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自然保护区纷纷加入旅游开发的行列,将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优势,生态旅游功能也从原来的生态景观和生态保健功能,扩展到娱乐、保护、文化和扶贫功能等。但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还面临诸多问题,专家建议应加强环境资源监测管理,增加生态旅游的可持续性,并进一步提高当地百姓参与度。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产生“聚合效应”
笔者近日在贵州省荔波县召开的全国生物圈保护区生态旅游研讨会上了解到,近年来,我国生态旅游发展迅猛,年接待生态旅游人员达1亿人次以上,并以年均10%至15%的速度递增。
自然保护区多以保护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为主,具有独特的旅游魅力,生态旅游已成为不少地区旅游产业的重要部分。多位与会的自然保护区管理人员表示,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产生“聚合效应”,带来诸多成效。
首先,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为人民提供了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场所和交流的信息平台。云南省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所所长沈庆仲说,保护区内野象谷景区建设之初,观看野象非常困难,1992年野象谷景区周边仅有6头独象活动。景区的建设和经营,增加了人与大象接触的机会,也使大象感受到人类的友好、减少了恐惧,野象谷景区现已变成野生动物的天堂,常年在景区内及周边活动的野象已增加到70多头。
其次,缓解了保护区资金紧张问题。按照国外经验,自然保护区实行垂直管理,其经费主要来源于上级财政拨款,保护区的开发和保护也主要靠国家专项基金。但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还达不到此水平,发展生态旅游有利于自然保护区走“以区养区”的道路。贵州省荔波县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程师姚正明说,2007年下半年至2010年10月,保护区实现门票收入200万元,旅游综合收入500万元,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保护区经费的紧张。
第三,带动了周边地区经济发展,促进了保护功能的实现。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大多位于地域偏僻、交通不便的贫困地区,当地老百姓仍“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旅游开发为老百姓提供就业机会,帮助他们脱贫致富,也为保护区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河南连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人员黄远超说,通过发展生态旅游业,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森林蓄积量增长了20多万平方米;同时畅通了人流、物流、信息流,加快了三产融合,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目前这里从事旅游业人员2万多人,人均年收入达8000多元。
第四,普及了科学知识,促进了环境教育。众多自然保护区对前来参观的游客普及自然科学知识和进行环境教育,提高了游客对自然保护的认识,为促进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开发与保护并重,旅游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
多个与会的自然保护区管理人员表示,保护区生态旅游良性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做法:
一是着眼未来、规划先行,开发与保护并重。自然保护区作为生态敏感度高、干扰抗逆性小的特殊区域,必须坚持保护优先的原则,制定保障生态旅游健康发展的政策及法规。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3年就出台了《旅游开发总体规划设计》,并在十几年间进行了3次修订,以适应当地旅游业发展的形势。荔波茂兰保护区、连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均制定了保护区生态旅游总体规划与局部规划,包括旅游线路设计、旅游设施、项目建设等。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人员汪文革说,为了保护森林资源,保护区还在当地农户中推广使用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并对当地茶厂实施“柴改电”工程,减少资源消耗。
二是多方筹措资金,推动生态旅游开发。前期大投入是旅游开发中的难题,限制了许多景区的开发发展。连康山自然保护区通过跑项目找资金争取了旅游开发资金5000余万元,修通并硬化了景区旅游公路50余公里,初步打造了三个景区,并把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与景点景观打造相结合。江西井冈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努力实行个人、企业、部门、地方、国家一起上的方针筹措资金,推行谁投资谁受益的政策,引导社会资金注入旅游业。
