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大早,刚走进办公室,就有学生来告状,说我班史湘林同学有100元钱,正准备请同学们去买好吃的。我吃一惊,连忙跑到教室去了解情况,问她的钱是怎么来的,她说是早上来学校在公交车上捡的,打算交给老师。我不相信,觉得事有蹊跷,于是再三追问,她一口咬定钱是她捡的。为了证实她的话,我把这件事告诉了她的妈妈,经过家长的询问,她才承认是从她爸爸那里偷拿的。我当时很气愤,又觉得不可思议,是什么原因让她撒谎,宁愿把这100元钱交公,也不愿说出真相?
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发现,几乎每个孩子都有说谎的时候,说谎最常见的原因就是为了逃避批评和惩罚,像前面提到的史湘林同学,我后来通过与她交流,发现她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才说谎的。还有些孩子为了获得某种利益也会说谎。某些孩子为了在别人面前炫耀自己,抬高自己的身份、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或某种愿望,会公开撒谎,这是自卑的一种表现。此外,还有无意识地模仿成人;成人有意教唆;由于对他人的不信任而有意编造谎言等。
说谎,不论是因为无知,还是因为害怕,或者是因为逃脱责任,都会引起父母和老师的恐慌:“孩子说谎是品质问题,这可怎么办呢?”那么老师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把谎言“拒之门外”呢?
首先,教师要取得父母的支持和配合,从自身做起,避免在孩子面前说谎,要说话算话,树立一个诚实守信的榜样,特别要提醒家长承诺孩子的事一定要兑现,以免对孩子造成坏的影响。当学生说真话时,老师要及时表扬他“真是个诚实的孩子”,平时不断进行这方面的心理强化,学生会对自己“诚实”品格的认可越来越深,便会自觉按照“诚实孩子”的标准去要求自己,以继续获得教师的赞扬,同学的欣赏。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诚实”便可成为孩子的自觉行动了。
使孩子诚实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在彼此之间建立一种相互信任的关系,如果教师常常表现出信任感,任何年龄的孩子都会为此自豪,从而养成实事求是的习惯。一旦发现孩子说谎,也不应该为此而失去对孩子的信任,而应该告诉他:一句谎言是可以被宽恕的,但是如果继续这样发展下去的话,他就会失去周围人对他的信任。其次,应掌握处理的分寸。无疑,强迫孩子坦白是最糟糕的方法。重要的是,使他从中学到应该诚实待人的道理。比如说,孩子因迟到而撒谎,教师就可以告诉他不是因为其他,只是担心他身体和上学路上的安全,然后在了解情况的基础上,和学生一起寻找原因来采取相应对策。
怀疑学生说谎时,老师应该首先要仔细地调查了解,一定要搞清楚孩子是不是真的在说谎,说谎的原因是什么。鲁莽行事往往会严重挫伤孩子无辜而幼小的心。一位家长曾经对我说起过这样一件事,自己小孩读幼儿园时比较调皮,一次老师的手机放在琴架上忘了拿走,一会儿手机不见了,大家都说是她的小孩拿的,原因是这个小孩平时多手多脚,老师也深信不疑,喊来家长一起“审”,也没有结案,就在大家都认为他冥顽不灵的时候,另一个家长匆匆送来了丢失的手机……从那以后,这个小孩就总是不愿意待在这个班,不愿亲近老师,只好转班。因此,调查清楚孩子究竟有没有说谎和说谎的原因,是应该进行的第一步工作。小孩子说谎,是比较容易发现的。大孩子有意识地说谎,往往能够骗到父母教师,因为他们知道该如何“保护”自己,尤其是有的孩子之间相互掩盖,串通撒谎。此时,应该用比较婉转的口气和迂回的方法来了解和发现孩子的说谎行为。教师要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使孩子认识并承认自己在说谎。
证实了孩子说谎行为以后,教师不要急于发火,继续严肃认真地与孩子交谈,把事情的来龙去脉搞清楚。如果孩子是出自好奇、顽皮、不当心而无意做了错事,切忌粗暴体罚,而是应该耐心指导教育。但是,孩子的有些错误的确是应该受惩罚的,如孩子有损人利己的行为,或孩子旧错重犯,如果他能主动诚实地告诉老师自己所犯的错误,那么在批评教育之后,一定要对孩子的诚实作出肯定,并适当减轻惩罚。如果孩子犯了错误还说谎,则要加重惩罚,并告诉孩子,他在第一个错误没改正的情况下,又犯了更严重的错误——说谎。
对于情况不严重的说谎行为,教师不需要惩罚孩子,但应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对孩子说谎的行为表示生气和不满,表明自己对说谎行为深恶、非常反感;希望孩子以后注意自己的言行,尽量不要犯错,错了就承认,不要说谎。
对惯于说谎和有意说谎的顽皮孩子,除了严厉的批评教育以外,还可以进行适当的惩罚,以此来戒除孩子的恶习。但是惩罚孩子时需要注意的是,惩罚既要让孩子感到痛苦和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又不要使孩子的身心受到损害和摧残。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面对孩子的说谎行为,教师应该适时教育,更应该进行正确的引导。鼓励孩子的诚实行为,对孩子做了错事主动承认的行为进行表扬。老师还要告诉孩子做人的道理——待人诚实,才能博得他人的信任;处世老实,才能找到解决问题最有效的办法。并告诉孩子说谎会带的各种可能后果。建立了正确的是非观念,孩子恶意说谎的行为就会逐渐戒除,不经意的说谎也会逐渐减少,成为一个拥抱真诚、胸怀坦荡的孩子!让《狼来了》的故事不再在学生身上重演。
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发现,几乎每个孩子都有说谎的时候,说谎最常见的原因就是为了逃避批评和惩罚,像前面提到的史湘林同学,我后来通过与她交流,发现她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才说谎的。还有些孩子为了获得某种利益也会说谎。某些孩子为了在别人面前炫耀自己,抬高自己的身份、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或某种愿望,会公开撒谎,这是自卑的一种表现。此外,还有无意识地模仿成人;成人有意教唆;由于对他人的不信任而有意编造谎言等。
说谎,不论是因为无知,还是因为害怕,或者是因为逃脱责任,都会引起父母和老师的恐慌:“孩子说谎是品质问题,这可怎么办呢?”那么老师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把谎言“拒之门外”呢?
