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淡模拟仿真系统在中职《计算机网络》教学的应用

来源 :中国工业年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rro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探讨了当前中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中职院校应改革教学思路和模式,大胆创新,在实践教学中采用模拟仿真系统来辅助教学的观点。分析了采用模拟仿真系统辅助《计算机网络》教学的优势,并对模拟仿真系统进行初步设计,举例阐述了系统各功能模块的设计及系统功能模块流程图。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模拟仿真;课堂教学
  近年来,随着各大高校不断扩招,毕业生数量不断攀升,与此同时,参加高考人数却是逐年下降,加之经济危机的影响,高职高专本来就已经非常严峻的招生就业问题日趋严重。为更好的制定和完善会计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了深入了解企业对高职会计和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真正实现毕业与就业的零距离,湖北财税职业学院开展了此次“财经类专业人才社会需求状况调研活动”。
  一、调研的对象与方法
  此次调研通过与用人单位的相互交流,了解用人单位对会计专业毕业生的总体评价,听取对学生教育、管理和专业结构、课程设置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等有价值的建议。用人单位涉及银行、会计师事务所这样的财经专业类型的企业,也有建筑、生物、物流,工业等其他企业。
  本次调查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研究方法。定量方面:报告数据收集和分析主要采用了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定性方面:对市场上各企业进行深入访谈和研究。两种调查方法结合最终形成本报告。
  二、调研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本次调研共收集455份调查报告,通过对425份调查问卷的整理、分组、累加、计算和分析,调查结果如下:
  (一)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就业单位类型分析
  1、用人单位对高职会计毕业生的需求情况
  (1)用人单位在未来的五年内社会对高职财会人员的需求趋势:
  此次调查用人单位中,有55%的单位表示将提升对高职财会人员的需求,有31%的单位表示持平,仅有14%的单位表示将降低聘用高职财会人员。这表明高职毕业生的文凭还是能够胜任会计人才市场需要的。
  (2)单位对财会专业的学历要求
  调查数据显示,有65%单位要求财会专业人员具备本科学历,29%的单位要求财会专业人员具备大专以上学历,另有6%的单位要求财会专业人员具备研究生以上学历,这部分单位主要是上市公司和大中型国企。
  (二)高职毕业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分析
  1、用人单位对高职财会专业毕业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评价
  (1)单位需要的专业人类型
  调查结果表明要求财会专业人员是复合型人才和“通才”的用人单位高达66%,仅有14%的用人单位要求财会专业人员是“专才”。这说明中小型企业希望财务人员是“通才”的比例较高,大型企业则更希望财务人员是“专才”,但所有企业都很重视人员的综合素质。
  (2)影响用人单位选聘人员因素
  调查结果表明影响用人单位选聘人员因素中,排列在前三位的因素为:是否具备职业资格证书、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思想品德;高职学院强调的学习成绩、专业技能水平被用人单位排列在第四和第五位。可见用人单位在人才选用时,更为关注的是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和后续职业培养的潜质。:
  3、用人单位对学生职业素养评价
  企业对高职学生思想素质、职业道德水平团队合作能力还是基本满意的,但对于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满意度不高,同时认为高职学生在语言及文字表达能力、外语和计算机水平方面较为欠缺。对于部分用人单位要求员工的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高职学生还极其缺乏。用人单位对学生职业素养评价数据如表一:
  表一 用人单位对学生职业素养评价表
  4、单位认为财会专业毕业生必须具备职业能力
  会计核算能力、会计分析能力、涉税业务处理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是会计人员核心技能;而沟通协调能力则反映了企业对会计人员“情商”的要求;部分企业提出对会计人员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和资金筹集运作能力的要求,这主要集中在上市公司和大中型企业。财会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分析表如下:
  表二 财会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分析表
  5、用人单位认为财会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最突出问题
  调查结果反映会计专业技能不熟练,会计专业知识不扎实以及动手能力差是用人单位认为会计专业毕业生最突出的问题。 毕业生职业能力缺陷如表三
  表三 财会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问题分析表
  (三)高职财会毕业生职业能力证书的需求情况分析
  1.用人单位对高职财会毕业生职业证书要求调研数据表明,会计从业资格证是从事会计工作的最低门槛,同时高职财会毕业生还应具备助理会计师职业资格,以增加就业竞争力。
