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设计的生成过程对可持续建筑具有重要影响。文章从人、自然、社会三个方面的综合利益的价值目标出发,以设计过程中的六个重要步骤作为节点,对整个设计程序进行了梳理。着重对可持续建筑设计过程中的两个不同于传统建筑设计流程的特殊环节,设计前期的多重利益权衡与设计后期的方案迭代优化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可持续; 建筑; 设计程序;
1 信息加工输入
1.1 现场信息
经纬度(时区)、四季日照(辐射)、主导风向(风速)、降水(雪)、空气温(湿)度、地形(地貌)、地质(结构)、地震烈度、地表(下)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周边建筑物(构筑物)布局、建筑红线、(水电气热等)市政管网、交通、市政规划、区域环境等。
1.2 用户信息
使用习惯、生理(心理)状态、价值观念、审美意趣、职业性质、对可持续性的认知程度等。
1.3 项目建设信息
建筑用途、建筑规模、服务对象、总投资、人员投入、技术条件、能源品类、(本地)材料(设备)供应、项目进程要求、相关法规等。
1.4 项目环境信息
当地传统、风土人情、建筑风格、城市面貌、文化符号、政治形态、社会风尚等。
信息的输入和消化阶段直接影响到以后设计分析的质量水平。在这个具有最明显开放性特征的设计流程中,设计师需要通过观察、实测、体验、记录、速写、拍照、录音、录像、访谈等方法收集信息,绘制出带有基础信息的场地图纸,并对收集的大量繁杂信息进行归类、排序、分组、编码,将一般信息与特殊信息、专项信息与常规信息集中处理为规范统一的信息源,然后在分析评价的基础上挖掘知识规则,并据此搭建信息组合模型。再细小或看似不重要的资源、条件或问题,都可能对方案造成重大的影响或改变设计的方向,必须尽一切可能穷尽所有信息,并通过指标分析和综合判断,尽量避免不利条件和问题因素,放大有利条件和资源因素,为后续的分析与设计工作做一个充分的准备,减少信息不完备性决策的可能性。
2 需求双向评估
从信息加工渐入设计前期的分析研究进程,标志着整个设计流程中的第一次目的对象、思维内容、行为方式的转向,开启的是对可持续建筑项目的系统性“目的——要求”分析。设计首先要考虑的就是用户和业主的利益,但这种考虑一定是以避免对自然环境的伤害为前提的。一面是建筑的使用者和拥有者一方,一面是建筑的自然生态环境一方。业主作为“最后的决断者”,拥有最高的话语权,决定着建成一个什么样综合性能的可持续建筑。用户作为“最终的权威”,是决定建筑功能与品质的最关键一方,项目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他们。但建筑的存在和运行应尽量不形成对所处的周边区域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建筑在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对整个自然环境的不良影响,将环境扰动控制在自然生态的承载范围以内,是实现建筑可持续目标的基础。以人为本与环境保护是项目方案重点要设计的核心的可持续功能,对两者的双重需求评估是一个从整体至细节、宏观至微观、复杂至简单的可接受度平衡的求解过程,它呈现出的是项目方案所必须构建起的功能价值属性的粗壮两翼,是可持续建筑完整的最本质需求内容。
3 三重系统协调
对可持续建筑项目在人、社会、自然三个方面所应具备的功能价值的全面分析,是设计前期分析中的又一个主要内容——在使用需求和环境需求确定的基础上,叠合更宽广维度的价值需求内容。可持续建筑不仅是存在于给定环境,还更是存在于一个“社会—经济—环境”的复杂环境系统中。设计师要扮演一个极具洞察力的问题分析者,真正去理解可持续视野下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既有矛盾又要共处的多重需求及其价值关系。首先,满足人的需求是可持续设计的最终目的,但其范围不仅仅只限于建筑的使用者和拥有者,与建筑项目有关的所有人的需求,以及项目对人们可能形成的影响,也应该是设计人员要考虑的内容。其次,可持续性的需求分析必须充分顾及到社会的构成和运转的复杂性和流动性,探索建筑项目涉及的诸多因素或事物在经济、文化、伦理等社会层面可能产生的正效应和负影响,以及目前所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再次,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建筑的基本底线,所有维度的需求或价值评估,都必须将环境影响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并尽可能做到利于环境保护和促进生态平衡。
4 方案模型建构
