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近年来县域经济转型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变化,招远市以“推动实现更加充分就业和更高质量就业”为目标,坚持稳定就业和扩大就业两手抓,着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村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通过采取政策扶持、培训助推、创业带动等措施,提升本地区人力资源管理效能水平。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就业服务;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9-000-01
针对近年来县域经济转型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变化,我市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将就业作为首要民生工程来抓,为全市就业工作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高度重视,加大投入,就业扶持力度持续加大
一是凝聚力量抓就业。为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将就业工作纳入全市年度为民服务实事内容,纳入全市责任制考核体系,由“两办”牵头,每月对城镇新增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等重点工作推进情况进行调度,强化部门和镇(街、区)工作职责,确保了全市就业工作扎实有序开展。
二是广挖潜力促就业。为进一步深挖就业岗位,提升社会就业吸纳力,我市全面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在进行项目论证时优先考虑吸纳就业的能力,充分发挥重大产业项目对就业的拉动作用。
三是資金扶持保就业。我市建立了财政补贴创业机制,为创业者提供项目开发、创业培训、补贴发放及专家服务等。为加大创业资金扶持力度,该市积极落实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建立了金融机构扶持创业机制,有效破解了创业者的资金瓶颈。
二、构建体系,完善措施,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成效显著
2009年7月,该市被列为首批省级创业型城市创建试点市,该市从政策扶持、资金投入、创业培训、创业服务、工作考核等方面着手,建立了五大创城工作体系,努力营造了全民创业的浓厚氛围。
一是完善政策体系,降低创业门槛。自2010年以来,该市先后出台了《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意见》、《招远市创业补贴发放实施办法》等一系列促进就业创业政策,进一步放宽了创业准入条件,加大了资金扶持力度,将小额担保贷款贴息和创业补贴发放扩大到所有城乡居民。
二是提升创业技能,培育创业主体。按照“大培训、大就业”的总体工作思路,该市建立起科学、合理、灵活的创业培训机制,着眼新兴行业和工种,根据社会变化及需求随时调整培训内容,提高创业者的创业技能和市场驾驭能力。加快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目前该市所有镇(街、区)均规划建设了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基地达到18处,其中开发区皮革城等8处创业基地规模较大,服务完善,已累计入驻个体工商户1600多家,带动就业3500多人,凸显了创业辐射带动作用。
三是完善经办服务,打造创业服务网络。建立了市、镇、村三级创业服务机构,2009年12月,该市创业指导中心成立,负责全市创业培训、创业项目的开发、认定及政策落实等工作,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镇(街、区)及村(居)也都成立了相应服务机构,配备了工作人员,积极做好创业服务、项目推荐、政策落实等工作。
三、关注热点,突破难点,全力保障重点群体就业工作
高校毕业生、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工作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按照“就好业、好就业”的工作思路,招远市委、市政府创新思想,加大措施,全力扶持重点群体就业创业。
一是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深入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扎实做好小额贷款、创业补贴、场所租赁补贴发放工作,优化大学生创业发展环境。定期开展全市人才需求状况调查,采取现场招聘、网上招聘等形式,为高校毕业生搭建就业平台,依托山东高校毕业生离校未就业实名登记服务系统,及时提供一对一就业指导和就业信息推介,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近年来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均达到90%以上。
二是着力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以春风行动、流动市场招聘等活动的开展为契机,以“送岗位、送服务、送温暖”为主题,深入开展就业信息进村入户活动,将用工需求信息汇总印制后,通过村劳动保障协理员在全市724个村张贴宣传。同时,以镇(街、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所为平台,积极开展就业信息服务和技能培训,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服务农村劳动力就业。
三是全力帮扶促进就业困难群体就业。为了摸清底子,提高就业援助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市组织镇(街、区)对辖区内残疾登记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登记失业人员等就业困难人员进行了调查摸底,建立了动态管理台帐,全面掌握就业困难人员现状及需求,为援助对象制订援助计划,明确安置时间和岗位去向,通过开展送岗位、送技能、送服务,帮助实现就业。2010年以来,该市累计帮助1318名就业困难人员、46名零就业家庭人员实现就业,发放社保补贴和岗位补贴1152万元,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率达到了100%。
四、创新举措,强化管理,全面优化就业服务环境
为进一步提高就业服务能力,该市围绕实现硬件、软件提档升级,规划建设了新的市场大厅和镇(街、区)工作平台,大力提升就业服务信息化水平,在全市构建起市、镇、村三级就业服务网络。
一是打造一流就业服务平台。借助该市人社系统搬迁整合的机会,对市人才市场和人力资源市场进行整合,为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搭建良好的职业介绍平台。同时,以镇(街、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所为依托,推动就业介绍、职业指导、培训鉴定、失业管理等26项就业服务事项重心下沉,积极打造“半小时”就业服务圈,全面提升了公共就业管理和服务水平。
二是加快就业信息化建设。建起招远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网和招远劳动就业网,作为就业信息发布主平台,市就业服务平台和镇(街、区)服务平台实现了联网对接、信息互通,在一台微机上登陆就可以实现政策咨询、求职登记等操作。2014年7月,该市启动了大学生微信平台,安排专职人员在线应答,24小时为求职者提供就业信息查询服务。
三是优化经办服务环境。为加强就业服务管理,该市在服务大厅安设了意见箱,在每个经办窗口摆放了服务监督卡,每名工作人员实行挂牌上岗,公开投诉电话,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不折不扣落实好“五制”、“四公开”、“三亮明”服务标准,实现经办服务制度化、标准化、精细化、人性化,倾力打造响当当的就业服务品牌。