  2、用人单位对财会课程的评价
  统计结果表明,单位认为最重要的课程排列在前三位的是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和企业纳税实务。单位认为最不必要开设的课程是政治经济学、会计制度设计和英语。用人单位最希望毕业生具备明确的职业规划与职业取向,另外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形象,得当的行为礼仪也是单位较为关注的因素,对于具备经济应用文写作技能、多媒体应用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等综合素养的毕业生也颇受用人单位欢迎。
  二、调研结果总结
  (一)专业方向建议
  可以结合用人单位实际需求,在财会专业下设定核算会计方向、财会文员方向和税收申报专员方向。
  (二)课程设置建议
  1.对职业素养课程建议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用人单位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财经应用文写作和社交礼仪等人文素养方面有较高求,因此建议经济应用文写作进行整合,改称“文化素养课程”,并在课程体系中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财经应用文写作、心理健康教育、社交礼仪学时。值得一提的是,调查发现,银行等金融机构普遍认为,学校应该开设“奢侈品识别”一类的课程,以提高毕业生对奢侈品的鉴别能力。   2.对专业技能课程建议
  从调查可知单位对人员的要求, 最注重 4 种知识和能力: 会计核算知识、 税务专业知识、会计电算化能力和其他业务能力的培养。因此, 专业课程体系也应该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 可分 4 个模块来设置, 第一模块是会计基础课, 包括基础会计、 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等; 第二模块是税法、税务代理实务等; 第三模块是会计电算化模块,包括会计电算化、 EXCEL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 第四个模块包括:审计、 经济法、统计学原理和证券投资学等。
  在课程改革上, 为了强调学生的税务处理能力,将“税务代理实务”课程改为“企业税收申报实务”课程;为满足中小企业对会计核算数据统计分析的要求,将“EXCEL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课程改为“EXCEL在财务数据统计中的应用”;结合会计从业资格证和初级会计师考试需要,在专业课中强化经济法、财务会计实务和会计法规与职业道德课程;整合财务管理、审计学和财务会计的部分教学内容,将中小型企业常规业务类型作为课程重点内容。
  其次对不必要开设的课程调查中发现证券投资基础知识占调查人数40.58%,会计英语占23.19%,会计制度设计占10.14%,因此对于会计专业学生而言,证券投资基础知识、会计英语和会计制度设计可以改为选修课。
  3.对实训课程建议
  第一,新增企业经营模拟实训、内部会计控制实务实训和银行会计业务实训,实现理论与企业经营实务的对接;
  第二,实训内容应增加对各类企业工作环境的认知。目前中小型企业会计工作包括日常业务会计核算, 涵盖了财务管理、税务、工商年检等工作。针对不同类型企业的核算特点,设计适当的实训内容。
  第三,开设纳税实训处理企业报税实务能力是中小型企业会计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为要满足企业对会计人才办税能力的需求,财会专业高职院校必须重视和开设纳税实务实训课程。
  3.师资队伍建议
  开设会计类专业,应确保有一支符合要求的师资队伍,尤其是专业师资队伍。会计专业教师应具有良好的师德风尚和终身学习能力,能够参与会计专业相关的企业实习与实践活动;具备现代职教理念,积极开展课程教学改革。
  4、校企合作建议
  第一,从用人单位选择的合作形式看,学院可以通过承担部分企业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任务、会计职称考证或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考试培训任务,从而加强企业与学校的联系,为学生项岗实习和实训积累资源。
  第二,建立以会计专业职业教育集团。职教集团凝聚了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建立了一个较好的载体和平台,可以彻底改变传统的封闭办学模式,逐步向产教合作型和企业本位型转变,并在组织层面上促进教育世界与职业世界的沟通,确立伙伴式合作关系,使学校和企业在统一的课程计划下,以分工合作方式来完成人才培养目标,有效地保证学习者实现从“学习到工作”或“学校到生涯”的平稳过渡。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各大高校不断扩招,毕业生数量不断攀升,与此同时,参加高考人数却是逐年下降,加之经济危机的影响,高职高专本来就已经非常严峻的招生就业问题日趋严重。为更好的制定和完善会计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了深入了解企业对高职会计和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真正实现毕业与就业的零距离,湖北财税职业学院开展了此次“财经类专业人才社会需求状况调研活动”。  一、调研的对象与
期刊
【摘 要】 职业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技术型专业人才,物流专业的技能教育目标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物流技术专业人才。近年我校物流专业毕业生在实践能力与岗位需求仍有一定的距离。具体表现为学生多机械性操作,理论薄弱,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没有后劲。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在于重书本知识,轻实践训练。要克服这些弊端,就应明确“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导向”的方针,积极推行“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达到教学目标与
