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99年撤县设区以后,昌平区城镇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2001年,区委、区政府提出了要把昌平建设成为“投资创业、旅游休闲、生活居住”首选之区的奋斗目标。到2004年底,昌平城镇化率已达到51%。昌平区在经济社会建设的过程中,积极贯彻科学发展观,努力推进可持续发展。然而,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昌平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
昌平区城市化建设现状
昌平区为北京市近郊区,南部紧临中关村科技园区核心区和上地信息产业基地,区内回龙观文化居住小区、东小口等居住区是北京市主要的人口居住区之一,昌平区已经成为承担疏散北京市中心城区人口和功能、集聚新产业,带动区域发展的重要区域,它的城市化发展具有显著特征:(一) 主动城镇化与被动城镇化同时并存。昌平的城镇化首先是区域内经济发展的结果,昌平区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使区内农业人口比重下降,提高了城镇化水平。作为北京城市发展的新区,昌平承担北京市区延伸的部分功能,同时成为市区人口和产业转移的主要接纳地,人口结构和产业结构都发生着重大变化。(二)全区人口总量远超户籍人口数。截至2004年末,昌平全区户籍人口47万人,常住人口73万。加上流动人口,估计超过100万。(三)城市化聚集在交通干线上。昌平城镇化进程和城市扩展主要依交通线路而逐渐展开,京昌高速路,昌平卫星城、沙河卫星城,以及都市北缘的城乡交错带为北京城郊化的重点区域,而且这些区域也是昌平城镇化发展的核心区域。
昌平城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城镇化发展不协调
由于外推力(被动城镇化)在昌平城镇化和城镇发展中居于主导地位,使得昌平区房地产开发居于重要地位。而以房地产开发为引擎的经济,在国家“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下,发展被严重制约,以房地产开发为主的城镇化进程隐含着不可持续的因素。由于居住地与工作地的分离,每天上班和下班时间形成两个人流高峰,造成交通拥塞,提高了居民通勤成本。由于居住密集,单位时间内交通量增大,汽车尾气(NOx)污染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从近期来看,北京市北扩和奥运场馆建设支撑着人们的投资信心,但从长期来看,这里的发展却存在着被周边区域替代的潜在因素。
区域发展不平衡
在昌平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区域发展不平衡,人均收入也呈现出南高北低的格局。2003年,人均现金收入达到5000元的镇主要位于昌平区南半部,3000~5000元之间的镇主要位于中部和北部,2000~3000元之间的镇主要位于西北部边远山区地带,其中,收入最低的流村镇仅为收入最高的东小口镇的34.6%。2004年,昌平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227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752元,二者收入之比由1999年的1.50:1扩大到2004年的1.82:1。值得注意的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不仅包括现金纯收入,还包括实物折价收入,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指可支配的货币收入,而非货币收入(如福利性收入)并未包括在内。
农村劳动力转移难度大
随着昌平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大,有相当数量的农民必须离开土地,农民就业问题将更加突出。首先是农民脱离土地后,大多没有一技之长,文化水平偏低,很难与日益更新的岗位需求接轨;其次,北京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务工人员,其中不乏高学历、高素质的竞争者,这大大削弱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竞争力;再次,城市扩展使失地农民可以凭借其原有的集体资产获得红利,或通过出租房屋得到收益,使其就业期望值提高,其中相当一部分人基本无求职愿望,处于“自愿失业”状态。
昌平可持续城镇化的途径
科学规划城市发展
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大科学研究对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加快完善城镇建设体系,进一步调整和优化镇域空间布局。
制定科学的、符合区域发展特点的城市发展战略,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的原则建设好昌平新城。充分发挥规划在新城建设中的“龙头”作用,围绕昌平城镇功能与布局、路网、交通设施、能源设施、商业服务设施、城乡绿化区等城市建设的热点、重点问题,编制昌平新城建设的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相关规划;合理确定新城规模、产业规模和人口规模,为城市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全面提升昌平城市建设、经营和管理水平,塑造城市形象,形成具有昌平特色的城市。
农村城镇化与城区现代化相结合
昌平可持续城镇化的道路必须以实现区域之间和城乡之间收入均等化为主要目标,尤其是要加快西部地区和山区、半山区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加快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农业科学技术,实现从传统农业向都市型现代农业的转变,从以传统农业生产为主的农村经济向清洁型工业和休闲产业为主的农村二、三产业快速发展;通过加强农民技能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与再就业培训,使农民基于比较收益的考虑而从农业生产中转移出来;通过户籍制度改革,取消农民进入城镇的人为障碍,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打破城乡就业二元结构,逐步以居住地登记制度和身份证管理制度替代户籍制度,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流动。
在推进农村城镇化的同时,也要把城区的现代化作为发展的目标。要按照全区“一带两轴、一城多点”的总体空间布局,以昌平新城建设为重点,带动区域内多个重点镇和产业功能区协调发展。新城建设围绕提高城市现代化水平,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的原则,努力增强新城综合经济实力、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在新城建设和旧城改造上取得明显进展。同时,要加快中心镇、建制镇建设,为农业劳动力转移和民营企业的发展创造条件;要搞好小城镇建设规划,按经济区划布局建设重点小城镇;规划和利用好镇级工业基地,集聚一批具有较大规模的高新技术企业和先进制造业企业,逐步提高其税收贡献率和吸纳本地劳动力就业的能力。
