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对油品气火灾的基础原理、火灾原因分析及其综合预防等问题进行了初浅的分析和论述,希望能够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更好的开展油品存储场所的消防监督管理工作,最大限度的减少油品火灾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消防;油品火灾;储存场所;管理
1前言
油品闪点较低,多属易燃液体,生产、储存过程中火灾危险性大,扑救难度大,易造成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近年来,我国油品火灾形势不容乐观,分析油品火灾形势、特点和规律,研究油品消防安全工作的薄弱环节和重点方向,对提高油品消防安全工作的针对性具有重要价值。本文愿抛砖引玉,对油品火灾的综合防治进行粗浅的探讨。
2基礎原理
石油库及加油站是储存与经营油品的重要场所。原油与成品油均属易燃易爆物资,其蒸气与空气混合,在一定的体积浓度的范围内,如遇明火、火花或高温引火源,会产生强烈的火灾爆炸事故,造成人员及财产的重大损失。原油的闪点一般在20°C—100°C之间,凝固点高,加热和发生火灾时,热播现象明显,当含水在0.3—4%时,容易产生沸溢和喷溅。轻质成品油的闪点低,易燃易爆;重质成品油的凝固点高,自燃点低,加热时容易引起自燃,含有水分的重油燃烧时还能产生沸溢。
从理论上讲,燃烧过程的发生和发展,必须具备以下三个必要条件,即:可燃物、氧化剂和温度(引火源)。常见的石油产品均属易燃液体,具有易燃性、蒸汽的爆炸性、热膨胀性、流动性、静电性和毒害性等基本属性,其中蒸汽的爆炸性在其他几种基本属性的作用下是导致火灾爆炸事故惨烈发生的重要因素。常见的石油产品中,汽油的爆炸极限在1.4--6.0之间,煤油的爆炸极限在1.4--7.5之间,轻柴油的爆炸极限在1.5--4.5之间。
3油品火灾原因分析
3.1明火
根据统计资料,石油储运系统发生的火灾,主要原因中明火引燃占67%,由此看出各种明火引燃是油罐火灾最主要的原因。油罐附近的烟道的火星,车辆喷出的火星、放鞭炮和烧纸的飞火、库区内违章吸烟,动明火、电气焊作业等极易引燃泄露在地面的油品或引爆弥漫在空气中的油蒸汽。
3.2摩擦火花
若油罐的量油孔口没用有色金属制做,钢尺放入或拉出时易与量油孔口边缘摩擦而发生火花,引燃油罐内油蒸汽。
3.3静电
多数油品为带静电物质,很容易产生和聚集静电荷,而且消散慢。一旦碰到火花,足以造成火灾爆炸事故。
3.4电器设备
油罐的主要电气设备如发生故障时,产生的电弧、电火花、高热极易引燃泄漏的油及油蒸汽。若泵房电机、灯具、开关等采用非防爆型或防爆等级不够也易点燃泄漏的油蒸汽。
3.5自燃
如油罐中含硫油品的沉积物在消除时发生自燃,润滑油及重油加温时温度超过闪点而自燃。
4防范油品火灾的措施
通过以上的分析不难看出,要防范油品火灾爆炸事故要从避免以下三个条件的存在入手,即防止油蒸汽积聚、防止引火源在有油蒸汽存在的地方发生、储存油品的场所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隔绝油品与空气的接触。
4.1采用可靠的防雷、防静电措施
石油库及加油站等容易引发油品爆炸火灾的场所往往建(构)筑物的体量都很大,工艺复杂,设备较多,为有效防止雷击、静电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应按照国家有关工程技术规范的标准进行严格的防雷、防静电设计,并定期进行设备的检测、维修。各种管道、油罐、阀门等设备应采用金属或导电性能好的材料进行良好的接地保护,及时有效地导除静电。降低易燃液体在管道中的流速,防止注送可燃液体时的飞溅冲击,以防止静电荷的积聚。为防止设备与设备、设备与管道、管道与储罐等相互之间产生电位差,在这些设备之间及其与管道、储罐的连接处,特别是在放电火花可能引起燃烧爆炸的部位,应用金属导体将它们跨接,消除他们之间的电位差,从而达到防静电的目的。
4.2进行合理的电气防爆设计
根据爆炸危险场所的等级、电气设备的种类和使用条件选择相应的电气设备,所选用的电气设备的防爆级别,不应低于该爆炸危险场所内爆炸性混合物的级别和组别,如0区只能选用本质安全型和其他特别为0区设计的电气设备,1区可选用本质安全型、隔爆型、增安型、充油型、正压型、充砂型等,当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爆炸性混合物时,应按危险程度较高的级别和组别选用。
4.3合理设置油品回收装置
石油库及加油站在收发成品油--尤其是汽油时会产生大量的油蒸汽,大型储罐的放空口和呼吸阀处也会产生大量的油蒸汽,这些潜在隐患的存在增加了爆炸火灾的危险程度。通常的油品回收方法有四种,即气凝法、吸收法、吸附法和自体补偿法。气凝法是将作业场地油蒸汽通过收集器将其收集起来,通过盘在制冷机的冷凝板上的集气管,使油蒸汽在管中冷却,由气态变成液态。吸收法是利用气体在液体中不同的溶解度,用适当的液体作吸收剂对油蒸汽惊醒吸收,然后进行分离,达到回收的目的。吸附法是用活性碳分子筛等物质吸附油蒸汽,然后脱附,达到回收目的。自体补偿法是将油蒸汽引回储罐中自体补偿。
