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拍今生,只拍前世:85后文青带人“穿越民国”

来源 :新青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_sxw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一阵子,影星刘烨和安娜一家的复古全家福照片刷爆朋友圈。大喇叭留声机、画着美女头像的饼干桶、手摇电话机、生锈铁皮玩具车,这些古色古香的道具,令人大開眼界。尤其摄影师拍照用的百年古董相机,在网络上引起热评。两个85后中央美院学生开的“白夜照相馆”,也因此声名鹊起。随后,众多明星大腕接踵而至。仅2017年,这里就出现过葛优、周涛、杨幂、何炅等人的身影。有京城的不少老外,也常常慕名而来,其中还有一些外国驻华使馆人员和家属等。如今,它已经是北京最具民国文艺范儿的一家“老式照相馆”,拍摄预约排到半年后。他们是如何成功的?
  先弄清不想要的,才能找到想要的
  今年30岁的王旭是辽宁大连人,201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他学的是数码媒体视频专业,拍艺术视频、广告或者是电影,跟视频动态有关的都拍。
  在上大学的时候,王旭曾给一位影像艺术家做助手,学会了大画幅相机的使用方法。有趣的是,期间他痴迷于老相机和镜头的收藏,挣了钱就去淘货,没事就拿这些设备给朋友拍一些肖像照。
  作为一名“技术控”, 大学毕业之际,王旭还痴迷老照相馆的手工上色技艺。最后他费尽周折四处寻访,终于在大连交通大学身后的巷子里,找到了一家小小的庄式照相馆。相馆很小,只提供黑白胶片拍摄和传统手工上色业务。相馆主人庄乾滨老先生,是中国人工照片修补和着色的大师傅,以前收过一大堆徒弟。
  庄乾滨还擅长修复看不清原样的照片,但在数码时代,这门手艺就快失传了。老先生几乎是最后坚守这一传统技艺的人。他希望白夜照相馆可以把这些传统的手艺传承下去,于是对王旭倾囊相授。
  2012年,王旭本来可以做个影视摄影师,不料在偶然一次聚会中认识了大他2岁的美院校友杨威,人生轨迹从此改变。原来,从大学时代起杨威就痴迷于复古摄影,曾跑到全国各地旧货市场收集各个年代的老照片,至今,已经收藏了几万张涵盖了从晚清到民国直至20世纪80年代的各种老相片,他喜欢品读这些过往被定格的时光。
  一次,对方给王旭讲起了小时候在照相馆拍照的经历。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每年过生日,妈妈都会带杨威去照相馆拍一张照片,给他留下了非常温暖的童年记忆。令杨威遗憾的是,如今尽管用手机可随时拍照,但再也找不到那种感觉。
  听了这话,王旭也颇有同感,“我们何不重建一家老式照相馆?”两人站在一起,就是一对最佳拍档的模样:一个活泼健谈,一个严谨认真,一个负责技术,一个负责审美。经过近一年的筹备后,2013年中秋节这天,充满浓郁复古风的白夜照相馆诞生了。
  在东五环之外一个偏僻的城中村里,有一大片废弃的厂房,这里已经被改建成为“黑桥艺术村”, 王旭和杨威的白夜照相馆就藏在艺术村一座厂房里。推开锈迹斑驳的铁门,它看起来既杂乱又空旷。200多平方米的空间,被隔成布景区、办公室、化妆间。场地里摆放着各种古旧宝贝——两架具有百年历史的大画幅相机、木质舞台上的大喇叭老式留声机、画着美女头像的饼干桶、民国式样圆眼镜、手摇电话机、藤条和红木的老式家具、生锈铁皮玩具车、大块头收音机,一入白夜照相馆,瞬间跌落咿咿呀呀、悠悠闲闲的老时光。
  “白夜”主打“民国风”。团队里的每个人,包括化妆师、造型师、布景师,都因对复古影像的热诚而走到一起。王旭至今记得,开业后的第一个客户,是一对年轻夫妻带着两个孩子,要拍摄的是一组家庭照。身材高挑的妻子挑了一件民国风格的西式白色蕾丝长裙,化了淡妆,气质典雅,丈夫选了一套庄重的格子三件套西装,小孩也穿着规矩的小西装。照相馆提供的服装和饰品,一部分是真正的民国时代的旧衣服,被称为“古董衣”。另外一些衣服是他们按照民国老照片中的式样请老裁缝师傅订做的,以满足不同体型的客人的需求。