参考文献:
[1]詹志灵.论五创服务体系建构与青年创业[J].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4:169-172.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就业服务;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9-000-01
针对近年来县域经济转型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变化,我市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将就业作为首要民生工程来抓,为全市就业工作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高度重视,加大投入,就业扶持力度持续加大
一是凝聚力量抓就业。为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将就业工作纳入全市年度为民服务实事内容,纳入全市责任制考核体系,由“两办”牵头,每月对城镇新增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等重点工作推进情况进行调度,强化部门和镇(街、区)工作职责,确保了全市就业工作扎实有序开展。
二是广挖潜力促就业。为进一步深挖就业岗位,提升社会就业吸纳力,我市全面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在进行项目论证时优先考虑吸纳就业的能力,充分发挥重大产业项目对就业的拉动作用。
三是資金扶持保就业。我市建立了财政补贴创业机制,为创业者提供项目开发、创业培训、补贴发放及专家服务等。为加大创业资金扶持力度,该市积极落实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建立了金融机构扶持创业机制,有效破解了创业者的资金瓶颈。
二、构建体系,完善措施,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成效显著
2009年7月,该市被列为首批省级创业型城市创建试点市,该市从政策扶持、资金投入、创业培训、创业服务、工作考核等方面着手,建立了五大创城工作体系,努力营造了全民创业的浓厚氛围。
一是完善政策体系,降低创业门槛。自2010年以来,该市先后出台了《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意见》、《招远市创业补贴发放实施办法》等一系列促进就业创业政策,进一步放宽了创业准入条件,加大了资金扶持力度,将小额担保贷款贴息和创业补贴发放扩大到所有城乡居民。
二是提升创业技能,培育创业主体。按照“大培训、大就业”的总体工作思路,该市建立起科学、合理、灵活的创业培训机制,着眼新兴行业和工种,根据社会变化及需求随时调整培训内容,提高创业者的创业技能和市场驾驭能力。加快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目前该市所有镇(街、区)均规划建设了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基地达到18处,其中开发区皮革城等8处创业基地规模较大,服务完善,已累计入驻个体工商户1600多家,带动就业3500多人,凸显了创业辐射带动作用。
三是完善经办服务,打造创业服务网络。建立了市、镇、村三级创业服务机构,2009年12月,该市创业指导中心成立,负责全市创业培训、创业项目的开发、认定及政策落实等工作,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镇(街、区)及村(居)也都成立了相应服务机构,配备了工作人员,积极做好创业服务、项目推荐、政策落实等工作。
三、关注热点,突破难点,全力保障重点群体就业工作
高校毕业生、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工作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按照“就好业、好就业”的工作思路,招远市委、市政府创新思想,加大措施,全力扶持重点群体就业创业。
一是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深入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扎实做好小额贷款、创业补贴、场所租赁补贴发放工作,优化大学生创业发展环境。定期开展全市人才需求状况调查,采取现场招聘、网上招聘等形式,为高校毕业生搭建就业平台,依托山东高校毕业生离校未就业实名登记服务系统,及时提供一对一就业指导和就业信息推介,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近年来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均达到90%以上。
二是着力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以春风行动、流动市场招聘等活动的开展为契机,以“送岗位、送服务、送温暖”为主题,深入开展就业信息进村入户活动,将用工需求信息汇总印制后,通过村劳动保障协理员在全市724个村张贴宣传。同时,以镇(街、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所为平台,积极开展就业信息服务和技能培训,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服务农村劳动力就业。
三是全力帮扶促进就业困难群体就业。为了摸清底子,提高就业援助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市组织镇(街、区)对辖区内残疾登记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登记失业人员等就业困难人员进行了调查摸底,建立了动态管理台帐,全面掌握就业困难人员现状及需求,为援助对象制订援助计划,明确安置时间和岗位去向,通过开展送岗位、送技能、送服务,帮助实现就业。2010年以来,该市累计帮助1318名就业困难人员、46名零就业家庭人员实现就业,发放社保补贴和岗位补贴1152万元,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率达到了100%。
四、创新举措,强化管理,全面优化就业服务环境
为进一步提高就业服务能力,该市围绕实现硬件、软件提档升级,规划建设了新的市场大厅和镇(街、区)工作平台,大力提升就业服务信息化水平,在全市构建起市、镇、村三级就业服务网络。
一是打造一流就业服务平台。借助该市人社系统搬迁整合的机会,对市人才市场和人力资源市场进行整合,为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搭建良好的职业介绍平台。同时,以镇(街、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所为依托,推动就业介绍、职业指导、培训鉴定、失业管理等26项就业服务事项重心下沉,积极打造“半小时”就业服务圈,全面提升了公共就业管理和服务水平。
二是加快就业信息化建设。建起招远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网和招远劳动就业网,作为就业信息发布主平台,市就业服务平台和镇(街、区)服务平台实现了联网对接、信息互通,在一台微机上登陆就可以实现政策咨询、求职登记等操作。2014年7月,该市启动了大学生微信平台,安排专职人员在线应答,24小时为求职者提供就业信息查询服务。
三是优化经办服务环境。为加强就业服务管理,该市在服务大厅安设了意见箱,在每个经办窗口摆放了服务监督卡,每名工作人员实行挂牌上岗,公开投诉电话,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不折不扣落实好“五制”、“四公开”、“三亮明”服务标准,实现经办服务制度化、标准化、精细化、人性化,倾力打造响当当的就业服务品牌。
参考文献:
[1]詹志灵.论五创服务体系建构与青年创业[J].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4:169-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