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根据中央发布的关于退休人员管理安排的文件,要求2020年年底前,还没有实施该管理要求的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移交至社区或街道实施社会管理。近年来,我国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一直在进行当中,通过多年来实施的政策贯彻落实,必将能够有效让广大的离退休失业人员安享晚年,拥有较高的社会生活服务质量,同时给经济社会的稳定和谐进步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一、引言
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指的是在员工离职退休之后,退休工资的发放等脱离原有企业,而是采取社区街道管理的方式,将人员移交至这些单位,由社区对其进行管理与服务,部分地区也可以把符合领取养老金条件的自由工作者和失业人员列入到社会化管理之中。实施这一管理方式可以保障企业内退休职工的生活质量,可以完善社会的保障体系。有一部分的退休职工在晚年的时候,子女不能在身旁照顾,因此也需要社区对其进行服务,提供生活上的关心与照顾,这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我国企业退休人员管理服务的发展现状
各地城市社区建设发展不平衡,各地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发展也呈现出管理内容与建设的不平衡。
随着社会保险服务覆盖面的不断扩大,社会化社保管理公共服务将从城镇所有企业基本退休保险人员管理扩大发展到所有城乡联合参保的企业退休保险人员,从非营利均等文化服务机构发展为多元均等文化公共服务,从由社区企业为主的社会服务机构发展为人民政府及其社保管理机构提供服务、承接社保外包管理服务的社会专门机构、企业、非营利社会组织、社区、自管社会组织、互助社会组织和个人家庭的多元文化服务。目前现在我国60岁以上的就业人口已经规模达到1.5亿,超过全国总人口的11%,其中65岁以上的就业人口已经超过全国总人口的8%,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国有企业和离退休在职人员已超过4600万5千人。新农保的引入实施,退休人员将会拥有一个很大的经济增长量,覆盖全国城乡所有尚未参保的城镇退休人员的基本社会化养老管理保险服务,工作量巨大,仅由社区承担全部工作是无法完成的,必须由城乡多个社会主体共同完成。
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法律法规制度保障不完善
政策法规、制度保障不健全,是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经过中国近些年来多年的探索,从中央到地方都出台了一些有关的法规和制度,确定了退休人员管理的具体目标。但是仍然缺少一些与之相关的具体处理办法,使其中的一些工作只能是无效率的承办。例如计划建立的退休管理项目并未被及时督办、关于退休工作进行工作业务和考核、档案管理工作、经费的具体安排和分配标准等等。这都造成了街道社区相关职工工作上的困惑。
(二)专业管理服务能力薄弱
管理人员服务力量薄弱,工作难以落实到位,是一些企业对离退休管理人员进行社会化管理中的另一个突出问题。社区街道上岗位工作人员缺乏,至少需要一人承担上级部门发放的大量管理性工作,而这项工作往往都比较繁杂,而且较低的工资会损伤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动性,使之觉得劳动与付出并不匹配,因此难以吸引优秀的人才到该职位上就业,使工作的进行无法具有高效性和连续性。另一方面,社区的配套设备不够完善,可供退休人员活动的场地狭小,设置的退休办公室大部分都是退休职员合署办公,可以利用的室内外活动场所很少,对应的基础设施也不够完善,因此,退休人员活动的时间和地点都受到很大的限制。
(三) 国有企业与民营业企业退休人员待遇差别大,二者并轨管理存在矛盾
国有企业与民营业企业退休人员待遇差别大,这是企业退休人员管理过程中另一个较大的问题,比如国有企业的退休职工每年免费健康体检费标准差不多要在大几百到一千左右。而大部分民营企业退休人员体检两年一次,体检费标准基本不超过二百。二者能够顺利统一并入社会化管理,如何处理平衡好两者之间的落差是关键。此外,包括重阳节慰问、高龄慰问也是存在一定的差距,这最终会成为一个社会焦点问题被提出。国有企业与民營业企业退休人员待遇差别之间的平衡需要一个过渡期,逐步可以形成一个多层次但又不失太多平衡的和谐社会化管理体系,从而解决这一问题。
(四)社会化管理中社区建设没有让退休人员具有归属感
近些年,相关职能部门一直在推行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以社区服务为依托进行,仅仅在提高社区的硬件条件与设施建设方面改进,认为这样就是为退休职工提供了保障,对于心理方面的需求不是很重视,措施与方法并不到位,没有能让退休老人感受到老有所乐,老有所值,也没有让退休老人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需要和关爱。
四、加强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完善现有社会保障体系
