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声与情在民族声乐演唱中的重要性

来源 :大东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chen2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也日新月异。音乐作为人们生活中情感表达的艺术形式,可以充分反映倾诉者内心的感受,通过歌唱可以提高人们对艺术内容的认识,实现音乐与情感的有效融合。对于歌曲的演唱者而言,在作品演唱之前,应该对作品进行理解及诠释,并总结分析演唱技巧,为声乐演唱的艺术价值提升提供支持。因此,在声乐演唱的过程中,应该通过声与情的有效融合,进行声乐方法的创新,并保障演唱者音调圆润、流畅,展现声乐演唱的价值性。
  关键词:声与情;民族声乐演唱;重要性
  引言
  从根本上将,在演唱一首民族声乐艺术作品的过程中,如果想要将演绎的效果达到满意,那么就必须要准确把握“声”与“情”,做到两者之间的有机结合。在声乐演唱的过程中,“声”以及“情”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并且也是听众们评价演唱者个人能力的一项重要标准。针对民族声乐艺术的演唱来讲,“声”所表达的是演唱者的歌唱技巧,而“情”所表达的是演唱者在表演声乐艺术作品过程中对于自身情感的表现,正因如此,在演唱的过程中将“声”以及“情”进行有机结合,不单单能够使歌曲的听众与演唱者之间形成共鸣,而且也是民族声乐艺术演唱的一项基本要求。
  1 声与情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意义
  1.1发声与呼吸控制
  对于声乐中的发声而言,作为音乐演唱中较为重要的内容,应该通过发声及呼吸的控制协调,进行民族声乐演唱的控制。在民族声乐表演的过程中,将声与情得到合理运用,可以改变以往声乐演唱的限制性,保障声乐演唱的艺术性。对于相关的演唱人员而言,为了实现最终声情并茂的演唱目的,演唱者应该结合专业的训练技巧以及发声训练,实现发声技巧与气息的紧密结合。在一些歌者演唱中,会结合自身的生理特点,进行发声技巧的训练,从而为声乐演唱奠定良好基础。而且,在发声控制以及气息调节的过程中,可以使演唱者时刻保持正确的呼吸规律,并通过系统性、科学性的训练,达到调节呼吸的目的,所以发现,在发声技巧以及呼吸训练的过程中,可以展现声乐演唱的价值性。
  1.2语言及共鸣控制
  在民族声乐演唱的过程中,通过歌曲语言以及作品演唱过程的分析,可以使听众认识到声乐中的艺术内涵。声乐演唱中的共鸣需要歌者在掌握一定的演唱技巧后结合自身头腔、口腔以及胸腔的相互调转,丰富民歌演唱的层次性。对于歌者而言,在民族声乐演唱中,通过语言的合理把控,可以使演唱人员集合声乐技巧以及声乐的特点,从整体上进行语言的把握,并通过共鸣控制,展现民族声乐演唱的价值性。对于任何一部声乐作品而言,在演唱的过程中,通过融入演唱者的情感之外,不同演唱者在演唱语言以及共鸣控制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展现出作品的差异性价值。所以,对于声乐演唱人员,在作品分析中,应该通过对音乐艺术风格的利用以及自身情感的融合,激发演唱者与作品之间的共鸣,并将自己的情感以及经历融入在作品中,升华声乐作品价值,为音乐艺术的创新提供支持。
  2 声与情在声乐演唱中的运用
  从根本上讲,在演唱一首民族声乐艺术作品的过程中,能否将歌曲演唱的动听可以直接体现出演唱者的基本能力是否扎实。本文主要针对歌唱过程中的共鸣以及语言这两大部分进行分析与研究,良好的共鸣能够将演唱者自身的声音做出进一步扩大;而科学地利用语言的技巧可以使得演唱者自身的声音发挥出更大的魅力。
  2.1演唱过程中共鸣的技巧
  共鸣是民族声乐艺术演唱过程中的一项相当值得重视的项目,并且在日常进行歌唱技巧训练的过程中也要视为重点进行联系,从根本上将共鸣不单单是将演唱者的声音做出进一步的美化,同时也是演唱者演唱过程中音色转换的决定性因素。在正式的演唱过程中,演唱者要控制自身腔体之间的相互联系,合理地控制自身头腔、胸腔以及口腔的共鸣状态,在歌唱中如果将这三种腔体完美的运用,那么作品的演唱就能够引起听众们更大的共鸣。通常情况下来讲,在演唱者演唱低音的过程中,会重点利用胸腔进行共鸣,此时的音色状态是十分浑厚有力的;而在演唱中音区域时,则重点利用口腔进行共鸣,这能够使得演唱者发出更加自然的音色;在歌曲的高音演唱部分,演唱者应积极调动头腔进行共鸣,此时的声音尖锐但是并不会产生刺耳的问题。在演唱者演唱风格不同的作品或不同唱法之间的作品时,我们可以听到演唱者的音色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就能够说明演唱者在演唱声乐作品过程中所应用的共鸣腔体不同。从根本上来讲,演唱者在演唱声乐作品时,身体内部的各个共鸣腔体应是有机结合的,如果说其中一部分没有被调动起来,那么最终演唱的整体效果也不会十分理想,只有将每一个部分都协调起来,才能够使得演唱更加通透,声音更加优质。正因如此,共鸣是演唱者演唱的基础,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来利用共鸣能够使得演唱者声音更加流畅,更能引起听众们的共鸣。
