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教学中如何渗透科学思想方法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eey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科学思想方法是科学的精髓,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但是,在具体的初中科学教学中,教师在如何有效进行科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存在不少困惑。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如何有效地进行教学给出了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科學思想方法;初中科学教学
  · 【中图分类号】G633.98
  如何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开展科学思想方法教育呢?这个问题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以及格式化的操作步骤。分析现有初中科学教材后发现,运用比较普遍的科学思想方法主要包括归纳与演绎、转换、分类、模型建构等。本人结合自身的教学体会,有以下一些思考:
  (一)提倡显性化的科学思想方法教育
  提出科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应该显性化,主要是针对目前科学思想方法教育中存在的模糊、随意等弊端,是相对隐性方式而言的。显性化教育方式的优势在于:首先它必须要有关于科学思想方法教学的明确教学目标和相应的计划,显性化能直观地营造冲突与反思的情景,有利于对抽象的科学思想方法的理解。显性化教育的一般要求:把科学思想方法的名称、形式、内涵、条件、步骤等明确地传授给学生,指明该思想方法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揭示其形式,挖掘其内涵,清晰它的使用条件和注意点等,然后在教学内容与方式,教学准备与条件、学习与熟练等方面开展明确、系统、细致的教学,那么学生一开始就明确学习任务、清楚学习过程,围绕方法内容展开学习,在练习和应用中不断加深对科学思想方法的理解和认识。
  例如,教师进行了“转换”这一科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时,以往的处理方法都是某个实验中用到了,如动能大小影响因素的实验中用木块滑动的距离来表示动能的大小,然后顺带提一些(有些教师甚至不提)运用了“转换”的科学思想方法,转换法的介绍只是课堂的点缀,教学目标的重点仍是动能的实验。但进行显性化教学时,教学目标的重点则是学生明确“转换”这一科学思想方法,转换法则成了主角。简要的教学设计如下表:
  表一 “转换法”教学的设计方案
  教学主题 转换法在科学学习中的运用
  教学目标 学生明确转换法的基本内涵、使用条件、对科学实验的意义等
  教学过程 (1)开门见山向学生提出这一科学思想方法的名称、基本内涵、使用条件等。
  (2)选择众多的科学实验,用实例解释转换法。这些实验比如压力的作用效果、影响重力势能的因素、红墨水的扩散现象(来认识分子的运动)、用试剂进行溶液酸碱性判断等。
  (3)总结实例,什么时候会运用到转换法,转换法对科学实验的意义是什么等。
  学生反思 我能否举出一些常见的运用了转换法的科学实验或实际生活中的事例等。
  形成性练习 练习应更多地选择“文字体验式”的方式记录学习反思、与生活的联系等。
  (二)在“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下进行科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当然,在这个显性化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坚持“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教师如果单纯从教的角度考虑,一味地强调科学思想方法本身的内涵的丰富度,无论难或者易,都强加给学生,那么可能教师是“教”完整了,但是学生不一定“学”会了。所以,一方面教师的教学要以学生作为主体,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认知水平,掌握好每种科学思想方法在教学中的“度”——难度和广度,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获得对科学思想方法的认识和感悟,并随着年级的升高和认知的发展,不断完善和清晰这些科学思想方法,形成意义建构。另一方面发挥学生自己的主动性。学生必须反思学习过程,使科学思想方法清晰化;必须注意知识的整理和复习,总结科学思想方法。
  例如,在进行控制变量法的教学设计时,教师不应该过早地告诉学生名称而没有办法使学生理解,因为第一印象往往会一直刻在学生脑海里。所以,教师在处理时,应从学生的“学”制定“教”的方案:首先分析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经验。学透控制变量,必须理解“自变量”和“应变量”这组概念,而这些在数学的正比例函数y=kx中有具体涉及并有清晰的解释,教师应该抓住学生这一学习特点,唤醒学生的数学思维与科学思维相结合,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然后,教师还应区分“单一变量”与“多个变量”分别对实验的影响是什么,哪个更具科学性,进行类比教学,从而使学生深刻理解为何科学实验如此强调控制其他变量均相同只有单一变量不同这种名为“控制变量”的科学思想方法。
  又例如,“分类”这一科学思想方法,初步理解起来相对简单,所以在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章就提出对生物进行分类,大部分学生确实能进行简单的分类,但涉及到对整个生物体系进行逐级分类时没有这个思维概念,就觉得很困难了。这就是学生的学情,教师应该根据学生这一思维的模糊地带,在分类思想的教学中指明分来的基本原则(前文有具体解释):标准统一(这点教师一般都会强调)、不重复不遗漏和逐级分类(后两点常常会忽视),只有这样,学生才有可能真正懂得“分类”,进而完成对整个动植物系统的分类。
  (三)积淀科学本质观,提高教师学科素养
  在教学中,我们会发现,一个科学探究过程往往会涉及多种科学思想方法,因为从本质上讲它们是相互联系的,并不断发展的,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本质观。但同时,科学思想方法的教学要防止一种倾向,就是过多地靠向哲学范畴,毕竟我们不是为了培养未来的科学哲学家。而作为一名教师,除了应该清楚该教哪些科学思想方法,教到什么程度,以什么方式教,则更应该深一层的去理解科学思想方法,它属于科学本质的范畴,是在不断修正与完善的过程。