由设计前期分析进入到设计进行时,标志着整个设计流程中的第二次目的对象、思维内容、行为方式的转向,开启的是对可持续建筑项目的方案探索。将信息、需求、价值进行逻辑化的感性处理,转化为流程要求、性能指标以及设计过程中的评价标准,输出满足所有要求的综合解决方案,形成可视化、数据化、具体化的显像表达,此为该阶段设计任务的内容和目标。这是一项平衡多维功能需求和拟合丰富价值属性的创造性工作。设计师要扮演一位主导方案设计的协调者,组建一个或多个设计专业团队,并调动各方专业人士的参与积极性和工作能动性,在功能性、生态性、艺术性、情感性、文化性、伦理性、经济性、社会性等意义维度展开方案设计进程。共同探索如何用最小量的资源、资金、人力与时间成本消耗,最有效的技术与设计策略,最低程度的自然环境干扰,最简单的管理运作方式,创造出一个功能和服务最大化、最优质、最多种的可持续建筑。
设计有两个起点:现实的起点是场地,方案的起点在平面。从场地开始,由外向内、由大到小、由表及里——场地规划、建筑布局、单体建筑、空间功能、环境细部的方案渐进式进程,在保持平面、立面、剖面、总平面的全局眼光的同时,应始终将平面作为方案的主导。各种手工的和计算机的图、模型、模拟、文本是推进设计的工具载体,在脑、眼、手、图(模型、模拟、文本)的交互反馈过程中,首先进行的是对建筑功能的要求分析,包括空间体量、功能定义、组织形式等实用性分析,空气品质、光热环境、风环境、声环境等舒适性分析,运行、维护、管理等运营性分析,形态、空间、环境等形象性分析等等内容。在此详细分析的基础上,依据场地环境、自然题材、城市文脉、传统元素、材料属性、技术结构、新潮概念、时代主题、情感特質、兴趣品味等等方面的形象、数据、资料及其特征,进行建筑方案的立意、构思、创作。整合人员、资金、工具、平台、环境等设计资源,组织绿色材料、适宜技术、节能设备、建筑构件等建筑构成要素,进行平面设计、竖向设计、结构设计、环境设计、形式设计,并同步探索整个方案在人、社会、自然三个方面可能产生的其他可持续价值。以建筑可持续属性的最大化为导向,将功能概念与空间精神演绎成建筑语言和工程技术形象,生成内容与形式完整,尺寸、细部、技术问题等均较为详细的设计方案。
5结束语
可持续建筑设计应是理性规则下的创造性智力劳动,其设计程序即是将可持续与人文之复杂性进行分解并加以系统分析的“无序—探序—理序—试序—定序—显序”过程。每一个环节的决策节点对下一个环节而言都具有指令传递和决策基础的性质,在“问题—求解—决策”到“新问题—求解—决策”这样的阶梯式往复上升模型中,每一个阶段都有相对独立的重要意义,整个方案生成是由模糊到清晰、从抽象到形象、从总体到具体、从表面到深入的推演过程,但设计程序并不是完全线性进展的,它是任何两环节间都存在随机双向联系的一个非线性复杂系统。建筑“可持续—人文”品质的高低与设计中的每一阶段、每一节点都是直接关联的,对其流程及模式的合理规范与优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可持续建筑的综合性能和价值意义。
参考文献
[1] 褚冬竹.可持续建筑——设计生成与评价一体化机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
[2] 刘抚英.绿色建筑设计策略[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关键词:可持续; 建筑; 设计程序;
1 信息加工输入
1.1 现场信息
经纬度(时区)、四季日照(辐射)、主导风向(风速)、降水(雪)、空气温(湿)度、地形(地貌)、地质(结构)、地震烈度、地表(下)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周边建筑物(构筑物)布局、建筑红线、(水电气热等)市政管网、交通、市政规划、区域环境等。
1.2 用户信息
使用习惯、生理(心理)状态、价值观念、审美意趣、职业性质、对可持续性的认知程度等。
1.3 项目建设信息
建筑用途、建筑规模、服务对象、总投资、人员投入、技术条件、能源品类、(本地)材料(设备)供应、项目进程要求、相关法规等。
1.4 项目环境信息
当地传统、风土人情、建筑风格、城市面貌、文化符号、政治形态、社会风尚等。
信息的输入和消化阶段直接影响到以后设计分析的质量水平。在这个具有最明显开放性特征的设计流程中,设计师需要通过观察、实测、体验、记录、速写、拍照、录音、录像、访谈等方法收集信息,绘制出带有基础信息的场地图纸,并对收集的大量繁杂信息进行归类、排序、分组、编码,将一般信息与特殊信息、专项信息与常规信息集中处理为规范统一的信息源,然后在分析评价的基础上挖掘知识规则,并据此搭建信息组合模型。再细小或看似不重要的资源、条件或问题,都可能对方案造成重大的影响或改变设计的方向,必须尽一切可能穷尽所有信息,并通过指标分析和综合判断,尽量避免不利条件和问题因素,放大有利条件和资源因素,为后续的分析与设计工作做一个充分的准备,减少信息不完备性决策的可能性。
2 需求双向评估
从信息加工渐入设计前期的分析研究进程,标志着整个设计流程中的第一次目的对象、思维内容、行为方式的转向,开启的是对可持续建筑项目的系统性“目的——要求”分析。设计首先要考虑的就是用户和业主的利益,但这种考虑一定是以避免对自然环境的伤害为前提的。一面是建筑的使用者和拥有者一方,一面是建筑的自然生态环境一方。业主作为“最后的决断者”,拥有最高的话语权,决定着建成一个什么样综合性能的可持续建筑。用户作为“最终的权威”,是决定建筑功能与品质的最关键一方,项目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他们。但建筑的存在和运行应尽量不形成对所处的周边区域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建筑在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对整个自然环境的不良影响,将环境扰动控制在自然生态的承载范围以内,是实现建筑可持续目标的基础。以人为本与环境保护是项目方案重点要设计的核心的可持续功能,对两者的双重需求评估是一个从整体至细节、宏观至微观、复杂至简单的可接受度平衡的求解过程,它呈现出的是项目方案所必须构建起的功能价值属性的粗壮两翼,是可持续建筑完整的最本质需求内容。
