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户规模变化与对策

来源 :成长·读写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yzl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家庭户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规模大小除受人类的自然规律制约外,还随社会的变革、大的自然灾害而变化,同时又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相关联。因此,研究与探讨家庭规模的变化及其所带来的问题与对策,不仅是学术界瞩目的一个课题,也是各级政府关注的问题之一。
  【关键词】家庭户; 规模变化
  一、变化原因及趋势
  家庭户,是以婚姻和血统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单位。其规模之大小,就个性而论,各有成因,就共性而言,既有其内在因素,也有外部条件的影响与制约。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都有着不同的社会环境以及观念意识。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长期闭关自守的政策给国家、民族间的往来交流设置了重重屏障。在中国文明史上,封建宗法观念对人们思想的束缚为时最长。清代出版的《增广贤文》里就有“父子和而家不败,兄弟和而家不分”的话。作为封建社会重要的启蒙教材之一的《幼学琼林》,亦列举了汉朝姜肱兄弟共睡一张大被,虽婚也不离以及隋朝田氏分家,庭院紫荆突然枯萎的故事,规劝人们和而亲,不分家,并告诫说“手足分离 ,如雁行之折翼”。《教儿经》言辞更甚,把兄弟分家以忤逆论。在如此众多的封建宗法、伦理思想的灌输下,家族观念可以说已根深蒂固。解放前的农村,无不把大户人家奉为楷模,小家小户则倍受欺凌。故此,不论大户,小户人家,老一辈或依家法,或靠规劝,都在尽力实现或维系着一个大家庭,并以此为荣,据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安邑县志》记载,永乐十年(1412年),安邑户均7.27人;成化八年(1472年)户均8人。又据《介休县志》记载,永乐十年介休户均10.7人,嘉庆二十八年(1549年)户均12.2人,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户均11.69人,家庭户规模如此之大,不能说不是封建宗法观念,伦理道德维系的结果。
  尽管宗法观念一直在为维系大家庭规劝呼号,但家庭户的规模并非直线上升或保留在一定的水平线上。从众多的历史资料中,我们可以发现家庭户规模的大小,如同温度计一样时时在度量着社会。光绪三年(1877年)稷山县有28234户,224387人,户均7.9人。三年大旱之后的1880年,全县留有21698户,74716人,户均3.4人。家庭户规模变化之剧,是当时社会黑暗、灾难之大的如实反映。纵观历史,家庭户的规模从来都不在一个水平线上,多是起起落落。凡大落年份,不是逢旱、便是地震、瘟疫流行或兵荒马乱。介休县1934年户均4.68人,1936年为3.95人,到1949年减为3.76人。同样是军阀混战、抗日战争的连年战事所致。安邑县成化八年(1472年)户均8人,据史料记载,由于连年大旱,民饥多逃,嘉靖三年(1522年)户均仅2.9人,为家庭户规模史上一低谷。这个县,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户均5.28人,后多兵事,仅二年时间,户均人口降到3.89人。
  新中国建立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尽管也经历过战争,也经受过百年不遇连续三年的大旱,但由于社会制度的优越,人口发展始终是平稳的,没有大的起落。五十年代,运城市户均人口由4.18上升到4.66;六十年代由4.66上升到5.13;七十年代到1978年仍为上升趋势,为5.17。1978年之后,由于农村改革,责任田下放,加之计划生育初见成效,户均人口开始下降。八十年代继续为下降趋势,到1990年户均3.97人,较全国户均3.96人高0.01,比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运城市户均4.5人,低了0.53。
  二、规模趋小之利弊
  家庭户规模趋小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在没有大的战乱,没有大的不可抗拒的严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家庭户呈缩减趋势,乃是社会发展的象征与标志。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生产力的发展,对家庭户的变化影响很大。在资本主义社会,自从出现大机器生产之后,家庭户的规模急转直下,很快向小的方面转变。就城镇与农村而言,一般比较发达的城镇和相对落后的农村,在规模上亦有不同,一般城镇比农村小。第四次人口普查,地处运城市城区的五个办事处,户均3.26人,而在边远山区的上王、三路里、西姚,户均都超过了4.5人。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户均人口已明显地呈现出趋减势头,亦是生产力得到发展的反映。小家小户不再是贫穷落后的标志,而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升华的体现。
  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家庭户规模变小,有利于经营、管理,有利于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因素。在农村,老年人保守者居多,对改革,对新生事物,对新的技术等等接受得慢,影响着生产力的发展。在吃大锅饭的年代,一家一户不需要动多的脑子,这个弊端还不十分明显。自责任田下放后,加之改革开放洪流席卷农村,情势就大不同了,往往一个保守的决策会耽误一料庄稼或一个赚钱的机会。面对新的机遇,勇于接受新事物的年轻一代便纷纷与老一代分居,迎接新的挑战 。这个变化,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老年人的思想转变。新技术、新工艺才得以普及,新的一代也在改革中得以成长。然而,不可否认家庭户规模缩小之后,同时也带来一定的社会问题。
