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最轻的船

来源 :少年文艺(上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daf4rx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它轻便易行,不畏惧碰撞,不怕漩涡,不担心激流,在世界船族中称得上独一无二的特色船。我想,即使走遍世界,你也很难见到这种长约三米,宽约二米,形状像北方孩童的娃娃鞋,用牛皮缝制,用枝条绷紧,由一个船夫驾驶的可坐五至十人的船了,除遥远而又苍茫的西藏。
  旧年的西藏,水上的运输工具总离不开它。
  或许你想到了,我要说的就是轻如蝉翼的牛皮船。这种轻,看上去如同灯光下一张染了暖色的宣纸,有种透明的感觉。
  不知是什么时代什么人的创造发明了,这样的创造发明现在看来实在是因地制宜创造的最佳典范。这样的创造发明在当时是否申请有专利?在漫山遍野的西藏,最多的当属牦牛,这些常被诗人们比作雪山上盛开黑色花朵的动物,对这样的船只贡献何等了得。由此,不难想象藏族是牦牛背上的民族,正如人们习惯地说新疆少数民族是马背上的民族一样。因为牦牛身上质地优良的皮,自然也就派上了制作牛皮船的用场。我一直很感激西藏人民能有这样一个伟大的发明创造,既智慧又诗意。在西藏,牛皮价格便宜,制作程序简单,水上功能起到了如木船或机动船等任何船在西藏替代不了的作用。而它的灵动与自由也有着牦牛般的属性。
  西藏的大江大河太多,礁石和漩涡更多。那漩涡仿若一座孤岛,从深水底下一下鼓起来,又扩散开去,反反复复,像魔鬼在水底下施展魔法。而牛皮船遇此险情,总能轻轻地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潇洒地绕过去。即使逆流而上,也如轻舟一叶。
  如今,行走在西藏的江河边,能看到的牛皮船并不多了。许多废弃的船皮搁浅在河边的沙砾上成了一种古老的摆设。而当年一只只在拉萨河里如鱼儿般游来游去的牛皮船莫非是被时光的风吹走了?当那机动船播放着《泰坦尼克》的音乐从拉萨河对岸驶来时,许多站在河边等候的人都挥动双手,大声地惊呼着,渴望上船去看水上的风景。有一对青年男女在船头拥抱着,他们的姿态与表情太想成为电影的主角了。
  人群中有一位藏族老者看见男女拥抱在一起的样子笑了。我觉察到老者的笑容里有一种比空气更轻的淡然,尤其是他火光般红红的眼睛里,盛满了比拉萨河夕阳更深的忧虑。
  “这船有啥好坐的呀,哎!”
  我不紧不慢地接过老者的话:“对岸那边的风景比这边好看吧?”
  老者有力地摆摆手,一扫我的轻浮与无知。他走了几步,又退回来,看都不看我一眼,自言自语道:“那只船,迟早要沉的,你信不信?”
  “为啥?你凭什么诅咒他们?他们不就是想充当一回电影中的主角,享受一回河风吹拂脸面或发梢的滋味吗?”
  我看着老者火星闪烁的眼睛,他一言不发。他望着我,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一手指着我身着的军裤,大声嚷道:“当兵的,如果用这样的船作战,你们会打败仗的!”我被老者的话弄糊涂了,他究竟想告诉我什么?为何他的话让我听起来感觉如此愤愤?他突然一转身,指着不远处那一片被树林掩隐的部队大院:“告诉你,里面有一位不听人劝的牛脾气指挥官,当年用错武器,吃了‘败仗’,原因就是他不懂水情与水性,更不善于用牛皮船在拉萨河跑战备物资运输,那么多军饷统统随摩托艇和橡皮舟沉入河里了。”
  一番长聊,我被老者的话语震撼了,原来他是五十年代拉萨河上的船夫。后来,我在老者的家中看到了他摇着双桨的一帧黑白照片。那是一张在八寸木镜框里泛黄的老照片,老者在照片中的年轻时代可谓英俊逼人。照片上还有抱孩子的藏族妇女,以及几个手持望远镜的解放军。让我好奇的是,船舱里伫立着一头硕大的羊。那是一头怎样的羊呀,看上去像一头小牛,那么肥壮,那么温顺。见我对那头羊的专注,老者不时转过身去掩面而笑,他的脸上隐藏着一种羞涩的喜悦。
  “这羊是船上哪位客人的?”
  老者笑而不答。他的表情吞噬了我太多求知的秘密。他一边看我,一边摇动酒壶。我只好继续猜测了。
  “莫非是你们船夫用来看守船的吧?”
  哦呀呀,老者笑得更得意了。他一手甩动胡须,不声不响地做着自己的事,似乎他的表情还有让我继续猜想的欲望。看着他红火般的眼睛,想了又想,我仍然想不出一个更合适的答案。究竟这头站在牛皮船上的羊会用来做什么呢?