  2.2演唱过程中语言的技巧
  提起声乐演唱过程中对于语言技巧的运用,从根本上讲,就是在进行声乐艺术作品演唱的过程中将音乐旋律与语言两者之间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将演唱者自身的情感有效表达出来。从民族声乐艺术的评价判断标准来看,其中一项最为重要的标准就是吐字必须要清晰。如果想要使一首民族声乐作品在演唱过程中打动听众们的心,那么首先演唱者要具备十分优秀的演唱能力和技术,其次就是对咬字的控制,必须要做到字正腔圆。民族声乐艺术的演唱其实是语言的展开活动。比如说演唱者在演唱情绪激动的歌曲过程中,吐字就必须要重视有足够的力度;如果演唱情绪相对轻快的歌曲,那么对于吐字的控制就必须要做到敏捷,不可以存在拖泥带水的问题;而在进行感情抒发歌曲演唱的过程中,就需要将咬字控制的更加柔和,减少间断感;最后一点就是在演唱地方民歌的過程中,除了需要注意吐字的清晰以外,还要重视咬字的地道。总而言之,在演唱我们国家的民族声乐艺术作品的过程中,语言方面所需要注重的技巧就是“字正腔圆”,这也是唱好一首作品的基础,并且如果想要表达出更加浓厚的情感,就必须要结合歌唱的语气以及语势。
  2.3以声传情的表达艺术
  通过对声乐演唱方法的分析,整个作品中“情”作为情感传达的重要内容,也应该提高对声音的作用。所以,在声乐表达中,为了更好地进行音乐情感的传达,应该实现声音与情感的有效融合,展现音乐的整体效果。如果在声乐演唱中,演唱者具有十分浓烈的演唱情感,但是对于作品的演唱技巧没有更好地把握,基本功不扎实,也就不能进行作品的控制,导致声乐作品演唱失去价值。因此,对于声乐演唱者而言,在作品演唱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注重演唱的体验,而且要进行总结回味,分析自己音乐表达的情感,并全身心地进行音乐的学习,在长期学习以及练习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展现音乐作品演绎的核心价值。研究中发现,在声乐演唱中,演唱者应该通过“声”“情”结合,进行音乐演唱的联系,逐渐提高并完善声乐发声技巧、发声方法,展现声乐演唱的整体价值。例如,声乐演唱者在演唱蒙古歌曲的过程中,需要注重演唱方法的豪放悠扬,并通过情感与声音的有效融合,展现作品演唱的价值性,实现民族音乐文化的创新,提高声乐演唱艺术的有效性。
  结语
  总而言之,在声乐演唱的过程中,演唱者应该认识到曲目演唱的核心因素,通过声与情的综合融入,可以充分展现音乐作品演唱的价值性,并将听众带入到声乐作品之中,提升音乐演唱技巧,并达到声乐艺术情感传达的最终目的。演唱者在声乐演唱中,应该合理认识到“声”与“情”融合的关系,并通过两种音乐元素的融入,形成完整、和谐的演唱内容,提高演唱者对声乐作品的演唱价值,在此基础上建立辩证性、和谐性的音乐观念,为声乐作品的情感表达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张静.浅析民族声乐演唱中的字、声、情之间的关系[J].小品文选刊,2017,08:155.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佳木斯大学)
其他文献
什么是自然?自然即物质世界的现象也就是生命。自然可以是生物(植物和动物)的一般領域,也可以指天气和地质。它通常被认为是指“自然环境”,像野生动物、岩石、森林以及经过人类干预没有发生实质性改变的东西,或者说尽管人为干预仍然存在的东西。例如,机器制造品,除非被限定为例如“人性”或“整个自然”。时至今日,这种相当传统的自然事物概念意味着对自然和人工的区分,人工被理解为人类意识或人类思想所产生的物质。  
期刊
摘 要:现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艺术领域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声乐是一门将音乐和语言有机融合的艺术,我国民族声乐的演唱原则为字正腔圆,这同时表演的审美标准。在进行民族声乐演唱的过程当中,演唱者应当采用字正腔圆的唱腔演唱,这样才能将民族声乐作品之中蕴含的思想以及内容传达给观众。在我国民族声乐艺术之中,他们主要是通过字、声以及情体现出来的,这三点在民族声乐演唱过程中能够将民族声乐之中的美完整展现给
期刊
