮地说:“我们不应当做发禁令的事。”
  虽然在每个工作日开始之后,曼德拉会立刻收到每天的新闻媒体分析,但他仍然要阅读好几份报纸,大部分是在家中吃早餐的时候阅读。他经常一到办公室,就打电话给部长们和他的沟通联络团队,以获知他们对于媒体报道的重点问题的反应。
  他很乐意让别人替他起草讲话稿,有些时候他会指出需要强调什么,但他精明地知道,记者们总会揪住那些没有包括在准备好的讲稿中的评论不放,因此会要求那些重要的观点不写进事先准备好的讲稿中。通常报道他活动的记者们仅在他开始即席讲话时才竖起耳朵开始记录。他会在发表评论之前来个开场白,说他刚才读的是他的老板们告诉他要讲的,现在他要说些心里话。
  许多人认为,曼德拉喜欢即兴讲话或信口开河,与此相反,真实情况是,那些评论大多是他深思熟虑过的。他已经反复思考过这些问题,但他知道,如果与同僚商议,他会遭到反对。此外,成为他演讲特色的反复重复并非因为健忘。在演讲前自我调侃的开场白中,他说工作人员告诉他,他习惯于重复自己的话。但这是一种策略,不仅使一个问题被记录下来,而且确保它成为公众辩论的焦点。
  尽管曼德拉认识到,他已经成为一个世界的偶像,这可能引起人们对他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兴趣,但他相当坚定地划出界线,避免这种兴趣越界。即使透明是民主政府的口号,但它不得不在一定界限之内实施,而这个界限不仅限于个人私事。曼德拉知道,任何近似取消言论自由或获取信息的自由的措施都会激起那些开放社会倡导者的怒火,因此他呼吁记者们理解正在实施的进程。记者们逐渐习惯于听他说:“我们正在处理一些非常敏感的事情,因此我希望你们不要为了获得细节而向我施加压力。”正是以这种坚定而不失礼貌的方式,曼德拉获得了记者们的接受,从而解决了问题。
  曼德拉在处理公共关系中展现了精湛的技巧。借助自己的声望,曼德拉利用媒体自身的需要来传播与他在艰难过渡中的使命相一致的重要信息。
  他优雅地接受了媒体的烦扰,理解这也是受到他们对曼德拉作为一位伟人的好奇心的驱动。他的声望随着年龄与日俱增,利用自己的名人地位,他掌握了自我控制的分寸,去传达有关人类的集体利益以及南非在全球化世界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重要信息。
  (摘自南京大学出版社《不敢懈怠:曼德拉的总统岁月》  作者:[南非]纳尔逊·曼德拉  [南非]曼迪拉·蓝加    译者:董志雄)
其他文献
2020年洪涝来袭,古桥告急。“今年汛期,受损文物范围广、数量多、损失大,是近年来汛期文物受损最为严重的一年。”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说,受损文物中,古橋梁被冲毁较为严重。不少有数百年历史的“省保”“国保”古桥,首当其冲。  在极端天气条件下总是身处险地的古桥,如何度洪荒?  轰然坍塌的水上珍宝  6月13日,武陵山区深处的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疾风骤雨不息。随之暴发的山洪,呼啸着扑向王家坪镇马头
期刊
爱新觉罗·奕?(1833—1898),清道光皇帝第六子,咸丰皇帝的异母弟。他是咸丰、同治、光绪三朝重臣,清末政治家、洋务运动主要领导者。  道光帝晚年为选择接班人的问题大伤脑筋。1846年8月7日这一天,道光帝作了最终的决定,他用朱笔写下了立储御书。这封现存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御书,上面写道:皇六子奕封为亲王,皇四子奕?立为皇太子。立储御书居然出现两个人的名字,这是无法想象的,也是前所未有的。 
期刊
