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下,不少的企业既是当地的明星企业,又是当地污染的罪魁祸首。身兼两种性质的企业,某种程度上成为一种普遍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二:
一是利益的驱动机制。污染企业,用低廉的环境成本换取高额利润,一个地方污染了待不下去了,再搬到另一个地方去。至于环境如何?对老百姓的健康伤害有多大?与企业无关。
二是考核的导向制度。对于地方领导而言,业绩考核更多地是偏向经济指标,考核好了就提拔,提拔后也就离开了当地,当地环境的长远问题,也和领导无关。
显然,在这种利益驱动和考核导向下,对经济指标的重视自然远高于对环境的重视,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完全被撇到了一边。污染企业和地方政府领导各有所得,而环境污染的恶果,只有当地老百姓无声地承担。
我们都见过这样的情景,林立的烟囱“气势汹汹”地吐着黑烟,浓重的烟雾压迫着村庄和田野。因为污染,造成农田抛荒,癌症高发,血铅超标,水质恶化,危害群众生活甚至生命安全。因为污染,环境风险上升、环境事故频发、群体性事件增多。据统计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当前全国群体性事件的十大原因之一,位列第九。
众所周知,有些环境资源是不可再生的,有些环境污染是不可逆的。绿水青山本应是无价之宝,可在现实中,环境成本却一再被忽视。仅仅强调企业社会责任感,仅仅强调官员使命感,无法解决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的问题。
前不久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初审的环境保护法修正草案,首次将环保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机制写入其中,迈出了以立法形式扭转传统政绩观、塑造绿色政绩观的可贵一步,当为之击掌叫好。希望有关部门能重视起来,真正从动力机制上入手解决环境污染和经济发展的矛盾,提高环境资源的使用成本,加大对污染企业的惩罚力度,加大对环境指标的考核,使其成为官员政绩的重要体现,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落到实处,使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落到实处。
责任编辑:刘忠
一是利益的驱动机制。污染企业,用低廉的环境成本换取高额利润,一个地方污染了待不下去了,再搬到另一个地方去。至于环境如何?对老百姓的健康伤害有多大?与企业无关。
二是考核的导向制度。对于地方领导而言,业绩考核更多地是偏向经济指标,考核好了就提拔,提拔后也就离开了当地,当地环境的长远问题,也和领导无关。
显然,在这种利益驱动和考核导向下,对经济指标的重视自然远高于对环境的重视,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完全被撇到了一边。污染企业和地方政府领导各有所得,而环境污染的恶果,只有当地老百姓无声地承担。
我们都见过这样的情景,林立的烟囱“气势汹汹”地吐着黑烟,浓重的烟雾压迫着村庄和田野。因为污染,造成农田抛荒,癌症高发,血铅超标,水质恶化,危害群众生活甚至生命安全。因为污染,环境风险上升、环境事故频发、群体性事件增多。据统计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当前全国群体性事件的十大原因之一,位列第九。
众所周知,有些环境资源是不可再生的,有些环境污染是不可逆的。绿水青山本应是无价之宝,可在现实中,环境成本却一再被忽视。仅仅强调企业社会责任感,仅仅强调官员使命感,无法解决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的问题。
前不久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初审的环境保护法修正草案,首次将环保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机制写入其中,迈出了以立法形式扭转传统政绩观、塑造绿色政绩观的可贵一步,当为之击掌叫好。希望有关部门能重视起来,真正从动力机制上入手解决环境污染和经济发展的矛盾,提高环境资源的使用成本,加大对污染企业的惩罚力度,加大对环境指标的考核,使其成为官员政绩的重要体现,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落到实处,使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落到实处。
责任编辑:刘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