摘 要:戏曲服装设计师应做到“艺术”与“技术”并重,立足于蕴含诗意的哲理,激发艺术创造热情,极力寻找视觉艺术专属的“形象种子”,正确把握服饰语汇,用心营造“衣境”的舞台艺术审美呈现。  关键词:现代戏; 服装设计;人物形象  戏曲服装设计是舞台美术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和灯光、舞美、布景、道具、化妆等部门一样,是运用造型艺术手段进行创作的。中国戏剧教育家徐晓钟教授在《向“表现美学”拓宽的导演艺术》中曾
期刊
摘 要:随着互联网媒介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媒体在网络社会里站稳了脚跟,迎来了新闻业的新生命。本文从符号学视域下,对这些新媒体报道的网络新闻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发现其存在图像化、情感化、游戏化和去权威化等特点,并探讨了因这些特点所带来的积极的和负面的影响。  关键词:网络新闻;图像化;情感化;游戏化;去权威化  第42次《中国互连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我国的互联网普及率已达57.7%。其中手
期刊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基本温饱得到满足,就将更多的需求转移到精神和文化层面上。针对我国传统体育教学内容来讲,养生是其中占有十分重要作用的课程之一,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当中不断进行丰富和传承。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们的综合素养和身心健康程度,我们需要结合现代社会的背景对传统体育养生教学的现代价值进行分析。本文通过简要阐述传统养生文化的概念以及其价值,结合实际情况对其现代价值
期刊
摘 要:目前,家庭教育中的暴力行为受到人们密切关注,而在不同文化视野下该行为的产生原因各有不同。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理论是成功解釋跨文化差异的重要理论。本文旨在应用该理论探究广东省内三种文化,即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对家庭教育暴力的影响及其机制。  关键词:家庭教育;家庭暴力;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理论;广东文化  一、引言  家庭教育暴力是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对孩子实施的亲子暴力,主要体现为行 为
期刊
摘 要:文秘专业的特色及人才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决定了文秘专业的建设要打造专业的发展双翼,在锻造学生职业岗位技能的同时,重点打造文秘专业人文优势,从师资建设、教学渗透、专业实践、专业活动、软件环境等方面着手做“文”章,着力锻造、提升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文秘专业建设;发展双翼;职业岗位技能;人文素养  秘书作为一种综合性、服务性、文化性很强的职业,不仅要具备秘书职业岗位要求的实际应用能力,
期刊
一、引言  《红楼梦》是历代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自清乾隆年间成书以来陆续被译为20余种语言,共计70余种译本。《红楼梦》的第一个德语译本由德国20世纪著名翻译家库恩于1932年完成并出版。尽管库恩译本受到种种条件限制仅为节译本,其翻译依然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而《红楼梦》在其后半个世纪一直未能迎来德语全译本一直是《红楼梦》译介的一大缺憾。为弥补这一缺憾,原东德汉学家史华慈从1980年起,历经十年
期刊
摘 要:本文从美国贫富差距、种族矛盾和文化价值观的三个角度,来阐释美国社会从同质到分化的趋势。同时运用政治社会学的视角,探究社会分化对美国的民主制度运行产生的影响,及由此产生的民主失灵和政治僵局。  关键词:美国;社会分化;民主失灵  一、美国社会由同质到分化的趋势  (一)贫富差距不断拉大  据调查显示,从1996年至2001年,美国最富的1%收入增长率为73%,且在这些最富的1%中有10%的超
期刊
摘 要:1999年,央视春晚打破电视垄断直播特权,随着新媒介和网络的的发展、网络平台成为春晚另一个重要的传播场域,央视春晚作为一件媒介事件,有社会整合、塑造集体记忆的功能;央视春晚的网络传播,电视到网络传播的方式与载体的改变和观众的后现代解读,导致央视春晚作为媒介事件的功能渐渐式微、权威性也受到冲击。  关键词:媒介事件;春节联欢晚会;春晚吐槽  春节,是中华儿女最盛大的节日,中华民族团结凝聚的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