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次调查主要正对宜昌市街道上的流动小商贩,通过对选定路段的小商贩的调查,挖掘这部分人群在城市中给城市各个方面带来的美,并针对他们带来的不良影响给出相关的建议与意见。
关键词:宜昌市 小商贩 美
一、调查概述
1.调查背景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飞速发展,中国的城市组成部分也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城市阶层也逐步的明显化,它们在城市中扮演着各自的角色。而小商贩作为城市低层商业一直是城市研究者的重点关注的群体 。
宜昌作为世界的水电之都,也走进了大城市的行列,作为一个适居城市,一个旅游城市,小商贩的美又将如何在这个城市中体现?
小商贩虽然生存于城市“珊瑚礁”的罅隙里,但这一部分低收入阶层在城市中的存在以及他们的活动却体现出很多独特的美,这正是小商贩在整个城市系统中所扮演己的角色。因此对小商贩的调查有助于人们认识到小商贩在社会中美的一面,让更多的人关注低收入阶层的小商贩,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2.调查目的及意义
调查从小商贩这一弱势群体入手,去发现小商贩在城市中所扮演的独特角色,去探讨小商贩给城市带来的种种影响,深入研究如何合理的疏导、管理小商贩而达到丰富城市空间组成,增加城市活力的目的,由此为城市的管理提出相应的建议。当然,通过这一旅程,我们将对城市的各个组成部分有深入的了解,也提高了我们自身的城市素养。
二、现状调查与分析
1.调查信息
1.1调查区域简介
我们总共调查的区域有:(1)西陵后路:位于宜昌市中心商务区CBD附近;(2)广场路:位于宜昌市夷陵广场一侧;(3)站前路:位于宜昌市旧火车站两侧;(4)东山大道:宜昌市国贸到汽车站段;(5)大明市场路:位于宜昌市大明市场前。
1.2调查对象
本次调研的对象为:小商贩,路边购买者,城市居民,城市管理者。
1.3调查方法
文献法 调查过程中查阅了与小商贩、管理、,街道美学,城市空间文化等相关的文献资料。
观察法:本次调查较为主要的方法,直接观察小商贩的活动状况,特点以及与城市居民的交流,给城市带来的活力等。
问卷法:本次调查针对不同人群共发放问卷200份,其中有效问卷189份。
访谈法:也是本次调查较为主要的方法,针对小商贩、购买者、城市管理者、以及城市居民进行访谈,了解不同人群的不同看法。
2.现状调查及特征分析
2.1小商贩丰富了街道空间的内容
街道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小商贩的存在正丰 富了街 道空间的内容。《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一书指出:“当想到一个城市时,心里有了什么?它的街道。如果一个城市街道看上去挺有趣,那么这个城市看上去就挺有趣,如果这些街道看上去很枯燥,那么这个城市看上去就很枯燥。”小商贩正是这也乐趣的重要源头。
在这几条调查街道上我们可以看的出来小商贩的存在使街道空间的生活内容更加丰富多样。
2.2小商贩增加了街道的人气与活力
从“街”的汉字构成可以看出,“街”为双人旁构字,人气要旺,“行”被拆分在“圭”的两边,所以街是人行为主,熙熙攘攘,才能称之为街,可见人的行为参与是街的重要特征。
通过实地观察记录,发现这些街道上的小商贩的活动会增加街道的活力,他们进行的小商业满足了中下阶层的人群需求,也方便了附近居民的日常生活,这些交易活动的存在使得街道充满人气与活力,对路人也会产生极大的吸引,这样街道的活力能不断延续。
(1)大明路:这里的小商贩主要是买一些蔬菜水果及小孩玩具之类的,每家每户基本上都会在这里买些菜之类的东西,特别是早晨,是买菜的高峰期,人流极大,熟悉的人都会见面打招呼,聊聊天,使这条不起眼的街道充满活力。
东山大道,站前路:这两道位于火车站和汽车站前,处于交通枢纽地段,主要是路过的乘客和行人会在这些小摊上买些水果之类的,而且东山大道沿路有手机城,所以手机贴膜的摊点比较多。这也是路边的一道风景线。
(3)西陵后路,广场路:这两条路在市中心,西陵后路在CBD附近,广场路紧邻夷陵广场,处于人流集中地带,所以小商贩所售之物亦各种各样,能满足不同人群,所以人气很足,活力旺盛。看得出来各个时间段街道上都有小商贩的存在,而且分布不均,且各路段的人气最旺的时刻也是不同的,这就形成了连续的街道活力。
2.3小商贩为街道安全提供了保护之眼
小商贩基本上是活动与固定区域,所以对周围环境比较熟悉,他们在街道上活动时间长,眼睛一直盯着街道,简·雅各布斯把这样的眼睛称为“街道之眼”,简·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于生》中写道:“街道的安全不是主要由警察来维持的,尽管这是警察的责任,它是由一个互相关联的,非正式的网络来维持的,这是有着自觉的抑制手段和标准的网络,由人们自行产生,也有其强制执行。”这些“街道之眼”正是保证街道的安全,就在我们调查过程中有位摆摊的大婶告诉我们人群中有两个小偷,这使得我们有了更高的警惕。这样使得在小商贩存在的街道上行窃的小偷被人关注着,不敢对行人下手,这样街道变得安全了,即使是陌生人走在这样的街道上也会很有安全感,这些正是小商贩的功劳。
