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月5日,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召开专题发布会,要求全面取消领取社保待遇资格集中认证,不再要求参保人在规定时段到指定地点进行集中认证,真正做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寓认证于无形”,尽可能让群众不用跑就完成认证工作。据悉,目前,全国各地都已经抓紧组织实施,全面停止了集中认证工作。
人社部:不得再要求集中认证
社保资格认证类似车辆的“年审”,退休人员每年都要到相关的社保部门去“认证”。通俗来讲,就是证明自己还活着。所谓集中认证,是指离退休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规定的地点集中进行领取社会保险待遇资格认证。全面取消集中认证,就是离退休人员按照自己的认证周期,选择自己方便的任意一种认证方式进行认证。全面取消集中认证,并不是不要认证了。目前,各地将以现行的网上自行认证、经办机构认证、社区认证、银行认证、单位认证、手机自行认证、传统认证等认证方式为重点,积极探索政府部门信息共享辅助认证办法,做好社保资格认证工作。
在发布会中,人社部要求,今后,各地不得再要求参保人在规定时间段到指定地点或窗口进行集中认证。会上,人社部表示要充分运用人社部门建立的全民参保登记库、持卡人员数据库、就医结算数据库、业务监测数据库等数据资源,按月开展数据比对,分析判断参保人的领取待遇资格。积极与公安、民政、卫生健康等部门开展业务协作,实现与人口管理、殡葬、就医等方面的数据比对,还要与乘坐飞机高铁等实名验证场景的信息共享。通过大数据分析和应用,核实参保人员领取社会保险待遇资格,这项措施可解决大多数人的认证问题。
对于信息比对不能确认待遇领取资格的人员,原则上要结合全民参保计划和退休人员社会化服务等工作,由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通过组织健康体检、文体活动、走访慰问等方式开展认证,对行动不便者要提供上门服务,让认证对象切实感受到服务带来的便捷和尊严。
针对异地居住人员,人社部表示,要积极推行异地居住人员远程自助认证。对于异地居住的人员,各地不得要求参保人返回参保地进行认证。通过推广基于互联网的生物特征识别认证、手机APP远程认证等服务渠道,使服务对象就地就近即可完成认证。对在国外(境外)居住人员,则改为通过互联网进行视频认证。
人社部副部长游钧表示,开展领取社会保险待遇资格认证,是从制度上保障基金安全、维护全体参保人员合法权益的重要措施,也是国际上通行做法。
社保待遇资格集中认证的初衷是防止有人冒领养老金。比如,老年人离世后,亲属没有及时将信息上报,或者故意漏报、瞒报,仍然以老人的名义变相冒领养老金。这既是违法,也伤害到了每一个参保人员。如今年上半年,安徽省在利用公安厅人口注销信息与省本级企业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信息进行比对时,就发现约9800名疑似养老金冒领人员。所以,尽管当前养老金领取资格认证存在种种问题,但认证的必要性不容否认。关键是如何认证——既确保认证的准确度,又保证人性化。
“跑断腿”成为历史
但是这些年来,因为种种原因,在社保待遇资格集中认证工作中,不少地方发生了不够人性化的现象,甚至变的十分的“折腾”人,老人们直呼“受不了”。 在社保认证上遭遇麻烦,不少老人深有感触。
老人们普遍反映,认证过程有些折腾、不便利。比如,年纪大了,行动不便,但还是得在网点间奔波。有人带着年逾85岁、行动不便的母亲去所在社区服务中心,准备办理养老金领取资格认证(年审),却因系统维修失望而归。比如,退休人员人户分离、异地居住的增多,异地居住的老人認证更加不便。有的千里迢迢赶去办理,发现少带一个资料,又得来回奔波。李大爷在陕西退休、随家人住在深圳,他每年则要拿着印有清晰年月日的当天报纸或者日历牌,拍一张彩色照片,然后邮寄回原单位社保办认证。虽然不用跑断腿了,但老人总觉得“举着报纸拍照”很别扭。邮件不知道什么原因丢失,为了赶上年审时间,他只能让家人带着他回到陕西现场办理。
另外,一些“跑腿”式认证显得有违人性化,甚至还出现过“九旬老人年审社保,家人抬着爬上三楼”的荒唐剧。
让数据多“跑路”
养老金领取资格认证,过于依赖原始化的本人自我证明,一个直接症结,是涉及养老金领取、发放的相关数据未能实现流通、共享。正如专家指出的,离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资格认证,是一项复杂的综合系统工程,涉及离退休人员、企业、当地社保、公安等部门,需要构建各部门共享的数据服务平台。如对公安、民政等部门提供的注销户口信息、死亡殡葬人员信息,社保部门应定期进行核对筛选,对名单中去世的老人,先行停发养老保险待遇。然后通过国家人口信息库、医疗信息库、银行核查公民身份证系统等,获得退休人员的最新信息,确保信息的准确性、一致性和完整性。如此就可避免让老人自证。
如果说打通各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壁垒尚需时间,那么加快认证的技术改造,助推“以技术换便利”,应该是阻力更小,也更人性化的选择。当前人脸识别技术的突破,实际上为养老金领取资格认证的便利化改造提供了现成的路径。事实上,早在去年5月,深圳的离退休老人就可使用支付宝“刷脸”认证,整个过程不超过10秒钟。而类似的微信认证也在全国多个城市铺开。
今年4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签发了全国首张电子社保卡,电子社保卡与实体卡一样具有身份凭证、自助查询、医保结算、缴费及待遇领取等功能,并且也能在第三方支付平台APP上使用,这都为养老金领取资格的大数据认证打下了基础。社保是我们的保障,养老金是我们的养老钱。所以说,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在这个保障体系下能得到更人性化、更方便、也更充满人文关怀的服务。
