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似无声胜有声

来源 :教师·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b05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卡连柯说过,“爱不等于教育,但没有爱的教育肯定没有真正的教育。”从稚嫩、懵懂的童年到萌动自我的青少年,每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个体在历经教育的进程中或多或少总在体验着“爱的教育”;但值得一提的是,这种爱的教育智慧随着学生的成长,教育层次的推进而日渐淡薄。
  这不得不归咎于我们教育者对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偏激与忽略。幼稚园、小学、初中,也许是基于学生的年龄,诸多老师能以平和、宽容的心态来对待学生在成长途中的种种过失与不足;而到了高中,我们的教育者总过于理性地去关注身边学生及其每种行为,课堂内外浸润更多的是服从与严厉。殊不知,这只能让学生承载更重的压力。教育的本质在于激励与唤醒,而这种激励与唤醒折射出的思想便是教育者在课堂内外对教学艺术实践的灵动演绎。
  爱意充溢的课堂是放飞生命的舞台。如何在高中英语课堂中找寻一种温润美丽的情感,是我们高中英语教师该秉承的一种教育情怀。十几年的高中英语教学随着课改的深入,让笔者愈感我们的教学行为显得有些苍白和乏味。以阅读课为例,从最初的人教版教材到现行的牛津译林版,诸多老师还是重复着pre-reading ; while-reading , after-reading 三步骤的单一设问,不免有为设问而设问之嫌,催生的仅是机械而单调的阅读行为。诚然,我们如能换个角度,视阅读为生命与文本的际遇、交融,那么,我们眼下的课堂应该是灵性的绽放和张扬。以模块一Unit 2示例:本单元的reading的话题是“Home alone”, 这个话题对于农村的诸多留守小孩是很有感触和体会的,如课堂上老师可通过home alone—live alone—feel lonely等话题层层渗透,发掘学生内心深处的种种感受,让其激情宣泄与抒发;其后,借助教师在课前给部分学生准备的“surprise——有远在外打工的父母给寄来的小礼物,信件或教师通过电话联系父母录下的谈话,当课堂上这一意想不到的场景展示在学生的面前时,学生在惊喜的同时更多的是来自内心深处的一种触动,这种触动对于那些所谓的“问题生”来说,比起老师的一次职业性的长谈效果迥乎不同。再如,模块一Unit 3Reading : Dying to be thin——同出一撤,教师亦可在post-reading 训练后,通过由学生自己补充 “Dying to (be)__________” , 拓展话题,挖掘学生思维的空间,善意地来窥视学生的“心灵防线”,有助于师生在此互动的过程中让心与心的距离走得更近。印象中我的一个学生这样补充“Dying to be loved”, 当时还引起部分同学的取笑,因为在学生眼里“love” 更可能涉及的是男女生的爱情,这或许也是青少年所共有的一个不成熟的想法,但我并没因学生理解的局限性而回避;相反,“一石激起千层浪”,我就此话题在班上开展了一个访谈的双边活动,最后让学生懂得“What is love? What aspects do love refer to? How to express your love or gain someone’s love?……”当然,老师还可就学生的不同反应做出不同的应对方式,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让学生在情感上获得新的力量,激励其更加投入地学习和更健康地生活。
  爱的传递与延伸诠释教育的真谛。师生之间细腻绵长的爱是作为事业的基础。教育需教师悉心地投入,教师的魅力重在细节。也许老师眼中的高中生多了几分叛逆与自我,我们不如换个思维来看,正是这几分叛逆与自我成就了一个个充满朝气与思想的生命个体,让你爱恨交加的同时会产生这样一种念头:放下的是老师的权威,割舍不掉的是师生的情谊,丰富的却是彼此的人性。曾记得,刚毕业不久的我任高一某班班主任期间,其中的经历让我重新审视教师这一普通但不平凡的职业。这是一个女生偏多的新生班,女生本是心思细腻,敏感易变的。于是,课后多多少少的矛盾与纠纷让我这个初生牛犊费劲了脑汁。然而一次偶然的机会走进苏霍姆林斯基的《爱的教育》,顿悟其中的教育智慧。我不再仅仅通过主题班会、个别谈话、家长交流来灌输我的教育管理理念,而是逐步把这种纯道德的教育带到我的英语课堂,引进我的英语交流圈,有意识地变化着英语课堂形式,争取让学生在一次次全新的课堂中去感受去品味一种宁静而真实的师爱。如果天气允许,我会把我的课堂搬到绿意浓浓的操场,学生在与自然亲密接触时的心境是平和的放松的,教育的效果便是潜移默化的;又如,我把教室的一块空着的墙壁用粉色彩纸装饰起来记录学生的心路历程,让学生各自写下一句签名的心里话或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警言佳句等,还学生一个情感发泄的空间,一月一换,所有记录我都认真去阅读去体会,适当的时候我会就其中的几句话在班上探讨沟通,由此消除学生间的隔阂;再如,针对女生的心理特征,我每周在班上暗指一名“心理辅导员”,采集学生中的种种问题,集中汇报,提出她个人建议想法后,由我来敲定解决的最终方案。这往往比老师主动去了解的情况更真实更深入。当然,这只是教育的一部分,但每部分都是因爱而起,为爱而做。“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对不断的教育实践中我愈加明白:任何一种教育请带着“爱”来进行,而“爱”既非一时又非一处。在校园的每个角落,对学生的每种行为都请倾注爱的“power”!时过境迁,这位教育家留给我们的何止是一种文本的分享,它是一个个鲜活生命体的对话,一次次心灵碰撞下的思想火花,让读者受益匪浅。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高中生是充满幻想、勇于挑战、乐于表现的群体,他们的心是躁动的,但又是自然清新、韵味无穷的。以爱育爱,以情移情;用师爱点拨生命,用生命因爱折服;教育的最高境界在于润泽无痕却是震撼有力。
  (作者单位:湖南省汨罗市第四中学)
其他文献
本文作者结合自己近些年来的实际工作情况,浅谈了森林防火工作,并就其原因指出了一些相应的预防管理对策,以便对以后的工作给予参考。
鹿邑县通过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重点项目建设、引导土地有序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土地制度改革盘活土地资源等方面。紧紧围绕“稳粮、扩菜、壮畜、兴药、增烟”的发展
黄牛青杠树叶中毒是危害耕牛的一种重要疾病,发病很广,死亡率高,各地区黄牛青杠叶中毒事件的发生,主要由于牛过量采食有毒的青杠嫩叶幼枝而引起的季节性中毒病,此病的发生给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这样阐述: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吴天石教授在《加强语文基础知识教育和基本技能训练》专题中
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学生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社团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摘 要:本文首先分析了高职高专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提出一系列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继而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高职高专;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随着人们对身体素质重视程度的提高以及社会对体育人才专业素质要求的提高,高职高专体育教育开始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但就目前的状况来看,我国高职高专学校人才培养模式还并不是十分完善,因此也就无法培养专业素质较高、符合社会需要的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