  王旭说,“过去,很少有家庭有条件拥有照相机,所以在人生中的一些重要日子,总要去照相馆为自己拍照留念。拍照时人们总是带着对更美好生活的寄托和向往,而照相馆也会为顾客提供服装、道具以及各式布景,让拍出的照片比现实生活中更加美好一些。这正是老照相馆的温情和动人之处。”
  在白夜照相馆的众多顾客中,曾有一位“很有故事”的北京阿姨。她80多岁的妈妈在20世纪60年代曾担任北京遂安伯小学班主任,直到今天,学生们还经常来探望这位老师。她希望“白夜”能帮她妈妈和学生们制作设计一本相册。
  杨威和王旭被这份长达50多年的师生情所感动,决定帮她实现这个梦想。他们在跟阿姨的沟通过程中,发现阿姨家的相册中有一张1961年这个班全体学生和她妈妈在北海公园拍摄的合影,于是提议再在同样的日期和地点召集大家来拍摄一张今天的合影。
  2015年8月1日,在那张老照片拍摄54年后,老师和同学们再一次相聚北海公园,戴上红领巾、手举少先队旗,模仿当初的老照片合影,拿到照片的同学和老师非常感动于这张昨日重现的影像。
  山还是那座山,水还是那片水,白塔仍是那座白塔,当年淘气的少年都已年过花甲。相隔54年,青春焕发的教师也已到耄耋之年,青春和年少早已不再,但那份师生情依旧真挚如初。
  和其他摄影工作室不同,“白夜”的店主不会强制要求你摆出一些令你为难的动作。他们会不断调试光线,更改环境,找出适合你的复古风。“白夜”同样也拒绝过度PS修饰,他们追求真实、简单、纯美。快门只有一下,照片只有一张。正如你的情感与记忆,过的来,回不去。
  刘烨晒“全家福”,“白夜”走红
  因为主打复古风,照片的拍摄都是用本身就是古董艺术品级别的老式相机,冲洗过程非常繁杂。王旭陶醉于老式相机的摄影和洗印工艺,“银盐、蓝晒、铂金三大老照片制作工艺的应用,使得出品图像之细腻、色调之柔和,能够与民国老照片保持一致。但这也意味着,完成一张高质量的照片往往需要长达一个月的漫长等待”。他认为,唯有时间打磨出的耐心,才可以成就一张照片的“影像品质”。
  好的东西总是要不吝花费气力才能牢靠得到,老式大画幅相机有着数码相机再高的像素也难以企及的细腻和柔和,加上后期的传统制作工艺,“白夜”的成像极为细腻,色调也异常柔和,妥善保存的话可以保证百年以上不褪色。“我们想做沉默的改良者,把一些遗失掉的精神、影像找回来,希望拍出可以传世的照片。”杨威说。   因讲究慢工出细活,收费自然不菲,每张照片1000元至3000元不等,有的甚至更高。最初,两位掌柜对“白夜”的顾客定位就是高端小众群体。
  王旭很爱看明星刘烨演的影视剧,早就是他的粉丝,没想到这位偶像会专程来到这里拍照,以至于后来他们还成了朋友。刘烨自称“火华社社长”,自从他娶了法国太太安娜之后,就开始了自己的“逗逼生涯”,在微博上各种撒泼卖萌。但在白夜照相馆,刘烨像一位民国先生,体态优雅地坐在镜头前。在他身边,是太太安娜和儿子诺一,以及女儿霓娜。一家四口穿着民国衣服,道具是民國时期留影常用的陈设,背后是复古的布景,还原了1930年奉天大亚写真馆的布景。
  安娜本身就是一位摄影师,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极大的热情。这次拍全家福的念头,就是她想出来的。尤其得知在北京还有这样一家专业拍摄复古照片的地方,安娜自然不会错过。这组照片使用8x10英寸大画幅胶片相机加老镜头拍摄,2014年12月的一个晚上,刘烨把照片发到微博之后,还没等王旭和杨威做好准备,白夜照相馆就在全中国走红了。
  紧接着,名作家马伯庸、《战争史研究》主编阎京生、导演雎安奇等,纷纷慕名而至,体验了一把 “穿越去民国”的温情与快乐。王旭说,“或许他们想追求的,是那个时代属于自己的记忆吧!”
