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的转轨时期,经济的变动引起了社会结构的变动,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矛盾,群体性事件就在这种社会的大环境下应运而生。群体性事件是指由于社会矛盾的激化,群体为了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或发泄自己的不满,而参与的对社会秩序或社会基本价值产生严重威胁的社会事件。根据我国2005年《社会蓝皮书》的统计数据,1993年~ 2003年,中国群体性事件由1万起增加到了6万起,参与人数也由37万人增加到了307万人,其上升速度之快,令人咋舌,并且还有加快的趋势,所以我国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和控制刻不容缓。
高校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和稳定始终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基本方面。对于现在社会矛盾激化,群体性事件频发的社会转轨时期,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高校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和控制,以维护高校的稳定。
高校群体性事件的特点
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正在不断地融入国际社会,各种社会思潮和政治思想在以不同的方式对中国的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学生思想活跃,易冲动,尤其对国际形势、国内局势以及高校管理等因素特别敏感,但由于他们的心理还不够成熟,一旦发生错误导向,可能会引起群体性的突发事件。从高校群体性事件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群体性。大学生作为一个群体,他们的主要利益诉求是基本一致的。个别大学生反映的利益诉求也可能是大学生群体的诉求,假如这种利益诉求一旦被大多数人认同,很可能会演化为群体性事件。
短暂性。大学生因为共同的利益诉求而集聚在一起,但是当他们的诉求得到满足后,他们之前形成的组织很快就会解散。其组织具有松散性,没有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
多因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思潮相互冲击,大学生的思维也越来越活跃,引起他们共鸣的方面也多种多样,其导火索可能是社会矛盾或国际纠纷,也可能是民族、宗教问题,亦或是高校内部管理等。
破坏性。在高校群体性事件中,合理请求和违法行为相互交织。但是从群体性事件的行为上看:它具有严重而恶劣的破坏性,扰乱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伤害了其他学生的心理。同时,还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扩散性。由于科技的发展,网络越来越发达,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精英群体,具有较高的素质,他们一旦发生群体性事件,会通过网络迅速波及到全校甚至外校。而且,现在高校学生组织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强,他们的利益诉求很可能会演化成大学生群体的利益诉求。
高校群体性事件形成的原因
1.大学生心理不成熟
在市场经济日益深入的社会背景下,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不仅背负着家人朋友的期待,而且更承担着社会对他们的期许。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大学生的压力越来越大。大学生作为刚踏入社会的新人,其心理成熟度还不够,对于一些敏感的社会问题容易冲动,一些大学生会以此为借口,排遣心中的愤怒,释放自己的压力。
2.国内社会环境复杂,社会矛盾突出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由计划经济逐步转为市场经济,由农业时代逐渐转为工业时代。其转型给中国带来发展的同时,社会矛盾也在不断加剧。一方面,社会上鱼龙混杂,学生刚涉足社会,容易与社会上的不良人士发生纠纷和摩擦;另一方面,由于社会上存在着一些暂时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如官员腐败、三农问题、贫富差距拉大等问题,容易给大学生造成不良的心理暗示,一旦被别有企图的人利用,极易引发群体性事件。
3.国际政治局势的冲击,西方世界的干预
苏联解体以来,虽然中西方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冲突有所缓解,但西方一些敌对势力从未停止过对中国的和平演变。而在这个过程中,广大青年学生,特别是大学生一直是他们的主要目标。他们利用各种手段对大学生灌输西方的民主和自由,煽动他们抵抗学校管理,扰乱社会秩序。而一些大学生又往往在这种偏激的观点下,草率地参加了群体性事件,给社会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4.高校自身管理不严,管理漏洞多
由于高校的自主管理权限越来越大,而相应的制度措施又难以跟上,造成高校与学生之间的对立。例如,学校后勤的市场化、学校之间的合并以及学校的收费问题等,常常触及大学生的切身利益。而学生处于被管理的地位,对学校的管理常常无能为力,学生的诉求难以得到传递和满足,导致了问题的激化。
预防和控制高校群体性事件的途径
1.高校群体性事件的预防
制定预案,明确责任。各高校要高度重视学校的安全稳定工作,坚持学校党委的领导,综合协调学生工作、保卫等相关部门,通过召开安全稳定工作会议或研讨会,根据各高校的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类型的群体性事件,研究所在学校群体性事件的应急预案,明确群体性事件处理责任人。
完善管理,以人为本。随着社会经济的转型,上层建筑的变化,高校管理也要不断更新管理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切实保护学生的切身利益。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的关怀,对于那些家庭经济困难、学业困难的学生,要及时予以帮助和扶持;对于那些心理有问题的学生,要加强引导和沟通。
