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平是彝族傣族自治县,在我们的生活中蕴含着许多有价值的民族文化特色,特别是本土音乐文化尤为突出。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引导幼儿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是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一、将本土音乐渗透到幼儿园教学中,有利于从小培养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新平县是“中国花腰傣之乡”,这里有许多丰富多彩的音乐素材和纯朴的人文风情。以本土音乐为代表的本土文化,有利于促进幼儿对生活的理解,激发幼儿兴趣和探索精神,培养幼儿爱家乡的情感,这里的孩子可以最生动、最直观、最形象的从中吸取本民族的知识与营养。例如“彝族民俗”“傣族民俗”“花街节”“傣族祭龙节”“彝族火把节”等等,多姿多彩的民族节日和传统民族文化活动,幼儿常置身于其中并获得快乐,既能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又能增强幼儿爱家乡的情感,从小培养幼儿继承和发展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胸怀和能力,有效地推进幼儿园音乐活动课程的多元化发展。
二、将本土音乐渗透到幼儿园教学中,有利于传承优秀民族文化
我县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资源丰富,如祝酒歌、民间歌舞、民间器乐等本土音乐丰富多彩,将这些本土音乐渗透到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有利于弘扬和传承优秀的、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民族文化。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神,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在本土音乐中筛选出最典型、最有代表性,与幼儿日常生活相接近的、能被幼儿所接受的本土音乐作为教育内容,并根据幼儿的兴趣与需要,进行归类整理,以本土文化主题探究活动为主线,将本土音乐渗透到幼儿园教学活动中。
三、将本土音乐渗透到幼儿园教学中,有利于幼儿多元智能的提高和发展
通过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本土音乐教育活动,使幼儿在接触本土民族文化的过程中,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其感受民族文化的多姿多彩,体验人文关怀、审美愉悦及创造的快乐,对幼儿各方面能力的提高起到推动作用。我们结合本土音乐文化,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并把它融入到班级环境创设中,丰富幼儿的知识,开阔幼儿的眼界,从小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热爱本土音乐的情感。如“热闹的花街”, 将民族文化渗透到班级墙饰文化中,扩展幼儿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使幼儿从不同的角度接触和认识民族文化,并从情感上带给幼儿愉悦感。杜威曾经说过:“只有社会与儿童找到平衡点时,儿童对于活动才有真正意义上的兴趣。”独特的本土音乐文化能够让幼儿拥有与众不同的活动区域和内容,结合主题活动我们创设“花腰傣舞台”“花腰傣博物馆”“民族小吃”等特色区域,投放各类本土材料供幼儿欣赏与娛乐,极大地满足幼儿的探索兴趣。例如,在“民族小吃”中,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制作“腌鸭蛋”“糯米饭”“干黄鳝”等,看他们在活动中津津有味地品尝家乡的美味小吃;创设“花腰傣舞台”,让幼儿把亲身感受到的一些生活经验,在活动中尽情模仿着、创造着、表演着……这些传统的本土文化游戏,蕴含着纯真、朴素的韵味,让幼儿百玩不厌。
我们还把民族文化教育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环节中,营造幼儿与成人、幼儿与幼儿之间共同生活、探索、交往的环境。如应用新平浓郁风情的节日由来、庆祝方式、风俗习惯等内容提高幼儿认知;组织幼儿欣赏“满城尽是花腰傣”的花街节壮观场景和独特的民族音乐,品尝糯米饭、腌鸭蛋等花腰傣特色美食,感受傣族的饮食文化;组织幼儿观赏“火把节”古老的钻木取火仪式,聆听关于《火把节的传说》及远古的民族音乐等。我们还请家长带领幼儿参加民族广场舞表演,同唱彝族傣族歌曲等活动,激发幼儿的参与意识,提高幼儿民族舞蹈的表演能力。
四、将本土音乐渗透到幼儿园教学中,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把本土音乐渗透到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中是少数民族自治县幼儿教师的专业要求,每位教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都会面临许多新观念、新技能和新策略的挑战。面对这些实际问题,教师只有先自我学习、自我提高、充实知识,关注本民族音乐文化,经过收集、筛选、整理出适合幼儿教育的内容。每位教师还要熟悉彝族《三弦舞》《四弦舞》《烟盒舞》,傣族《猫猫舞》《捉黄鳝》《喊月亮》《祝酒歌》等本土音乐的旋律、肢体动作、舞蹈特点、艺术内涵,这样促使教师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促使自己在教学活动中成为本土音乐的实践、研究者和引领者。
