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永珍开创了南港村的养殖事业,鸡和鸡蛋为南港村脱了贫,成千上万的钞票源源不断地流进了曾经贫困的农民腰包里。这个故事还得从头说起。
早年间,贫困的农民,除了种田,便是在自家小院里养几只鸡,用鸡和鸡蛋换些灯油炭火,以应家常日用之需。春天,老母鸡抱窝,孵出一窝小鸡。秋天,小鸡长大了,公鸡拎到集上卖钱,母鸡留在家里下蛋。饲养的好,一只母鸡一年能产二百来个蛋。鸡,曾为农家立过功、做过贡献。难怪当时有人称之为“鸡屁股银行”。今天,人们走在奔小康的路上,养鸡产蛋仍不失为农村积蓄财富、改善生活的一种手段。
南港村坐落在京西九龙山山脚处,村民们世世代代沿袭先辈们的生活方式,沟谷里种几棵庄稼,山坡上栽几棵果树。一家一户的小院内,养上三五只下蛋的鸡,过着清贫的农家生活。虽说前几年办过煤窑开过矿,南港人也风光了几年。后来,为了山区生态,小煤窑关闭了,一切又都恢复如旧。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发家致富的时代潮流汹涌澎湃地冲击着南港村,南港人坐不住了,有人进城去打工,有人举家外迁。留在村里的老弱妇孺又能做什么呢?当家人、村支书张永珍时时刻刻在盘算着。村子虽经济薄弱,劳动力不足。但全村山场宽阔、空气清新、闲置房多,如果很好地利用政府扶持养殖的各种优惠政策,挖掘村内资源,发展家庭养殖定是一条致寓的门路。
2004年5月初,张永珍满心欢喜地接受了区委、区政府的扶持,得到1000只雏鸡。正准备分配给群众饲養,万万没有想到,这天大的好事竟然没有人敢接。人们有顾虑啊,一家一户养三五只鸡尚可,再多养没经验,也没那么多钱买饲料。倘若遇上鸡瘟,不但赚不到钱,还要赔光老本。群众思想不通,只能慢慢来、等等看。1000只雏鸡,支部委员们包了下来,张永珍独自认领了820只。她读书学习,咨询访问。功夫不负有心人,她所饲养的雏鸡成活率高达95%以上。秋后,400多只小公鸡卖了8000多元,母鸡进入产蛋期,日产鸡蛋15斤,月收入千余元。
“张永珍没有赔本。”“张永珍赚钱了。”张永珍成功的消息,在南港村风风火火地传开了。有了榜样,村民们纷纷要求加入养鸡行列,张永珍趁机就势组织了南港村养殖协会,第一批会员9户16人。从此她的肩膀上又添了一副重担:指导会员科学养鸡、调配饲料、消毒防疫,乃至联系销售渠道等诸多事务。
更多的人参加到协会养鸡了。有没有更抗病又吃得少,下蛋多的蛋鸡呢?张永珍又盘算起来。
2007年,张永珍通过区妇联得知,农村科技服务港正在推广的“农大三号蛋鸡”就是她日思夜想的品种。这是一种节粮型蛋鸡,由中国农业大学历时20多年育成。这种鸡体形小、占地面积少;耗料少,饲料转化率高,单位鸡蛋成本低;抗病能力强。笼养每个蛋鸡一个周期产蛋290个,林地放养产蛋220个。这下可高兴坏了张永珍。随即便与农村服务港取得了联系。在他们的帮助下,更多的村民养起了节粮型蛋鸡。饲养中她搞明白了,这种鸡以纯种选育和杂种优势的遗传理论为指导,将白羽肉鸡性染色体隐性矮小基因导入到高产额普通褐壳蛋鸡上。张永珍深深为科技的无所不能而叹服,为科技人员造福人民的执着精神所打动。她愿带领更多的村民养上这种鸡。
