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深度学习是核心素养的迁移和应用,基于深度学习背景下对“物质的燃烧”一课教学,从“主题的确立”“学科核心素养分析”“实践案例”进行评价与思考。
【关键词】深度学习火炬的设计评价思考
2019年12月初,以“实施深度学习 推动课堂革命”为主题的第六届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研讨会暨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成果交流会在北京召开,笔者作为江苏区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与会期间,一节基于以“深度学习”为背景设计的课例“我为北京冬奥会设计火炬”的化学示范课引发笔者的深入思考。
本节教学来源于人教版化學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其核心知识包括了燃烧与灭火、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等知识。该主题承载着发展学生对条件控制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等学科核心的功能。本节授课对象为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九年级学生。学生思维活跃,自主探究意识很强。学生在“火炬设计”主题的引领下,参与感提升,学习动机增强。
在学科育人价值层面,学生由被动地学习化石燃料、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转变为任务驱动,自发探究。很好的体现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意识。同时让学生感受化学对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情感。在基于主题式深入学习的背景下,本节教学主题的选择,无论从教材的编排,还是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性格特征来看,很具挑战性和时代气息,同时对于锻炼学生的信息整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很有帮助。但是,在课堂教学推进过程中,笔者仍感觉有需商榷之处。
一、课堂教学设计流程
教学环节学习活动
环节1:从社会热点到通过化学视角研究真实问题问题1:如果你来参与冬奥会火炬的制作,你会如何设计,需要解决哪些方面的问题?
环节1的设计让学生的视角转移为化学视角,聚焦到物质的变化与性质上来,意在让学生明确4个主要的研究问题:(1)火炬的燃烧。(2)火焰的控制。(3)燃料的选择。(4)外观的设计。通过师生对话和学生的表达,分析诊断学情,关注是否具备化学视角、是否能从多角度看待事物、思考问题,在问题的拆解过程中,是否聚焦到物质的性质与变化。但是从学生的反应来看,回答的想法明显超出了教师的预期,例如有学生提到:颜色的选择、形状的确定、质地要轻、要有合适的长度、体现中国特色……学生对于第4问题的关注度明显高于前三个问题。课题把有关化学知识放大到问题中来应用,正反映了教材以社会中的问题为中心来学习化学知识的思想。事实上,我们社会中很多问题的解决不是哪一门科学所独立承担的[1]。奥运火炬的设计问题,看似简单,其背后需要有力学、美学、材料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学生对他们的“奇思妙想”的答案充满期待,期望在课堂得到教师对他们答案的肯定或是否定,并给出相关的解释。这样一来,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除了和燃烧相关的以外,教师无法在课堂上给予学生恰当的点评。不免有一种“伪研究”的感觉。能否将切入点给的小一些,例如“单就有机物在空气中燃烧这个角度你认为我们需要解决哪些问题?”效果可能会更好。
二、给学生创造了较为真实的情景
教学中,授课教师以“2012年伦敦奥运火炬传递途中意外熄灭”小视频导入,从火炬为何会意外熄灭切入,提出问题2、问题3。给学生创造了较为真实的情景。教师通过师生的对话,评价学生是否能够基于生活经验,提出合理猜想。学生分组设计、汇报实验方案探究燃烧条件,师生共同评价,实施课堂“教—学—评”一体化。教师在点评时主要着眼于以下三个层面:(1)是否明确实验目的,能否在资料的支持下设计可行方案。(2)方案设计是否有对比意识,是否注意条件的控制。(3)方案是否严谨,是否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最终归纳为燃烧的三个要素:有可燃物参与、有氧气参加、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人大附中的学生思维非常活跃,视野开阔,对于教师归纳的三个要素提出来质疑,例如,空气中存在大量的氮气,如何证明火炬的在空气中的燃烧就是和氧气反应而非氮气?除了氧气之外,其他气体就不能支持燃烧吗?由于空气是学生化学学习中首次专题学习的化学物质,并且由于学生积累的自然科学知识基础多来自小学科学以及初中物理和生物课程学习,学科思维的差异和已有的方法训练尚不能支撑学生很好的地融入化学课程的科学论证学习,因此,一开始主要由教师尽可能提供较多的证据给学生,让学生从中选取利用,随后尝试提出观点并进行论证,逐步构建证据与观点的联系[2]。化学科学科核心素养倡导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教师既然在评价学生的设计方案时强调对比意识和条件的控制,课前应有充分的预设,不妨就现场学生就学生提出的问题用演示实验,让学生真正理解燃烧,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证据推理意识,为火灾的扑救奠定初步的基础,解决学生心中的疑惑。
教师观察学生实验,通过小组汇报,评价学生能否准确地表达实验结果,条理是否清晰,逻辑是否合理。通过与学生的对话,评价学生是否掌握燃烧的条件,是否能从化学视角解决问题。最后形成对设计火炬的一般认识:(1)保证有足够的燃料。(2)输送燃料的管道保持通畅。(3)燃料能接触足够的氧气。(4)防风防雨,以免低于燃料的着火点。至此,教师的课堂授课过程基本结束。下课铃声响了之后,笔者也常常舒了一口气,我想,如果我是授课老师,课后学生问我,2000年,悉尼奥运会,为什么火炬能在水下传递,我该如何作答呢?
