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历史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导入”新课,可以创设出出热烈而有趣味性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的兴趣,提升无意记忆,产生积极的学习心态,从而更容易接受课堂教学知识,发掘出学生自主学习潜力。因此,充分利用好“导入”这个环节,是教师应潜心研究的一个方面。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导人艺术
导入新课作为一堂课的首要环节,是课堂成功的关键一步,直接影响着一堂课的成败。其方式多种多样,没有固定的模式,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充分考虑学生、教材、环境等因素,精心设计,从而达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
导入,顾名思义,就是老师引导学生进入良好学习状态的意思,所以导入一开始就要做到“抢耳”、“抢眼”、“抢心”,用最短快的形式,达到破解主题,打动学生,吸引学生的效果,因此,在设计导入法时,我们应当思考好这样三个问题:一是我们准备围绕学习主题或者相关主题导入什么,从而确定导入内容的覆盖面、深度和可能涉及度;二是如何去“导入”这个要探讨的话题,确定导入方式方法,明确导入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为何而导,确定导入预期质量和效果的侧重标准,即导入的主旨是什么,我们不能泛泛而导,也不能为导而冲淡主题,在这三个问题当中,最重要的是把握好第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和第二个问题的合理解决,都是直接间接地在为第三个问题服务,因为我们的目的是通过导入来唤醒学生的一种积极精神状态或是一种良好的心理驱动意识或是形成一种师生间和谐交流学习的基调。
所以,把“导入”比喻为一首乐曲的“引子”或一出戏剧的“序幕”是很恰当地。导入时的导语习惯上称为“开场白”。精心设计的“开场白”能够起到渗透主题,交代背景,使学生集中注意力,进入教学情境的作用,并引发学生的思维,对原有知识结构进行重新调度,以便适应学习新课的心理需要和认知的需要。
古人日:“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历史教师要针对教材的关键、重点和难点,巧妙设疑。这样设疑导入,把学生的注意、兴趣、思维一下子吸引到所提的核心问题上来,并促使学生围绕核心问题阅读、思考,极大地诱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为整堂课的成功教学奠定基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应试教育模式下,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被动地听,导致大部分初中学生都不愿意参与到历史课的课堂活动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要巧妙构思每一堂课的过程,用心营造轻松愉快的气氛,设计深受学生欢迎的活动等,以点燃学生的热情。比如,教师在课堂的开头讲述一个离奇的历史故事(如讲到三国历史的时候,可以讲讲“三顾茅庐”、“赤壁之战”、“关公刮骨疗伤”等精彩故事),以故事开头可以一下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兴趣。除了讲故事,教师还可以说一段深刻的体验、出示一幅有趣的漫画、引用一首别致的诗句或者一则精彩报道等,从而有的放矢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习过程是学习者自我教育过程,学习活动是一种认识过程,但它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即学生的历史学习过程也是学习者自我教育的过程,学习不仅仅是作为观念形态的认知活动,它要求学习者必须全部身心功能的参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过程中必须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历史教学中最佳教学情境的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使其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而教师语言的精心设计与教师情感的真情投入,现代视听工具的充分利用,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手、嘴、耳、眼的官能和大脑一起,进行积极思维活动。
上课伊始,学生的注意力还没有充分集中起来,因为,影响学生上好新课的因素是很多的,诸如每天学习多门功课,脑海中萦绕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初中学生活泼好动,十分钟休息过后仍然未能安定下来,还有课前教室内外偶发事件,更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等等。因此,教师有必要给学生以一些恰当的、较强的信息刺激,使之收敛与学习无关的思绪和行为,把其兴奋点转移到新的学习任务上。
首先,学生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当感性输入的信息与人现有认知结构之间具有中等程度的不符合时,人的兴趣最大。根据历史科目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学科特点,精心组织,巧妙构思,利用一切尽可能利用的环境、条件创设良好的符合教学需要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诱发思维,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是导入法选择的前提。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就是教给学生借助已有知识获取新知的能力,并使学习成为一种思索活动。”