  “肯定是你们在船上镇邪的吉祥物。”
  老者果断地摆摆手。他仰起头,饮尽一碗青稞酒,示意我不必猜测了。然后,随意把我带到客厅的另一侧。墙上除了金碧辉煌的唐卡,还有一组陈旧的照片,上面是一群背船的半裸男人,他们头上的麻花辫子,绞结着鲜艳的红头穗。他们体态强壮,一人扛着一条船,在阳光下成了一道吸引眼球的风景。他们不用拉纤,只需要在拉萨河畔,将船扛到地面上晒干就完成任务了。老者时而指着照片,给我详说几句。记忆中,似乎在一些老旧的画报上看到过如此诗意的风光画面。走在扛船男人前面的永远是一头羊。它是一个船夫的全部,背上驮着衣物,还有路上吃喝的油盐烟酒茶。
  真没想到羊与人的关系会如此紧密。在西藏,一条牛皮船把人和羊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我从老者火红的眼睛里看见了历史,也看见了历史中西藏人民经受的苦与乐。
  每逢藏历四月十五日的萨嘎达瓦节也与牛皮船有关,这是藏族人民为了纪念释迦牟尼降生、出家、圆寂的日子。路边随处可见桑烟飘然。男女老幼一早转完八廓街就到龙王潭游玩。湖中间修有一座4层高的古式楼房,名为“洛康”(龙宫)。这是个绿柳成荫、湖水碧波荡漾的季节,更有雄伟的布达拉宫倒影映在水中,真是一个湖光秀丽、景色迷人的游玩胜地。旧年西藏地方政府的僧俗官员、活佛、贵族,带着亲人到这里欢度节日,乘坐牛皮船便是萨嘎达瓦节的重要活动之一。宗教上把乘坐牛皮船的善男信女称作是普渡苦海、洗脱灾难,他们将来可以升入天堂。所以这一天游人特别多,大家争相乘牛皮船游玩。
  当我带着美好愿望来到龙王潭的时候,已经见不到牛皮船了,因为我看见的“海”并不苦,彩色的鱼在清澈的水面上看人的各种表情,龙王潭早已改变书上所记录的模样,湖边的柳絮与花朵正欣然地看着每一抹经过湖边的影子。
  我又来到了拉萨河。过去那么多的牛皮船都去了哪里?水中一米多长的鱼在摇头晃脑地看着我,它不怕我,我却怕它,怕实实的它忽然便把我带入童话。它们一定知道牛皮船的去向,但它们不愿意告诉我。几只红嘴鸟最有发言权,可它们见了我只顾拍打并不平静的水面,忽又立在经杆上。我问水边的经幡,你一定知道那些牛皮船的下落吧?经幡唱着阿姐鼓的歌谣,比风更安静地凝望着河岸之上的布达拉,把藏地所有的秘密都收藏起来了。
  风,继续吹,所有关于牛皮船的消息在风中稍纵即逝,远处的点点船影刚刚随风吹来,又随风吹远。
  牛皮船看不见了,一只载羊的牛皮船也看不见了,我想那一艘播放着《泰坦尼克》主题曲的机动船一定随风远航印度洋了吧?它会遇上大风暴,像泰坦尼克号一样撞击冰山,沉入喜马拉雅海底吗?坐在那些被风沙排挤,又被风沙埋藏得只冒出地面一角的牛皮船上,面对波浪滚滚的拉萨河,我想了又想,这世上最轻的船,一部分是被风吹走了,还有一部分是被沙掩埋了,一场又一场的风沙之后,西藏便以穿越般的速度进入现代社会了。
  此刻,真的好想好想再乘坐一次牛皮船,即使在不知深浅的水面上一意孤行,也要成为绝世风景。
其他文献
胖奶奶家的院子坐落在一条宽宽的小河边上。胖奶奶家中养着一条狗和一只猫。  狗是黑黑的狗。  猫是白白的猫。  黑狗和白猫从来不打架,他们是一对挺要好的朋友。  院子前的那条宽宽小河上,有一座窄窄的独木桥。小猫很爱走过小桥,去河对岸玩耍,那边的风景挺美丽。  可是黑狗一次也没走过这座独木桥,也不知道河对面是什么样子。  小猫时常对黑狗说:  “我们一起过河吧,那边可好玩了。”  “不,”黑狗说,“我
期刊
周围安静极了,只听见自己气喘如牛。那白色的终点线就在前方一百米处。我用尽最后的力气,加大步子,抬高腿,同时,张大嘴巴,贪婪地吸进更多的氧气……在最后冲刺的一瞬间,我瘫软下来,腿、胳膊、身体,都不再是我的了,它们全都七零八落地散在原地。小敏和百合她们嘻嘻哈哈地跑过来。小敏夸张地拿手指着我,尖声叫道:“不能坐,不能坐啊,现在坐了,屁股要大的!”  我吓了一跳,挣扎着从地上爬起来,拍拍屁股上的灰,顺势靠
期刊
漂流本全国大旅行  口号:漂流本吹响了集结号  时间:2012年8月28日至12月31日  地点:大陆及港澳台地区  发起人:尼伯龙之歌  参加者:报名参加“漂流本全国大旅行”的年糕成员们  参加方法:  1. 将《少年文艺》最后一页的读者评刊表填好寄回,注明参加“漂流本全国大旅行”活动,组织者尼伯龙之歌将把有意向的参加者加入到【漂流本子Q群】中。QQ群号:257492825。  2. 加入QQ群