五、将本土音乐渗透到幼儿园教学中,有利于增进亲子关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我们应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我们通过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活动,提高家长对民族文化教育的共识,让家长明确民族文化教育的目标、内容,并与幼儿一起收集材料,积极配合幼儿园教育,这样就把民族文化教育延伸到家庭教育中。为此,幼儿园专门开展了一系列的主题活动,如:亲子“磨盘宴”,家长和幼儿同唱祝酒歌、同跳民族舞、共享彝族特色美食,一起领略少数民族文化的魅力,感受浓郁的民族文化气息,幼儿也因此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熏陶。
我们还要求家长利用节假日带领幼儿参观、游览新平的民族特色村寨,引导幼儿接触更多的民族文化,邀请家长参与“美丽花腰傣服饰”的时装表演,充分展示民族服饰的美,让幼儿感受民族文化的灿烂与多姿多彩。研究中我们发现本土文化资源对幼儿来说是熟悉而具体的,与幼儿的生活紧密相连,所以也是极易引起幼儿兴趣的。在幼儿园内外教育环境的相互渗透中,幼儿体验了快乐,留下深刻的记忆,也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各班还创建了一个个本土文化特色的区域活动,活动中幼儿主动探究,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通过这些活动,一方面增进了家长与幼儿之间的情感交流,另一方面也拉近了家长与幼儿园之间的距离,使家长更加了解幼儿园教学内容与学习方式,增进家长对幼儿园的理解、信任和支持。
本土音乐渗透在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中是我园的研究课题,活动中幼儿以自己的方式表达情感和愿望,做学习的主人、生活的主人、社会的主人。把优秀的本土音乐文化融入到幼儿园音乐教学中,让民族之花扎根于幼小的心灵中,从小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热爱人民的爱国主义情感,通过本土音乐课题的研究,也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使幼儿园音乐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并形成我园音乐教学的特色。
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第一幼儿园 胡吉虹
一、将本土音乐渗透到幼儿园教学中,有利于从小培养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新平县是“中国花腰傣之乡”,这里有许多丰富多彩的音乐素材和纯朴的人文风情。以本土音乐为代表的本土文化,有利于促进幼儿对生活的理解,激发幼儿兴趣和探索精神,培养幼儿爱家乡的情感,这里的孩子可以最生动、最直观、最形象的从中吸取本民族的知识与营养。例如“彝族民俗”“傣族民俗”“花街节”“傣族祭龙节”“彝族火把节”等等,多姿多彩的民族节日和传统民族文化活动,幼儿常置身于其中并获得快乐,既能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又能增强幼儿爱家乡的情感,从小培养幼儿继承和发展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胸怀和能力,有效地推进幼儿园音乐活动课程的多元化发展。
二、将本土音乐渗透到幼儿园教学中,有利于传承优秀民族文化
我县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资源丰富,如祝酒歌、民间歌舞、民间器乐等本土音乐丰富多彩,将这些本土音乐渗透到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有利于弘扬和传承优秀的、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民族文化。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神,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在本土音乐中筛选出最典型、最有代表性,与幼儿日常生活相接近的、能被幼儿所接受的本土音乐作为教育内容,并根据幼儿的兴趣与需要,进行归类整理,以本土文化主题探究活动为主线,将本土音乐渗透到幼儿园教学活动中。
三、将本土音乐渗透到幼儿园教学中,有利于幼儿多元智能的提高和发展
