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苏教版高中语文课本战争题材的课文所选的都是外国的作品,缘于中国战争文本绝大多数缺少悲剧意识,中国当代战争文本不是关注战争本身带来的历史灾难及战争重压下的人的悲剧,却更多的体现胜利者的自豪之情。优秀的战争文学都是反战的。中国也有不少反战的优秀作品,值得我们重视。
[关键词]战争题材 反战 人道主义 人性关怀
苏教版高中语文课本也注意了战争题材的课文的选择,在必修二设置了一个专题:和平的祈祷。选择了肖洛霍夫的《一个人的遭遇》、海因里希·伯尔的《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安妮-弗兰克的《安妮日记》以及图片两组。所选课文都是外国的作品。我们的民族是一个饱经战争的民族,我们的作家写战争题材的作品也为数不少,而让学生了解战争,从中感受战争的残酷,从而进行爱国教育,无疑我们本民族的作品更合适,苏教版高中语文战争题材的课文为什么不选中国的作品?
我们知道优秀的战争文学都是反战的。战争。无论正义、非正义,在人类学意义上都是罪恶的,它是人类的自相残杀,是反人性的。我国最早的兵学著作《司马法》曰:“杀人安人”。“以战止战”,也认为战争是不得已而为之,并说“故国虽大,好战必亡”,而且还规定“战道:不违时,不历民病,所以爱吾民也;不加丧,不因凶。所以爱夫其民也;冬夏不兴师,所以兼爱民也。”也提出了战斗中遵守的武德:“哀怜伤病”、“争义不争利”等等。
’
本专题的导读提示是这样写的:“在你翻开这一页的时候,世界上的枪炮声仍然没有平息,仍然有无辜的人在流血……非正义的战争每天都在毁灭生命,毁灭财富。没有和平,就没有人的幸福,就没有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为了能有永久的和平,人类必修正视战争所造成的苦难,思考如何制止战争。”从中我们不难看出编纂者的意图,选择这一类课文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战争的苦难,倡导人们制止战争,维护和平。我再看看编纂者所选的课文:肖洛霍夫的《一个人的遭遇》它通过主人公讲述卫国战争,不表现苏军的英勇胜利,而表现失利,不表现英雄抗敌,而表现战俘受难。小说第一次比较真实地揭露了苏联的真实生活,这是充满了艰辛、不幸和眼泪的生活。海因里希·伯尔的《流浪人,你若到斯巴……》通过一位青年学生在战争中的感受,写战争对人性的毁,反映了战争的惨无人道,突出表现了法西斯穷兵黩武的罪恶本质。安妮·弗兰克的《安妮日记》。这篇课文真实地记录了一名成长中的少女安妮在遇难前两年藏身密室时的生活和情感。日记中,安妮以朴实流畅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在特定的时代、特定的处所、特定的年龄阶段对法西斯和战争的憎恨,对生命与和平的渴望,对战争与人性的思考,对理想与未来的憧憬。
而我国战争题材的作品大多写的是什么呢?孙犁的小说《芦花荡》代表了中国当代战争文化文本的基本取向,基调壮烈,战争的悲剧性被淡化。峻青《黎明的河边》写交通员小陈一家前仆后继,用生命的代价不辱党交给的使命;吴强《红日》以孟良崮战役的大捷体现人民军队的战无不胜。我们分析一下这些作品,不难发现它们有以下两点共同特征:
(1)中国当代战争文本缺少悲剧意识。近代以来,特别是二战以来,中华民族内忧外患,生灵屡遭涂炭。中国人在战争中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但是,在我们身上,却几乎看不到受害者的阴影,我们对那场战争始终充满着胜利者的自豪之情。中国当代战争文本几乎是一味地歌颂战争。
(2)中国当代战争文本不是关注战争带来的历史灾难及战争背景下人的悲剧,而是更关注投入正义战争中的人的精神面貌。忽视对残酷战争中复杂人性的揭示,忽视对战争中人性善恶的深度反思,是中国当代战争文本的致命弱点。
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但是,在战后的世界上,从文学艺术作品中看,只有中国几乎是唯一的无条件地歌颂战争。尽管我们中国人饱经苦难,但我们却不喜欢咀嚼苦难;尽管我们的历史充满了悲剧,但我们却是一个没有悲剧意识的民族。我们没有及时对那场有着胜利结局的巨大的民族灾难进行清理和反思,结果损失的是几十年的宝贵时间。被我们打败的日本在一片废墟之上深刻反省,经过三十年的奋斗,进入世界强国之林:被共产党打败的国民党在台湾经过三十年奋斗,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不仅是时间方面的损失,更重要的是因为没有对战争灾难进行必要的清理和反思,而导致了民族精神人格的不完整。结果的辉煌使我们忘记了过程的残酷,忘记了“战争是使人类自相残杀的怪物”这一实质。如果我们不只是沉浸在胜利感中,而经常从民族悲剧的角度去反思那场战争,那么我们本来应该得到的东西就会多得多。