加强教育,正确引导。首先,要加强对学生法律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形成“知法、懂法、守法”的良好氛围,教育和引导大学生要通过合法的渠道反映自己的诉求,表达自己的意愿。其次,要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树立学生报效祖国的伟大理想。再次,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转变不良社会心态。最后,要加强形势和政策的教育,让学生了解国际、国内的政治形势,看到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分化的不良企图。
收集舆情,掌握主动。学校安全稳定部门要拓宽信息收集范围,建立信息收集网络,利用网络和媒体等工具,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做好正确引导,对于关系到学生切身利益的决定,要认真听取大学生的意见。另外,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消除学校的不稳定因素,在特定时期,要主动加强特定的防护,维护学校的正常学习和工作秩序。 2.高校群体性事件的处置与控制
当群体性事件发生时,学校各部门要坚持党委的统一领导,根据群体性事件应急预案,配合公安机关,及时采取行动,明确各部门责任,相互配合,共同把群体性事件的破坏程度降到最低。通常需要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可散不可聚。这就要求在处理高校群体性事件的过程中,一方面要通过党组织、学生社团以及家长对他们的影响,使参与其中的大学生主动退出群体性事件,瓦解群体组织,从而制止群体性事态的进一步恶化;另一方面要控制事件外围,采取相应管制措施,设置警戒地点,防止其他大学生加入群体范围。
可解不可结。当高校面对学生的利益诉求时,要正视他们的诉求,妥善解决问题,不能回避问题,更不能制造新的矛盾。高校领导要亲临一线,尊重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对于学生合理的诉求,要给予确切的答复,并承诺在一定时间内予以解决;对于学生不合理的诉求,要做好学生的教育疏导。同时,要孤立核心人物,分化核心人物的影响力,及时化解高校和学生之间的矛盾。
可顺不可激。高校群体性事件爆发后,要先顺着参与群体性事件学生的思路,找出事件矛盾之所在,从而发现问题,再抓住有利时机,加强引导和疏通,切不可在事态还不清晰的时候贸然采取高压政策,激化矛盾,引发事态的扩大。
在群体性事件后,对于学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加强责任追究,提出整改措施。对于在群体性事件中,对学校和社会造成恶劣影响的参与者要根据事件的严重程度,给予相应的处分,防止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
参考文献:
[1].谢怀建,王成平,王戎.论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及其柔性化处理[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2(02):82-87.
[2].陈校,章志图.论高校群体性事件防范体系的构建[J.]大学生研究,2010,(02):98-100.
[3].胡尹慧.高校公共告群体性事件的分类及其成因分析[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1,(01).
[4].杨新起.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对策思考[J].社会主义研究,2006,(05):115-117.
[5].孙兰英.论高校突发性事件的预警教育机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9):120-123.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责任编辑:于 洋]
高校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和稳定始终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基本方面。对于现在社会矛盾激化,群体性事件频发的社会转轨时期,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高校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和控制,以维护高校的稳定。
高校群体性事件的特点
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正在不断地融入国际社会,各种社会思潮和政治思想在以不同的方式对中国的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学生思想活跃,易冲动,尤其对国际形势、国内局势以及高校管理等因素特别敏感,但由于他们的心理还不够成熟,一旦发生错误导向,可能会引起群体性的突发事件。从高校群体性事件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群体性。大学生作为一个群体,他们的主要利益诉求是基本一致的。个别大学生反映的利益诉求也可能是大学生群体的诉求,假如这种利益诉求一旦被大多数人认同,很可能会演化为群体性事件。
短暂性。大学生因为共同的利益诉求而集聚在一起,但是当他们的诉求得到满足后,他们之前形成的组织很快就会解散。其组织具有松散性,没有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
多因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思潮相互冲击,大学生的思维也越来越活跃,引起他们共鸣的方面也多种多样,其导火索可能是社会矛盾或国际纠纷,也可能是民族、宗教问题,亦或是高校内部管理等。
破坏性。在高校群体性事件中,合理请求和违法行为相互交织。但是从群体性事件的行为上看:它具有严重而恶劣的破坏性,扰乱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伤害了其他学生的心理。同时,还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扩散性。由于科技的发展,网络越来越发达,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精英群体,具有较高的素质,他们一旦发生群体性事件,会通过网络迅速波及到全校甚至外校。而且,现在高校学生组织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强,他们的利益诉求很可能会演化成大学生群体的利益诉求。
高校群体性事件形成的原因
1.大学生心理不成熟
在市场经济日益深入的社会背景下,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不仅背负着家人朋友的期待,而且更承担着社会对他们的期许。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大学生的压力越来越大。大学生作为刚踏入社会的新人,其心理成熟度还不够,对于一些敏感的社会问题容易冲动,一些大学生会以此为借口,排遣心中的愤怒,释放自己的压力。
