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有效的提高我国心理课程教学的教学质量和开发学生的潜能,使得其情商和智商得到全面的发展,将拓展训练引入到心理课程的教学过程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通过对心理课程教学基本模式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重点对从教学思想、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方面对拓展型心理课教学模式进行阐述。
【关键词】拓展 心理课程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025-02
一、心理课程教学的基本模式
在国外,心理课程教学的模式较多,但总的来说有两种模式为常见和典型,即认知教学模式和体验教学模式
(一)认知模式
所谓的认知模式就是指以教授学生心理知识和发展心理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其教学内容的设定是根据心理学的内在逻辑,这种模式心理课程教学中早期经常使用的,因此其教学方法和基础文化课的教学比较类似,整个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到达教师预设的教学目标。
(二)体验模式
体验模式与认知模式最大的不同就是教师设定教学内容不是根据心理学科的内在逻辑,而是根据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而对心理知识的现实需要,其教学的特点是以情境感染力和处理榜样,不主张心理课程的教学方法采用严密的逻辑理论。
(三)两种模式之间的关系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界一直对教育理论中教学的中心信心问题存在着不同的观点,一种理论认为应当以教为中心,而另一些学者则认为以学为中心。而我国的传统教育模式都是以教为中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教学的目标就是教师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这种模式的最大缺点就是学生不能够主动的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而且枯燥的理论使得学生容易失去兴趣。而心理教学的体验模式能够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注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其教学内容是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以及心理普遍存在的问题来进行设定,教师的角色从认知模式中的主导者转变为教学过程中的启发者和引导者。
二、拓展型心理课教学模式探究
(一)教学思想和教学目标
1.教学思想
教学思想是教学模式的理论源泉,拓展型心理课程要以体验式教学理念为基础,根据教育学家杜威的理论,教育的目的的实现必须根据受教育者的生活经验出发,教学的过程是对经验的改组,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一种情感的体验与欣赏的过程,学生不是学习知识,而是完整的体验生命。因此,拓展型心理课程在为学生提供经验改造的时间和空间的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获得经验的有效平台。
2.教学目标
课程教学模式的设定是为教学目标而服务的,拓展型心理课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学生全面发展的重点是情感的发展,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情感和理智等非理性因素长期没有得到重视,从而不利于学生的情感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培养。因此拓展型心理课教学目标要改变传统教育忽视的薄弱地带,使得学生通过受教获得情商和智商的全面发展。
第二,要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所谓的集体意识就是指个体在和组织的其它成员之间能够有效合作,为组织奉献,是个体能够获得生存的现实需要。因此,集体教育集体教育的过程中,成员之间进行学习和合作,使得通过在集体环境中的训练从而提升自我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而拓展型心理课程教学中充分体现了奉献与合作的集体教育核心要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团队成员之间的协调性。
(二)教学过程
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认为,拓展型心理课教学模式应该将传统的认知模式好体验模式之间相互融合和优化,设计出两种基本和具有针对性的模式:
1.心理体验类课程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包括课前的热身活动、小组讨论和交流活动、教师点评、学生体验和感悟以及老师最后进行点评。具体的教学形式可以采取游戏、热点调查等多种类型,尽量使得活动形式更加丰富多彩,从而能够使得学生充分的表达自己的情绪,使得自身的行为得到体验和反思,以及能够和其它成员之间进行分享。
2.心理知识类拓展课程体验模式
这种类型课的拓展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提出理论现象、进行理论知识讲解、对心理现象进行分析、心理知识应用,最后归纳总结的模式和程序进行。通过该种模式能够使得学生将学到的心理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的人际交往的实践活动中。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首先要体现出教学的探究性,要把学生放到一个实际的情景中去进行体验和感悟。其次,要体现出教学活动中的互动性,师生之间要以平等的方式进行互助与合作,教师作为学生教学活动的促进者和引导者,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拓展型心理课教学模式在丰富课堂教学的同时,而且能够使得学生的学习能力、人际交往以及心智得到增强和全面发展。因此,我国教育工作者要对这种教学模式进行积极的探索,使其应用在我国的教育实践中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敏毅,鞠瑞丽.对拓展型心理课程模式的思考[J].心理保健.2008(13)