通过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本土音乐教育活动,使幼儿在接触本土民族文化的过程中,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其感受民族文化的多姿多彩,体验人文关怀、审美愉悦及创造的快乐,对幼儿各方面能力的提高起到推动作用。我们结合本土音乐文化,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并把它融入到班级环境创设中,丰富幼儿的知识,开阔幼儿的眼界,从小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热爱本土音乐的情感。如“热闹的花街”, 将民族文化渗透到班级墙饰文化中,扩展幼儿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使幼儿从不同的角度接触和认识民族文化,并从情感上带给幼儿愉悦感。杜威曾经说过:“只有社会与儿童找到平衡点时,儿童对于活动才有真正意义上的兴趣。”独特的本土音乐文化能够让幼儿拥有与众不同的活动区域和内容,结合主题活动我们创设“花腰傣舞台”“花腰傣博物馆”“民族小吃”等特色区域,投放各类本土材料供幼儿欣赏与娛乐,极大地满足幼儿的探索兴趣。例如,在“民族小吃”中,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制作“腌鸭蛋”“糯米饭”“干黄鳝”等,看他们在活动中津津有味地品尝家乡的美味小吃;创设“花腰傣舞台”,让幼儿把亲身感受到的一些生活经验,在活动中尽情模仿着、创造着、表演着……这些传统的本土文化游戏,蕴含着纯真、朴素的韵味,让幼儿百玩不厌。
我们还把民族文化教育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环节中,营造幼儿与成人、幼儿与幼儿之间共同生活、探索、交往的环境。如应用新平浓郁风情的节日由来、庆祝方式、风俗习惯等内容提高幼儿认知;组织幼儿欣赏“满城尽是花腰傣”的花街节壮观场景和独特的民族音乐,品尝糯米饭、腌鸭蛋等花腰傣特色美食,感受傣族的饮食文化;组织幼儿观赏“火把节”古老的钻木取火仪式,聆听关于《火把节的传说》及远古的民族音乐等。我们还请家长带领幼儿参加民族广场舞表演,同唱彝族傣族歌曲等活动,激发幼儿的参与意识,提高幼儿民族舞蹈的表演能力。
四、将本土音乐渗透到幼儿园教学中,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把本土音乐渗透到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中是少数民族自治县幼儿教师的专业要求,每位教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都会面临许多新观念、新技能和新策略的挑战。面对这些实际问题,教师只有先自我学习、自我提高、充实知识,关注本民族音乐文化,经过收集、筛选、整理出适合幼儿教育的内容。每位教师还要熟悉彝族《三弦舞》《四弦舞》《烟盒舞》,傣族《猫猫舞》《捉黄鳝》《喊月亮》《祝酒歌》等本土音乐的旋律、肢体动作、舞蹈特点、艺术内涵,这样促使教师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促使自己在教学活动中成为本土音乐的实践、研究者和引领者。
五、将本土音乐渗透到幼儿园教学中,有利于增进亲子关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我们应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我们通过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活动,提高家长对民族文化教育的共识,让家长明确民族文化教育的目标、内容,并与幼儿一起收集材料,积极配合幼儿园教育,这样就把民族文化教育延伸到家庭教育中。为此,幼儿园专门开展了一系列的主题活动,如:亲子“磨盘宴”,家长和幼儿同唱祝酒歌、同跳民族舞、共享彝族特色美食,一起领略少数民族文化的魅力,感受浓郁的民族文化气息,幼儿也因此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熏陶。
我们还要求家长利用节假日带领幼儿参观、游览新平的民族特色村寨,引导幼儿接触更多的民族文化,邀请家长参与“美丽花腰傣服饰”的时装表演,充分展示民族服饰的美,让幼儿感受民族文化的灿烂与多姿多彩。研究中我们发现本土文化资源对幼儿来说是熟悉而具体的,与幼儿的生活紧密相连,所以也是极易引起幼儿兴趣的。在幼儿园内外教育环境的相互渗透中,幼儿体验了快乐,留下深刻的记忆,也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各班还创建了一个个本土文化特色的区域活动,活动中幼儿主动探究,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通过这些活动,一方面增进了家长与幼儿之间的情感交流,另一方面也拉近了家长与幼儿园之间的距离,使家长更加了解幼儿园教学内容与学习方式,增进家长对幼儿园的理解、信任和支持。
本土音乐渗透在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中是我园的研究课题,活动中幼儿以自己的方式表达情感和愿望,做学习的主人、生活的主人、社会的主人。把优秀的本土音乐文化融入到幼儿园音乐教学中,让民族之花扎根于幼小的心灵中,从小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热爱人民的爱国主义情感,通过本土音乐课题的研究,也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使幼儿园音乐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并形成我园音乐教学的特色。
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第一幼儿园 胡吉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