加强对离退休工作人员管理社会化,需要大力加强关于企业退休相关制度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出台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资金监督方法”,“工作考核方法”和“档案管理相关办法”,优化企业退休人员管理工作服务经费的管理使用预算范围和管理标准,加强对乡镇街道、社区在企业退休人员管理工作经费预算使用管理标准制定方面的监督方法。也可以通过建设配套的目标考核制度或组织开展示范社区的活动等,使退休人员的管理工作规范化、系统化、标准化,将该工作标准纳入工作考核中,指导各居委会建立规范、统一、完整有序的档案分类整理体系,严格考核要求,定期对各项工作进行抽查,发现问题及时沟通解决,形成长期稳定有效的监督机制,扎实有效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服务提升到更深层次、更高水平。
(二)强化管理人员专业培训
强化项目管理人员服务专业培训,需要从两个关键方面角度入手:一个就是各级相关责任部门需要加大对该项目的资金投入,加速社区基础建设和服务完善的进程,提升社区街道退休人员管理服务整体水平。辖区内基础设施场地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因此需要多个部门进行配合沟通和协商,可以与辖区共建事业单位,辖区内民营企业公益性无偿提供场地等多方努力,共同解决退休职工的场地问题,确保社区和街道内退休人员的管理服务工作可以顺利进行;二是继续加强优秀退休养老管理工作服务中的工作人员职能和技能培训,不断提升工作过程中的业务能力,不仅要懂得退休政策,也要懂得管理服务,从而更好的为退休老人的心理和生活需求提供帮助,成为一名优秀的退休养老管理工作服务者;三是解决他们退休工资和待遇较低的问题,解决不同退休人员之间差距过大的问题,使这支退休养老管理工作人员队伍能够重新焕发生机。也要鼓励其他民营企业和组织开展互助就业的活动,使社区文化更加多样,提升他们的职业价值和品质。 (三)权衡地方财政能力科学统一退休管理经费标准
当前社会对于退休资金的计算标准还停留在社会化建设的初期,已经无法满足当下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我国政府各级部门也需要逐步落实各项惠民政策,为百姓的利益考虑,把提升退休人员的生活质量作为目标,在探索下适度提升退休经济管理人员经费投入标准长效机制,让更多退休管理人员能够同步充分享受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管理改革创新发展丰硕成果。建立科学统一的退休管理经费标准,缩小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退休人员之间的待遇差距,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过渡期政策措施,在现有财政能力的基础上,构建多层次退休管理体系,逐步缩小退休人员待遇差异,形成科学统一的退休管理體系。
(四)现代信息化管理与人性化服务并举,提高退休人员幸福质量,丰富老年人业余文体生活
首先依托劳动保障基础业务平台,从退休人员办理社会化服务准入到人员去世直至其遗属去世均实行信息化管理,建立电子档案,掌握包括其基本信息、退休时间、退休金、去世时间、第二亲属联系方式、帮困服务、参加社区活动等基础信息和周边信息等,实现对辖区退休人员信息的全方位掌握,为提供动态跟踪服务打下坚实基础。其次,在这基础之上开展多种形式的人性化服务。不同地区的不同做法值得借鉴形成固定做法,有些地区建立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联系卡发放登记制度。向每一位退休职工发放社会化管理服务卡,当退休人员有需要的时候提供力所能及的管理服务;开展居家养老服务,政府出资为辖区特困、高龄、鳏寡、病重等退休人员给予其他方面的帮助,比如提供家政服务;引导退休人员自发形成组织,从而开展互帮互助,通过这样的方式解决生活上的需求和心理上的需求,政府出经费场地,指导帮扶自管组织,“小老人帮老老人”,发挥余热,政府指导管理下开展退休人员回访、定期上门服务等。开展文化娱乐活动,定期举办文化娱乐活动,在重要的节日组织退休人员出游、汇演、文体等系列活动;开展健康服务,组织健康讲座等形式,丰富退休人员晚年生活;
五、结语
在我国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所面临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在很大程度上给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的阻碍,退休群体也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模式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然产物,企业退休化管理工作是社区为基层群众提供保障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把这项工作做好做细,真正能够照顾到老年人方方面面,这是一个相对复杂需要不断探索完善的过程,需要对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建设有更多的高度重视,积极进行探索,借鉴综合各地有成效的管理经验和方法,形成管理服务标准和体系,才能体现出社会主义的优越,为人民生活的幸福提供有力的法制社会保障。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湾示范区社会管理保障局)