  问题之一;分门立户者多,新划院基者多,多占了耕地,据运城市统计,1978年到1984年,年平均增加3425户,以60%规划院基计算,为2055户,按户均三分地,一年占地616.5亩,全国以2000个县计算,年占地123.3万亩,比运城市的耕地面积还多27.7万亩,相当于临汾地区隰县、蒲县、吉县、安泽、大宁、永和六县耕地面积的总和。
  问题之二:单人户、二人户逐年增加,老年人问题已逐渐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除父子分居者外,有些户子女在外地工作,老人身旁又无亲人作伴,尽管多是些能自食其力的人,但也难免疾病缠身,生活不无困难。运城市1990年人口普查,单人户7267户,占总户数的6.72%,较1982年的409户数占年户数0.48%高出6.24个百分点;二人户13197户,占总户数的11.3%,也比1982年的8193户高出1.7个百分点。单人户、二人户1990年总计有33661人,其中以老年人居多。这些老年人或孓然一身,或相依相伴,虽生活费用困难不大,但对于买煤购面或其他重体力活,则常常是望洋兴叹,力不从心。或病、或灾亦少人照料,更兼无儿孙临膝,常常会滋生孤独感,与身心亦有伤损。这些都是家庭户规模渐小所带来的种种弊端。
  三、规模变化之对策
  家庭户即是社会的组成部分,其规模变化所带来的利弊必然影响社会。对一个经济还不发达,人口众多的大国来说,从实际出发,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以克服弊端,于发展经济,稳定社会,无疑是十分重要的。笔者以为眼下应实行如下对策。
  一要加强对青少年进行尊老敬老的社会主义道德观念教育。我们虽不提倡封建时代的孝悌观,但要倡导尊老爱幼、和睦相亲的社会主义风尚。对处处为“我”着想,不敬老,不赡养老人的行为,村村、乡乡、县县都要利用舆论工具予以批评,教育。人人责难,造成强有力的社会舆论,使之无地自容,得以改过。新闻、舆论界要重视这方面的宣传报道,把一部分注意力放到家庭问题上。在用人方面,无数事实证明,凡在家不能尊老爱幼,和睦相亲者,为官也不会爱民为民。鉴于此,我门虽不采用封建时代“举孝廉”的办法挑选人才,但对不孝敬父母的,不负赡养义务的,在社会上或群众中以霸道著称,造成极坏影响的,不得在国家行政事业或企业中担任领导职务。
  二要从严审批院基,对耕地地实行保护政策。我们国家人口越来越多,耕地面积却越来越少,这是令人担忧的问题。世界上有的发达国家已开始采用填海造地的办法扩大土地的使用面积。我们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国力难以达到这个地步,但下决心节约使用土地还是可以办到的。这中间既有教育问题,使每一个中国人都生发忧患意识,都有一个“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强烈责任感、荣辱心,不攀比,不奢求,不违背土地法规。同时要严格土地使用审批制度,凡一户只允许一个院基,多者收归国家或集体。老人与孩子不论分居与否,要与一个孩子同住一个院落。不到婚令的不得批划院基。据调查,近几年来一些村委会为集资办学,兴办合作医疗,不经批准,以出售院基的形式,给未到婚令的孩子划了院基,对此,要认真进行清理,或退款将地收回,或以责任田相抵,待到婚令年令正式办理审批手续后,方为合法。
  三要建立老年服务机构,对那些孤寡老人或子女在外地工作,身旁无亲人的老年人,村村、乡乡要组织服务队,包括上门服务。对于孤寡老人,这种服务是社会性的,其报酬为村、乡负担。对于子女在外地工作的,服务应该是有偿的,但不以盈利为目的,必要时,民政部门可以补贴一部分。在城镇,可组建老年人服务中心,挑选一些忠厚老实的待业青年参加,即拓宽了待业青年的就业门路,又使年老体弱者能够老有所养,安居乐业。可谓一举双得。
  四要加强法制观念的教育,老人的赡养问题,财产的继承问题,子女的教育问题等,法律上都有明确规定。但现在相当一些人的头脑中,尤其是年轻一代,法制观念已十分淡薄。有些人压根就不懂法,我行我素,任意妄为。有的是孩子不成器,作为父母的不示教,不规劝,以断绝父子关系为名,把不肖子推向社会,这是不负责任的态度。有些孩子不敬老,不服教,也得不到应有的惩罚。面对这个实际,笔者认为,无论老人、孩子都应该加强法制教育,都要树立为社会负责的责任感。只有这样,家家户户都懂法,都守法,都和睦。一村、一乡、一县直至社会才安定,才和顺,万事才会如意,经济才会振兴,国家才会兴旺发达。
其他文献
【摘 要】会计信息化是现代企业管理体制革新的产物, 也是知识经济时代对于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文章主要讲了会计信息化的概念及与企业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当前出现的问题,笔者提出了一些改善对策。  【关键词】企业;会计信息化;对策  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是企业会计管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企业管理信息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企业改革地迫切需求,伴随着国内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其性能也在慢
期刊
【摘 要】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既有利于学生提高英语写作水平,也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在从事写作教学时,应通过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正确、深入理解,找到适合的培养方法。本文就此探讨了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希望对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  一、前言  教育最根本的任务在于培养人才,尤其是