由此可见,苏教版高中语文课本的编纂者不选国内战争题材的课文在情理之中,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作品都不可取。笔者试举一些实例,供编者参考。
中国古代战争文学的许多作品具有极浓极强的悲剧意识。唐代曹松《己亥岁》中“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名句千古流传,就是因为它有悲剧意识。唐代陈陶有一首著名的边塞诗《陇西行》:“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诗在赞美了前线将士英勇无畏的爱国精神的同时,揭示了唐代长期征战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对深闺少妇的遭遇给予了深深地同情。陈陶本是唐代一名并不太有名的诗人。但是他的《陇西行》把战争中的死亡之悲写到了极致。诗圣杜甫更是写出了战争悲剧的千古绝唱《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以及《兵车行》等。这些诗歌都可以放入“和平的祈祷”这一专题。
现当代作品中战争中向大家推荐孙席珍的战争三部曲:《战场上》、《战争中》、《战后》以以及黑炎的《战线》。孙席珍《战争中》写道:已经打过七八次大战的黄得标,每从死神手中逃脱一次就增加了一分对战争的恐惧。部队行军到广西,他触景生惧,想起前年在这里的一次激战,擎旗手接二连三死了八九个,而他这回也是擎旗手。“他想到这里,不但身体发抖,脚步也显然更加蹒跚起来。”到了汀泗桥。部队中发现“虎列拉”流行,原因是这里战死的人太多,尸体腐烂,以致饮水不干净的缘故,听了这话的黄得标,是怎样地为之神往呵。他偷偷地跑到河边,舀起两勺水来,一口气喝下去,又在铁叶的水瓶里,装回去了一瓶。他不知道虎列拉的症侯有如此厉害,心里只以为,生病诚然是苦痛,但总比到火线上去送死要好些罢;生了病,可以留养在后方了,他很自庆幸着得计。对战争的极度恐惧竟扭曲了一个人的正常思维。但“虎列拉”偏偏不愿亲近黄得标,他不得不再次上前线和死神周旋,战争的残酷可想而知。
黑炎的《战线》把镜头主要聚焦于战场下士兵的非人生活。在这支名义上的“革命军”中,官长们的所作所为没有丝毫革命的新气息,倒充满了旧军阀的诸多恶习。他们驯服士兵的唯一法宝是手中的皮鞭:训话时对敢于辩解的士兵用皮鞭:行军时对丢队的或偷懒的士兵用皮鞭:违反军纪聚众赌博者更是施以五十皮鞭,至于对抓来挑弹的民夫,官长们除了用皮鞭,还外加手中的枪炮任意射杀。小说开头,一个被骗来挑炮弹的叫“小夫子”的大孩子因为哭着要求连长发给他五天工钱回家侍奉老母,连长二话不说,“拔出一杆手枪向他的脑袋射去”。连长除了是一个残暴的军阀走狗,还是一个地道的贪污犯。他和司务长串通一气,克扣士兵的军饷,侵吞民夫的工钱,故意冻死俘虏后冒领军服,企图发战争不义之财。士兵们本是为了混一口饭吃才来当兵,可是在贪污犯连长的军阀作风暴虐下,既吃不饱,又穿不暖,还要不时受皮肉之苦。可怜的士兵们偶尔盼来一顿白米饭,“就很得意地吹着冲锋号的口笛,以表示他们心里的得意。倘若在那时候,排长要我们给他抽三十鞭,才得吃饭那我们都愿意了!”每个月两角钱的军饷发下来后“好象得了一种无限的愉快一般。……计算着这两只角子应该怎样用法才是恰当。”在这样一支打着漂亮的革命旗帜,却毫无革命精神的军队里。士兵们过着犹如囚犯的生活,他们沮丧、沉沦,除了自杀或冒险当逃兵外,只有在赌博中寻求刺激、自暴自弃了。
另外严歌苓1988年创作的电影文学剧本《避难》也是反战题材的优秀作品,通过几个女性的遭遇来表现战争的残酷,当时博得影坛内外的一致好评。还有黎汝清的《皖南事变》、王文计的《魔界》、张纯如的《南京大屠杀》、杨金远的《集结号》等等,尽管这些作品没有《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一个人的遭遇》等作品的艺术成就之高,但毕竟是中国的作品。适合中国的国情,更利于对中国学生进行反战教育,使他们热爱和平生活。
[关键词]战争题材 反战 人道主义 人性关怀
苏教版高中语文课本也注意了战争题材的课文的选择,在必修二设置了一个专题:和平的祈祷。选择了肖洛霍夫的《一个人的遭遇》、海因里希·伯尔的《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安妮-弗兰克的《安妮日记》以及图片两组。所选课文都是外国的作品。我们的民族是一个饱经战争的民族,我们的作家写战争题材的作品也为数不少,而让学生了解战争,从中感受战争的残酷,从而进行爱国教育,无疑我们本民族的作品更合适,苏教版高中语文战争题材的课文为什么不选中国的作品?
