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窗
退休后的某一天,刘老师来到她最初上班时租住的四合院,看望老邻居。
那是江南古镇的一个小杂院,里面住着八九户人家。古老的平房,格局简单,室内的现代化设施却越来越多。
房东告诉她,那年自她搬走后,那个住在她隔壁会画画的小伙子也搬走了。打扫他房间时,发现在间壁墙处,多了一扇窗。她听后很惊讶,决定一探究竟。走进老屋,当那个老式书架被房东挪开后,她的眼睛瞪圆了。
窗!墙上分明有一扇紫红色精巧的窗户,窗拉手是黄铜的。
“奇怪!这咋会有窗户呢?住了那么久都不知道。”她很好奇。
不过,當她伸手尝试着打开这扇窗的时候,却“哇”的喊出声来——黄铜拉手和窗是平面的,这是一扇画在墙上的窗!
“我当时也用手摸了摸,感觉这幅画很奇特。后来这屋子作了库房,就不怎么来了。”房东说。
望着这扇窗,勾起了她久违的情思:那时步画师之后,她迁居于此。他是一家工作室的美工,据说是个有才而又拘谨的画师。二十五六的人,倒像个老头儿了。头发蓬松长乱,可见极少梳理。瘦削的脸黄黄的,宽阔的肩,灵巧的手,一双大眼睛烁着青春的光。
进家的时候,他常常带回一些鲜花,玫瑰、蔷薇、海棠、腊梅等等,四季不断。他总是把鲜花插在一只蓝色透明的高脚花瓶里,放在书架上。
从不串门的他,下班后,便待在屋内。有时也到井边,洗衣,洗碗,洗那只透明的蓝色高脚花瓶。洗罢花瓶,他总是盛满明净的井水,小心地捧回到屋子里。
一道厚厚的墙隔开了他和她的卧室,年轻的他们咫尺天涯。
“您早。”他向她致意。
“出去啊?”她回话,擦身而过,脚步并不为之放慢。
多少次只要人们看到他和她在院子里相遇,听到这种简单而缺乏温情的问候时,邻居们都会泄气,为这两个单身青年着急。
房东说:“那时我感觉这个小伙子在暗恋你。他搬走时,我去收拾屋子,发现书架上的花瓶里插着一束绽开的红玫瑰,朝着那‘窗’。”刘老师听后笑得很甜,此刻她已完全理解那扇“窗”的含义了。只是房东没有注意那丝来自她心底的微笑。
救命恩人
应酬完回到家,刘局长想打个电话,往兜里一摸,手机丢了。他当时头“嗡”的一声,惊出一身冷汗,然后就一屁股瘫坐在了沙发上。
这时,他老伴从卧室走出来,看到他用手捂着胸口,身子抖成一团,吓了一跳。
“老刘,你怎么了?”
“嗯,我,我……难受。”刘局长颤抖着说。
“哪不舒服?心脏?还是癫痫病犯了?”
“不知道!哎呦,哎呦……”
“这是咋了,刚才还好好的。老刘,你忍一下,我叫120!”
半小时后,救护车飞驰而至,此时的刘局长已嘴斜眼歪,口吐白沫。医生紧急抢救后,护士用担架把他抬下楼。
刚要上救护车,秘书小皮从远处跑过来,看到刘局长躺在担架上,忙问:“局长,您怎么了?”医生一把推开他,“闪开!”小皮被推了一个趔趄,恼怒道:“干什么,我是给局长送手机的。”
医生怒道:“都什么时候了,还送手机,这都要出人命了!”
忽听刘局长大喊一声,“停下!”
这一喊,把抬担架的人吓一哆嗦,差点把担架扔地上。他打了鸡血似的坐起来:“小皮,快过来。”
小皮附到他身边喘着粗气:“局长,刚才您把手机落在酒店的洗手间了,被我捡到,赶紧给您送来了。”
只见刘局长“骨碌”一下从担架上跳下来,一把抓过手机,亲了一下:“救命恩人呐!”说完对目瞪口呆的医护人员挥挥手:“你们都回去吧。”
他老伴对皮秘书说了句:“你也回去吧!老刘没事了!”
