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补充医疗保险,满足多层次医疗需求

来源 :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jmax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王玲智(1992.12-),女,浙江衢州人,大三学生,就读于内蒙古大学,研究方向:劳动与社会保障,单位:内蒙古大学;
  王艳妮(1994.11-),女,内蒙古卓资县人,大二学生,就读于内蒙古大学,研究方向:行政管理,单位:内蒙古大学。
  摘要:补充医疗保险是医疗保险体系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基本医疗保险平稳发展,减轻个人医疗费用负担,满足多层次医疗保险需求具有重要意义。发展补充医疗保险,要注意避免发生医疗资源分配不公现象,发挥市场作用,从满足医疗需求出发,建立完善的多层次医疗保险体系。
  关键词:补充医疗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多层次医疗需求
  补充医疗保险是在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之外存在及发展,并对基本医疗保险起补充作用的医疗保险制度。补充医疗保险是构成医疗保险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国家立法强制实施,政府承办、普遍保障、待遇公平以及政府承担最终责任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不同的是,补充医疗保险制度通常是在政府的鼓励政策下自愿推行,依法独立承办,根据权益或效益的原则享受相应的待遇水平,举办者自负经营风险的医疗保障制度。[1]
  一、 中国补充医疗保险发展历程
  补充医疗保险是伴随着医疗制度改革而产生的,所以补充医疗保险在我国的发展历史并不长。1993年,政府就曾提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之时,发展多层次的社会保险体系。随后,在《职工医疗制度改革的试点意见》中首次提出要发展职工医疗互助基金和商业医疗保险,作为社会医疗保险的补充,满足国家基本医疗保障之外的医疗需求,但是坚持自愿参加,自由选择的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75条“国家鼓励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为劳动者建立补充保险”。1998年,《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正式提出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概念,并且同意超过基本医疗保险最高给付额部分可以由商业保险等途径来解决。2001年,第十个五年计划又一次提出鼓励有条件的用人单位为职工建立补充养老保险和补充医疗保险,并发挥商业保险的作用。[2]随着我国医疗保险领域的改革不断推进,补充医疗保险也不断的向前发展。
  二、 补充医疗保险的作用
  (一)促进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平稳发展
  基本医疗保险的目标是“保基本,广覆盖”。目前,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实现了覆盖全民,“广覆盖”的目标已经实现,满足了大家的基本医疗需求。但是福利具有刚性,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对基本医疗保险的期望也越来越高。加上日益严重的老龄化,医疗保险基金支出也将不断增加,如果缺乏合理的制度设计,仅仅依靠单一层次的基本医疗保险,恐怕难以抵御风险。所以开展补充医疗保险,建立多层次医疗保险体系,可以缓解基本医疗保险的经济压力,有利于促进其平稳发展。
  (二)减轻个人医疗负担
  随着市场经济不断推进,人们的需求也向多样化发展,医疗需求也开始呈现多元化。但基本医疗保险能够提供的医疗服务和医疗资源有限,对于一些进口药,新药等都不在基本医疗保险的报销范围内,需要参保者自负。所以,发展补充医疗保险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那些长期患病或者患有重大疾病的人群,参加补充医疗保险无疑可以减轻自己的医疗负担。对于身体健康的人群而言,参加补充医疗保险可以更好的规避大病的风险,一旦遇到重大疾病,除了基本医疗保险之外,还有补充医疗保险来满足更高层次的医疗需求,进一步减轻个人医疗负担。
  (三)鼓励多方力量参与医疗保障制度,提供多种选择
  基本医疗保险由于其“保基本”,“广覆盖”,“公平性”等特点,决定了其承办主体为政府,同时补充医疗非强制性为其承办主体的多样性留下了空间。补充医疗保险按照承办主体不同可以分为:政府主办和经办的补充医疗保险;由企业主办社会保险机构经办的补充医疗保险;由社会保险机构主办、商业保险公司经办的补充医疗保险;由工会组织主办和经办的职工互助保险。[3]对于企业而言,发展补充医疗保险,可以作为其吸引人才的企业福利;对于商业保险公司,补充医疗保险为其业务发展开拓了空间。对于工会,以公益性质发展补充医疗保险,可以有效的减轻工会成员医疗费用压力。
  三、 发展补充医疗保险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避免卫生资源利用不公平现象产生
  补充医疗保险是为了满足在基本医疗保险基础上更高层次的医疗保险需求。[4]由于补充医疗保险的举办具有自愿性的特点,并非人人都可以享受企业提供的补充医疗保险。一般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高利润的行业,经济效益较好企事业单位,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发展比较迅速,其工作人员可以享受企业补充医疗保险。而根据基本医疗保险的筹资方式看,这部分群体在基本医疗保险方面已经拥有了较多的资源,同时又以较低的花费甚至是以一种单位福利的方式享受了补充医疗保险,这势必会拉大不同职业,地区之间医疗卫生资源利用的差距。
