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是一种重要的形式,但是存在多种原因的影响,现在师生互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发展的并不是很好。基于此,本文就小学语文师生互动教学法的应用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互动教学
教学中要把课堂活动看成是师生之间的一种真诚、和谐的交往与沟通,视教学过程为一个动态发展的教与学统一的交互影响和交互活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优化“教学互动”的方式,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者个体与教学中介(如教材)的互动,强化人与社会环境的交互影响,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一、互动创新,在课堂教学中落实
1.营造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满足人的爱和受尊重的需要,人就会感受到自己有价值、有用处、有能力,从而焕发出自尊、自强、自我实现的需要,也易于迸发出创新的火花。”为了让学生的这种需要得到满足,教师要营造一种氛围,使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民主平等、团结和谐。
2.质疑问难,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我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上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对学生采取“两欢迎、三允许”的政策,即“欢迎质疑,欢迎争辩”,“允许出错,允许改正,允许保留意见”。教师要善于在留出的时空余地为学生创设质疑的情境。教师要把握好提问的三个要素:提问的时间、环境(氛围)和问题自身。一言以蔽之,应在最佳的时间,最活跃的环境(学生的求知欲最强时),提出能激起学生思考的问题。教师鼓励学生向老师发问,同样要注意上面三个要素。教师课前要充分考虑,讲到什么时候让学生提出有利于全体学生掌握新知识的问题。
二、在关爱、激励、自信中实现有效互动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根据“罗森塔尔效应”,自信心对于学生学习非常重要。
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从18个班中随意抽取了一些学生,以赞赏的口吻、煞有介事地将“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郑重交给校长和有关教师,并一再叮嘱:千万保密,否则会影响实验的正确性。八个月后进行复试,奇迹出现了:名单上的学生,个个成绩进步快,情绪活泼开朗,求知欲旺盛,与老师的感情特别浓厚。为什么这些本来十分普通的孩子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原因就在于心理学家通过“权威性谎言”暗示老师,坚定了老师对名单上的学生的信心,激发了教师独特的深情,教师通过眼神、笑貌、嗓音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唤起了他们的信心,点燃了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更加自爱自强,一股幸福、欢乐、奋发的激流在学生心中荡漾,使他们学习时变得更加主动、积极。
三、教学互动中的行为状态
互动教学中师生、生生交互作用发展过程分三阶段:启动阶段、联动阶段和能动阶段,分引发、投入、耦联、加速、深入、強化、拓展七个环节。互动发展分为七个过程:准备互动—开始互动—初步互动—充分互动—深化互动—内联互动—发展互动。各阶段、各环节的基本含义和特点及其与认识过程的对应关系如下:
准备互动——引发:学生开课后即不同程度地被激发互动学习的欲望,创设情境,展示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学习目标,产生求知兴趣,进入学习角色,感兴趣,开始引起内在兴奋复习旧知。
开始互动——投入:学生已将互动学习的欲望推入准运转状态架设桥梁,揭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唤起学习愿望,在新旧知识的联系上产生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学习动机,从内在兴奋转化为外在兴奋——感受新知。
初步互动——耦联:学生已将互动学习的欲望外化为互动学习的运行,提出学习提纲,教师指导学法,组织学生自学,运用学法,了解、摄入学习内容,质疑问难,兴奋趋于明显热烈——理解知识。
充分互动——加速: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在相应的层次上达到与环境互动的最大频率,以疑难为线索进行比较、分析、组织讨论,帮助学生理解、消化知识,在讨论中畅所欲言,主动思考,多向交流,理解、消化知识,情绪高涨,外在兴奋达到最高点——消化知识。
深化互动——深入:形式上暂时降低互动频率,以巩固、内化获得,为更具创造性互动做准备。以反复训练为手段,进行评价反馈,把新知识综合为完整的体系,加深理解,加强练习,矫正错误,把知识内化到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巩固知识,从外在兴奋转化为强烈的内在兴奋——巩固知识。
内联互动——强化: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作内在能动式的学习,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再现、联想,诱发想象力,进行有深度的交流。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比较异同,找出规律,举一反三,出现多向交互活动的冲动,情绪强烈,再一次外在化——掌握知识。
发展互动——拓展:在一定量和质的互动学习基础上,学生向更广泛的外部环境互动学习、发展,指导学生学以致用,着重思维品质的改善,发展创造性,把所学的知识与方法用于学习和实践生活及新的学习中,并形成习惯。全体保持兴奋状态对运用创新产生欲望——运用知识。
由于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和不可预估性,但是也有更丰富的创造性和可能性。所以小学教师需要依据小学生的自身特点,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来进行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使得师生之间可以和谐发展,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倪文锦.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2]高民侠.小学语文互动式教学探究.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3(32)