[2]贾书文.学校心理拓展训练教学模式初步研究[D].江南大学.2009
【关键词】拓展 心理课程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025-02
一、心理课程教学的基本模式
在国外,心理课程教学的模式较多,但总的来说有两种模式为常见和典型,即认知教学模式和体验教学模式
(一)认知模式
所谓的认知模式就是指以教授学生心理知识和发展心理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其教学内容的设定是根据心理学的内在逻辑,这种模式心理课程教学中早期经常使用的,因此其教学方法和基础文化课的教学比较类似,整个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到达教师预设的教学目标。
(二)体验模式
体验模式与认知模式最大的不同就是教师设定教学内容不是根据心理学科的内在逻辑,而是根据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而对心理知识的现实需要,其教学的特点是以情境感染力和处理榜样,不主张心理课程的教学方法采用严密的逻辑理论。
(三)两种模式之间的关系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界一直对教育理论中教学的中心信心问题存在着不同的观点,一种理论认为应当以教为中心,而另一些学者则认为以学为中心。而我国的传统教育模式都是以教为中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教学的目标就是教师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这种模式的最大缺点就是学生不能够主动的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而且枯燥的理论使得学生容易失去兴趣。而心理教学的体验模式能够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注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其教学内容是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以及心理普遍存在的问题来进行设定,教师的角色从认知模式中的主导者转变为教学过程中的启发者和引导者。
二、拓展型心理课教学模式探究
(一)教学思想和教学目标
1.教学思想
教学思想是教学模式的理论源泉,拓展型心理课程要以体验式教学理念为基础,根据教育学家杜威的理论,教育的目的的实现必须根据受教育者的生活经验出发,教学的过程是对经验的改组,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一种情感的体验与欣赏的过程,学生不是学习知识,而是完整的体验生命。因此,拓展型心理课程在为学生提供经验改造的时间和空间的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获得经验的有效平台。
2.教学目标
课程教学模式的设定是为教学目标而服务的,拓展型心理课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学生全面发展的重点是情感的发展,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情感和理智等非理性因素长期没有得到重视,从而不利于学生的情感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培养。因此拓展型心理课教学目标要改变传统教育忽视的薄弱地带,使得学生通过受教获得情商和智商的全面发展。
第二,要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所谓的集体意识就是指个体在和组织的其它成员之间能够有效合作,为组织奉献,是个体能够获得生存的现实需要。因此,集体教育集体教育的过程中,成员之间进行学习和合作,使得通过在集体环境中的训练从而提升自我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而拓展型心理课程教学中充分体现了奉献与合作的集体教育核心要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团队成员之间的协调性。
(二)教学过程
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认为,拓展型心理课教学模式应该将传统的认知模式好体验模式之间相互融合和优化,设计出两种基本和具有针对性的模式:
1.心理体验类课程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包括课前的热身活动、小组讨论和交流活动、教师点评、学生体验和感悟以及老师最后进行点评。具体的教学形式可以采取游戏、热点调查等多种类型,尽量使得活动形式更加丰富多彩,从而能够使得学生充分的表达自己的情绪,使得自身的行为得到体验和反思,以及能够和其它成员之间进行分享。
2.心理知识类拓展课程体验模式
这种类型课的拓展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提出理论现象、进行理论知识讲解、对心理现象进行分析、心理知识应用,最后归纳总结的模式和程序进行。通过该种模式能够使得学生将学到的心理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的人际交往的实践活动中。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首先要体现出教学的探究性,要把学生放到一个实际的情景中去进行体验和感悟。其次,要体现出教学活动中的互动性,师生之间要以平等的方式进行互助与合作,教师作为学生教学活动的促进者和引导者,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拓展型心理课教学模式在丰富课堂教学的同时,而且能够使得学生的学习能力、人际交往以及心智得到增强和全面发展。因此,我国教育工作者要对这种教学模式进行积极的探索,使其应用在我国的教育实践中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敏毅,鞠瑞丽.对拓展型心理课程模式的思考[J].心理保健.2008(13)
[2]贾书文.学校心理拓展训练教学模式初步研究[D].江南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