马约翰(1882—1966),著名体育家,在体育理论、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等方面都作出了可贵的贡献,被称为“中国体育界的一面旗帜”。代表作有《体育的迁移价值》《我们对体育应有的认识》等。  1905年,上海,一场规模较大的“万国运动会”即将开始,参加比赛的是中国人和各国侨民。随着发令枪响起,一英里赛跑展开了激烈的争夺,4个日本人一字排开跑在最前面,故意挡住其他运动员。紧紧跟在他们后面的是1个中国学生
期刊
吴大观(1916—2009),他是中国航空发动机事业的创始人、奠基人、开拓者。被誉为『中国航空发动机之父』。  中国第一航空发动机制造厂筹建于1939年11月。当时中国的航空发动机全部依赖进口,中国还造不出一台自己的航空发动机。工厂最初选址在昆明附近的安宁,后于1941年元旦正式迁往贵州大定的羊场坝。  1941年夏天,工厂从西南联大和西迁贵州的浙江大学招募应届毕业生20多名充当技术员。吴大观属于
期刊
喜欢在一个地方长久地生活下去——具体点说,是在一个村庄的一间房子里。如果这间房子结实,我就不挪窝地住一辈子。一辈子进一扇门,睡一张床,在一个屋顶下御寒和纳凉。如果房子坏了,在我40岁或50岁的时候,房梁朽了,墙壁出现了裂缝,我会很高兴地把房子拆掉,在老地方盖一幢新房子。  我庆幸自己竟然活得比一幢房子更长久。只要在一个地方久住下去,你迟早会有这种感觉。你会发现周围的许多东西没有你耐活。树上的麻雀有
期刊
欧文·亚隆1931年6月13日生于美国华盛顿特区。父母是俄罗斯人,第一次大战后移民美国。如今他担任斯坦福大学精神病学终身荣誉教授,美国团体心理治疗权威,与维克多·弗兰克和罗洛·梅并称存在主义治疗法三大代表人物,当代国际精神医学大师。  我总是鼓励实习治疗师做个人治疗。“你的‘自我’是你主要的工具,尽可能学习它。不要让你的盲点妨碍你理解你的患者,或者与他们共情。”但是,我从15岁开始就与一位女性建立
期刊
黄宗英,生于1925年,中国内地演员、作家、编剧。20世纪四五十年代,她的荧幕形象风靡全国,是著名的电影明星。上世纪80年代,以《大雁情》《小木屋》等文学作品转型为家喻户晓的作家。她在感情方面敢爱敢恨,曾与著名影星赵丹同甘共苦,后与翻译家冯亦代浪漫黄昏。1993年,68岁的黄宗英与80岁的冯亦代结为伉俪,他们的黄昏恋轰动一时。两人的往来书信真实记录了这段黄昏恋情,并集结成书。  黄宗英的性格是与众
期刊
陆小曼(1903—1965),近代女画家,因与徐志摩的婚恋而成为著名近代人物。  志摩和原配张幼仪离异,而与有夫之妇陆小曼结婚,在今日原是司空见惯,在1926年至1927年间却算一件不平常的大事。老一辈的人对他们深恶痛绝,青年人也不见得个个赞成。听说当志摩与小曼在北平举行婚礼之际,曾请他老师梁启超先生证婚,却被老师当着大众,给了他们一顿严厉的教训。任公(梁启超)事后写信与其女令娴,对于他心爱的门徒
期刊
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1756—1791),欧洲伟大的古典主义音乐家之一,也是人类历史上极为罕见的音乐天才。他短暂的一生共创作了600多个脍炙人口的作品,为世人留下了宝贵和丰富的音乐遗产。  莫扎特爱恋的都是女高音歌手。1777年,在德国曼海姆,他遇到了阿洛伊西婭·韦伯,后者找他学习唱歌。她是弗里多林·韦伯的女儿,而她父亲是一位歌手兼小提琴手,来自一个人丁兴旺的音乐家族,其中就包括他的侄子
期刊
纯粹的流浪。即使有能花的钱,也不花。  享受走路。一天走10英里路,不论是森林中的小径或是纽约摩天楼环绕下的商业大道。不让自己轻易就走累,这指的是:姿势端直,轻步松肩,一边看令人激动的景,却一边呼吸平匀,不让自己高兴得加倍使身体累乏。  要能简约自己每一样行动。不多吃,有的甚至只吃水果及干粮。吃饭,往往是走路生活中的一个大休息。其余的小休息,或者是站在街角不动,三五分钟。或者是坐在地上。能适应这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