坚持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并举
昌平实现可持续城镇化必须从城市长远发展的要求出发,围绕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目标,坚持建设节约型城市的原则,不断加强城市环境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重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良性互动,实现城镇化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在经济发展方式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通过减量化、再利用、无害化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最终解决资源与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在全区范围内进行循环经济的建设与示范,通过农业内部、工农业相互之间、工业各企业之间的代谢和共生关系,形成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城市建设要注重推广绿色建筑和利用新能源;各个园区引进资本和企业时,要更多地注重能否与现有企业之间构建产业链条;政府通过发展公共产品,来解决企业自身难以消除的外部不经济问题,为企业减少污染排放创造条件;政府还要重点扶持生态技术、清洁能源、高新技术等无污染、少污染产业。
昌平可持续城镇化也包含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农村的生态建设要坚持和完善“村收集、镇运输、区处理”的垃圾管理模式,搞好农村环境治理;加快推进山区清洁小流域建设,逐步解决农村污水处理问题;建立乡镇企业小区,通过企业集聚,解决企业污染问题,对污染源企业坚决实行关、停、改、转;鼓励在农业内部各产业之间构筑循环经济链条,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坚持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并重
城镇化发展必须坚持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并重的原则,应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提升全区公共服务水平,实现社会安定团结、活力迸发的良好局面。
要充分重视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其他社会事业的发展。发挥科技进步的先导作用,整合科技资源,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增强领导干部的科技意识,提高干部群众的科学素养;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努力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努力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加快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积极引进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不断提高全区整体医疗水平;加强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重视农村和城市失业人口的就业工作,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逐步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突出加强城乡基层社会管理,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责任编辑 刘俊)
昌平区城市化建设现状
昌平区为北京市近郊区,南部紧临中关村科技园区核心区和上地信息产业基地,区内回龙观文化居住小区、东小口等居住区是北京市主要的人口居住区之一,昌平区已经成为承担疏散北京市中心城区人口和功能、集聚新产业,带动区域发展的重要区域,它的城市化发展具有显著特征:(一) 主动城镇化与被动城镇化同时并存。昌平的城镇化首先是区域内经济发展的结果,昌平区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使区内农业人口比重下降,提高了城镇化水平。作为北京城市发展的新区,昌平承担北京市区延伸的部分功能,同时成为市区人口和产业转移的主要接纳地,人口结构和产业结构都发生着重大变化。(二)全区人口总量远超户籍人口数。截至2004年末,昌平全区户籍人口47万人,常住人口73万。加上流动人口,估计超过100万。(三)城市化聚集在交通干线上。昌平城镇化进程和城市扩展主要依交通线路而逐渐展开,京昌高速路,昌平卫星城、沙河卫星城,以及都市北缘的城乡交错带为北京城郊化的重点区域,而且这些区域也是昌平城镇化发展的核心区域。
昌平城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城镇化发展不协调
由于外推力(被动城镇化)在昌平城镇化和城镇发展中居于主导地位,使得昌平区房地产开发居于重要地位。而以房地产开发为引擎的经济,在国家“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下,发展被严重制约,以房地产开发为主的城镇化进程隐含着不可持续的因素。由于居住地与工作地的分离,每天上班和下班时间形成两个人流高峰,造成交通拥塞,提高了居民通勤成本。由于居住密集,单位时间内交通量增大,汽车尾气(NOx)污染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从近期来看,北京市北扩和奥运场馆建设支撑着人们的投资信心,但从长期来看,这里的发展却存在着被周边区域替代的潜在因素。
区域发展不平衡
在昌平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区域发展不平衡,人均收入也呈现出南高北低的格局。2003年,人均现金收入达到5000元的镇主要位于昌平区南半部,3000~5000元之间的镇主要位于中部和北部,2000~3000元之间的镇主要位于西北部边远山区地带,其中,收入最低的流村镇仅为收入最高的东小口镇的34.6%。2004年,昌平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227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752元,二者收入之比由1999年的1.50:1扩大到2004年的1.82:1。值得注意的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不仅包括现金纯收入,还包括实物折价收入,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指可支配的货币收入,而非货币收入(如福利性收入)并未包括在内。
农村劳动力转移难度大
随着昌平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大,有相当数量的农民必须离开土地,农民就业问题将更加突出。首先是农民脱离土地后,大多没有一技之长,文化水平偏低,很难与日益更新的岗位需求接轨;其次,北京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务工人员,其中不乏高学历、高素质的竞争者,这大大削弱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竞争力;再次,城市扩展使失地农民可以凭借其原有的集体资产获得红利,或通过出租房屋得到收益,使其就业期望值提高,其中相当一部分人基本无求职愿望,处于“自愿失业”状态。
