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设和谐社会,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实现发展公平,是当前西部沿边城市发展的主题,而特殊的自然资源结构决定了其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的必然选择。生态旅游城市的规划本质上强调生态与旅游的有机结合,在城市规划的实践中,应该将其统一起来,运用生态学的思想指导城市规划。以新疆布尔津县城市的总体规划为例,运用生态学与区域经济理论,在城市规划的实践中,探讨沿边城市的生态旅游规划中人、城市与资源环境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生态旅游 生态资源 城市规划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04-187-02
在人类文明数千年的发展史中,人类总是试图控制并改造自然,并将自然环境其纳入自己固有物质资产范围。在这一过程中,人类不但创造出了可观的物质财富,同时也将自然生态环境逼到了崩溃边缘。当代人类文明的核心主题开始由如何控制和改造自然,转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性发展方式。生态旅游城市的发展愿景,即是这一发展模式的典型代表。
生态旅游城市的规划本质上强调生态与旅游的有机结合,在城市规划的实践中,应该将其统一起来,运用生态学的思想指导城市规划。科学设计生态旅游产品,在培养地方支柱经济链的同时,保护区域生态旅游资源,达到经济效应与环境效应的平衡发展。本文将以新疆布尔津县总体规划为例,探讨沿边城市的生态旅游规划中人、城市与资源环境的和谐问题。
1 新疆布尔津县生态旅游城市建设的基础分析
开发生态旅游资源的前提是对基础性资源的分析与评价,通过对布尔津地区生态旅游资源的价值评估,形成对地域生态资源开发方式、品味特质以及开发价值的客观认识,并以此为基础确定布尔津地区生态旅游资源的重要地位及开发序列,并为制定生态旅游城市规划提供科学的依据。
1.1旅游资源类型丰富齐全、单体数量多
县境北踞阿尔泰山,南盘科克逊山,襟抱布尔津河与额尔齐斯河冲积一洪积平原。境内一、二类资源具有较高的科考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观赏价值:资源空间分布具有较强的规律性:从南到北依次为雪山:冰峰、森林、草原、绿洲、湿地、荒漠等;北部景点较为集中:处于重要的规划旅游线路上,具有良好的地缘优势,有较大的旅游发展潜力。也是布尔津县的“城市名片”。
1.2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在空间上组合有序
由于布尔津县是全国唯一与哈、俄、蒙三国交界的沿边城市,其独具特色的文物古迹将成为该地区重要的旅游资源。布尔津县境内有包括喀纳斯湖羊背石、图瓦民俗村等在内的文物古迹,有达升依不拉克墓地、乔拉布拉克古墓群、喀纳斯湖石堆墓等具有神秘外域色彩的古墓群,有古老动情的岩石壁画以及栩栩如生的草原石人。县域北部的禾木喀纳斯蒙古族乡拥有原始奇特的自然风光,同时该乡也是中国图瓦人的主要聚居地,由于地处偏远、交通闭塞,图瓦人一直保留着古老的人文景观,蕴藏着原始的文化特征。
1.3独特的旅游资源。品位高、具一定的不可替代性
特色是旅游资源吸引游客的关键性因素,是旅游资源开发的灵魂。作为新疆喀纳斯湖为重点的生态旅游区的接待基地,布尔津在地区旅游空间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中心点。布尔津县与阿勒泰地区其他县市协调组织,重点开发和宣传以喀纳斯湖为重点的生态旅游区、以生态旅游、科考旅游、民俗文化旅游为主,将沿边西域的自然及人文风貌作为差异性竞争的核心。
2 生态旅游城市的人、自然环境、城市三者关系探讨
2.1布尔津生态旅游城市规划的系统构成
生态旅游城市的规划涉及到经济学理论、美学原理、地域分异规律以及生态学原理等大量的基础理论,规划人员需要从大量的基础素材中挖据出独具地方特色的旅游资源。在确定了优势市场后,对项目进行设计,并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系统结构规划,通过清晰、简洁的方式表达出来,使得城市的生态绿后规划的核心内容与系统结构呈现出高度层次化和概念化。
2.1.1基础层面
对象城市的资源特色及其自然环境决定了其生态旅游规划的基础条件,其中其资源特色是城市规划所要考虑到主要因素。另一方面,未来城市的支柱产业,综合规划需要考虑到客源市场的分布及其需求特征。
新疆布尔津县域旅游资源丰富,其一、二类资源具有较高的科考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观赏价值,县境内喀纳斯湖属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地理区域上,布尔津县近邻新疆六大旅游中心城市之一的阿勒泰,处于重要的规划旅游线路上,具有良好的地缘优势,有较大的旅游发展潜力。
2.1.2核心层面
生态旅游城市规划的中心任务就是以目标市场和城市资源的为基础,规划未来城市旅游的核心竞争能力,建立以旅游为支柱的地方经济产业链。生态旅游有别于传统的生产制造产业,旅游服务体系的构建是以有形的生态项目与无形的旅游服务组成的,规划工作的核心工作即是将这二者在空间上有机统一起来。