在初中历史课的教学中,教师应利用深浅适度,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来巧设疑问,以达到激发学生自己思考,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历史课堂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为了教给学生好的学习方法,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给学生的“渔”,实际上就是教给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教师不仅仅是历史基础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历史学习方法的指导者。在平时的讲课过程中,教师要从历史认识的逻辑出发,循循善诱、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掌握初步了解历史的方法,形成基本的分析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能力,从而提升历史思维能力。
其次,学生情绪的触发,与教学情境关系极大。上课时,教师可采用多种方式渲染课堂气氛,把学生置于特定的环境之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教材内容。这些方式包括名人名言、吟诗歌、扮演角色等。譬如我在讲述《中法战争》一节内容时,引用了黄遵宪的《冯将军歌》:“将军一叱人马惊,从而往者五千人。五千人马排墙进,绵绵延延相击应。轰雷巨炮欲发声,既戟交胸刀在颈。敌军披靡鼓声死,万头窜窜纷如蚁……”。通过这首诗反映了中法战争中冯子材率军英勇杀敌的事迹,使学生被这一宏大的场面所感染,也加深了学生对镇南关大捷的深刻理解。由此导入新课。
另外,各种新知识,都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各个学科的知识,都有严密的逻辑联系。历史课也不例外。在上新课之前,我总是将上节课或前几节课所学知识与学生共同复习,在此基础上顺势揭示新课题。这既使学生复习了旧知识,又使学生找到了新旧知识的关联之处,使新旧知识形成一个初步的体系,起到了“架桥铺路”的作用。例如,我在讲述《第二次鸦片战争》一节内容前,先与学生共同回忆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及外国侵略者攫取的侵华权益。然后指出:英法美虽然攫取了许多侵略权益,但并不满足,为扩大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英法又寻找借口,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这样,学生就能很好地将两次鸦片战争有机地联系起来。
还有的是,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调节学生学习的气氛,抓住学生的心理和特点,使学生紧紧地跟着教师的教学进度。在导课中,我们也可利用许多重大事件的纪念日及国家平时发生的大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述《文化大革命》这节内容时,可让学生回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刘少 奇遇难的日子,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指出:在文化大革命中,有许多有功于国家的革命家、政治家、文化名人惨遭以林彪、江青为首的反革命集团的杀害,那么,文化大革命是怎样发动的?给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带来了哪些危害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节课。这样就让学生始终跟着教师的节奏,学生也全身心地投入到这节课的学习。再譬如讲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时,适逢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大召开,那么教师就可利用这一现实的重大事件导入新课,既使学习能够投入学习,又使学习将历史上的中国共产党的代表大会与现实紧密结合起来,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
而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也为教育改革提供了条件,各种现代化科技成果被动用于教学中,既推动教学手段的更新,而且促进了教学方法的改革。投影、录有、录像、微机的演示,扩大和改变视觉和听觉途径,提高视听效果。再现场景与情境吸引学生的主意力,让学生在情感的熏染中,在情境的氛围中,感知历史,陶冶性情,激发情趣,活跃思维。尤其是计算机程序教学,可将教师的思维过程用计算机的画面和文字体现出来并形成教学软件。它通过剪辑电影、电视画面、动态电脑及教师精心编制的解说词,把本不能再现的历史现象,真实地或“近似地”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声、光。形、色、音等多种信息作用于学生,在他们的大脑皮层留下了很多较深刻的历史现象痕迹,从而加深了学生对所学历史知识的印象,提高了学生记忆历史知识的质量。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对提高教学质量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以上的几种导入法,虽然形式各异,但殊途回归,目的都是为了使历史教学化抽象为具体,融趣味于严厉。设计导入语没有固定格式,因课而异,不同内容不同对象选用不同的方式,有的可单独使用,有的可揉合着用,但导入法的选择,都应当遵循一个原则,即学生听得懂,感爱好,只有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丰富多彩的形式来缩短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从中产生渴求知识的积极心理,才会有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应始终以学生的优化学习为最终原则。其中,作为开场白的导入方法成为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导入的好坏直接左右学生应有学习效果的达成状况。因此,重视导入探讨,是优化教学环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的一个关键所在。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诚然,初中阶段的学生犹如那含苞欲放的花朵,教师要善于用自己的智慧去开启它,让它在和煦的春风中绽放。虽然教学导入只是整堂课一个微小的组成部分,但我们不能忽视,要谨慎待之,它不仅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导人艺术