2.国内社会环境复杂,社会矛盾突出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由计划经济逐步转为市场经济,由农业时代逐渐转为工业时代。其转型给中国带来发展的同时,社会矛盾也在不断加剧。一方面,社会上鱼龙混杂,学生刚涉足社会,容易与社会上的不良人士发生纠纷和摩擦;另一方面,由于社会上存在着一些暂时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如官员腐败、三农问题、贫富差距拉大等问题,容易给大学生造成不良的心理暗示,一旦被别有企图的人利用,极易引发群体性事件。
3.国际政治局势的冲击,西方世界的干预
苏联解体以来,虽然中西方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冲突有所缓解,但西方一些敌对势力从未停止过对中国的和平演变。而在这个过程中,广大青年学生,特别是大学生一直是他们的主要目标。他们利用各种手段对大学生灌输西方的民主和自由,煽动他们抵抗学校管理,扰乱社会秩序。而一些大学生又往往在这种偏激的观点下,草率地参加了群体性事件,给社会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4.高校自身管理不严,管理漏洞多
由于高校的自主管理权限越来越大,而相应的制度措施又难以跟上,造成高校与学生之间的对立。例如,学校后勤的市场化、学校之间的合并以及学校的收费问题等,常常触及大学生的切身利益。而学生处于被管理的地位,对学校的管理常常无能为力,学生的诉求难以得到传递和满足,导致了问题的激化。
预防和控制高校群体性事件的途径
1.高校群体性事件的预防
制定预案,明确责任。各高校要高度重视学校的安全稳定工作,坚持学校党委的领导,综合协调学生工作、保卫等相关部门,通过召开安全稳定工作会议或研讨会,根据各高校的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类型的群体性事件,研究所在学校群体性事件的应急预案,明确群体性事件处理责任人。
完善管理,以人为本。随着社会经济的转型,上层建筑的变化,高校管理也要不断更新管理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切实保护学生的切身利益。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的关怀,对于那些家庭经济困难、学业困难的学生,要及时予以帮助和扶持;对于那些心理有问题的学生,要加强引导和沟通。
加强教育,正确引导。首先,要加强对学生法律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形成“知法、懂法、守法”的良好氛围,教育和引导大学生要通过合法的渠道反映自己的诉求,表达自己的意愿。其次,要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树立学生报效祖国的伟大理想。再次,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转变不良社会心态。最后,要加强形势和政策的教育,让学生了解国际、国内的政治形势,看到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分化的不良企图。
收集舆情,掌握主动。学校安全稳定部门要拓宽信息收集范围,建立信息收集网络,利用网络和媒体等工具,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做好正确引导,对于关系到学生切身利益的决定,要认真听取大学生的意见。另外,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消除学校的不稳定因素,在特定时期,要主动加强特定的防护,维护学校的正常学习和工作秩序。 2.高校群体性事件的处置与控制
当群体性事件发生时,学校各部门要坚持党委的统一领导,根据群体性事件应急预案,配合公安机关,及时采取行动,明确各部门责任,相互配合,共同把群体性事件的破坏程度降到最低。通常需要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可散不可聚。这就要求在处理高校群体性事件的过程中,一方面要通过党组织、学生社团以及家长对他们的影响,使参与其中的大学生主动退出群体性事件,瓦解群体组织,从而制止群体性事态的进一步恶化;另一方面要控制事件外围,采取相应管制措施,设置警戒地点,防止其他大学生加入群体范围。
可解不可结。当高校面对学生的利益诉求时,要正视他们的诉求,妥善解决问题,不能回避问题,更不能制造新的矛盾。高校领导要亲临一线,尊重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对于学生合理的诉求,要给予确切的答复,并承诺在一定时间内予以解决;对于学生不合理的诉求,要做好学生的教育疏导。同时,要孤立核心人物,分化核心人物的影响力,及时化解高校和学生之间的矛盾。
可顺不可激。高校群体性事件爆发后,要先顺着参与群体性事件学生的思路,找出事件矛盾之所在,从而发现问题,再抓住有利时机,加强引导和疏通,切不可在事态还不清晰的时候贸然采取高压政策,激化矛盾,引发事态的扩大。
在群体性事件后,对于学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加强责任追究,提出整改措施。对于在群体性事件中,对学校和社会造成恶劣影响的参与者要根据事件的严重程度,给予相应的处分,防止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
参考文献:
[1].谢怀建,王成平,王戎.论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及其柔性化处理[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2(02):82-87.
[2].陈校,章志图.论高校群体性事件防范体系的构建[J.]大学生研究,2010,(02):98-100.
[3].胡尹慧.高校公共告群体性事件的分类及其成因分析[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1,(01).
[4].杨新起.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对策思考[J].社会主义研究,2006,(05):115-117.
[5].孙兰英.论高校突发性事件的预警教育机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9):120-123.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责任编辑:于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