期刊
【摘 要】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结构的巨大调整,我国企业面临的竞争对手越来越多 ,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效的绩效管理工作对我国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均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绩效管理;国有企业;人力资源  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分量举足轻重,科学管理国有企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正是在这个背景下,针对中国国有企业绩效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标准颁布以来,对于小学阶段的教学来说,我们主要的关注点主要就是集中在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探索学习能力的培养方面。改革的首要对象就是课堂的相关教学内容和设计,特别是对于英语课堂,由于英语是一门外来语言,学生缺少必要的语言学习氛围,怎样利用课堂的有效时间进行高效的教学,是老师在新形势下,考虑的一个首要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英语;案例分析;教学改革  一、教学理念和课程目标的结合 
期刊
【摘 要】外事工作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促进国家现代化建设,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扩大和深入,国际化趋势的发展,外事工作已逐步地融入其日常工作的众多方面,随之外事管理工作变迎来了许多新的挑战,因此,这就要求外事管理人员应具有更高的素质。在油田日益发展的国际交流和合作活动中,油田的外事工作者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代表着油田和国家的形象,必须具备
期刊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要注重情感体验,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普遍存在沉闷,缺少活力的现象,而活力语文课堂的构建必须要有效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样有效地改变语文教学的现状,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注重体验;享受体验;联想;拓展体验空间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行为,不应以
期刊
【摘 要】纵观我国人事信息管理现状,其信息化建设仍处于初步阶段,存在诸多问题,如人事档案管理人员信息化建设意识淡薄;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投入力度不大,缺乏资金保障;人事档案管理人员技术基础薄弱等。这些因素严重阻碍了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进度,影响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价值和功能的发挥。  【关键词】人事档案;理信息化  一、 实现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⒈转变观念,思想重视。思想决定行动,转变
期刊
【摘 要】水利工程档案是水利工程管理、运行、维修养护等技术工作决策、设计的重要依据,对于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和充分发挥效益至关重要。收集、利用和管理好水利技术档案,更好地为水利事业服务,是水利建设和管理者的责任。工程资料整理作为整个水利技术档案管理工作的主体,成为了水利技术档案的形成、利用与管理的基础。  【关键词】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存在问题;应对措施  一、水利工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水利工程档
期刊
【摘 要】优先股制度在成熟的资本市场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介绍了优先股的概念、性质及其分类,以及优先股制度在美国和澳大利亚兴起和发展的过程,分析优先股制度在我国银行业具有巨大的运用空间。有必要借鉴外国优先股制度的成功做法,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以期引入优先股制度。  【关键词】优先股;银行业;资本市场  一、优先股的概念、性质和分类  (一)优先股的概念  优先股是指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与普通股相
期刊
【摘 要】在我国当前形势下,构建新型的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党和国家的主要目标。 党的群众路线是党得以安身立命和长久发展的根基本领导方法,是我党执政的根基和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就需要转变工作态度、工作理念、工作重心以及工作模式,建立健全的工作机制,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核心,夯实党的执政基础。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执政基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