腰板儿挺直了
二哥是个帅气的男人,一米八的大个,一张和气又阳刚的脸,只是走路时腰有些弯,挺不直。为此二嫂没少给他纠正,说他缺少男人风度。
二哥在县林业局上班,二嫂在社区工作,两个人的单位离得很近。每天下班时,他们都要一起回家。路上二哥脚步急,二嫂脚步慢,只要她看到二哥弯腰驼背的样子就会喊:“听口令!挺直腰板儿!”二哥听到口令腰板儿就会直起来,引来路人不少笑声。其实二哥也知道这种走路姿势不好看,只是走着走着就忘了,如是几次,二嫂就不耐烦了。
“你咋回事嘛!能不能直溜点?”
“老婆,我习惯了,再说个高的人都有点水蛇腰的毛病。”二哥有些无奈地说。
二嫂决定帮他改掉这个坏毛病。两个人一起走的时候,只要看到二哥弯腰走路,她就会发出口令:“挺直腰板儿!”如果不听话就会在他后背击上一掌:“长记性,挺直腰板儿。”
这时二哥就会苦笑:“别生气老婆,我会改。”
“记住我的口令,加油老公!”
一晃儿半年过去了,二嫂虽在二哥身上下了不少功夫,但收效甚微。二哥走路依旧不自觉地弯着腰,脊背上也没少挨巴掌,二嫂有些泄气了。
年底的时候,二哥陪二嫂到商场买年货。一进商场二嫂的眼神就不够用了,看这个也想买,看那个也想要。一转身,她惊奇地发现二哥腰板儿挺直地站着,和一个人说着什么。她忙走过去:“刚才那人叫你什么?”
“科长,经局党委研究决定,任命我为财务科科长。”
二嫂看着二哥有些激动:“老公,我喜欢你这挺直腰板儿的姿势!”
作者简介:李国良,辽宁沈阳人。系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诗赋学会会员、辽宁省散文学会会员、沈阳市作家协会会员。在省、市级刊物上发表过一些作品,偶有获奖。
(责任编辑 徐参文)
退休后的某一天,刘老师来到她最初上班时租住的四合院,看望老邻居。
那是江南古镇的一个小杂院,里面住着八九户人家。古老的平房,格局简单,室内的现代化设施却越来越多。
房东告诉她,那年自她搬走后,那个住在她隔壁会画画的小伙子也搬走了。打扫他房间时,发现在间壁墙处,多了一扇窗。她听后很惊讶,决定一探究竟。走进老屋,当那个老式书架被房东挪开后,她的眼睛瞪圆了。
窗!墙上分明有一扇紫红色精巧的窗户,窗拉手是黄铜的。
“奇怪!这咋会有窗户呢?住了那么久都不知道。”她很好奇。
不过,當她伸手尝试着打开这扇窗的时候,却“哇”的喊出声来——黄铜拉手和窗是平面的,这是一扇画在墙上的窗!
“我当时也用手摸了摸,感觉这幅画很奇特。后来这屋子作了库房,就不怎么来了。”房东说。
望着这扇窗,勾起了她久违的情思:那时步画师之后,她迁居于此。他是一家工作室的美工,据说是个有才而又拘谨的画师。二十五六的人,倒像个老头儿了。头发蓬松长乱,可见极少梳理。瘦削的脸黄黄的,宽阔的肩,灵巧的手,一双大眼睛烁着青春的光。
进家的时候,他常常带回一些鲜花,玫瑰、蔷薇、海棠、腊梅等等,四季不断。他总是把鲜花插在一只蓝色透明的高脚花瓶里,放在书架上。
从不串门的他,下班后,便待在屋内。有时也到井边,洗衣,洗碗,洗那只透明的蓝色高脚花瓶。洗罢花瓶,他总是盛满明净的井水,小心地捧回到屋子里。
一道厚厚的墙隔开了他和她的卧室,年轻的他们咫尺天涯。
“您早。”他向她致意。
“出去啊?”她回话,擦身而过,脚步并不为之放慢。
多少次只要人们看到他和她在院子里相遇,听到这种简单而缺乏温情的问候时,邻居们都会泄气,为这两个单身青年着急。
房东说:“那时我感觉这个小伙子在暗恋你。他搬走时,我去收拾屋子,发现书架上的花瓶里插着一束绽开的红玫瑰,朝着那‘窗’。”刘老师听后笑得很甜,此刻她已完全理解那扇“窗”的含义了。只是房东没有注意那丝来自她心底的微笑。
救命恩人
应酬完回到家,刘局长想打个电话,往兜里一摸,手机丢了。他当时头“嗡”的一声,惊出一身冷汗,然后就一屁股瘫坐在了沙发上。
这时,他老伴从卧室走出来,看到他用手捂着胸口,身子抖成一团,吓了一跳。
“老刘,你怎么了?”