作为布尔津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产业,生态旅游城市的规划项目将西域沿边地域风貌为主体,以人文景观为陪衬,利用天然地域组合,充分挖据了西域古建筑群的设施功能,并遵循与自然景观相协调的设计原则,重点打造以生态观光旅游、科考探险旅游以及民俗旅游为重要产品的生态旅游项目。
2.1.3辅助层面
生态旅游城市的综合开发离不开城市基础设施的支持,城市交通、通信、能源以及城市功能性设施等作为生态旅游的辅助层项目,其完善与优化程度将直接影响到地方旅游服务体系的质量。
为形成生活的环境友好生态圈,布尔津的城市规划根据目标游客的品位、价值特色以及客源需求合理划定了其辅助功能设施的规模。在布局合理、完善和功能齐全的旅游生活服务设施的同时,尽可能得与地域环境形成协调和互补的关系。
2.1.4目标层面
生态旅游城市的规划目标是通过对区域资源及建设项目的统一设计与策划,在凸显地方资源特色的同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经济利益与生态可持续性的双向发展。规划目标的确定将会对地域功能基础设施及辅助设施的规划建设起到宏观指导作用。
旅游城市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以及旅游生态环境的保护是布尔津地区规划的最高目标,由于该地区独具特色的边貌风景,一旦其自然风貌遭到破坏,将不仅使得大自然亿万年的杰作毁于一旦,同时也失去了生态旅游经济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因而,布尔津在自然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面采取原址静态保护,结合展陈的方式,将旅游区建设为良性循环、自然与人协调发展共存的区域空间。
2.2构建人、自然与历史文化的和谐生态圈
生态旅游城市的规划以人与生态资源协调共生的观点为指导,在规划中突出区域性建筑特点,尊重民族的历史传统,并将生态的可持续性发展思想融入到社区建设单元。遵循可续发展观的理念,强调人、社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区文化环境。
2.2.1构建和谐生态循环系统
生态旅游城市建设中,建设和谐的循环生态系统是目前困 扰大多数旅游城市的主要问题。城市的生态旅游规划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将包括自然环境、人文景观以及民族风貌等物质文化因素纳入系统规划范围,并将人作为城市规划的基本单元。
在布尔津县的城市规划中,规划人员有限考虑到了作为生态系统血液的自然水系因素。将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放在优先位置,在水自然的利用方面,在农业灌溉技术中引入滴灌、畦灌和竖井灌溉方式;在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方面,将生活污水和工业生产污水经处理后用于农业灌溉和城镇景观,以缓解水资源的时间分配不均的压力,促进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建设和谐、健康、有序发展。
2.2.2社区参与的自然生态管理体系
协调并改善人与自然环境的生态关系,生态旅游管理体系的建立是维持并保护生态循环系统能够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非生态化的人类生活及生产活动,无疑将对自然资源造成不同程度的威胁,因而社区参与机制的建立是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生态旅游的核心内容。在城市规划中强调社区的参与不仅有利于传统生活方式的保持与发扬,也有助于改善居民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关系。
从布尔津县的总体布局结构上看,居住用地按组团围饶公共服务设施布局,适应当地气候环境,突出地方多元文化特色。在社区集中管理方面,建立社区环境指标的责任制度,将生态旅游资源的与社区文化生活进行合理组织。在居民生活管理方面,发展集中供热,改善民用燃料结构,控制煤烟污染,严格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促进城市大气环境空气质量的改进。
3 结语
布尔津县的总体规划确定了县城以建设新疆园林生态旅游城市为目标的中期规划,以人与生态资源协调共生的观点为指导,以城市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与旅游生态环境的保护作为布尔津地区规划的最高目标,将旅游区建设为良性循环、自然与人协调发展共存的区域空间。
参考文献:
[1]洪剑明,冉东亚,生态旅游规划设计[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
[2]杨志峰,何孟常,毛显强等.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规划[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3]王建军,李朝阳,田明中.生态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体系构建[J].地理研究,2006,25(3).