4.4强化油品收发过程中的安全操作
油品收发是石油库及加油站的一项基本工作,它既是直接服务于企业的经营活动,也是油品安全防事故的一个重要环节。大量火灾爆炸事故教训告诉我们在油品收发过程中,必须做到合理安排容器,防止容器安排不当,导致混油、冒油事故发生;建立健全油品监装、监卸机制,强化现场监督工作,防止因闸阀没开或开错而发生喷油、漏油;加强设备状况的现场检查,在油品装卸前应认真检查所有设备的运行状况,如管线是否渗漏,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合理安排现场保护措施,如现场工作人员是否按照规定着装,各种接地保护是否到位,现场是否配备了充足的灭火器材
4.5加强管理,及时消除各种隐患
认真执行消防安全规定,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加强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普及防火、灭火知识,加强消防训练与演习。严格控制明火作业、严防金属互相撞击产生火花、防止动力设备产生火星。坚持消防人员的值班,在节假日,冬季干燥季节特别要注意防火工作的大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5结束语
油品火灾的认定是一项较为系统的辨识过程,是现场勘查—物证分析—勘查核实的反复过程,每一环节均不可偏废。在火灾调查过程中,残留的痕迹物证十分普遍,必须将痕迹物证同其他痕迹物证联系起来,形成以起火点为中心向四周蔓延的立体分布体系,才能揭示火灾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燃烧规律及其变化。同时,希望社会各界能够更好的开展油品储存场所的消防监督管理工作,最大限度的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公安部消防局. 中国消防年鉴[M]. 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5:825-826.
[2]金河龙 . 火灾痕迹物证与原因认定[M].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455-457.
[3][美] 约翰D.德汉 陈爱平,徐晓楠主译. 柯克火灾调查 [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133-134.
[4]火灾防灾自救手册.长春出版社.
关键词:消防;油品火灾;储存场所;管理
1前言
油品闪点较低,多属易燃液体,生产、储存过程中火灾危险性大,扑救难度大,易造成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近年来,我国油品火灾形势不容乐观,分析油品火灾形势、特点和规律,研究油品消防安全工作的薄弱环节和重点方向,对提高油品消防安全工作的针对性具有重要价值。本文愿抛砖引玉,对油品火灾的综合防治进行粗浅的探讨。
2基礎原理
石油库及加油站是储存与经营油品的重要场所。原油与成品油均属易燃易爆物资,其蒸气与空气混合,在一定的体积浓度的范围内,如遇明火、火花或高温引火源,会产生强烈的火灾爆炸事故,造成人员及财产的重大损失。原油的闪点一般在20°C—100°C之间,凝固点高,加热和发生火灾时,热播现象明显,当含水在0.3—4%时,容易产生沸溢和喷溅。轻质成品油的闪点低,易燃易爆;重质成品油的凝固点高,自燃点低,加热时容易引起自燃,含有水分的重油燃烧时还能产生沸溢。
从理论上讲,燃烧过程的发生和发展,必须具备以下三个必要条件,即:可燃物、氧化剂和温度(引火源)。常见的石油产品均属易燃液体,具有易燃性、蒸汽的爆炸性、热膨胀性、流动性、静电性和毒害性等基本属性,其中蒸汽的爆炸性在其他几种基本属性的作用下是导致火灾爆炸事故惨烈发生的重要因素。常见的石油产品中,汽油的爆炸极限在1.4--6.0之间,煤油的爆炸极限在1.4--7.5之间,轻柴油的爆炸极限在1.5--4.5之间。
3油品火灾原因分析
3.1明火
根据统计资料,石油储运系统发生的火灾,主要原因中明火引燃占67%,由此看出各种明火引燃是油罐火灾最主要的原因。油罐附近的烟道的火星,车辆喷出的火星、放鞭炮和烧纸的飞火、库区内违章吸烟,动明火、电气焊作业等极易引燃泄露在地面的油品或引爆弥漫在空气中的油蒸汽。
3.2摩擦火花
若油罐的量油孔口没用有色金属制做,钢尺放入或拉出时易与量油孔口边缘摩擦而发生火花,引燃油罐内油蒸汽。
3.3静电
多数油品为带静电物质,很容易产生和聚集静电荷,而且消散慢。一旦碰到火花,足以造成火灾爆炸事故。
3.4电器设备
油罐的主要电气设备如发生故障时,产生的电弧、电火花、高热极易引燃泄漏的油及油蒸汽。若泵房电机、灯具、开关等采用非防爆型或防爆等级不够也易点燃泄漏的油蒸汽。
3.5自燃
如油罐中含硫油品的沉积物在消除时发生自燃,润滑油及重油加温时温度超过闪点而自燃。