当然,眼前的这些收入还算不得富有,张永珍与她的伙伴们正在策划果园采摘与树下捡鸡蛋相结合的农家生活新体验活动。南港村的前景又将是什么样子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早年间,贫困的农民,除了种田,便是在自家小院里养几只鸡,用鸡和鸡蛋换些灯油炭火,以应家常日用之需。春天,老母鸡抱窝,孵出一窝小鸡。秋天,小鸡长大了,公鸡拎到集上卖钱,母鸡留在家里下蛋。饲养的好,一只母鸡一年能产二百来个蛋。鸡,曾为农家立过功、做过贡献。难怪当时有人称之为“鸡屁股银行”。今天,人们走在奔小康的路上,养鸡产蛋仍不失为农村积蓄财富、改善生活的一种手段。
南港村坐落在京西九龙山山脚处,村民们世世代代沿袭先辈们的生活方式,沟谷里种几棵庄稼,山坡上栽几棵果树。一家一户的小院内,养上三五只下蛋的鸡,过着清贫的农家生活。虽说前几年办过煤窑开过矿,南港人也风光了几年。后来,为了山区生态,小煤窑关闭了,一切又都恢复如旧。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发家致富的时代潮流汹涌澎湃地冲击着南港村,南港人坐不住了,有人进城去打工,有人举家外迁。留在村里的老弱妇孺又能做什么呢?当家人、村支书张永珍时时刻刻在盘算着。村子虽经济薄弱,劳动力不足。但全村山场宽阔、空气清新、闲置房多,如果很好地利用政府扶持养殖的各种优惠政策,挖掘村内资源,发展家庭养殖定是一条致寓的门路。
2004年5月初,张永珍满心欢喜地接受了区委、区政府的扶持,得到1000只雏鸡。正准备分配给群众饲養,万万没有想到,这天大的好事竟然没有人敢接。人们有顾虑啊,一家一户养三五只鸡尚可,再多养没经验,也没那么多钱买饲料。倘若遇上鸡瘟,不但赚不到钱,还要赔光老本。群众思想不通,只能慢慢来、等等看。1000只雏鸡,支部委员们包了下来,张永珍独自认领了820只。她读书学习,咨询访问。功夫不负有心人,她所饲养的雏鸡成活率高达95%以上。秋后,400多只小公鸡卖了8000多元,母鸡进入产蛋期,日产鸡蛋15斤,月收入千余元。
“张永珍没有赔本。”“张永珍赚钱了。”张永珍成功的消息,在南港村风风火火地传开了。有了榜样,村民们纷纷要求加入养鸡行列,张永珍趁机就势组织了南港村养殖协会,第一批会员9户16人。从此她的肩膀上又添了一副重担:指导会员科学养鸡、调配饲料、消毒防疫,乃至联系销售渠道等诸多事务。
更多的人参加到协会养鸡了。有没有更抗病又吃得少,下蛋多的蛋鸡呢?张永珍又盘算起来。
2007年,张永珍通过区妇联得知,农村科技服务港正在推广的“农大三号蛋鸡”就是她日思夜想的品种。这是一种节粮型蛋鸡,由中国农业大学历时20多年育成。这种鸡体形小、占地面积少;耗料少,饲料转化率高,单位鸡蛋成本低;抗病能力强。笼养每个蛋鸡一个周期产蛋290个,林地放养产蛋220个。这下可高兴坏了张永珍。随即便与农村服务港取得了联系。在他们的帮助下,更多的村民养起了节粮型蛋鸡。饲养中她搞明白了,这种鸡以纯种选育和杂种优势的遗传理论为指导,将白羽肉鸡性染色体隐性矮小基因导入到高产额普通褐壳蛋鸡上。张永珍深深为科技的无所不能而叹服,为科技人员造福人民的执着精神所打动。她愿带领更多的村民养上这种鸡。
当然,眼前的这些收入还算不得富有,张永珍与她的伙伴们正在策划果园采摘与树下捡鸡蛋相结合的农家生活新体验活动。南港村的前景又将是什么样子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