第三,通过多种项目,鼓励当地居民参与。秦岭国家植物园以农家乐为核心,积极扶持社区居民发展第三产业,并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多销售土特产品的机会等。荔波保护区通过各种帮扶带动,使近300户上千名农民以食宿接待、森林向导、经典解说、艺术表演、交通运输等形式参与到旅游开发中,共享旅游开发带来的实惠。
第四,挖掘文化、突出特色,创新理念、打造品牌。许多自然保护区不仅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还拥有民族民俗文化、红色文化等文化旅游资源。荔波茂兰自然保护区鼓励、引导区内的少数民族群众,在房屋建筑风格上保留原有特色,形成了民族文化与森林生态和谐一体的特色生态旅游。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则利用当地特有的茶文化打造生态园,找到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一条新路。
应更注重“可持续性”,带动周边居民共同致富
与会专家也指出,当前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还面临诸多问题,需要政府、保护区、企业、当地百姓等多方共同努力。
首先,应尽快研究制定与国际理念接轨、适合国情的指导标准,推进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范发展。沈庆仲表示,自然保护区管理法规虽然允许在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活动,但景区的详规、建设、管理、考核,至今没有一个可操作的指导标准。
其次,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存在冲突,应加大力度开展环境资源监测管理。沈庆仲说,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率先启动了旅游影响监测,但也仅针对景区内的重点保护物种望天树和野生亚洲象开展了监测研究,旅游活动可能对自然环境产生影响的其他因子还未进行监测。应尽快建立完善的旅游影响监测管理系统,以促进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科学发展。
第三,生态旅游景区点多面广,缺乏规模效应,并缺少个性化、特色化和精品化的内涵。应协调自然保护区各景区整合经营,充分挖掘并展示各景区文化内涵,避免资源重复利用,进一步打造品牌。
第四,专业管理人员缺乏,需加强自然保护区人才培养的规范化、科学化。目前,自然保护区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是大多数管理人员仅接受过旅游专业培训,缺乏林业专业和生态旅游专业背景,也没有相关经历、阅历。
第五,应加强社区居民的培训,使社区居民真正参与生态旅游开发。荔波县农业局工作人员杜兴翠说,自然保护区大多地处贫困落后地区,当地居民文化素质不高、旅游知识缺乏、价值观念落后、缺乏专业技能培训,使他们在旅游开发中大量从事“脏、累、苦、险”的工作;而那些薪水高并令人尊敬的工作却常被外来的文化素质较高者占据,导致在生态旅游发展中出现利益分配不均、景区富、社区穷等现象。应加大对当地百姓的培训,鼓励并规范开展“农家乐”等项目,提高其参与度,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产生“聚合效应”
笔者近日在贵州省荔波县召开的全国生物圈保护区生态旅游研讨会上了解到,近年来,我国生态旅游发展迅猛,年接待生态旅游人员达1亿人次以上,并以年均10%至15%的速度递增。
自然保护区多以保护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为主,具有独特的旅游魅力,生态旅游已成为不少地区旅游产业的重要部分。多位与会的自然保护区管理人员表示,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产生“聚合效应”,带来诸多成效。
首先,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为人民提供了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场所和交流的信息平台。云南省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所所长沈庆仲说,保护区内野象谷景区建设之初,观看野象非常困难,1992年野象谷景区周边仅有6头独象活动。景区的建设和经营,增加了人与大象接触的机会,也使大象感受到人类的友好、减少了恐惧,野象谷景区现已变成野生动物的天堂,常年在景区内及周边活动的野象已增加到70多头。
其次,缓解了保护区资金紧张问题。按照国外经验,自然保护区实行垂直管理,其经费主要来源于上级财政拨款,保护区的开发和保护也主要靠国家专项基金。但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还达不到此水平,发展生态旅游有利于自然保护区走“以区养区”的道路。贵州省荔波县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程师姚正明说,2007年下半年至2010年10月,保护区实现门票收入200万元,旅游综合收入500万元,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保护区经费的紧张。
第三,带动了周边地区经济发展,促进了保护功能的实现。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大多位于地域偏僻、交通不便的贫困地区,当地老百姓仍“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旅游开发为老百姓提供就业机会,帮助他们脱贫致富,也为保护区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河南连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人员黄远超说,通过发展生态旅游业,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森林蓄积量增长了20多万平方米;同时畅通了人流、物流、信息流,加快了三产融合,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目前这里从事旅游业人员2万多人,人均年收入达8000多元。
