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它不同于以前的思想品德课,而是整合了品德、地理、历史、社会等学科的内容,具有更强的综合性、思想性、开放性、社会性。品德与社会课作为一门崭新的课程呈现在广大教师面前,由于许多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和对教材的把握不到位,导致了品德与社会课的变味。
一、变成语文课
案例:由于担任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师一般都兼任语文课,所以很多教师都把教学的精力放在了语文课上,导致他们的品德与社会课具有浓浓的语文味儿。如在《筑起血肉长城》这节品德与社会课上,教师板书课题后就指名学生读课题,并且问学生:“应该怎样读?”到后来读欧阳文的《七七事变》这首诗时,又问学生:“从哪里可以看出诗人的爱国之情?我们应该怎样读好这首诗?”然后连续让学生把这首诗读了三遍,最后为了将这首诗读好,前后耗费了将近二十分钟。
反思:在这节品德与社会课上,教学的重点并不是让学生斟字酌句,也不是让学生读好课文,而是应该让学生在大量图片、诗文、抗战录像等信息面前,牢记祖国的历史,憎恨日本帝国主义,从而在学生心中也筑起血肉长城。《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使用经过锤炼得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学生,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因此,教师不要将品德与社会课和语文课混淆不清。
二、变成社会课
案例:在一节《我与小动物》的品德与社会课上,教师先让学生说说最喜欢哪些动物,再做“听叫声猜动物”的游戏,最后开展了动物知识竞赛。整节课环环相扣,生动活泼,学生的积极性高涨。
反思:在热热闹闹课堂教学的背后,课堂效果到底如何?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目标是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能的有机整合,而这节课仅仅落实了第三个目标。这节课是品德与社会课变成社会课的典型。就本节课而言,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了解一些动物的习性,增长有关动物的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珍爱动物的情感,增强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
三、变成活动课
案例:在《不说话的朋友》这节课中,有一个换位思考的环节,即让学生替“朋友”说说话。教师安排了一个小品,让学生坐在椅子上晃来晃去,然后来说说“椅子”的感受。但当教师说开始时,全班学生哄堂大笑,教室里闹成了一团,原本一个严肃的问题就这样一笑了之。
反思:《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正因为如此,在笔者听到的许多品德与社会课中,教师大都会安排小品这一环节,有些课小品的安排还是恰到好处的。如教学《注意交通安全》一课时,教师组织学生来到十字路口,以现场作课堂,让学生认识什么是人行道、人行横道、人行天桥等,并请交通警察讲解有关的交通知识,使学生在生动有效的现场实践教学中认识交通标志和了解交通规则,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但有些课的小品是画蛇添足,拖拖拉拉花去了很多时间,演完了什么问题也说明不了,什么都没有留下。如晃椅子这种行为本来就是错的,更何况短时间内的摇晃,椅子并没有任何损伤,学生只会觉得好玩,根本认识不到自己行为的严重性。另外,值得大家重视的是,过分的活动冲淡了教学的主题,以致达不到教学目标。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如教学《我们共同的家》一课,教师用吹塑纸制作中国地图的拼图,让学生玩了大约三十分钟的拼图。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中国地图是有所了解了,但把中国作为自己的家的感情并没有油然而生,因为教师把这节品德与社会课变成了纯手工课。还有的教师把品德与社会课变成了大杂烩,课堂上又唱又跳或小组讨论,花样层出不穷,学生也被搞得晕头转向。
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教师要真正理解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的性质,把握住教学的方向。“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这虽然是一句老话,但却是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真谛。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不仅仅要让学生认识社会与明白道理这么简单,而是要激发学生的情感,让他们通过品德与社会课的学习,将其转化为一种内在的社会倾动力。
一、变成语文课
案例:由于担任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师一般都兼任语文课,所以很多教师都把教学的精力放在了语文课上,导致他们的品德与社会课具有浓浓的语文味儿。如在《筑起血肉长城》这节品德与社会课上,教师板书课题后就指名学生读课题,并且问学生:“应该怎样读?”到后来读欧阳文的《七七事变》这首诗时,又问学生:“从哪里可以看出诗人的爱国之情?我们应该怎样读好这首诗?”然后连续让学生把这首诗读了三遍,最后为了将这首诗读好,前后耗费了将近二十分钟。
反思:在这节品德与社会课上,教学的重点并不是让学生斟字酌句,也不是让学生读好课文,而是应该让学生在大量图片、诗文、抗战录像等信息面前,牢记祖国的历史,憎恨日本帝国主义,从而在学生心中也筑起血肉长城。《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使用经过锤炼得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学生,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因此,教师不要将品德与社会课和语文课混淆不清。
二、变成社会课
案例:在一节《我与小动物》的品德与社会课上,教师先让学生说说最喜欢哪些动物,再做“听叫声猜动物”的游戏,最后开展了动物知识竞赛。整节课环环相扣,生动活泼,学生的积极性高涨。
反思:在热热闹闹课堂教学的背后,课堂效果到底如何?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目标是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能的有机整合,而这节课仅仅落实了第三个目标。这节课是品德与社会课变成社会课的典型。就本节课而言,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了解一些动物的习性,增长有关动物的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珍爱动物的情感,增强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
三、变成活动课
案例:在《不说话的朋友》这节课中,有一个换位思考的环节,即让学生替“朋友”说说话。教师安排了一个小品,让学生坐在椅子上晃来晃去,然后来说说“椅子”的感受。但当教师说开始时,全班学生哄堂大笑,教室里闹成了一团,原本一个严肃的问题就这样一笑了之。
反思:《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正因为如此,在笔者听到的许多品德与社会课中,教师大都会安排小品这一环节,有些课小品的安排还是恰到好处的。如教学《注意交通安全》一课时,教师组织学生来到十字路口,以现场作课堂,让学生认识什么是人行道、人行横道、人行天桥等,并请交通警察讲解有关的交通知识,使学生在生动有效的现场实践教学中认识交通标志和了解交通规则,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但有些课的小品是画蛇添足,拖拖拉拉花去了很多时间,演完了什么问题也说明不了,什么都没有留下。如晃椅子这种行为本来就是错的,更何况短时间内的摇晃,椅子并没有任何损伤,学生只会觉得好玩,根本认识不到自己行为的严重性。另外,值得大家重视的是,过分的活动冲淡了教学的主题,以致达不到教学目标。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如教学《我们共同的家》一课,教师用吹塑纸制作中国地图的拼图,让学生玩了大约三十分钟的拼图。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中国地图是有所了解了,但把中国作为自己的家的感情并没有油然而生,因为教师把这节品德与社会课变成了纯手工课。还有的教师把品德与社会课变成了大杂烩,课堂上又唱又跳或小组讨论,花样层出不穷,学生也被搞得晕头转向。
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教师要真正理解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的性质,把握住教学的方向。“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这虽然是一句老话,但却是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真谛。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不仅仅要让学生认识社会与明白道理这么简单,而是要激发学生的情感,让他们通过品德与社会课的学习,将其转化为一种内在的社会倾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