期刊
【摘 要】中职法律事务专业目前面临着就业形势严峻,与法律职业的关系模糊;实践性不足;教学目标不明确等问题。要克服这些缺点,必须采取如下措施:更新中职法律事务专业构建观念;建立与相关实务部门的资源交流机制;改革教育模式;改革教学方法。使得中职法律事务专业适应司法改革和法律职业发展的需要,从而确定中职法律事务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并构建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  【关键词】中职 ;法律事务;专业人才;培
期刊
【摘 要】以某些桥梁工程为例,简要分析了桥梁工程可研阶段投资估算准确性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地改进措施。  【关键词】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估算准确性;影响因素;措施  一、影响投资估算准确性的原因分析  (一)在可研报告的编制过程中, 项目规划、方案设计、投资估算、经济评价等章节一般是按照专业分配给不同部门分别进行编制,这样往往会出现各部分工作之间不能有效衔接的问题。而受专业和经验的限制,孤立的
期刊
【摘 要】促进大学生就业是高校的主要任务之一,对大学生进行高质量的职业指导可以有效地帮助大学生实现就业,这对维护社会稳定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了解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分析大学生在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在现有大学生就业指导方式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个性化全程服务的理念。  【关键词】职业指导;大学生;就业;个性化  职业指导是帮助个人走上职业道路的各种措施体系的总称,是为求职者就业、实现就
期刊
【摘 要】施工质量管理,对于整个工程的建设和能否发挥应有的作用非常重要。论述了人、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几方面的质量控制,对其他工程项目施工有着指导意义。另外,本文还提出了一些新的概念及相应的措施以强化建筑质量管理,对解决目前我国建筑质量监管中存在的问题起到了一定的警示作用。  【关键词】施工质量;质量管理;质量控制;质量监督  一、质量和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  (一)质量的概念  在国际标准ISO
期刊
【摘 要】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完成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基础。本文针对当前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探讨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旨在积极促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思想政治教育  一、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和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基本要求  在就业竞争越来越
期刊
【摘 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日益增多,也在不断地满足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从而建筑工程为人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本文作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阐述了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成本管理和安全管理等三个方面,供业内人士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成本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建筑行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其质量事故、工期拖延、费用超支等
期刊
摘 要】随着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各学校都在探讨不同专业的课程改革思路和方案。文章介绍了数控加工技术专业的改革构想与实践经验,旨在为专业技能实训教学和数控加工技术专业的全面课程改革打下基础。  【关键词】数控加工;一体化  自改革开放以来,高科技时代带来工业技术的飞速发展,致使职业学校不能及时、快速地向社会输送出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技术型技能人才,继而阻碍了企业、经济和社会的
期刊
【摘 要】当前我国公路建设发展速度迅速,极大提高国内公路运输能力。但是随着车辆超载和公路本身存在的缺陷,沥青路面存在很多破坏,但是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水的作用导致路面产生松散、掉粒、网裂等损害。影响路面的整体稳定性和强度,降低路面的耐久性。本文分析了沥青路面水损害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从而保证公路质量和使用寿命。  【关键词】沥青路面;水损害;影响因素;防治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