第四,普及了科学知识,促进了环境教育。众多自然保护区对前来参观的游客普及自然科学知识和进行环境教育,提高了游客对自然保护的认识,为促进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开发与保护并重,旅游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
多个与会的自然保护区管理人员表示,保护区生态旅游良性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做法:
一是着眼未来、规划先行,开发与保护并重。自然保护区作为生态敏感度高、干扰抗逆性小的特殊区域,必须坚持保护优先的原则,制定保障生态旅游健康发展的政策及法规。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3年就出台了《旅游开发总体规划设计》,并在十几年间进行了3次修订,以适应当地旅游业发展的形势。荔波茂兰保护区、连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均制定了保护区生态旅游总体规划与局部规划,包括旅游线路设计、旅游设施、项目建设等。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人员汪文革说,为了保护森林资源,保护区还在当地农户中推广使用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并对当地茶厂实施“柴改电”工程,减少资源消耗。
二是多方筹措资金,推动生态旅游开发。前期大投入是旅游开发中的难题,限制了许多景区的开发发展。连康山自然保护区通过跑项目找资金争取了旅游开发资金5000余万元,修通并硬化了景区旅游公路50余公里,初步打造了三个景区,并把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与景点景观打造相结合。江西井冈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努力实行个人、企业、部门、地方、国家一起上的方针筹措资金,推行谁投资谁受益的政策,引导社会资金注入旅游业。
第三,通过多种项目,鼓励当地居民参与。秦岭国家植物园以农家乐为核心,积极扶持社区居民发展第三产业,并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多销售土特产品的机会等。荔波保护区通过各种帮扶带动,使近300户上千名农民以食宿接待、森林向导、经典解说、艺术表演、交通运输等形式参与到旅游开发中,共享旅游开发带来的实惠。
第四,挖掘文化、突出特色,创新理念、打造品牌。许多自然保护区不仅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还拥有民族民俗文化、红色文化等文化旅游资源。荔波茂兰自然保护区鼓励、引导区内的少数民族群众,在房屋建筑风格上保留原有特色,形成了民族文化与森林生态和谐一体的特色生态旅游。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则利用当地特有的茶文化打造生态园,找到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一条新路。
应更注重“可持续性”,带动周边居民共同致富
与会专家也指出,当前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还面临诸多问题,需要政府、保护区、企业、当地百姓等多方共同努力。
首先,应尽快研究制定与国际理念接轨、适合国情的指导标准,推进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范发展。沈庆仲表示,自然保护区管理法规虽然允许在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活动,但景区的详规、建设、管理、考核,至今没有一个可操作的指导标准。
其次,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存在冲突,应加大力度开展环境资源监测管理。沈庆仲说,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率先启动了旅游影响监测,但也仅针对景区内的重点保护物种望天树和野生亚洲象开展了监测研究,旅游活动可能对自然环境产生影响的其他因子还未进行监测。应尽快建立完善的旅游影响监测管理系统,以促进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科学发展。
第三,生态旅游景区点多面广,缺乏规模效应,并缺少个性化、特色化和精品化的内涵。应协调自然保护区各景区整合经营,充分挖掘并展示各景区文化内涵,避免资源重复利用,进一步打造品牌。
第四,专业管理人员缺乏,需加强自然保护区人才培养的规范化、科学化。目前,自然保护区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是大多数管理人员仅接受过旅游专业培训,缺乏林业专业和生态旅游专业背景,也没有相关经历、阅历。
第五,应加强社区居民的培训,使社区居民真正参与生态旅游开发。荔波县农业局工作人员杜兴翠说,自然保护区大多地处贫困落后地区,当地居民文化素质不高、旅游知识缺乏、价值观念落后、缺乏专业技能培训,使他们在旅游开发中大量从事“脏、累、苦、险”的工作;而那些薪水高并令人尊敬的工作却常被外来的文化素质较高者占据,导致在生态旅游发展中出现利益分配不均、景区富、社区穷等现象。应加大对当地百姓的培训,鼓励并规范开展“农家乐”等项目,提高其参与度,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