  发展补充医疗保险的初衷,是为了更好的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医疗服务需求,而不是利用补充医疗保险拉大不同群体之间的差距。所以,在发展补充医疗保险时,要防微杜渐,兼顾效率与公平。
  (二)充分发挥市场作用
  目前,虽然补充医疗保险的主体不同,但越来越多补充医疗保险开始由商业保险公司来承办。商业保险公司具有丰富保险方案设计经验,较高的精算水平以及充足的人力资源,所以由商业保险公司办理补充医疗保险有极大的优势。比如,现在普遍实行的大额医疗保险就是交由商业保险公司承办。另外,商业保险公司可以根据不同需求层次的人群提供不同的补充医疗保险方案,满足多层次的医疗保险需求。这一点是政府无法做到的。比如,厦门市在推行新型医疗保险制度同时, 在社会统筹基础上同步推出了商业性补充医疗保险这一补充保险形式来满足普通百姓的医疗需求, 基本解决了重病、大病职工的医疗保障问题, 初步走出了一条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成功之路, 使多方受益。[5]因此,发挥市场的作用,激发补充医疗保险的市场活力,提高补充医疗保险的覆盖面,尽可能满足不同层次的医疗保险需求。但是,在发挥市场作用的同时,还应该注意防范市场失灵,加强市场监管。
  (三)补充医疗保险应尽可能从需求出发
  当前,我国补充医疗保险与基本医疗保险是互补关系,补充医疗保险的主要针对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之外的医疗费用,根据不同参保对象按照保障预期水平和需求设计补充医疗保险。[6]例如针对健康的年轻群体,可以设计大病和封顶线以上部分的补充医疗保险;对身体状况欠佳的群体,可以设计封顶线以下,起付线以上的补充医疗保险,以及设立门诊补充医疗保险,减轻经常性医疗开支。另外,补充医疗保险业可以涉及一些日常保健、高质量医疗服务等。在法国,补充医疗保险除了常规的门诊费用,住院费用给予较充分的保障外,对牙科,眼科也提供一定程度的保障。[7]因此,我国在发展补充医疗保险时,也可以从提供高层次医疗服务出发,建立多类型补充医疗保险。
  补充医疗保险对于促进基本医疗保险平稳发展,减轻个人医疗负担具有重要意义。发展补充医疗保险制度,可以结合本国实际,借鉴国外发展经验,构建一个多层次的医疗保险体系。(作者单位:内蒙古大学)
  参考文献
  [1] 仇雨临,孙树菡.医疗保险[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于广军,胡善联.城镇职工补充医疗保险发展策略研究[J].卫生经济研究 2002(07)
  [3]仇雨临,孙树菡.医疗保险[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4]吴传俭,梅强,周绿林,余悦,刘石柱.补充医疗保险对卫生资源利用公平性影响的思考[J].中国卫生经济.2005(05).
  [5]李琼,吴兴刚.发展补充医疗保险完善保障制度[J].保险研究2001(05).
  [6]刘丹,张英涛.对推进补充医疗保险的几点想法[J].中国卫生经济.2010(09)
  [7]刘璐.法国的补充医疗保险及其借鉴[J].中国卫生经济.2007(07)
其他文献
党建是国企的一项政治优势,国企应将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竞争优势和创新优势.国企党建工作应与企业中心工作深度融合,两者不能出现“两张皮”的现象.国企党建优势能否得
真实是新闻的基础,是新闻的灵魂.电视新闻应该如何表现真实是电视新闻工作者肩负的重要职责,本文从电视内容的真实、电视新闻图像的真实和电视新闻音响的真实等三个方面对电
作为食品安全检测中的重要步骤,生物技术检测的技术创新脚步不能停歇.目前应用的最新技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多样性食品检测的需求,但是创新发展仍然继续.许多尖端生物技
独立学院的独特性质决定了不同于其他本科院校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在当前的新形势下,独立学院英语精读课应打破传统教学思维,大力开展课程改革,引入新型教学模式,确立学生在课
教学评估是对高等院校本科教学工作的一次大检阅,对学校而言更是改革与发展难得的一次大好机遇。坚持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思想,强化教学中心地位,加大教学建设投入,将本科教
党员教育工作是党建工作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增强党组织战斗力和凝聚力的重要基础,搞好党员的教育工作对时代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从新时期下党员教育工作的主要
国有企业改革是否成功关系到国家经济能否继续健康稳定地发展,关系到社会是否能与人民和谐共生,因而是新时期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内容.国有企业改革内容之丰富,涉及范围之广,
文章根据小分队在邯郸市鸡泽县七天的调研活动展开,主要从实践过程及体会,以及在调研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等方面进行论述,介绍了弦子腔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近年来,隐性采访作为一种鲜活的采访方式逐渐被广泛运用,如何从法律层面看待隐性采访,成为一个有待研究解决的问题.本文从隐性采访的概念和合法性依据出发,列举了隐性采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