首先,教师要取得父母的支持和配合,从自身做起,避免在孩子面前说谎,要说话算话,树立一个诚实守信的榜样,特别要提醒家长承诺孩子的事一定要兑现,以免对孩子造成坏的影响。当学生说真话时,老师要及时表扬他“真是个诚实的孩子”,平时不断进行这方面的心理强化,学生会对自己“诚实”品格的认可越来越深,便会自觉按照“诚实孩子”的标准去要求自己,以继续获得教师的赞扬,同学的欣赏。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诚实”便可成为孩子的自觉行动了。
使孩子诚实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在彼此之间建立一种相互信任的关系,如果教师常常表现出信任感,任何年龄的孩子都会为此自豪,从而养成实事求是的习惯。一旦发现孩子说谎,也不应该为此而失去对孩子的信任,而应该告诉他:一句谎言是可以被宽恕的,但是如果继续这样发展下去的话,他就会失去周围人对他的信任。其次,应掌握处理的分寸。无疑,强迫孩子坦白是最糟糕的方法。重要的是,使他从中学到应该诚实待人的道理。比如说,孩子因迟到而撒谎,教师就可以告诉他不是因为其他,只是担心他身体和上学路上的安全,然后在了解情况的基础上,和学生一起寻找原因来采取相应对策。
怀疑学生说谎时,老师应该首先要仔细地调查了解,一定要搞清楚孩子是不是真的在说谎,说谎的原因是什么。鲁莽行事往往会严重挫伤孩子无辜而幼小的心。一位家长曾经对我说起过这样一件事,自己小孩读幼儿园时比较调皮,一次老师的手机放在琴架上忘了拿走,一会儿手机不见了,大家都说是她的小孩拿的,原因是这个小孩平时多手多脚,老师也深信不疑,喊来家长一起“审”,也没有结案,就在大家都认为他冥顽不灵的时候,另一个家长匆匆送来了丢失的手机……从那以后,这个小孩就总是不愿意待在这个班,不愿亲近老师,只好转班。因此,调查清楚孩子究竟有没有说谎和说谎的原因,是应该进行的第一步工作。小孩子说谎,是比较容易发现的。大孩子有意识地说谎,往往能够骗到父母教师,因为他们知道该如何“保护”自己,尤其是有的孩子之间相互掩盖,串通撒谎。此时,应该用比较婉转的口气和迂回的方法来了解和发现孩子的说谎行为。教师要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使孩子认识并承认自己在说谎。
证实了孩子说谎行为以后,教师不要急于发火,继续严肃认真地与孩子交谈,把事情的来龙去脉搞清楚。如果孩子是出自好奇、顽皮、不当心而无意做了错事,切忌粗暴体罚,而是应该耐心指导教育。但是,孩子的有些错误的确是应该受惩罚的,如孩子有损人利己的行为,或孩子旧错重犯,如果他能主动诚实地告诉老师自己所犯的错误,那么在批评教育之后,一定要对孩子的诚实作出肯定,并适当减轻惩罚。如果孩子犯了错误还说谎,则要加重惩罚,并告诉孩子,他在第一个错误没改正的情况下,又犯了更严重的错误——说谎。
对于情况不严重的说谎行为,教师不需要惩罚孩子,但应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对孩子说谎的行为表示生气和不满,表明自己对说谎行为深恶、非常反感;希望孩子以后注意自己的言行,尽量不要犯错,错了就承认,不要说谎。
对惯于说谎和有意说谎的顽皮孩子,除了严厉的批评教育以外,还可以进行适当的惩罚,以此来戒除孩子的恶习。但是惩罚孩子时需要注意的是,惩罚既要让孩子感到痛苦和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又不要使孩子的身心受到损害和摧残。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面对孩子的说谎行为,教师应该适时教育,更应该进行正确的引导。鼓励孩子的诚实行为,对孩子做了错事主动承认的行为进行表扬。老师还要告诉孩子做人的道理——待人诚实,才能博得他人的信任;处世老实,才能找到解决问题最有效的办法。并告诉孩子说谎会带的各种可能后果。建立了正确的是非观念,孩子恶意说谎的行为就会逐渐戒除,不经意的说谎也会逐渐减少,成为一个拥抱真诚、胸怀坦荡的孩子!让《狼来了》的故事不再在学生身上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