2.4小商贩补充了城市的商业形式
日本著名经济学家青木昌彦认为只有一种经济形式的城市,是难以创造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一些不入流的经济形式,却是多姿多彩的经济马赛克。而小商贩正是这些不入流经济形式的重要组成成分。现代城市追求那些高档的CBD,而忽略了这些小商业对城市的重要性,正如调查中我们了解到的一样在整个市中心找不到一个卖纽扣的地方都没有,像这样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小东西已经在如今的城市中慢慢消亡。而正是这些不辞辛劳的小商贩从事的小商业弥补了这些生活中的必不可少的部分。
2.5小商贩的活动也存在不利的影响
我们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小商贩的活动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不良影响
(1)大量的商贩占用人行道,影响行人的通行。
(2)小商贩流动性大,不便于管理,特别是在城市中心地带,影响城市的市容市貌。
(3)小商贩所售物品,特别是食品类的,没有质量保障,存在安全隐患。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由此可见,城市流动小商贩丰富了街道空间,增加了城市活力,并为城市的自我管理带来了契机,于此同时也补充了城市的商业组成部分,如果我们合理的开发利用,对整个城市的发展都有一定的促进。
当然由于商人对市场的迫切需求,对整个城市的秩序都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对整个城市的管理也带来了不便之处,因此我们应该合理的规划管理,将城市间隙间的这种活力充分的表现出来,促进城市的发展,所以可以说小商贩是一个城市最为活跃而积极的经济乃至文化因素,一个没有摊贩的城市就是一个死气沉沉的城市,注定没有活力和前程。
2.建议
2.1加大对流动商贩的关注力度,合理的规划他们的交易市场。
2.2加大城市的管理力度,引导城市小商贩的发展,维持良好的城市秩序。
2.3增加小商贩的环境保护意识,从小商贩自身出发,寻求合理的规划秩序。
参考文献:
【1】簡·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1961年出版
【2】吕晓东,《城市民生与小商贩治理思路》【A】,《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 第4期
【3】陆淑珍 魏万青,《城市外来人口社会融合的结构方程模型——基于珠三角地区的调查》【M】,《人口与经济》2011年05期
关键词:宜昌市 小商贩 美
一、调查概述
1.调查背景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飞速发展,中国的城市组成部分也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城市阶层也逐步的明显化,它们在城市中扮演着各自的角色。而小商贩作为城市低层商业一直是城市研究者的重点关注的群体 。
宜昌作为世界的水电之都,也走进了大城市的行列,作为一个适居城市,一个旅游城市,小商贩的美又将如何在这个城市中体现?
小商贩虽然生存于城市“珊瑚礁”的罅隙里,但这一部分低收入阶层在城市中的存在以及他们的活动却体现出很多独特的美,这正是小商贩在整个城市系统中所扮演己的角色。因此对小商贩的调查有助于人们认识到小商贩在社会中美的一面,让更多的人关注低收入阶层的小商贩,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2.调查目的及意义
调查从小商贩这一弱势群体入手,去发现小商贩在城市中所扮演的独特角色,去探讨小商贩给城市带来的种种影响,深入研究如何合理的疏导、管理小商贩而达到丰富城市空间组成,增加城市活力的目的,由此为城市的管理提出相应的建议。当然,通过这一旅程,我们将对城市的各个组成部分有深入的了解,也提高了我们自身的城市素养。
二、现状调查与分析
1.调查信息
1.1调查区域简介
我们总共调查的区域有:(1)西陵后路:位于宜昌市中心商务区CBD附近;(2)广场路:位于宜昌市夷陵广场一侧;(3)站前路:位于宜昌市旧火车站两侧;(4)东山大道:宜昌市国贸到汽车站段;(5)大明市场路:位于宜昌市大明市场前。
1.2调查对象
本次调研的对象为:小商贩,路边购买者,城市居民,城市管理者。
1.3调查方法
文献法 调查过程中查阅了与小商贩、管理、,街道美学,城市空间文化等相关的文献资料。
观察法:本次调查较为主要的方法,直接观察小商贩的活动状况,特点以及与城市居民的交流,给城市带来的活力等。
问卷法:本次调查针对不同人群共发放问卷200份,其中有效问卷189份。
访谈法:也是本次调查较为主要的方法,针对小商贩、购买者、城市管理者、以及城市居民进行访谈,了解不同人群的不同看法。
2.现状调查及特征分析
2.1小商贩丰富了街道空间的内容
街道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小商贩的存在正丰 富了街 道空间的内容。《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一书指出:“当想到一个城市时,心里有了什么?它的街道。如果一个城市街道看上去挺有趣,那么这个城市看上去就挺有趣,如果这些街道看上去很枯燥,那么这个城市看上去就很枯燥。”小商贩正是这也乐趣的重要源头。