[4]建设部,关于加强城市总体规划工作的意见[Z],2006.
[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城镇体系规划(2003-2025)[R].2004.
[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R].2006.
[7]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R].2006.
[8]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小城镇经济建设第十一个五年规划[R].2006.
关键词:生态旅游 生态资源 城市规划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04-187-02
在人类文明数千年的发展史中,人类总是试图控制并改造自然,并将自然环境其纳入自己固有物质资产范围。在这一过程中,人类不但创造出了可观的物质财富,同时也将自然生态环境逼到了崩溃边缘。当代人类文明的核心主题开始由如何控制和改造自然,转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性发展方式。生态旅游城市的发展愿景,即是这一发展模式的典型代表。
生态旅游城市的规划本质上强调生态与旅游的有机结合,在城市规划的实践中,应该将其统一起来,运用生态学的思想指导城市规划。科学设计生态旅游产品,在培养地方支柱经济链的同时,保护区域生态旅游资源,达到经济效应与环境效应的平衡发展。本文将以新疆布尔津县总体规划为例,探讨沿边城市的生态旅游规划中人、城市与资源环境的和谐问题。
1 新疆布尔津县生态旅游城市建设的基础分析
开发生态旅游资源的前提是对基础性资源的分析与评价,通过对布尔津地区生态旅游资源的价值评估,形成对地域生态资源开发方式、品味特质以及开发价值的客观认识,并以此为基础确定布尔津地区生态旅游资源的重要地位及开发序列,并为制定生态旅游城市规划提供科学的依据。
1.1旅游资源类型丰富齐全、单体数量多
县境北踞阿尔泰山,南盘科克逊山,襟抱布尔津河与额尔齐斯河冲积一洪积平原。境内一、二类资源具有较高的科考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观赏价值:资源空间分布具有较强的规律性:从南到北依次为雪山:冰峰、森林、草原、绿洲、湿地、荒漠等;北部景点较为集中:处于重要的规划旅游线路上,具有良好的地缘优势,有较大的旅游发展潜力。也是布尔津县的“城市名片”。
1.2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在空间上组合有序
由于布尔津县是全国唯一与哈、俄、蒙三国交界的沿边城市,其独具特色的文物古迹将成为该地区重要的旅游资源。布尔津县境内有包括喀纳斯湖羊背石、图瓦民俗村等在内的文物古迹,有达升依不拉克墓地、乔拉布拉克古墓群、喀纳斯湖石堆墓等具有神秘外域色彩的古墓群,有古老动情的岩石壁画以及栩栩如生的草原石人。县域北部的禾木喀纳斯蒙古族乡拥有原始奇特的自然风光,同时该乡也是中国图瓦人的主要聚居地,由于地处偏远、交通闭塞,图瓦人一直保留着古老的人文景观,蕴藏着原始的文化特征。
1.3独特的旅游资源。品位高、具一定的不可替代性
特色是旅游资源吸引游客的关键性因素,是旅游资源开发的灵魂。作为新疆喀纳斯湖为重点的生态旅游区的接待基地,布尔津在地区旅游空间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中心点。布尔津县与阿勒泰地区其他县市协调组织,重点开发和宣传以喀纳斯湖为重点的生态旅游区、以生态旅游、科考旅游、民俗文化旅游为主,将沿边西域的自然及人文风貌作为差异性竞争的核心。
2 生态旅游城市的人、自然环境、城市三者关系探讨
2.1布尔津生态旅游城市规划的系统构成
生态旅游城市的规划涉及到经济学理论、美学原理、地域分异规律以及生态学原理等大量的基础理论,规划人员需要从大量的基础素材中挖据出独具地方特色的旅游资源。在确定了优势市场后,对项目进行设计,并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系统结构规划,通过清晰、简洁的方式表达出来,使得城市的生态绿后规划的核心内容与系统结构呈现出高度层次化和概念化。
2.1.1基础层面
对象城市的资源特色及其自然环境决定了其生态旅游规划的基础条件,其中其资源特色是城市规划所要考虑到主要因素。另一方面,未来城市的支柱产业,综合规划需要考虑到客源市场的分布及其需求特征。
新疆布尔津县域旅游资源丰富,其一、二类资源具有较高的科考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观赏价值,县境内喀纳斯湖属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地理区域上,布尔津县近邻新疆六大旅游中心城市之一的阿勒泰,处于重要的规划旅游线路上,具有良好的地缘优势,有较大的旅游发展潜力。
2.1.2核心层面
生态旅游城市规划的中心任务就是以目标市场和城市资源的为基础,规划未来城市旅游的核心竞争能力,建立以旅游为支柱的地方经济产业链。生态旅游有别于传统的生产制造产业,旅游服务体系的构建是以有形的生态项目与无形的旅游服务组成的,规划工作的核心工作即是将这二者在空间上有机统一起来。
作为布尔津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产业,生态旅游城市的规划项目将西域沿边地域风貌为主体,以人文景观为陪衬,利用天然地域组合,充分挖据了西域古建筑群的设施功能,并遵循与自然景观相协调的设计原则,重点打造以生态观光旅游、科考探险旅游以及民俗旅游为重要产品的生态旅游项目。
2.1.3辅助层面
生态旅游城市的综合开发离不开城市基础设施的支持,城市交通、通信、能源以及城市功能性设施等作为生态旅游的辅助层项目,其完善与优化程度将直接影响到地方旅游服务体系的质量。