3 三重系统协调
对可持续建筑项目在人、社会、自然三个方面所应具备的功能价值的全面分析,是设计前期分析中的又一个主要内容——在使用需求和环境需求确定的基础上,叠合更宽广维度的价值需求内容。可持续建筑不仅是存在于给定环境,还更是存在于一个“社会—经济—环境”的复杂环境系统中。设计师要扮演一个极具洞察力的问题分析者,真正去理解可持续视野下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既有矛盾又要共处的多重需求及其价值关系。首先,满足人的需求是可持续设计的最终目的,但其范围不仅仅只限于建筑的使用者和拥有者,与建筑项目有关的所有人的需求,以及项目对人们可能形成的影响,也应该是设计人员要考虑的内容。其次,可持续性的需求分析必须充分顾及到社会的构成和运转的复杂性和流动性,探索建筑项目涉及的诸多因素或事物在经济、文化、伦理等社会层面可能产生的正效应和负影响,以及目前所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再次,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建筑的基本底线,所有维度的需求或价值评估,都必须将环境影响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并尽可能做到利于环境保护和促进生态平衡。
4 方案模型建构
由设计前期分析进入到设计进行时,标志着整个设计流程中的第二次目的对象、思维内容、行为方式的转向,开启的是对可持续建筑项目的方案探索。将信息、需求、价值进行逻辑化的感性处理,转化为流程要求、性能指标以及设计过程中的评价标准,输出满足所有要求的综合解决方案,形成可视化、数据化、具体化的显像表达,此为该阶段设计任务的内容和目标。这是一项平衡多维功能需求和拟合丰富价值属性的创造性工作。设计师要扮演一位主导方案设计的协调者,组建一个或多个设计专业团队,并调动各方专业人士的参与积极性和工作能动性,在功能性、生态性、艺术性、情感性、文化性、伦理性、经济性、社会性等意义维度展开方案设计进程。共同探索如何用最小量的资源、资金、人力与时间成本消耗,最有效的技术与设计策略,最低程度的自然环境干扰,最简单的管理运作方式,创造出一个功能和服务最大化、最优质、最多种的可持续建筑。
设计有两个起点:现实的起点是场地,方案的起点在平面。从场地开始,由外向内、由大到小、由表及里——场地规划、建筑布局、单体建筑、空间功能、环境细部的方案渐进式进程,在保持平面、立面、剖面、总平面的全局眼光的同时,应始终将平面作为方案的主导。各种手工的和计算机的图、模型、模拟、文本是推进设计的工具载体,在脑、眼、手、图(模型、模拟、文本)的交互反馈过程中,首先进行的是对建筑功能的要求分析,包括空间体量、功能定义、组织形式等实用性分析,空气品质、光热环境、风环境、声环境等舒适性分析,运行、维护、管理等运营性分析,形态、空间、环境等形象性分析等等内容。在此详细分析的基础上,依据场地环境、自然题材、城市文脉、传统元素、材料属性、技术结构、新潮概念、时代主题、情感特質、兴趣品味等等方面的形象、数据、资料及其特征,进行建筑方案的立意、构思、创作。整合人员、资金、工具、平台、环境等设计资源,组织绿色材料、适宜技术、节能设备、建筑构件等建筑构成要素,进行平面设计、竖向设计、结构设计、环境设计、形式设计,并同步探索整个方案在人、社会、自然三个方面可能产生的其他可持续价值。以建筑可持续属性的最大化为导向,将功能概念与空间精神演绎成建筑语言和工程技术形象,生成内容与形式完整,尺寸、细部、技术问题等均较为详细的设计方案。
5结束语
可持续建筑设计应是理性规则下的创造性智力劳动,其设计程序即是将可持续与人文之复杂性进行分解并加以系统分析的“无序—探序—理序—试序—定序—显序”过程。每一个环节的决策节点对下一个环节而言都具有指令传递和决策基础的性质,在“问题—求解—决策”到“新问题—求解—决策”这样的阶梯式往复上升模型中,每一个阶段都有相对独立的重要意义,整个方案生成是由模糊到清晰、从抽象到形象、从总体到具体、从表面到深入的推演过程,但设计程序并不是完全线性进展的,它是任何两环节间都存在随机双向联系的一个非线性复杂系统。建筑“可持续—人文”品质的高低与设计中的每一阶段、每一节点都是直接关联的,对其流程及模式的合理规范与优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可持续建筑的综合性能和价值意义。
参考文献
[1] 褚冬竹.可持续建筑——设计生成与评价一体化机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
[2] 刘抚英.绿色建筑设计策略[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