“嗯,我,我……难受。”刘局长颤抖着说。
“哪不舒服?心脏?还是癫痫病犯了?”
“不知道!哎呦,哎呦……”
“这是咋了,刚才还好好的。老刘,你忍一下,我叫120!”
半小时后,救护车飞驰而至,此时的刘局长已嘴斜眼歪,口吐白沫。医生紧急抢救后,护士用担架把他抬下楼。
刚要上救护车,秘书小皮从远处跑过来,看到刘局长躺在担架上,忙问:“局长,您怎么了?”医生一把推开他,“闪开!”小皮被推了一个趔趄,恼怒道:“干什么,我是给局长送手机的。”
医生怒道:“都什么时候了,还送手机,这都要出人命了!”
忽听刘局长大喊一声,“停下!”
这一喊,把抬担架的人吓一哆嗦,差点把担架扔地上。他打了鸡血似的坐起来:“小皮,快过来。”
小皮附到他身边喘着粗气:“局长,刚才您把手机落在酒店的洗手间了,被我捡到,赶紧给您送来了。”
只见刘局长“骨碌”一下从担架上跳下来,一把抓过手机,亲了一下:“救命恩人呐!”说完对目瞪口呆的医护人员挥挥手:“你们都回去吧。”
他老伴对皮秘书说了句:“你也回去吧!老刘没事了!”
腰板儿挺直了
二哥是个帅气的男人,一米八的大个,一张和气又阳刚的脸,只是走路时腰有些弯,挺不直。为此二嫂没少给他纠正,说他缺少男人风度。
二哥在县林业局上班,二嫂在社区工作,两个人的单位离得很近。每天下班时,他们都要一起回家。路上二哥脚步急,二嫂脚步慢,只要她看到二哥弯腰驼背的样子就会喊:“听口令!挺直腰板儿!”二哥听到口令腰板儿就会直起来,引来路人不少笑声。其实二哥也知道这种走路姿势不好看,只是走着走着就忘了,如是几次,二嫂就不耐烦了。
“你咋回事嘛!能不能直溜点?”
“老婆,我习惯了,再说个高的人都有点水蛇腰的毛病。”二哥有些无奈地说。
二嫂决定帮他改掉这个坏毛病。两个人一起走的时候,只要看到二哥弯腰走路,她就会发出口令:“挺直腰板儿!”如果不听话就会在他后背击上一掌:“长记性,挺直腰板儿。”
这时二哥就会苦笑:“别生气老婆,我会改。”
“记住我的口令,加油老公!”
一晃儿半年过去了,二嫂虽在二哥身上下了不少功夫,但收效甚微。二哥走路依旧不自觉地弯着腰,脊背上也没少挨巴掌,二嫂有些泄气了。
年底的时候,二哥陪二嫂到商场买年货。一进商场二嫂的眼神就不够用了,看这个也想买,看那个也想要。一转身,她惊奇地发现二哥腰板儿挺直地站着,和一个人说着什么。她忙走过去:“刚才那人叫你什么?”
“科长,经局党委研究决定,任命我为财务科科长。”
二嫂看着二哥有些激动:“老公,我喜欢你这挺直腰板儿的姿势!”
作者简介:李国良,辽宁沈阳人。系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诗赋学会会员、辽宁省散文学会会员、沈阳市作家协会会员。在省、市级刊物上发表过一些作品,偶有获奖。
(责任编辑 徐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