期刊
在过去的第五届兴中杯征文大赛中,我们欣喜地收到了大量的来之全国各地的少年朋友的征文稿,而且有很多学校集体参赛。  第六届“兴中杯”大赛在广大少年读者的翘首期盼中开始了。本次征文大赛征文题目:《一路有你》、《校园里的记忆》,请参赛者任选一题。  征文要求: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内容新颖具体,有真情实感,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每篇字数不超过1000字。  大赛分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我们将按组别评奖。征文
期刊
“母亲节”,最重要的感恩节。  拿什么献给我80岁的老母亲?捧一把康乃馨,母亲会嫌洋气;带几盒保健品,母亲会嫌浪费;说一些感谢话,母亲会嫌啰嗦。我觉得,还是给母亲献一首歌,最能表达感恩的心情。  记得今年农历三月初三,母亲80华诞。我们兄弟三个齐唱阎维文代表作《母亲》,母亲听了非常开心。那天,我们齐聚老家龙窝口,为母亲庆生祝寿。面对丰盛寿宴,八层大型生日蛋糕,哥哥书写的硕大的“寿”字红色条幅,家人
期刊
李阳小名叫郎,还有个绰号叫“野小鬼”。因为大白天大人都不在家里,阿郎成天野在外面,所以家里人替他起了这个既疼爱,又含有批评意思的绰号。外人听起来,野小鬼有点勿好听,可是他家里人叫惯了反而觉得亲切。  阿郎住在沪东城乡交接处,学校在他家附近,学校向西二里路是他当民警队长爸爸的警察署,再过去就是陆家镇了,陆家镇再向西就要通过轮渡、隧道或南浦大桥或杨浦大桥过黄浦江到繁华的浦西了。  阿郎家向东就是他奶奶
期刊
2013年1月10日,河北工程大学年轻女教师郭晖从北京飞赴美国哈佛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访学研究。2003年,郭晖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外语学院英语系。郭晖掌握英、法、日、拉丁四门外语,她翻译了三部总数30多万字的外国作品。2008年,她取得博士学位,成为该校百年史上第一位残疾女博士。郭晖勤奋好学、奋发向上的感人事迹受到社会的关注,多年来,她有一个梦想,希望到世界高水平大学访学研究。在河北省教育
期刊
那时候我们每个同学都有座右铭。我奉行的座右铭是:“好汉不吃眼前亏”。这是妈妈在我吃亏时经常告诫我的一句话。当然此座右铭只能在自己心里念叨,不可外传。  也许生性懦弱的缘故,记得儿时我的梦境里出现最多的是逃跑的场景。逃啊逃,逃啊逃,一直逃到走投无路时才突然惊醒。现在想想,不免有点好气又好笑。  阿胖虽然长得人高马大的,却是个老实人,班级里谁都可以欺负他,在他脑袋敲敲“麻栗子”,在他衣服后面画只乌龟,
期刊
每个人的身体里都住着两个人,信不信由你。  这两个人,一个是勤奋小人,一个是懒惰小人——你是不是听说过他们?  他们的关系并不好,常常打架。  勤奋小人赢了,你就会表现出勤奋的一面;懒惰小人赢了就正好相反……  阿蒙体内的勤奋小人已经是第四千次败在懒惰小人的手上了。  从阿蒙出生以来,他们平均每天都要打一次架。勤奋小人每一次都输。  所以从小到大,阿蒙都是一个很懒惰的孩子。当别的婴儿都忙着牙牙学语
期刊
读完曹文轩的小说《雪柿子》,不禁为作品中一系列精彩的细节拍手叫绝!人人都喜欢故事,一个好故事是可以涵盖一切的。但构成故事的基本要素是细节。故事的根本力量在于提供细节。故事主要是靠细节抓住人、吸引人的,没有细节便没有故事。《雪柿子》正是用一个个精彩的细节,吸引着读者,感动着读者。  《雪柿子》的细节之多是惊人的,甚至可以这样说,作家几乎是在用细节叙述故事,用细节推动故事的发展。比如开头一段是故事的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