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栽培中常见的病虫害及防治

来源 :农民致富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csg9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结合生产实际,对山楂栽培中常见的病虫害种类、危害特点、防治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以期为山楂种植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 山楂 病虫害 防治
  [中图分类号] S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2-0097-01
  山楂是我市经济林中的主栽树种,因其适应性强、果实食用药用价值高、经济效益明显而深受我市山区群众所欢迎。我市山楂分布广泛,从北部的任村到南部的临淇十余个乡镇均有大量栽培,山楂收入已成为我市不少林农的主要经济来源。但近年来,由于山楂病虫害的发生危害,使山楂产量及品质下降,收益降低,严重挫伤了林农发展山楂的积极性。本文结合生产实际,就山楂栽培中常见的病虫害种类及防治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以期为山楂种植者提供参考。
  一、主要叶部虫害
  1.梨冠网蝽
  1.1危害特点
  梨冠网蝽属半翅目,网蝽科,以成虫、若虫群集叶背刺吸叶片汁液,被害叶出现黄白色斑点,严重时形成大块褐色铁锈状斑,造成叶片早落,对树势影响较大。
  1.2发生规律
  该虫在林州1年发生4-5代,以成虫在落叶、杂草、树干翘皮下及土块缝隙处越冬,山楂发芽后成虫出蛰活动,多于树冠下层叶背面取食。第1代若虫盛期为5月下旬,发生期集中。第1代成虫6月上旬出现,第2代成虫7月中旬出现,后各代重叠极不整齐。7-8月危害最重,10月以后成虫陆续潜伏越冬。
  1.3防治方法
  1.3.1清灭越冬虫源
  冬春季节做好清园工作,彻底清除落叶翻耕土壤,可大大减少越冬成虫数量。
  1.3.2化学防治
  重点做好第一代若虫防治工作,在第一代若虫发生盛期,用20%的杀灭菊酯乳油或4.5%的高效氯氰菊酯浮油2000倍液进行叶面喷雾。
  2.舟形毛虫
  2.1危害特点
  舟形毛虫属鳞翅目舟蛾科,以幼虫取食山楂叶片,大发生时将山楂叶片吃光,严重影响山楂树的生长。
  2.2发生规律
  该虫在林州1年发生1代,以蛹在土中越冬,成虫7月上旬至8月中旬羽化,高峰期为7月中、下旬。成虫趋光性强,卵产在叶片背面,数十粒和数百粒排列在一起,幼虫孵化后群集叶背,头朝外,沿叶缘整齐排列啃食叶片。幼虫早晚集中取食,受震动吐丝下垂。8月中旬老熟幼虫入土化蛹越冬。
  2.3防治方法
  对该虫可根据其产卵及小幼虫集中且被害叶明显的特点,采用人工捕杀,也可在大发生时喷2.5%的溴氰菊酯2000倍液或50%的辛硫磷1000倍液进行防治。
  二、主要叶部病害
  1.山楂白粉病
  1.1症状
  山楂白粉病主要危害叶片、新梢、果实。叶片染病,初叶两面产生白色粉状斑,严重时白粉覆盖整个叶片,表面长出黑色小粒点,为病菌闭囊壳;新梢染病,初生粉红色病斑,后期病部布满白粉,新梢生长衰弱或节间缩短,其上叶片扭曲纵卷,严重者枯死;幼果染病,果面覆盖一层白色粉状物,病部硬化龟裂,果实畸形;果实近成熟感病,产生红褐色病斑,果面粗糙。
  1.2发病规律
  山楂白粉病以闭囊壳在病叶上越冬,次年春季遇雨释放出子囊孢子,先侵染山楂幼苗和根蘖,产生大量分生孢子,靠气流传播,进行重复侵染。在新梢迅速生长和座果后进入发病盛期,7月后发病逐渐减缓,至10月份停止。山楂园管理不当,树势衰弱,发病较重。实生苗易发病。春季干旱的年份,有利于病害的流行。
  1.3防治方法
  1.3.1消灭菌源
  秋冬清扫落叶,深埋地下或集中烧毁,以减少越冬菌源;生长季节及时刨除自生根蘖,并铲除周围的野生山楂树。
  1.3.2药剂防治
  发芽前喷5度石硫合剂;花蕾期喷25%粉锈宁2500倍液或50%的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在落花后到幼果期再喷1-2次上述药剂,即可控制其危害。
  三、主要果实虫害
  1.桃小食心虫
  1.1危害特点
  桃小食心虫属鳞翅目,蛀果蛾科,以幼虫蛀食山楂果实,排粪于果内,形成“豆沙馅”或“猴头果”,被害果品质降低,早落,失去经济价值。
  1.2发生规律
  该虫在林州1年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土内或石块下结橢圆形茧越冬,越冬幼虫翌年5月上中旬开始出土,出土后开始化蛹(在夏茧内),经15天左右成虫羽化,产卵于果实的萼洼处,幼虫孵化后进入果内危害,在入果孔处留下一白色蜡质小点,幼虫入果后直蛀果心或在皮下纵横潜食果肉,排出的虫粪与果肉形成所谓的“豆沙馅”,使果实失去食用价值。