我们知道优秀的战争文学都是反战的。战争。无论正义、非正义,在人类学意义上都是罪恶的,它是人类的自相残杀,是反人性的。我国最早的兵学著作《司马法》曰:“杀人安人”。“以战止战”,也认为战争是不得已而为之,并说“故国虽大,好战必亡”,而且还规定“战道:不违时,不历民病,所以爱吾民也;不加丧,不因凶。所以爱夫其民也;冬夏不兴师,所以兼爱民也。”也提出了战斗中遵守的武德:“哀怜伤病”、“争义不争利”等等。
’
本专题的导读提示是这样写的:“在你翻开这一页的时候,世界上的枪炮声仍然没有平息,仍然有无辜的人在流血……非正义的战争每天都在毁灭生命,毁灭财富。没有和平,就没有人的幸福,就没有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为了能有永久的和平,人类必修正视战争所造成的苦难,思考如何制止战争。”从中我们不难看出编纂者的意图,选择这一类课文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战争的苦难,倡导人们制止战争,维护和平。我再看看编纂者所选的课文:肖洛霍夫的《一个人的遭遇》它通过主人公讲述卫国战争,不表现苏军的英勇胜利,而表现失利,不表现英雄抗敌,而表现战俘受难。小说第一次比较真实地揭露了苏联的真实生活,这是充满了艰辛、不幸和眼泪的生活。海因里希·伯尔的《流浪人,你若到斯巴……》通过一位青年学生在战争中的感受,写战争对人性的毁,反映了战争的惨无人道,突出表现了法西斯穷兵黩武的罪恶本质。安妮·弗兰克的《安妮日记》。这篇课文真实地记录了一名成长中的少女安妮在遇难前两年藏身密室时的生活和情感。日记中,安妮以朴实流畅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在特定的时代、特定的处所、特定的年龄阶段对法西斯和战争的憎恨,对生命与和平的渴望,对战争与人性的思考,对理想与未来的憧憬。
而我国战争题材的作品大多写的是什么呢?孙犁的小说《芦花荡》代表了中国当代战争文化文本的基本取向,基调壮烈,战争的悲剧性被淡化。峻青《黎明的河边》写交通员小陈一家前仆后继,用生命的代价不辱党交给的使命;吴强《红日》以孟良崮战役的大捷体现人民军队的战无不胜。我们分析一下这些作品,不难发现它们有以下两点共同特征:
(1)中国当代战争文本缺少悲剧意识。近代以来,特别是二战以来,中华民族内忧外患,生灵屡遭涂炭。中国人在战争中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但是,在我们身上,却几乎看不到受害者的阴影,我们对那场战争始终充满着胜利者的自豪之情。中国当代战争文本几乎是一味地歌颂战争。
(2)中国当代战争文本不是关注战争带来的历史灾难及战争背景下人的悲剧,而是更关注投入正义战争中的人的精神面貌。忽视对残酷战争中复杂人性的揭示,忽视对战争中人性善恶的深度反思,是中国当代战争文本的致命弱点。
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但是,在战后的世界上,从文学艺术作品中看,只有中国几乎是唯一的无条件地歌颂战争。尽管我们中国人饱经苦难,但我们却不喜欢咀嚼苦难;尽管我们的历史充满了悲剧,但我们却是一个没有悲剧意识的民族。我们没有及时对那场有着胜利结局的巨大的民族灾难进行清理和反思,结果损失的是几十年的宝贵时间。被我们打败的日本在一片废墟之上深刻反省,经过三十年的奋斗,进入世界强国之林:被共产党打败的国民党在台湾经过三十年奋斗,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不仅是时间方面的损失,更重要的是因为没有对战争灾难进行必要的清理和反思,而导致了民族精神人格的不完整。结果的辉煌使我们忘记了过程的残酷,忘记了“战争是使人类自相残杀的怪物”这一实质。如果我们不只是沉浸在胜利感中,而经常从民族悲剧的角度去反思那场战争,那么我们本来应该得到的东西就会多得多。