三、如何将真实复杂问题有效转化为教学活动
一方面教师自己需要先就真实复杂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完成对实验本体的开发。另一方面,教师在自主进行探究的过程中,需要对实验本体中学生可能的发展点进行分析,基于这些可能的发展点为学生设置合理的探究台阶,进行问题拆解,从而完成将真实复杂问题解决过程向课堂中学生可完成的问题解决活动的转化[3]。在大概念、大任务下的学习,要充分认识学生的发展层级,问题的预设着眼于学生的障碍点。课堂中学生启了哪些蒙,解了什么惑,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深度学习背景下的教学,教师要转变个人的角色,由原来的讲授者转变为学生思维发展的支撑者。
总结
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既要关注核心知识,又要超越核心知识。以任务为中心的课堂,设计的问题应是要具有挑战性,开放性,驱动性。更要紧紧围绕“做真事”,“真做事”,展开,最会升格学生成“会做事”。这才是课堂教学的最终落脚点。
【参考文献】
[1]倪娟.基于社会性科学议题的理科教学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8:211.
[2]黄媛媛,陈凯,丁小婷.九年级化学教学中的科学论证启蒙—基于“氮气”主题拓展的深度备课成果[J].化学教学,2018(12):56.
[3]王磊等.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化学学科能力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256-257.
(作者单位:江苏省新沂市第一中学)
【关键词】深度学习火炬的设计评价思考
2019年12月初,以“实施深度学习 推动课堂革命”为主题的第六届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研讨会暨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成果交流会在北京召开,笔者作为江苏区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与会期间,一节基于以“深度学习”为背景设计的课例“我为北京冬奥会设计火炬”的化学示范课引发笔者的深入思考。
本节教学来源于人教版化學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其核心知识包括了燃烧与灭火、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等知识。该主题承载着发展学生对条件控制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等学科核心的功能。本节授课对象为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九年级学生。学生思维活跃,自主探究意识很强。学生在“火炬设计”主题的引领下,参与感提升,学习动机增强。
在学科育人价值层面,学生由被动地学习化石燃料、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转变为任务驱动,自发探究。很好的体现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意识。同时让学生感受化学对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情感。在基于主题式深入学习的背景下,本节教学主题的选择,无论从教材的编排,还是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性格特征来看,很具挑战性和时代气息,同时对于锻炼学生的信息整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很有帮助。但是,在课堂教学推进过程中,笔者仍感觉有需商榷之处。
一、课堂教学设计流程
教学环节学习活动
环节1:从社会热点到通过化学视角研究真实问题问题1:如果你来参与冬奥会火炬的制作,你会如何设计,需要解决哪些方面的问题?