  1.3防治方法
  1.3.1翻刨树盘
  秋未冬初,翻刨树干1~2m范围内的树盘,深度15-30cm,破坏桃小食心虫越冬场所,使幼虫第二年难以出土或暴露地面受低温干旱致死,减少越冬茧数。
  1.3.2地面防治
  5月中旬至6月中旬,结合测报,当幼虫出土达到30%时,用50%的辛硫磷100倍液喷洒树冠下土壤,喷后浅锄,使药土混合。
  1.3.3树上喷药
  结合性诱观察及田间卵果率调查,当卵果率达到0.5-1%时进行树上喷药,药剂可用2.5%的溴氰菊酯2000倍液或25%的灭幼脲3号1000倍液。
  2.梨小食心虫
  2.1危害特点
  梨小食心虫属鳞翅目卷蛾科,又名桃李折梢虫,以幼虫蛀食山楂果实,被害果品质降低或失去经济价值。
  2.2发生规律
  该虫在林州1年发生数代,以老熟幼虫在枝干的老翘皮、裂缝中越冬,也有少量在地面越冬,4月至6月开始化蛹,第1、2代造成桃、李、杏折梢,第3代以后开始危害山楂,以果实胴部和叶正面产卵为多,其次为萼洼或叶片背面,幼虫多从果面或萼洼处蛀入果肉,在入果孔处堆集有粪便,如遇梨、桃、李、杏混栽,对山楂危害更甚。
  2.3防治方法
  冬春刮除老翘树皮,秋季清除枯枝落叶及杂草,集中烧毁;5月份,结合糖醋液诱虫测报,当连续3~5天都能诱到成虫时,为成虫发生盛期,即可喷药防治,用药与桃小相同。
  3.白小食心虫
  3.1危害特点
  白小食心虫属鳞翅目卷蛾科,以越冬幼虫取食山楂幼芽及嫩叶,并吐丝将叶片缀成卷危害,第1、2代幼虫蛀入果实皮下危害,蛀果外常堆有大量用丝连接的虫粪。
  3.2发生规律
  白小食心虫在林州1年发生2代,以幼虫在树皮缝内或地面结茧越冬,次年4月下旬出蛰活动,危害幼芽和嫩叶,并吐丝将叶连缀做茧化蛹。越冬代6月初开始羽化,7月中旬为第1代幼虫为害期,8月中旬开始出现第2代幼虫并与1代幼虫重叠发生,1、2代幼虫蛀食果实, 8月下旬至10月中旬幼虫老熟脱果越冬。
  3.3防治方法
  3.3.1人工防治
  冬春刮除老翘树皮,秋季清除枯枝落叶及杂草,集中烧毁,消灭越冬幼虫;及时摘除1代虫果,集中烧毁。
  3.3.2药剂防治
  在6~8月幼虫开始蛀果时,喷洒2.5%的溴氰菊酯2000倍液1~2次,并应加强果园内及其附近苹果、桃、梨等果树病虫害的防治,预防其扩散危害。
  作者简介:李兰平,女,(1965—),工程师,主要从事经济林病虫害防治工作。
其他文献
[摘 要] 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土地,土地流转以集体组织、民间流转、资本主导等方式在民间展开,虽然基于平等、自愿的基本原则,但仍存在较多的制约因素。本文旨在阐述土地流转问题的现状、问题、对策,以此基础上来探讨土地流转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 农村土地流转 现状 问题 对策 农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 F3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4-00
[摘 要] 随着老一代农民工逐渐退出城市,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怎样充分发挥他们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正能量,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作了深入的调查研究,一是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和作用;二是当前新生代农民工存在的主要问题;三是发挥新生代农民工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正能量。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城乡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 G7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
[摘 要] 近年来,农业生产逐渐走向专业化,新时期各地不同形式的合作社相继成立,在兵团体制下,怎样有效地运作养殖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合作社的作用,是当前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中主要介绍了兵团农工专业合作社产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农工专业合作社 产业 发展  [中图分类号] F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4-0030-01  新疆生产建设兵