为形成生活的环境友好生态圈,布尔津的城市规划根据目标游客的品位、价值特色以及客源需求合理划定了其辅助功能设施的规模。在布局合理、完善和功能齐全的旅游生活服务设施的同时,尽可能得与地域环境形成协调和互补的关系。
2.1.4目标层面
生态旅游城市的规划目标是通过对区域资源及建设项目的统一设计与策划,在凸显地方资源特色的同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经济利益与生态可持续性的双向发展。规划目标的确定将会对地域功能基础设施及辅助设施的规划建设起到宏观指导作用。
旅游城市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以及旅游生态环境的保护是布尔津地区规划的最高目标,由于该地区独具特色的边貌风景,一旦其自然风貌遭到破坏,将不仅使得大自然亿万年的杰作毁于一旦,同时也失去了生态旅游经济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因而,布尔津在自然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面采取原址静态保护,结合展陈的方式,将旅游区建设为良性循环、自然与人协调发展共存的区域空间。
2.2构建人、自然与历史文化的和谐生态圈
生态旅游城市的规划以人与生态资源协调共生的观点为指导,在规划中突出区域性建筑特点,尊重民族的历史传统,并将生态的可持续性发展思想融入到社区建设单元。遵循可续发展观的理念,强调人、社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区文化环境。
2.2.1构建和谐生态循环系统
生态旅游城市建设中,建设和谐的循环生态系统是目前困 扰大多数旅游城市的主要问题。城市的生态旅游规划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将包括自然环境、人文景观以及民族风貌等物质文化因素纳入系统规划范围,并将人作为城市规划的基本单元。
在布尔津县的城市规划中,规划人员有限考虑到了作为生态系统血液的自然水系因素。将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放在优先位置,在水自然的利用方面,在农业灌溉技术中引入滴灌、畦灌和竖井灌溉方式;在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方面,将生活污水和工业生产污水经处理后用于农业灌溉和城镇景观,以缓解水资源的时间分配不均的压力,促进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建设和谐、健康、有序发展。
2.2.2社区参与的自然生态管理体系
协调并改善人与自然环境的生态关系,生态旅游管理体系的建立是维持并保护生态循环系统能够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非生态化的人类生活及生产活动,无疑将对自然资源造成不同程度的威胁,因而社区参与机制的建立是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生态旅游的核心内容。在城市规划中强调社区的参与不仅有利于传统生活方式的保持与发扬,也有助于改善居民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关系。
从布尔津县的总体布局结构上看,居住用地按组团围饶公共服务设施布局,适应当地气候环境,突出地方多元文化特色。在社区集中管理方面,建立社区环境指标的责任制度,将生态旅游资源的与社区文化生活进行合理组织。在居民生活管理方面,发展集中供热,改善民用燃料结构,控制煤烟污染,严格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促进城市大气环境空气质量的改进。
3 结语
布尔津县的总体规划确定了县城以建设新疆园林生态旅游城市为目标的中期规划,以人与生态资源协调共生的观点为指导,以城市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与旅游生态环境的保护作为布尔津地区规划的最高目标,将旅游区建设为良性循环、自然与人协调发展共存的区域空间。
参考文献:
[1]洪剑明,冉东亚,生态旅游规划设计[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
[2]杨志峰,何孟常,毛显强等.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规划[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3]王建军,李朝阳,田明中.生态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体系构建[J].地理研究,2006,25(3).
[4]建设部,关于加强城市总体规划工作的意见[Z],2006.
[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城镇体系规划(2003-2025)[R].2004.
[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R].2006.
[7]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R].2006.
[8]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小城镇经济建设第十一个五年规划[R].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