由此可见,苏教版高中语文课本的编纂者不选国内战争题材的课文在情理之中,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作品都不可取。笔者试举一些实例,供编者参考。
中国古代战争文学的许多作品具有极浓极强的悲剧意识。唐代曹松《己亥岁》中“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名句千古流传,就是因为它有悲剧意识。唐代陈陶有一首著名的边塞诗《陇西行》:“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诗在赞美了前线将士英勇无畏的爱国精神的同时,揭示了唐代长期征战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对深闺少妇的遭遇给予了深深地同情。陈陶本是唐代一名并不太有名的诗人。但是他的《陇西行》把战争中的死亡之悲写到了极致。诗圣杜甫更是写出了战争悲剧的千古绝唱《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以及《兵车行》等。这些诗歌都可以放入“和平的祈祷”这一专题。
现当代作品中战争中向大家推荐孙席珍的战争三部曲:《战场上》、《战争中》、《战后》以以及黑炎的《战线》。孙席珍《战争中》写道:已经打过七八次大战的黄得标,每从死神手中逃脱一次就增加了一分对战争的恐惧。部队行军到广西,他触景生惧,想起前年在这里的一次激战,擎旗手接二连三死了八九个,而他这回也是擎旗手。“他想到这里,不但身体发抖,脚步也显然更加蹒跚起来。”到了汀泗桥。部队中发现“虎列拉”流行,原因是这里战死的人太多,尸体腐烂,以致饮水不干净的缘故,听了这话的黄得标,是怎样地为之神往呵。他偷偷地跑到河边,舀起两勺水来,一口气喝下去,又在铁叶的水瓶里,装回去了一瓶。他不知道虎列拉的症侯有如此厉害,心里只以为,生病诚然是苦痛,但总比到火线上去送死要好些罢;生了病,可以留养在后方了,他很自庆幸着得计。对战争的极度恐惧竟扭曲了一个人的正常思维。但“虎列拉”偏偏不愿亲近黄得标,他不得不再次上前线和死神周旋,战争的残酷可想而知。
黑炎的《战线》把镜头主要聚焦于战场下士兵的非人生活。在这支名义上的“革命军”中,官长们的所作所为没有丝毫革命的新气息,倒充满了旧军阀的诸多恶习。他们驯服士兵的唯一法宝是手中的皮鞭:训话时对敢于辩解的士兵用皮鞭:行军时对丢队的或偷懒的士兵用皮鞭:违反军纪聚众赌博者更是施以五十皮鞭,至于对抓来挑弹的民夫,官长们除了用皮鞭,还外加手中的枪炮任意射杀。小说开头,一个被骗来挑炮弹的叫“小夫子”的大孩子因为哭着要求连长发给他五天工钱回家侍奉老母,连长二话不说,“拔出一杆手枪向他的脑袋射去”。连长除了是一个残暴的军阀走狗,还是一个地道的贪污犯。他和司务长串通一气,克扣士兵的军饷,侵吞民夫的工钱,故意冻死俘虏后冒领军服,企图发战争不义之财。士兵们本是为了混一口饭吃才来当兵,可是在贪污犯连长的军阀作风暴虐下,既吃不饱,又穿不暖,还要不时受皮肉之苦。可怜的士兵们偶尔盼来一顿白米饭,“就很得意地吹着冲锋号的口笛,以表示他们心里的得意。倘若在那时候,排长要我们给他抽三十鞭,才得吃饭那我们都愿意了!”每个月两角钱的军饷发下来后“好象得了一种无限的愉快一般。……计算着这两只角子应该怎样用法才是恰当。”在这样一支打着漂亮的革命旗帜,却毫无革命精神的军队里。士兵们过着犹如囚犯的生活,他们沮丧、沉沦,除了自杀或冒险当逃兵外,只有在赌博中寻求刺激、自暴自弃了。
另外严歌苓1988年创作的电影文学剧本《避难》也是反战题材的优秀作品,通过几个女性的遭遇来表现战争的残酷,当时博得影坛内外的一致好评。还有黎汝清的《皖南事变》、王文计的《魔界》、张纯如的《南京大屠杀》、杨金远的《集结号》等等,尽管这些作品没有《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一个人的遭遇》等作品的艺术成就之高,但毕竟是中国的作品。适合中国的国情,更利于对中国学生进行反战教育,使他们热爱和平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