一、引言
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指的是在员工离职退休之后,退休工资的发放等脱离原有企业,而是采取社区街道管理的方式,将人员移交至这些单位,由社区对其进行管理与服务,部分地区也可以把符合领取养老金条件的自由工作者和失业人员列入到社会化管理之中。实施这一管理方式可以保障企业内退休职工的生活质量,可以完善社会的保障体系。有一部分的退休职工在晚年的时候,子女不能在身旁照顾,因此也需要社区对其进行服务,提供生活上的关心与照顾,这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我国企业退休人员管理服务的发展现状
各地城市社区建设发展不平衡,各地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发展也呈现出管理内容与建设的不平衡。
随着社会保险服务覆盖面的不断扩大,社会化社保管理公共服务将从城镇所有企业基本退休保险人员管理扩大发展到所有城乡联合参保的企业退休保险人员,从非营利均等文化服务机构发展为多元均等文化公共服务,从由社区企业为主的社会服务机构发展为人民政府及其社保管理机构提供服务、承接社保外包管理服务的社会专门机构、企业、非营利社会组织、社区、自管社会组织、互助社会组织和个人家庭的多元文化服务。目前现在我国60岁以上的就业人口已经规模达到1.5亿,超过全国总人口的11%,其中65岁以上的就业人口已经超过全国总人口的8%,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国有企业和离退休在职人员已超过4600万5千人。新农保的引入实施,退休人员将会拥有一个很大的经济增长量,覆盖全国城乡所有尚未参保的城镇退休人员的基本社会化养老管理保险服务,工作量巨大,仅由社区承担全部工作是无法完成的,必须由城乡多个社会主体共同完成。
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法律法规制度保障不完善
政策法规、制度保障不健全,是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经过中国近些年来多年的探索,从中央到地方都出台了一些有关的法规和制度,确定了退休人员管理的具体目标。但是仍然缺少一些与之相关的具体处理办法,使其中的一些工作只能是无效率的承办。例如计划建立的退休管理项目并未被及时督办、关于退休工作进行工作业务和考核、档案管理工作、经费的具体安排和分配标准等等。这都造成了街道社区相关职工工作上的困惑。
(二)专业管理服务能力薄弱
管理人员服务力量薄弱,工作难以落实到位,是一些企业对离退休管理人员进行社会化管理中的另一个突出问题。社区街道上岗位工作人员缺乏,至少需要一人承担上级部门发放的大量管理性工作,而这项工作往往都比较繁杂,而且较低的工资会损伤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动性,使之觉得劳动与付出并不匹配,因此难以吸引优秀的人才到该职位上就业,使工作的进行无法具有高效性和连续性。另一方面,社区的配套设备不够完善,可供退休人员活动的场地狭小,设置的退休办公室大部分都是退休职员合署办公,可以利用的室内外活动场所很少,对应的基础设施也不够完善,因此,退休人员活动的时间和地点都受到很大的限制。
(三) 国有企业与民营业企业退休人员待遇差别大,二者并轨管理存在矛盾
国有企业与民营业企业退休人员待遇差别大,这是企业退休人员管理过程中另一个较大的问题,比如国有企业的退休职工每年免费健康体检费标准差不多要在大几百到一千左右。而大部分民营企业退休人员体检两年一次,体检费标准基本不超过二百。二者能够顺利统一并入社会化管理,如何处理平衡好两者之间的落差是关键。此外,包括重阳节慰问、高龄慰问也是存在一定的差距,这最终会成为一个社会焦点问题被提出。国有企业与民營业企业退休人员待遇差别之间的平衡需要一个过渡期,逐步可以形成一个多层次但又不失太多平衡的和谐社会化管理体系,从而解决这一问题。
(四)社会化管理中社区建设没有让退休人员具有归属感
近些年,相关职能部门一直在推行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以社区服务为依托进行,仅仅在提高社区的硬件条件与设施建设方面改进,认为这样就是为退休职工提供了保障,对于心理方面的需求不是很重视,措施与方法并不到位,没有能让退休老人感受到老有所乐,老有所值,也没有让退休老人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需要和关爱。
四、加强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完善现有社会保障体系
