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淡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mk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教好书更要育好人。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它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育才先育德,成才先成人。”体育教学同其它学科一样,要把“育人”放在体育教学首位。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参透德育教育。广大体育教师在传授体育知识、技能的同时,应根据体育学科的教学特点,从不同方面,不失时机地、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贯彻德育教育。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贯彻德育教育,我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 寓德育于严格规范中
  体育教学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活动形式多样,活动范围广泛,体育活动必须有严格的规范要求,才能使体育活动得以顺利实施。这为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创造了条件。体育课堂常规是上好体育课的保障。它要求学生上课必须穿运动鞋、运动服;按时上课不迟到、不早退,做到有事请假、不无故旷课;认真听讲、刻苦锻炼、互相保护和帮助、爱护器材等;学生从集合整队、队列练习到队形变换都有严格的要求。把 体育课堂常规落实到每一节体育课中,可以培养学生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习惯,有利于体育活动的开展。如: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经常有布置场地、搬运器材、清扫运动场、整理器械和修理器材等活动,在这些活动过程中可教育学生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爱惜劳动成果的优良品质,养成热爱活动、爱护公务的习惯。在体育竞赛时,可以通过提议静思规则和制度的约束,培养学生发扬公开、公平、公正的体育精神和尊重对手、遵守规则、服从裁判等体育道德品质。在游戏活动中,鼓励学生自己制定游戏规则,并要求大家共同遵守游戏规则,否则取得的成绩无效,久而久之,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组织纪律性。
  二、 寓德育于课堂教学中
  《体育与健康》教材内容丰富,不同的内容所蕴含的教育因素也不同。例如长跑,侧重于毅力和恒心;武术侧重于吃苦精神和持之以恒;球类运动侧重于勇敢、果断、自信、坚韧等。因此,见识要根据教材的特点,明确德育目标,有的放矢地把德育教育渗透到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学生在运动技能学习中,要经过动作由生疏、僵硬、呆板到熟练、协调直至自动化的形成过程。要使学生明白做任何事情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达到的,都需要经过长期艰苦的磨练。教育学生要正视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战胜困难的决心,以及坚韧不拔的意志。
  课堂教学中为达到一定的练习强度和密度,教师设定了一定的练习强度、次数、距离、组次等,并要求在一定时间内完成。练习时,有的同學表现为情绪高涨、思维敏捷、注意力集中、有恒心、有毅力、乐于完成任务;有的同学情绪波动较大,动作反应迟钝、不协调,难以完成任务;有的同学胆小、腼腆、动作拘谨而完不成任务。这时。教师要抓住时机,针对不同学生的具体表现,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从而保证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例如:有的学生耐力素质、意志力差,在耐久跑教学中往往不能坚持到底,达不到教学的目的。这时,老师额可以讲一些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的故事,也可以讲一些优秀运动员奋勇拼搏、为国争光的故事,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勇敢、坚毅的意志品质。
  三、寓德育于体育竞赛中
  体育教学是在一定的组织形式下进行的,学校的体育活动几乎都是集体活动,这就为培养学生互帮互助的团队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创造了条件。体育竞赛要求有组织、有纪律、密切合作、互相帮助,共同完成某项活动。学生在练习中常面临集体主义与个人英雄主义的艰难抉择,体育课比室内文化课有更多的进行集体主义教育的机会,抓住时机,加强主义安全,不计个人得失,应从大局出发,养成个人服从集体、少数服从多数,执行集体决议,自觉遵守纪律的好习惯。
  进行比赛时,参加竞赛的同学为了集体的荣誉,力争上游、努力拼搏;不参加竞赛的同学,为本班的同学呐喊助威;胜利后互相致意、互相庆贺;失败了也不气馁,总结经验、分析原因、以备再战,平等竞争的精神。
  体育运动和竞技比赛,增加了人际间的交流,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品质,消除了人的精神烦恼,催人奋进,给人愉悦,使人的身心得到和谐健康发展。例如:学生失败了,教师及时给予鼓励,以增强信心,重整旗鼓,以备再战;学生胜利了,容易骄傲,教师讲讲骄兵必败的道理,树立学生正确的竞赛心态。又如竞赛中,学生易犯个人英雄主义的错误,往往盲目蛮干。这时,老师讲安全的重要性,讲个人、集体、国家的关系,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以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团结友爱、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
  四、寓德育于群体活动中
  学校群体活动有早操、课间操、课外活动、田径队训练和比赛等,这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时机,这些活动可以活跃师生生活,陶冶情操,树立良好校风、学风,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体育教师要结合学校团委、政教处制定的教育目标,使学校的群体活动与德育活动相结合,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如定期开展运动会、举办队列队形、广播体操、跳大绳、拔河等比赛。对课间操进行检查、评比,并实行量化考核管理,成为评选文明班级的条件之一,真正把度与教育渗透到各种活动中去。这些群体活动都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好时机。