  在教学中,我们还会发现,科学思想方法与科学史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科学史和社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事例,有些事例对自然科学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思想方法观,都是进行教学的鲜活素材和绝佳途径。教师只有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学科素养,积淀正确的科学本质观,才能在教学中讲清楚它们的价值取向、内涵以及现实意义,并组织学生结合具体事例进行讨论,以引发感悟、加深理解,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科学思想方法观。
  参考文献:
  [1] 陈志伟、陈秉初.中学科学教学论[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
  [2] 季薛庆.显性途径的科学本质教学探索[J].课程·教材·教法,2010(7).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从无机化学这门课程入手,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为项目,具体实施项目教学法,教师给学生制定具体项目任务,学生自主设计、实施、总结并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其它学科项目教学的实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无机化学;项目教学法;实施  ·【中图分类号】O6-4  传统的化学教学方法注重教师的讲授,采用“教师讲,学生学”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
元朝“四等人制”是极具民族色彩的政策,将人分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四个等级,并有相关法律的约束.“四等人制”为加强元朝蒙古族政权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进一步加剧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阅读教学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阅读鉴赏与写作能力。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教师也要转变对学生的教育方式,由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改变为对学生的引导式教学。在小学语文中开展探究式的阅读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本文就小学语文探究式阅读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分析开展探究式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并提出教学策略,为提高
摘要: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提高学习有效性的基本保障。就目前初中物理课堂合作学习来看,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不足:在学生方面,同學间出现合作分工不明确、合作内容不清楚、合作时间不充裕等问题;就教师来讲,出现了教师组织能力不够、组织方法单一不变以及任务设计不恰当等现象。为了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本文我们就初中物理课堂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进行探索研究。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  ·【中图
摘要:单调性在函数的学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函数的理解能力,加深学生对函数性质的印象。因此,教师要在函数的教学过程中强化教学手段,运用多种教学工具进行教学,通过对数形的有机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本文根据对函数的单调性的教学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解决函数单调性教学的有效策略,以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函数;单调性;教学方式;研究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
摘要:本文针对合作小组学习中时间不充足、参与度不均衡、评價不全面等问题从科学分组、评价机制、把握合作时机等几个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力求使合作小组学习有实效性。  关键词: 评价机制 合作时机 参与度  【中图分类号】G633.41  合作是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是对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突破和补充,是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是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一.存在问题 
[摘要]作为小学语文日常教学中最为常用的环节,课堂提問得当会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反之则会阻碍学生思维的发展,影响教学效果。但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提问还存在不少问题(如教师不考虑提问对象的特点,问题设计缺乏学生性别特点、学情状况等因素;教师对学生的提问片面追求课堂氛围,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等),故本文笔者将就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展开探讨。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语
摘要:小学高年级学生通过长时间的数学学习,对数学知识积累以及数学知识应用方面的能力都有了不错的提升,因此,高年级小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自身所学解决相关的问题。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一线教师往往发现由于应试教育的限制以及数学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学生对于问题的解决方式非常的单一,并且其真正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没有被有效的激发出来。根据这一实际情况,以及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学习的效果,文章以小学高年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