[摘 要] 在高肥力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生育时期施氮对小麦籽粒产量影响。结果表明:在施足磷肥的前提下,以每亩总施尿素35kg/亩,且以拔节期追施尿素17.5kg/亩增产显著,但中、后期施氮过多易造成小麦贪青晚熟。拔节期(3月10)施氮,可提高小麦结实率,增加穗粒数,拔节期(3月10)施氮还可提高小麦在衰老后期的物质生产能力,延长灌浆时间,提高灌浆速率,促进光合产物向籽粒的转运,显著提高粒重和产量。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载体,是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对于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具有重要意义。2012年河北省开展了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万名干部下乡帮扶。借这次活动机会,笔者和省财政厅驻永年县刘窑村工作组一起,通过走访群众、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对永年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进行了深入调研,对调研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总结,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
[摘 要] 转基因食品的问世,为解决人口、粮食、能源、环境、资源等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随着转基因食品逐渐地由单纯的科研领域转向了商品领域,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是否会给人类带来短期或者长期的危害等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有关转基因食品标识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重视。本文综述了我国转基因食品标识管理的现状,并对转基因食品标识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措施。  [关键词] 转基因
水稻后期叶面喷肥能明显延长功能叶寿命、提高根系活力防早衰、增粒增重。为了筛选廉价高效的叶面肥,设立比较试验如下:  1 试验设计  试验产品选用泰兴市安丰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的奥丰叶面肥;江苏省土肥站的兴欣肥力宝;扬州市春泉科技有限公司的春泉健壮素。试验处理是使用以上三种产品用量均为150克/亩,以不喷为对照,四个处理,随机排列,重复三次,共12个小区,每小区20平方米。  2 试验过程  试验设在新
[摘 要] 此文介绍了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核心和一系列相关问题,细致入微的分析另了栽培技术的关键和技巧,从选种,播种到管理讲述了具体的操作的程序,以达到高产的目的。  [关键词] 玉米 选地整地 适时早播 田间管理 病虫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4-0186-01  一、前言  玉米在我国的农行方面一直占据着比较重要的地位
[摘 要] 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农村人口流动无论在人数规模还是流动区域上呈不断扩大趋势,农村人口流动给乡村社会带来发展的机遇,也给乡村治理带来困境。本文基于村庄调查,认为当前人口流动背景下村庄治理的出路是,要强化农业保护政策,保障农村农业的发展;要发展非农产业,增强农村经济的内生能力,就地消化剩余劳动力;并要重视流动人口的人力、社会资本,鼓励农村能人参与村庄治理。  [关键词] 人口流动 农村
[摘 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不断变化,生活理念也在不断变化。近年来,畜禽产品市场需求不断在改变,不仅需求量大,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逐渐向“绿色生态”食品追求。长顺县绿壳蛋鸡是一种高营养的绿色品种,自2005年以来,长顺绿壳蛋鸡品牌的名声传播,其在畜禽产品市场影响力越来越大,需求量也随即上升。其原产我县鼓扬、中坝、交麻等少数民族乡镇,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