环节1的设计让学生的视角转移为化学视角,聚焦到物质的变化与性质上来,意在让学生明确4个主要的研究问题:(1)火炬的燃烧。(2)火焰的控制。(3)燃料的选择。(4)外观的设计。通过师生对话和学生的表达,分析诊断学情,关注是否具备化学视角、是否能从多角度看待事物、思考问题,在问题的拆解过程中,是否聚焦到物质的性质与变化。但是从学生的反应来看,回答的想法明显超出了教师的预期,例如有学生提到:颜色的选择、形状的确定、质地要轻、要有合适的长度、体现中国特色……学生对于第4问题的关注度明显高于前三个问题。课题把有关化学知识放大到问题中来应用,正反映了教材以社会中的问题为中心来学习化学知识的思想。事实上,我们社会中很多问题的解决不是哪一门科学所独立承担的[1]。奥运火炬的设计问题,看似简单,其背后需要有力学、美学、材料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学生对他们的“奇思妙想”的答案充满期待,期望在课堂得到教师对他们答案的肯定或是否定,并给出相关的解释。这样一来,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除了和燃烧相关的以外,教师无法在课堂上给予学生恰当的点评。不免有一种“伪研究”的感觉。能否将切入点给的小一些,例如“单就有机物在空气中燃烧这个角度你认为我们需要解决哪些问题?”效果可能会更好。
二、给学生创造了较为真实的情景
教学中,授课教师以“2012年伦敦奥运火炬传递途中意外熄灭”小视频导入,从火炬为何会意外熄灭切入,提出问题2、问题3。给学生创造了较为真实的情景。教师通过师生的对话,评价学生是否能够基于生活经验,提出合理猜想。学生分组设计、汇报实验方案探究燃烧条件,师生共同评价,实施课堂“教—学—评”一体化。教师在点评时主要着眼于以下三个层面:(1)是否明确实验目的,能否在资料的支持下设计可行方案。(2)方案设计是否有对比意识,是否注意条件的控制。(3)方案是否严谨,是否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最终归纳为燃烧的三个要素:有可燃物参与、有氧气参加、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人大附中的学生思维非常活跃,视野开阔,对于教师归纳的三个要素提出来质疑,例如,空气中存在大量的氮气,如何证明火炬的在空气中的燃烧就是和氧气反应而非氮气?除了氧气之外,其他气体就不能支持燃烧吗?由于空气是学生化学学习中首次专题学习的化学物质,并且由于学生积累的自然科学知识基础多来自小学科学以及初中物理和生物课程学习,学科思维的差异和已有的方法训练尚不能支撑学生很好的地融入化学课程的科学论证学习,因此,一开始主要由教师尽可能提供较多的证据给学生,让学生从中选取利用,随后尝试提出观点并进行论证,逐步构建证据与观点的联系[2]。化学科学科核心素养倡导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教师既然在评价学生的设计方案时强调对比意识和条件的控制,课前应有充分的预设,不妨就现场学生就学生提出的问题用演示实验,让学生真正理解燃烧,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证据推理意识,为火灾的扑救奠定初步的基础,解决学生心中的疑惑。
教师观察学生实验,通过小组汇报,评价学生能否准确地表达实验结果,条理是否清晰,逻辑是否合理。通过与学生的对话,评价学生是否掌握燃烧的条件,是否能从化学视角解决问题。最后形成对设计火炬的一般认识:(1)保证有足够的燃料。(2)输送燃料的管道保持通畅。(3)燃料能接触足够的氧气。(4)防风防雨,以免低于燃料的着火点。至此,教师的课堂授课过程基本结束。下课铃声响了之后,笔者也常常舒了一口气,我想,如果我是授课老师,课后学生问我,2000年,悉尼奥运会,为什么火炬能在水下传递,我该如何作答呢?
三、如何将真实复杂问题有效转化为教学活动
一方面教师自己需要先就真实复杂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完成对实验本体的开发。另一方面,教师在自主进行探究的过程中,需要对实验本体中学生可能的发展点进行分析,基于这些可能的发展点为学生设置合理的探究台阶,进行问题拆解,从而完成将真实复杂问题解决过程向课堂中学生可完成的问题解决活动的转化[3]。在大概念、大任务下的学习,要充分认识学生的发展层级,问题的预设着眼于学生的障碍点。课堂中学生启了哪些蒙,解了什么惑,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深度学习背景下的教学,教师要转变个人的角色,由原来的讲授者转变为学生思维发展的支撑者。
总结
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既要关注核心知识,又要超越核心知识。以任务为中心的课堂,设计的问题应是要具有挑战性,开放性,驱动性。更要紧紧围绕“做真事”,“真做事”,展开,最会升格学生成“会做事”。这才是课堂教学的最终落脚点。
【参考文献】
[1]倪娟.基于社会性科学议题的理科教学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8:211.
[2]黄媛媛,陈凯,丁小婷.九年级化学教学中的科学论证启蒙—基于“氮气”主题拓展的深度备课成果[J].化学教学,2018(12):56.
[3]王磊等.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化学学科能力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256-257.
(作者单位:江苏省新沂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