  五、寓德育于突发事件中
  由于体育教学活动大多在室外,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教学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不可预料的事情。因此,体育教师要善于利用突发事件,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变不利为有利,使课堂教学顺利进行。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发现不良现象应及时给予指出,变现好的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树立学习的榜样,并利用课堂小结给予点评,使学生明辨是非,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在一次“立定跳远”教学中,我反复讲解动作要领,做了两次示范。然后,请一位平时体育教育素质较好的学生试跳一次,不料该生没掌握好要领,落地时重心偏移,滑了一跤。摔在地上。这一摔挫伤了全班学生同学的勇气。轮到自己练习时你推我让,不愿跳。针对这种情况,我及时停止练习。在耐心给学生讲解动作要领的同时,讲述我国运动员如何带伤参赛为国争光的故事,让学生正确对待困难。使他们明白:只要树立心里、鼓起勇气,困难就会迎刃而解。通过这一番的耐心教育,学生消除了恐惧心里,个个争先恐后地练习,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增强了学生的信心和勇气。
  综上所述,体育教师要抓住各种有利时机,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一切活动都要通过教师作用于学生。如何把德育寓于体育教学之中,关键在于教师。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把德育贯穿于整个体育教学之中。
其他文献
听力是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方面,是获得语言感受的最主要的途径,是提高说、读、写的基础,是学习英语、提高英语交际能力的必备条件。要真正掌握英语必须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但在实际学习中,听力不同于允许反复思考的阅读,所有的语言知识必须在一瞬间同时运作,稍一疏忽,就难以捕捉内容。在目前的英语教学中,普遍较为重视笔试,学生也颇感得心应手,而对听力测试却望而生畏。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呢?  一:坚持用
期刊
摘要:作文教学中的创新思维是阅读和写作的纽带,也是习作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更是对中学生写作能力的锤炼。也是素质教育的又一项新的内容。那么在中学作文教学中怎样培养提高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呢?,作文教学内容中含有大量训练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的素材。那么在中学作文教学中,如何利用这些素材,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当今语文教学中值得探究的课题。如何通过作文教学来培养提高小学生的写作
This study presents a parametric system identification approach to estimate the dynamics of a chemical plant from experimental data and develops a robust PID co
摘 要:《新课标》要求教师彻底改变教育观念,切实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关系也由“师者至上”变为平等的朋友关系,倡导生生合作,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研讨,主动发揮。  关键词:初中英语 新课改 教学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望发达不竭的动力。知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是素质教育的实践者和实施者,是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教育的关键。在新
铜陵市地处安徽省中南部,是长江沿岸的新兴工贸港口城市。三千多年的采冶铜历史赋予了这个城市浓厚的文化底蕴和坚实的工业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在响应和贯彻落实国家“资源型
随着教育改革的全方位展开和逐年完善优化,学校对学生道德品行的专注度也越来越高.而义务教育阶段是学生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正是树立健康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
一、转变观念,革新课堂教学方法  初中物理,是在小学“科学”的基础上开设的一门观察和解释自然界中人们生活周围出现的一些现象的学科。要学好物理,既要有扎实的语文功底,还要有熟练的数学运算能力,并且要养成良好的物理学科应具备的思维和推理能力。  传统的物理教学偏重于知识的传授,学生的时间和精力主要投入到知识点的学习和解题之中,因而对过程和方法就相应关注的较少,自然无法真正实现提升科学素养、培养科学精神
期刊
初中的英语教师大概都有这样的体会,初中刚入学时,学生们学习英语的兴致都很高。但随着年级的升高,词汇量的增加,课文篇幅的加长,语法难度的深入,他们开始感到吃力,学习兴趣、动机、信心、情感、意志等动力因素都受到影响,从而对英语学习产生畏惧、厌恶的心理,学习心理障碍由此而成,开始出现了两极分化现象。  常言道:“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方法。”中学生可塑性很大,每个学生就智力而言都有希望学好英语。
期刊
摘要:课堂教学效果与《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所提出的要求密切相关。为此,许多体育工作者对如何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果,从教师的“主导作用”方面,提出了不少可取的建议。  关键词:初中体育 教学情境 课堂  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主阵地,课堂学习是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主要途径。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体育教师应该考虑也必须解决好的问题。  一、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