在这几条调查街道上我们可以看的出来小商贩的存在使街道空间的生活内容更加丰富多样。
2.2小商贩增加了街道的人气与活力
从“街”的汉字构成可以看出,“街”为双人旁构字,人气要旺,“行”被拆分在“圭”的两边,所以街是人行为主,熙熙攘攘,才能称之为街,可见人的行为参与是街的重要特征。
通过实地观察记录,发现这些街道上的小商贩的活动会增加街道的活力,他们进行的小商业满足了中下阶层的人群需求,也方便了附近居民的日常生活,这些交易活动的存在使得街道充满人气与活力,对路人也会产生极大的吸引,这样街道的活力能不断延续。
(1)大明路:这里的小商贩主要是买一些蔬菜水果及小孩玩具之类的,每家每户基本上都会在这里买些菜之类的东西,特别是早晨,是买菜的高峰期,人流极大,熟悉的人都会见面打招呼,聊聊天,使这条不起眼的街道充满活力。
东山大道,站前路:这两道位于火车站和汽车站前,处于交通枢纽地段,主要是路过的乘客和行人会在这些小摊上买些水果之类的,而且东山大道沿路有手机城,所以手机贴膜的摊点比较多。这也是路边的一道风景线。
(3)西陵后路,广场路:这两条路在市中心,西陵后路在CBD附近,广场路紧邻夷陵广场,处于人流集中地带,所以小商贩所售之物亦各种各样,能满足不同人群,所以人气很足,活力旺盛。看得出来各个时间段街道上都有小商贩的存在,而且分布不均,且各路段的人气最旺的时刻也是不同的,这就形成了连续的街道活力。
2.3小商贩为街道安全提供了保护之眼
小商贩基本上是活动与固定区域,所以对周围环境比较熟悉,他们在街道上活动时间长,眼睛一直盯着街道,简·雅各布斯把这样的眼睛称为“街道之眼”,简·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于生》中写道:“街道的安全不是主要由警察来维持的,尽管这是警察的责任,它是由一个互相关联的,非正式的网络来维持的,这是有着自觉的抑制手段和标准的网络,由人们自行产生,也有其强制执行。”这些“街道之眼”正是保证街道的安全,就在我们调查过程中有位摆摊的大婶告诉我们人群中有两个小偷,这使得我们有了更高的警惕。这样使得在小商贩存在的街道上行窃的小偷被人关注着,不敢对行人下手,这样街道变得安全了,即使是陌生人走在这样的街道上也会很有安全感,这些正是小商贩的功劳。
2.4小商贩补充了城市的商业形式
日本著名经济学家青木昌彦认为只有一种经济形式的城市,是难以创造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一些不入流的经济形式,却是多姿多彩的经济马赛克。而小商贩正是这些不入流经济形式的重要组成成分。现代城市追求那些高档的CBD,而忽略了这些小商业对城市的重要性,正如调查中我们了解到的一样在整个市中心找不到一个卖纽扣的地方都没有,像这样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小东西已经在如今的城市中慢慢消亡。而正是这些不辞辛劳的小商贩从事的小商业弥补了这些生活中的必不可少的部分。
2.5小商贩的活动也存在不利的影响
我们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小商贩的活动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不良影响
(1)大量的商贩占用人行道,影响行人的通行。
(2)小商贩流动性大,不便于管理,特别是在城市中心地带,影响城市的市容市貌。
(3)小商贩所售物品,特别是食品类的,没有质量保障,存在安全隐患。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由此可见,城市流动小商贩丰富了街道空间,增加了城市活力,并为城市的自我管理带来了契机,于此同时也补充了城市的商业组成部分,如果我们合理的开发利用,对整个城市的发展都有一定的促进。
当然由于商人对市场的迫切需求,对整个城市的秩序都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对整个城市的管理也带来了不便之处,因此我们应该合理的规划管理,将城市间隙间的这种活力充分的表现出来,促进城市的发展,所以可以说小商贩是一个城市最为活跃而积极的经济乃至文化因素,一个没有摊贩的城市就是一个死气沉沉的城市,注定没有活力和前程。
2.建议
2.1加大对流动商贩的关注力度,合理的规划他们的交易市场。
2.2加大城市的管理力度,引导城市小商贩的发展,维持良好的城市秩序。
2.3增加小商贩的环境保护意识,从小商贩自身出发,寻求合理的规划秩序。
参考文献:
【1】簡·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1961年出版
【2】吕晓东,《城市民生与小商贩治理思路》【A】,《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 第4期
【3】陆淑珍 魏万青,《城市外来人口社会融合的结构方程模型——基于珠三角地区的调查》【M】,《人口与经济》2011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