导入新课作为一堂课的首要环节,是课堂成功的关键一步,直接影响着一堂课的成败。其方式多种多样,没有固定的模式,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充分考虑学生、教材、环境等因素,精心设计,从而达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
导入,顾名思义,就是老师引导学生进入良好学习状态的意思,所以导入一开始就要做到“抢耳”、“抢眼”、“抢心”,用最短快的形式,达到破解主题,打动学生,吸引学生的效果,因此,在设计导入法时,我们应当思考好这样三个问题:一是我们准备围绕学习主题或者相关主题导入什么,从而确定导入内容的覆盖面、深度和可能涉及度;二是如何去“导入”这个要探讨的话题,确定导入方式方法,明确导入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为何而导,确定导入预期质量和效果的侧重标准,即导入的主旨是什么,我们不能泛泛而导,也不能为导而冲淡主题,在这三个问题当中,最重要的是把握好第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和第二个问题的合理解决,都是直接间接地在为第三个问题服务,因为我们的目的是通过导入来唤醒学生的一种积极精神状态或是一种良好的心理驱动意识或是形成一种师生间和谐交流学习的基调。
所以,把“导入”比喻为一首乐曲的“引子”或一出戏剧的“序幕”是很恰当地。导入时的导语习惯上称为“开场白”。精心设计的“开场白”能够起到渗透主题,交代背景,使学生集中注意力,进入教学情境的作用,并引发学生的思维,对原有知识结构进行重新调度,以便适应学习新课的心理需要和认知的需要。
古人日:“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历史教师要针对教材的关键、重点和难点,巧妙设疑。这样设疑导入,把学生的注意、兴趣、思维一下子吸引到所提的核心问题上来,并促使学生围绕核心问题阅读、思考,极大地诱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为整堂课的成功教学奠定基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应试教育模式下,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被动地听,导致大部分初中学生都不愿意参与到历史课的课堂活动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要巧妙构思每一堂课的过程,用心营造轻松愉快的气氛,设计深受学生欢迎的活动等,以点燃学生的热情。比如,教师在课堂的开头讲述一个离奇的历史故事(如讲到三国历史的时候,可以讲讲“三顾茅庐”、“赤壁之战”、“关公刮骨疗伤”等精彩故事),以故事开头可以一下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兴趣。除了讲故事,教师还可以说一段深刻的体验、出示一幅有趣的漫画、引用一首别致的诗句或者一则精彩报道等,从而有的放矢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习过程是学习者自我教育过程,学习活动是一种认识过程,但它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即学生的历史学习过程也是学习者自我教育的过程,学习不仅仅是作为观念形态的认知活动,它要求学习者必须全部身心功能的参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过程中必须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历史教学中最佳教学情境的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使其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而教师语言的精心设计与教师情感的真情投入,现代视听工具的充分利用,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手、嘴、耳、眼的官能和大脑一起,进行积极思维活动。
上课伊始,学生的注意力还没有充分集中起来,因为,影响学生上好新课的因素是很多的,诸如每天学习多门功课,脑海中萦绕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初中学生活泼好动,十分钟休息过后仍然未能安定下来,还有课前教室内外偶发事件,更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等等。因此,教师有必要给学生以一些恰当的、较强的信息刺激,使之收敛与学习无关的思绪和行为,把其兴奋点转移到新的学习任务上。
首先,学生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当感性输入的信息与人现有认知结构之间具有中等程度的不符合时,人的兴趣最大。根据历史科目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学科特点,精心组织,巧妙构思,利用一切尽可能利用的环境、条件创设良好的符合教学需要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诱发思维,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是导入法选择的前提。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就是教给学生借助已有知识获取新知的能力,并使学习成为一种思索活动。”在初中历史课的教学中,教师应利用深浅适度,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来巧设疑问,以达到激发学生自己思考,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历史课堂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为了教给学生好的学习方法,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给学生的“渔”,实际上就是教给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教师不仅仅是历史基础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历史学习方法的指导者。在平时的讲课过程中,教师要从历史认识的逻辑出发,循循善诱、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掌握初步了解历史的方法,形成基本的分析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能力,从而提升历史思维能力。