加强对离退休工作人员管理社会化,需要大力加强关于企业退休相关制度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出台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资金监督方法”,“工作考核方法”和“档案管理相关办法”,优化企业退休人员管理工作服务经费的管理使用预算范围和管理标准,加强对乡镇街道、社区在企业退休人员管理工作经费预算使用管理标准制定方面的监督方法。也可以通过建设配套的目标考核制度或组织开展示范社区的活动等,使退休人员的管理工作规范化、系统化、标准化,将该工作标准纳入工作考核中,指导各居委会建立规范、统一、完整有序的档案分类整理体系,严格考核要求,定期对各项工作进行抽查,发现问题及时沟通解决,形成长期稳定有效的监督机制,扎实有效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服务提升到更深层次、更高水平。
(二)强化管理人员专业培训
强化项目管理人员服务专业培训,需要从两个关键方面角度入手:一个就是各级相关责任部门需要加大对该项目的资金投入,加速社区基础建设和服务完善的进程,提升社区街道退休人员管理服务整体水平。辖区内基础设施场地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因此需要多个部门进行配合沟通和协商,可以与辖区共建事业单位,辖区内民营企业公益性无偿提供场地等多方努力,共同解决退休职工的场地问题,确保社区和街道内退休人员的管理服务工作可以顺利进行;二是继续加强优秀退休养老管理工作服务中的工作人员职能和技能培训,不断提升工作过程中的业务能力,不仅要懂得退休政策,也要懂得管理服务,从而更好的为退休老人的心理和生活需求提供帮助,成为一名优秀的退休养老管理工作服务者;三是解决他们退休工资和待遇较低的问题,解决不同退休人员之间差距过大的问题,使这支退休养老管理工作人员队伍能够重新焕发生机。也要鼓励其他民营企业和组织开展互助就业的活动,使社区文化更加多样,提升他们的职业价值和品质。 (三)权衡地方财政能力科学统一退休管理经费标准
当前社会对于退休资金的计算标准还停留在社会化建设的初期,已经无法满足当下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我国政府各级部门也需要逐步落实各项惠民政策,为百姓的利益考虑,把提升退休人员的生活质量作为目标,在探索下适度提升退休经济管理人员经费投入标准长效机制,让更多退休管理人员能够同步充分享受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管理改革创新发展丰硕成果。建立科学统一的退休管理经费标准,缩小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退休人员之间的待遇差距,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过渡期政策措施,在现有财政能力的基础上,构建多层次退休管理体系,逐步缩小退休人员待遇差异,形成科学统一的退休管理體系。
(四)现代信息化管理与人性化服务并举,提高退休人员幸福质量,丰富老年人业余文体生活
首先依托劳动保障基础业务平台,从退休人员办理社会化服务准入到人员去世直至其遗属去世均实行信息化管理,建立电子档案,掌握包括其基本信息、退休时间、退休金、去世时间、第二亲属联系方式、帮困服务、参加社区活动等基础信息和周边信息等,实现对辖区退休人员信息的全方位掌握,为提供动态跟踪服务打下坚实基础。其次,在这基础之上开展多种形式的人性化服务。不同地区的不同做法值得借鉴形成固定做法,有些地区建立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联系卡发放登记制度。向每一位退休职工发放社会化管理服务卡,当退休人员有需要的时候提供力所能及的管理服务;开展居家养老服务,政府出资为辖区特困、高龄、鳏寡、病重等退休人员给予其他方面的帮助,比如提供家政服务;引导退休人员自发形成组织,从而开展互帮互助,通过这样的方式解决生活上的需求和心理上的需求,政府出经费场地,指导帮扶自管组织,“小老人帮老老人”,发挥余热,政府指导管理下开展退休人员回访、定期上门服务等。开展文化娱乐活动,定期举办文化娱乐活动,在重要的节日组织退休人员出游、汇演、文体等系列活动;开展健康服务,组织健康讲座等形式,丰富退休人员晚年生活;
五、结语
在我国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所面临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在很大程度上给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的阻碍,退休群体也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模式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然产物,企业退休化管理工作是社区为基层群众提供保障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把这项工作做好做细,真正能够照顾到老年人方方面面,这是一个相对复杂需要不断探索完善的过程,需要对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建设有更多的高度重视,积极进行探索,借鉴综合各地有成效的管理经验和方法,形成管理服务标准和体系,才能体现出社会主义的优越,为人民生活的幸福提供有力的法制社会保障。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湾示范区社会管理保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