4防范油品火灾的措施
通过以上的分析不难看出,要防范油品火灾爆炸事故要从避免以下三个条件的存在入手,即防止油蒸汽积聚、防止引火源在有油蒸汽存在的地方发生、储存油品的场所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隔绝油品与空气的接触。
4.1采用可靠的防雷、防静电措施
石油库及加油站等容易引发油品爆炸火灾的场所往往建(构)筑物的体量都很大,工艺复杂,设备较多,为有效防止雷击、静电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应按照国家有关工程技术规范的标准进行严格的防雷、防静电设计,并定期进行设备的检测、维修。各种管道、油罐、阀门等设备应采用金属或导电性能好的材料进行良好的接地保护,及时有效地导除静电。降低易燃液体在管道中的流速,防止注送可燃液体时的飞溅冲击,以防止静电荷的积聚。为防止设备与设备、设备与管道、管道与储罐等相互之间产生电位差,在这些设备之间及其与管道、储罐的连接处,特别是在放电火花可能引起燃烧爆炸的部位,应用金属导体将它们跨接,消除他们之间的电位差,从而达到防静电的目的。
4.2进行合理的电气防爆设计
根据爆炸危险场所的等级、电气设备的种类和使用条件选择相应的电气设备,所选用的电气设备的防爆级别,不应低于该爆炸危险场所内爆炸性混合物的级别和组别,如0区只能选用本质安全型和其他特别为0区设计的电气设备,1区可选用本质安全型、隔爆型、增安型、充油型、正压型、充砂型等,当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爆炸性混合物时,应按危险程度较高的级别和组别选用。
4.3合理设置油品回收装置
石油库及加油站在收发成品油--尤其是汽油时会产生大量的油蒸汽,大型储罐的放空口和呼吸阀处也会产生大量的油蒸汽,这些潜在隐患的存在增加了爆炸火灾的危险程度。通常的油品回收方法有四种,即气凝法、吸收法、吸附法和自体补偿法。气凝法是将作业场地油蒸汽通过收集器将其收集起来,通过盘在制冷机的冷凝板上的集气管,使油蒸汽在管中冷却,由气态变成液态。吸收法是利用气体在液体中不同的溶解度,用适当的液体作吸收剂对油蒸汽惊醒吸收,然后进行分离,达到回收的目的。吸附法是用活性碳分子筛等物质吸附油蒸汽,然后脱附,达到回收目的。自体补偿法是将油蒸汽引回储罐中自体补偿。
4.4强化油品收发过程中的安全操作
油品收发是石油库及加油站的一项基本工作,它既是直接服务于企业的经营活动,也是油品安全防事故的一个重要环节。大量火灾爆炸事故教训告诉我们在油品收发过程中,必须做到合理安排容器,防止容器安排不当,导致混油、冒油事故发生;建立健全油品监装、监卸机制,强化现场监督工作,防止因闸阀没开或开错而发生喷油、漏油;加强设备状况的现场检查,在油品装卸前应认真检查所有设备的运行状况,如管线是否渗漏,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合理安排现场保护措施,如现场工作人员是否按照规定着装,各种接地保护是否到位,现场是否配备了充足的灭火器材
4.5加强管理,及时消除各种隐患
认真执行消防安全规定,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加强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普及防火、灭火知识,加强消防训练与演习。严格控制明火作业、严防金属互相撞击产生火花、防止动力设备产生火星。坚持消防人员的值班,在节假日,冬季干燥季节特别要注意防火工作的大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5结束语
油品火灾的认定是一项较为系统的辨识过程,是现场勘查—物证分析—勘查核实的反复过程,每一环节均不可偏废。在火灾调查过程中,残留的痕迹物证十分普遍,必须将痕迹物证同其他痕迹物证联系起来,形成以起火点为中心向四周蔓延的立体分布体系,才能揭示火灾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燃烧规律及其变化。同时,希望社会各界能够更好的开展油品储存场所的消防监督管理工作,最大限度的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公安部消防局. 中国消防年鉴[M]. 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5:825-826.
[2]金河龙 . 火灾痕迹物证与原因认定[M].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455-457.
[3][美] 约翰D.德汉 陈爱平,徐晓楠主译. 柯克火灾调查 [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133-134.
[4]火灾防灾自救手册.长春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