如今,信息网络迅猛发展,“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是政务趋势,也是为民服务的有效办法。我们相信,把为民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真正放在心上,落在行动中,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责编:孙展)
人社部:不得再要求集中认证
社保资格认证类似车辆的“年审”,退休人员每年都要到相关的社保部门去“认证”。通俗来讲,就是证明自己还活着。所谓集中认证,是指离退休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规定的地点集中进行领取社会保险待遇资格认证。全面取消集中认证,就是离退休人员按照自己的认证周期,选择自己方便的任意一种认证方式进行认证。全面取消集中认证,并不是不要认证了。目前,各地将以现行的网上自行认证、经办机构认证、社区认证、银行认证、单位认证、手机自行认证、传统认证等认证方式为重点,积极探索政府部门信息共享辅助认证办法,做好社保资格认证工作。
在发布会中,人社部要求,今后,各地不得再要求参保人在规定时间段到指定地点或窗口进行集中认证。会上,人社部表示要充分运用人社部门建立的全民参保登记库、持卡人员数据库、就医结算数据库、业务监测数据库等数据资源,按月开展数据比对,分析判断参保人的领取待遇资格。积极与公安、民政、卫生健康等部门开展业务协作,实现与人口管理、殡葬、就医等方面的数据比对,还要与乘坐飞机高铁等实名验证场景的信息共享。通过大数据分析和应用,核实参保人员领取社会保险待遇资格,这项措施可解决大多数人的认证问题。
对于信息比对不能确认待遇领取资格的人员,原则上要结合全民参保计划和退休人员社会化服务等工作,由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通过组织健康体检、文体活动、走访慰问等方式开展认证,对行动不便者要提供上门服务,让认证对象切实感受到服务带来的便捷和尊严。
针对异地居住人员,人社部表示,要积极推行异地居住人员远程自助认证。对于异地居住的人员,各地不得要求参保人返回参保地进行认证。通过推广基于互联网的生物特征识别认证、手机APP远程认证等服务渠道,使服务对象就地就近即可完成认证。对在国外(境外)居住人员,则改为通过互联网进行视频认证。
人社部副部长游钧表示,开展领取社会保险待遇资格认证,是从制度上保障基金安全、维护全体参保人员合法权益的重要措施,也是国际上通行做法。
社保待遇资格集中认证的初衷是防止有人冒领养老金。比如,老年人离世后,亲属没有及时将信息上报,或者故意漏报、瞒报,仍然以老人的名义变相冒领养老金。这既是违法,也伤害到了每一个参保人员。如今年上半年,安徽省在利用公安厅人口注销信息与省本级企业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信息进行比对时,就发现约9800名疑似养老金冒领人员。所以,尽管当前养老金领取资格认证存在种种问题,但认证的必要性不容否认。关键是如何认证——既确保认证的准确度,又保证人性化。
“跑断腿”成为历史
但是这些年来,因为种种原因,在社保待遇资格集中认证工作中,不少地方发生了不够人性化的现象,甚至变的十分的“折腾”人,老人们直呼“受不了”。 在社保认证上遭遇麻烦,不少老人深有感触。
老人们普遍反映,认证过程有些折腾、不便利。比如,年纪大了,行动不便,但还是得在网点间奔波。有人带着年逾85岁、行动不便的母亲去所在社区服务中心,准备办理养老金领取资格认证(年审),却因系统维修失望而归。比如,退休人员人户分离、异地居住的增多,异地居住的老人認证更加不便。有的千里迢迢赶去办理,发现少带一个资料,又得来回奔波。李大爷在陕西退休、随家人住在深圳,他每年则要拿着印有清晰年月日的当天报纸或者日历牌,拍一张彩色照片,然后邮寄回原单位社保办认证。虽然不用跑断腿了,但老人总觉得“举着报纸拍照”很别扭。邮件不知道什么原因丢失,为了赶上年审时间,他只能让家人带着他回到陕西现场办理。
另外,一些“跑腿”式认证显得有违人性化,甚至还出现过“九旬老人年审社保,家人抬着爬上三楼”的荒唐剧。
让数据多“跑路”
养老金领取资格认证,过于依赖原始化的本人自我证明,一个直接症结,是涉及养老金领取、发放的相关数据未能实现流通、共享。正如专家指出的,离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资格认证,是一项复杂的综合系统工程,涉及离退休人员、企业、当地社保、公安等部门,需要构建各部门共享的数据服务平台。如对公安、民政等部门提供的注销户口信息、死亡殡葬人员信息,社保部门应定期进行核对筛选,对名单中去世的老人,先行停发养老保险待遇。然后通过国家人口信息库、医疗信息库、银行核查公民身份证系统等,获得退休人员的最新信息,确保信息的准确性、一致性和完整性。如此就可避免让老人自证。
如果说打通各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壁垒尚需时间,那么加快认证的技术改造,助推“以技术换便利”,应该是阻力更小,也更人性化的选择。当前人脸识别技术的突破,实际上为养老金领取资格认证的便利化改造提供了现成的路径。事实上,早在去年5月,深圳的离退休老人就可使用支付宝“刷脸”认证,整个过程不超过10秒钟。而类似的微信认证也在全国多个城市铺开。
今年4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签发了全国首张电子社保卡,电子社保卡与实体卡一样具有身份凭证、自助查询、医保结算、缴费及待遇领取等功能,并且也能在第三方支付平台APP上使用,这都为养老金领取资格的大数据认证打下了基础。社保是我们的保障,养老金是我们的养老钱。所以说,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在这个保障体系下能得到更人性化、更方便、也更充满人文关怀的服务。
如今,信息网络迅猛发展,“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是政务趋势,也是为民服务的有效办法。我们相信,把为民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真正放在心上,落在行动中,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责编:孙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