其次,学生情绪的触发,与教学情境关系极大。上课时,教师可采用多种方式渲染课堂气氛,把学生置于特定的环境之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教材内容。这些方式包括名人名言、吟诗歌、扮演角色等。譬如我在讲述《中法战争》一节内容时,引用了黄遵宪的《冯将军歌》:“将军一叱人马惊,从而往者五千人。五千人马排墙进,绵绵延延相击应。轰雷巨炮欲发声,既戟交胸刀在颈。敌军披靡鼓声死,万头窜窜纷如蚁……”。通过这首诗反映了中法战争中冯子材率军英勇杀敌的事迹,使学生被这一宏大的场面所感染,也加深了学生对镇南关大捷的深刻理解。由此导入新课。
另外,各种新知识,都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各个学科的知识,都有严密的逻辑联系。历史课也不例外。在上新课之前,我总是将上节课或前几节课所学知识与学生共同复习,在此基础上顺势揭示新课题。这既使学生复习了旧知识,又使学生找到了新旧知识的关联之处,使新旧知识形成一个初步的体系,起到了“架桥铺路”的作用。例如,我在讲述《第二次鸦片战争》一节内容前,先与学生共同回忆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及外国侵略者攫取的侵华权益。然后指出:英法美虽然攫取了许多侵略权益,但并不满足,为扩大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英法又寻找借口,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这样,学生就能很好地将两次鸦片战争有机地联系起来。
还有的是,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调节学生学习的气氛,抓住学生的心理和特点,使学生紧紧地跟着教师的教学进度。在导课中,我们也可利用许多重大事件的纪念日及国家平时发生的大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述《文化大革命》这节内容时,可让学生回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刘少 奇遇难的日子,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指出:在文化大革命中,有许多有功于国家的革命家、政治家、文化名人惨遭以林彪、江青为首的反革命集团的杀害,那么,文化大革命是怎样发动的?给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带来了哪些危害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节课。这样就让学生始终跟着教师的节奏,学生也全身心地投入到这节课的学习。再譬如讲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时,适逢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大召开,那么教师就可利用这一现实的重大事件导入新课,既使学习能够投入学习,又使学习将历史上的中国共产党的代表大会与现实紧密结合起来,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
而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也为教育改革提供了条件,各种现代化科技成果被动用于教学中,既推动教学手段的更新,而且促进了教学方法的改革。投影、录有、录像、微机的演示,扩大和改变视觉和听觉途径,提高视听效果。再现场景与情境吸引学生的主意力,让学生在情感的熏染中,在情境的氛围中,感知历史,陶冶性情,激发情趣,活跃思维。尤其是计算机程序教学,可将教师的思维过程用计算机的画面和文字体现出来并形成教学软件。它通过剪辑电影、电视画面、动态电脑及教师精心编制的解说词,把本不能再现的历史现象,真实地或“近似地”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声、光。形、色、音等多种信息作用于学生,在他们的大脑皮层留下了很多较深刻的历史现象痕迹,从而加深了学生对所学历史知识的印象,提高了学生记忆历史知识的质量。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对提高教学质量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以上的几种导入法,虽然形式各异,但殊途回归,目的都是为了使历史教学化抽象为具体,融趣味于严厉。设计导入语没有固定格式,因课而异,不同内容不同对象选用不同的方式,有的可单独使用,有的可揉合着用,但导入法的选择,都应当遵循一个原则,即学生听得懂,感爱好,只有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丰富多彩的形式来缩短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从中产生渴求知识的积极心理,才会有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应始终以学生的优化学习为最终原则。其中,作为开场白的导入方法成为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导入的好坏直接左右学生应有学习效果的达成状况。因此,重视导入探讨,是优化教学环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的一个关键所在。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诚然,初中阶段的学生犹如那含苞欲放的花朵,教师要善于用自己的智慧去开启它,让它在和煦的春风中绽放。虽然教学导入只是整堂课一个微小的组成部分,但我们不能忽视,要谨慎待之,它不仅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