昌平可持续城镇化的途径
科学规划城市发展
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大科学研究对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加快完善城镇建设体系,进一步调整和优化镇域空间布局。
制定科学的、符合区域发展特点的城市发展战略,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的原则建设好昌平新城。充分发挥规划在新城建设中的“龙头”作用,围绕昌平城镇功能与布局、路网、交通设施、能源设施、商业服务设施、城乡绿化区等城市建设的热点、重点问题,编制昌平新城建设的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相关规划;合理确定新城规模、产业规模和人口规模,为城市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全面提升昌平城市建设、经营和管理水平,塑造城市形象,形成具有昌平特色的城市。
农村城镇化与城区现代化相结合
昌平可持续城镇化的道路必须以实现区域之间和城乡之间收入均等化为主要目标,尤其是要加快西部地区和山区、半山区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加快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农业科学技术,实现从传统农业向都市型现代农业的转变,从以传统农业生产为主的农村经济向清洁型工业和休闲产业为主的农村二、三产业快速发展;通过加强农民技能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与再就业培训,使农民基于比较收益的考虑而从农业生产中转移出来;通过户籍制度改革,取消农民进入城镇的人为障碍,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打破城乡就业二元结构,逐步以居住地登记制度和身份证管理制度替代户籍制度,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流动。
在推进农村城镇化的同时,也要把城区的现代化作为发展的目标。要按照全区“一带两轴、一城多点”的总体空间布局,以昌平新城建设为重点,带动区域内多个重点镇和产业功能区协调发展。新城建设围绕提高城市现代化水平,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的原则,努力增强新城综合经济实力、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在新城建设和旧城改造上取得明显进展。同时,要加快中心镇、建制镇建设,为农业劳动力转移和民营企业的发展创造条件;要搞好小城镇建设规划,按经济区划布局建设重点小城镇;规划和利用好镇级工业基地,集聚一批具有较大规模的高新技术企业和先进制造业企业,逐步提高其税收贡献率和吸纳本地劳动力就业的能力。
坚持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并举
昌平实现可持续城镇化必须从城市长远发展的要求出发,围绕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目标,坚持建设节约型城市的原则,不断加强城市环境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重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良性互动,实现城镇化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在经济发展方式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通过减量化、再利用、无害化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最终解决资源与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在全区范围内进行循环经济的建设与示范,通过农业内部、工农业相互之间、工业各企业之间的代谢和共生关系,形成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城市建设要注重推广绿色建筑和利用新能源;各个园区引进资本和企业时,要更多地注重能否与现有企业之间构建产业链条;政府通过发展公共产品,来解决企业自身难以消除的外部不经济问题,为企业减少污染排放创造条件;政府还要重点扶持生态技术、清洁能源、高新技术等无污染、少污染产业。
昌平可持续城镇化也包含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农村的生态建设要坚持和完善“村收集、镇运输、区处理”的垃圾管理模式,搞好农村环境治理;加快推进山区清洁小流域建设,逐步解决农村污水处理问题;建立乡镇企业小区,通过企业集聚,解决企业污染问题,对污染源企业坚决实行关、停、改、转;鼓励在农业内部各产业之间构筑循环经济链条,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坚持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并重
城镇化发展必须坚持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并重的原则,应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提升全区公共服务水平,实现社会安定团结、活力迸发的良好局面。
要充分重视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其他社会事业的发展。发挥科技进步的先导作用,整合科技资源,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增强领导干部的科技意识,提高干部群众的科学素养;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努力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努力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加快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积极引进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不断提高全区整体医疗水平;加强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重视农村和城市失业人口的就业工作,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逐步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突出加强城乡基层社会管理,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责任编辑 刘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