  “白夜”既是照相馆又是一个微型“展览馆”,参观者从杨威淘来的几万张老照片中,可以看到近百年来不同地区很多人的故事,有的是家庭欢聚,有的是姐妹情深,有的则是青涩的恋爱,有一张照片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拍摄于1925年,照片上的少女有点像时下当红小花旦,长得非常美,背面写着:“我们要永久地记下这一刻,永远保存这份回忆。”谁也无法猜测,这背后到底有着怎样浪漫的故事。
  而王旭收藏的各种经典老式相机和古董镜头,更是引起摄影发烧友们的浓厚兴趣,不少人因为前来参观“老物件”,后来又拖家带口照全家福,有的甚至要求把这种画质非常细腻的照片放大到一两米,作为“传家宝”,日后“留给孙子的孙子”。每次听到顾客这些幽默的调侃,王旭和搭档总会忍俊不禁。
  “白夜”开业4年来,吸引了超过6000位客人,其中以女性居多。有些时尚女孩会直截了当地提出要求:“把我拍成民国女神的样子!”杨威说,“全北京城,能做到这一点的,恐怕也只有我们了。”也正因如此,这家照相馆的超级“民国文艺范儿”,吸引大批明星和名人光顾。其中不少人和刘烨一样,每年都来拍一次照片留作纪念。
  仅2017年,这里就出现过葛优、周涛、杨幂、何炅、李思思等人的身影。还有京城的不少老外,也常常慕名而来,其中还有一些外国驻华使馆人员和家属等。
  他们的收藏品和实践影像已经得到各类摄影节、摄影展览的青睐,杨威关于照相馆历史和理论的研究也将于2018年结集出版。
  这几年,“白夜”谢绝了上亿元风投的合作请求。“做安静的手艺人,为人们拍出可以传代的照片”是王旭和杨威的愿望。他们坚信唯有传统的洗印技艺,才可以使一张照片保存百年不变。不拍今生,只拍前世。与其说这是白夜照相馆,倒不如说是一种浪漫情怀。
其他文献
舍命拍《离离》,震动上海制作圈  汪丹妮1989年出生在安徽铜陵,妈妈是老师,爸爸是普通公务员,家里条件并不富裕。从小母亲就对她进行“军事化的管理”。每天上课、练琴、练演讲、练说故事,在上大学的前17年里,她的人生全部在高强度的学习中度过。  汪丹妮4岁开始跟一个外地的大学老师学钢琴。每个星期,她要坐两小时火车过去,上一小时课,当天再回来。寒暑假的时候,她每天要练8小时的钢琴。那时家里还没空调,夏
读清代文人沈复的《浮生六记》,记下了荷花茶。想象中,夏日的月夜,一个叫芸的聪慧俏皮的女子,一路轻拈裙角,绕过回廊到荷塘边,将裹有茶叶的小纱囊,放置晚含的花心中。翌日晨起取出,用天泉水冲泡,轻啜一口茶,慢慢饮下,啊呀——香韵清绝。  有一回饭桌上,我讲给母亲听,她听得一头雾水,问道:“小云,是哪个村的闺女?什么荷花茶?”我扑哧乐了,一口汤差点喷出。  母亲年轻时家境贫寒,高小没毕业便休学务农,自然不
现在的她真的成了她憧憬的敢爱敢恨敢作敢为的大女人了,可你不懂,为了这些,岁月对她有多伤害。  “喂,喂,我,我何雯啦,对对,我又换手机号了……”  “你这死丫头,又失恋啦?”  是的,我的好闺蜜,何雯,这通电话的主人,是个有点怪癖的女孩子。别的姑娘都是因为换了新手机或者是工作调动才变动手机号码,而何雯这丫头,却是失恋的时候才发动如此绝招。  这是她的执拗,我理解。  还记得高中毕业那一天,别的姑娘