[3]刘健民.小学语文互动教学尝试.考试周刊,2014(7)
关键词:小学语文;互动教学
教学中要把课堂活动看成是师生之间的一种真诚、和谐的交往与沟通,视教学过程为一个动态发展的教与学统一的交互影响和交互活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优化“教学互动”的方式,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者个体与教学中介(如教材)的互动,强化人与社会环境的交互影响,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一、互动创新,在课堂教学中落实
1.营造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满足人的爱和受尊重的需要,人就会感受到自己有价值、有用处、有能力,从而焕发出自尊、自强、自我实现的需要,也易于迸发出创新的火花。”为了让学生的这种需要得到满足,教师要营造一种氛围,使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民主平等、团结和谐。
2.质疑问难,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我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上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对学生采取“两欢迎、三允许”的政策,即“欢迎质疑,欢迎争辩”,“允许出错,允许改正,允许保留意见”。教师要善于在留出的时空余地为学生创设质疑的情境。教师要把握好提问的三个要素:提问的时间、环境(氛围)和问题自身。一言以蔽之,应在最佳的时间,最活跃的环境(学生的求知欲最强时),提出能激起学生思考的问题。教师鼓励学生向老师发问,同样要注意上面三个要素。教师课前要充分考虑,讲到什么时候让学生提出有利于全体学生掌握新知识的问题。
二、在关爱、激励、自信中实现有效互动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根据“罗森塔尔效应”,自信心对于学生学习非常重要。
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从18个班中随意抽取了一些学生,以赞赏的口吻、煞有介事地将“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郑重交给校长和有关教师,并一再叮嘱:千万保密,否则会影响实验的正确性。八个月后进行复试,奇迹出现了:名单上的学生,个个成绩进步快,情绪活泼开朗,求知欲旺盛,与老师的感情特别浓厚。为什么这些本来十分普通的孩子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原因就在于心理学家通过“权威性谎言”暗示老师,坚定了老师对名单上的学生的信心,激发了教师独特的深情,教师通过眼神、笑貌、嗓音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唤起了他们的信心,点燃了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更加自爱自强,一股幸福、欢乐、奋发的激流在学生心中荡漾,使他们学习时变得更加主动、积极。
三、教学互动中的行为状态
互动教学中师生、生生交互作用发展过程分三阶段:启动阶段、联动阶段和能动阶段,分引发、投入、耦联、加速、深入、強化、拓展七个环节。互动发展分为七个过程:准备互动—开始互动—初步互动—充分互动—深化互动—内联互动—发展互动。各阶段、各环节的基本含义和特点及其与认识过程的对应关系如下:
准备互动——引发:学生开课后即不同程度地被激发互动学习的欲望,创设情境,展示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学习目标,产生求知兴趣,进入学习角色,感兴趣,开始引起内在兴奋复习旧知。
开始互动——投入:学生已将互动学习的欲望推入准运转状态架设桥梁,揭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唤起学习愿望,在新旧知识的联系上产生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学习动机,从内在兴奋转化为外在兴奋——感受新知。
初步互动——耦联:学生已将互动学习的欲望外化为互动学习的运行,提出学习提纲,教师指导学法,组织学生自学,运用学法,了解、摄入学习内容,质疑问难,兴奋趋于明显热烈——理解知识。
充分互动——加速: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在相应的层次上达到与环境互动的最大频率,以疑难为线索进行比较、分析、组织讨论,帮助学生理解、消化知识,在讨论中畅所欲言,主动思考,多向交流,理解、消化知识,情绪高涨,外在兴奋达到最高点——消化知识。
深化互动——深入:形式上暂时降低互动频率,以巩固、内化获得,为更具创造性互动做准备。以反复训练为手段,进行评价反馈,把新知识综合为完整的体系,加深理解,加强练习,矫正错误,把知识内化到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巩固知识,从外在兴奋转化为强烈的内在兴奋——巩固知识。
内联互动——强化: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作内在能动式的学习,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再现、联想,诱发想象力,进行有深度的交流。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比较异同,找出规律,举一反三,出现多向交互活动的冲动,情绪强烈,再一次外在化——掌握知识。
发展互动——拓展:在一定量和质的互动学习基础上,学生向更广泛的外部环境互动学习、发展,指导学生学以致用,着重思维品质的改善,发展创造性,把所学的知识与方法用于学习和实践生活及新的学习中,并形成习惯。全体保持兴奋状态对运用创新产生欲望——运用知识。
由于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和不可预估性,但是也有更丰富的创造性和可能性。所以小学教师需要依据小学生的自身特点,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来进行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使得师生之间可以和谐发展,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倪文锦.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2]高民侠.小学语文互动式教学探究.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3(32)
[3]刘健民.小学语文互动教学尝试.考试周刊,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