中午时分,女人看着丈夫说,你看你现在,个头也不高,头发也掉了许多,一辈子也没积累多少财富,我当初怎么会喜欢上你的呢?  男人不置言语,哈哈一笑。  第二天,清晨,薄雾。  男人和女人并肩,走在村庄的小路上,看见雾气氤氲,路旁的小树林,若笼着薄纱,半遮面庞,风一吹,树枝上就抛起了丝带……  男人停下,问女人,你看这片小树林和平常有什么不同吗?  女人凝目看了一会,撅起嘴,扬起眉,似凸起的小山丘,说,
大梦先生创建的“人脉银行”,作为服务于全球每个城市1%顶端群体的国际高尚社交平台,4年多来已帮助众多企业成功进行了商业运营,并通过公益活动帮助了更多困难的人……  人脉银行,“微公益,大和谐,共发展”  自2015年6月开始,一个定期举行的、名为“人脉银行公益微拍”的活动,受到了众多人的关注,在广州乃至全国迅速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每逢周二、周五晚8点30分,在3个500人的“人脉银行”公益微信群中
有个地方,被称作上帝的鱼缸,彩虹的故乡,世界公认潜水度假圣地,人间仙境世外桃源,一生必去的50个地方之一……这,的确不是忽悠。  因为,这里是帕劳。  这个神秘的国家——帕劳共和国,是太平洋上的岛国。  帕劳,包含有340多个岛屿,散落在茫茫的西太平洋上,情人桥、鲨鱼保护区、水母湖、德国水道、无人岛的景色怡人。帕劳距离中国台湾1600公里,距离菲律宾880公里,帕劳对中国游客实行落地签。  帕劳四
安妮宝贝说,如果。如果能够停留下来,租一间有埃及蓝百叶窗的旧房子,在花园里种满玫瑰和菠萝蜜树,养着小狗和孩子,与自然的无限亲近,简朴的生活,一切丰盛而逼近的真理。  所谓的“简单”,不是头脑的简单,区别于无知;也不是想法的简单,有别于鲁莽;亦不是程序的簡单,不同于偷工减料。而是以一颗纯真,不带有任何目的、不掺杂任何功利的心去亲近人群,常怀慈悲之心去对人对事,便也能化干戈为玉帛,相逢一笑泯恩仇。与其
接到风打来的电话,萍有些吃惊,几个月前第一次见到风的情景又叠映在脑海里。    那次,萍在杨灵的撺掇下参加了她们的聚会。偌大个公园里,别的人都对那些浮雕、塑像品头论足,她却对那一池睡莲情有独钟。睡莲不像荷花那样惹眼,它们各自安静地享受着微风和阳光,无限娇羞,像是在等待那个五百年前遗落它的人横笛而来。  萍正出神的时候,杨灵凑过来,附在她耳边说:“秦风来了!”  “在哪?”一向稳重的萍忽然急切地问,
相声之路,满腹心酸  所谓“十年磨一剑”,对于相声这种特殊的曲艺形式,若没有平日里刻苦训练,想要在舞台之上凭借一张嘴逗乐观众也是一件难事。  就像苗阜说的那样:“我是先经历了沧桑,才有了辉煌。”所以,在三十而立的年龄初尝成名的滋味,苗阜却对一路的辛酸经历津津乐道。  对于喜欢的事情,不管年龄大小,热情最重要!从小就显露出对文艺喜爱之情的苗阜,放学后会跟着小伙伴来一场“简陋”的联欢晚会,模仿着从电视
那年我十五岁,刚上高一。在一个陌生的城市,陌生的班级里,惶惶然而不知所措。  据说,我是我们那边的县城里唯一一个考进这所市重点的。大人们夸我有出息,老师们视我为得意门生,学弟学妹们视我为榜样,可没有人理解我夹在这群从小在城市里长大的同学中,自卑的连正眼看人的勇气都没有。  他们聊的动漫我没看过,他们看过的电影我没看过,他们谈论的好玩的地方我没去过,周围都是同学,我却有种被隔离在孤岛的感觉。  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