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姿势

来源 :老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0123456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父亲患了脑梗性老年痴呆,我把他送往医院住院治疗。隔三差五的,我会抽空去探望父亲,偶尔也有留下陪夜的时候。医生说父亲的病很难康复如初了,况且父亲已80岁,年事较高。由此,我对父亲彻底康复没抱太大希望。
  与父亲同一病房里有一个身份模糊的人,我不知道他是护工还是病人家属。他总是坐在一个老人的病床前,沉默不语。老人瘫痪在床,吃喝拉撒由他一手照料着,他算得上任劳任怨,恪尽职守。可是,他的神情总是那样的冷漠,甚至一整天可以不说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老人上厕所,他会将老人一路抱去,缓缓地放在马桶上。然而,他只是用他的一只手去抱老人,另一只手则揣在裤兜里。可怜那老人,紧紧搂着他的脖子,一脸的惶恐与无奈。
  这样一种姿势让人看着很费解,联想到他平日里的冷漠,我渐渐生出一些反感来。这天,他如往常一样面目表情冷冰冰的,单手抱老人上轮椅,轮椅滑动,他颇费了一番周折才将老人抱上去。可他的另一只手仍然固执地揣在兜里。我本想提出帮助他,却欲言又止。刚好在走廊上遇到主任医生,我便把我的疑惑与愤慨之情和盘托出。
  “你见过他的右手吗?这可是小谭独有的姿势……”
  小谭便是那在老人病榻前照顾老人的男子,主任医生的一番话使我震惊不已。原来,老人是小谭的继父。很多年以前,小谭的父亲不幸病逝,母亲便带着先天聋哑的小谭改嫁给这个老人。老人早年是一个私营煤矿的业主,10多岁的小谭,成了他煤矿的一名采煤工。在一次意外的事故中,小谭失去了他的右臂……
  小谭的母亲不喜欢他的继父,后来离开了他。很多年后,人到中年的小谭获悉继父独自瘫痪在医院,他毅然前往医院,夜以继日地守护在病床前。他对母亲说:“至少,他当年收留过我们母子,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当我再次看到小谭空荡荡的袖管,忽然觉得他单手托起的不仅是一个老人,更是一份至善至美的愛。
  翌日,我搬进了父亲所在的病房,寸步不离地守候在他身旁。
  责编/海燕
其他文献
如果说《大眼睛》是为希望工程代言最著名的一张照片,那么它的作者解海龙一定是中国最著名的摄影家。解海龙被誉为“为中华民族的希望工程立下汗马功劳的人”,他用一架相机,推动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慈善行动。     痴迷摄影 频频获奖     1951年,解海龙出生于河北景县青兰乡小周庄村。因为家里穷,当兵可以省下一个人的口粮,17岁那年,解海龙中学没毕业就入伍到山东服役,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海军战士。第
期刊
我有幸三次应邀到首都参加有关音乐教育和音乐学术方面的研讨会。到过北京故宫,瞻仰了祖国瑰丽的文化至宝;游览过雄伟的八达岭,体味到人类历史的悲壮与沉重。北京壮丽多姿的建筑群体,琳琅满目的商场总会,车水马龙的长安街区,人涌如潮的地下铁道,使我赞叹激动。但是,让我终生难以忘怀、灵魂得以净化和升华的,却是在天安门广场看那庄严雄壮的升旗仪式。   那是1993年7月26日清晨,我和参加会议的几位音乐朋友怀着急
期刊
父亲打来电话,说要参观我的新居。我说,你从老家来乘车到体育馆附近,就可以找到泰阳居小区。他在电话那头笑了,说他寻不到,要我去接他。   大约1个小时后,我去体育馆附近等他,可左等右等却不见人来。这时,忽然我的手机响了,是父亲打来的:“丫头,我在体育路,这里有个大型商场。”“体育路转个弯就到体育馆……”我说着,转念一想还是怕父亲找不到,就赶忙说:“你就站在商场门口别动,我来接你。”   在熙熙攘攘的
期刊
小时候,我上学读书,书包内有块“水板”,木质的,上面涂刷了光滑的白色油漆。“水板”一面画了大方格,一面画了小方格,大方格用来学写大字,小方格学写小字。那时候学生都用毛笔写字,我家庭贫穷,没钱买纸,所以用“水板”代纸是我当时学写字的最主要的方法。   还不谙世事的我,认为“水板”是一个先进学习器具,字写得不好,写错了,用块抹布一擦了之,重新再写,直到自己满意为止。它默默无闻,对你忠诚,你的字写得差,
期刊
家是人生的根本,家是生命的源头。对于一个传统的中国人来说,落地生根,只要有了家,且家中若有老人,就会心安若素。那是因为家是心灵永远的依托和靠山。人虽老了,可还有年迈的父母健在,心里就安稳踏实,就有“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的感觉。   老人是家这棵大树的根。   “父母在,不远游”,曾是古代中国人的孝德之本;“几代同堂,儿孙绕膝”,是无数家庭的天伦之乐。然而,树大要分杈,儿女长大了,另立门户,也是一
期刊
人生要经历许许多多往事,有很多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淡忘。而有些往事,却能让你一辈子刻骨铭心,永远也忘不了。   我的人生经历中,有一件往事,看起来很小,且距今已50余年了。但这件事的前前后后,却如同发生在昨天一样,历历在目,且每当忆起就会感到心灵的震撼。   事情是这样的:   1958年秋,我在赣县沙石公社新圩小学任教员,那时我虽已参加工作两年多了,但年纪还太轻,才19岁,社会阅历非常浅,
期刊
俗话说:“少年夫妻甜如蜜,老来夫妻辣如姜。”而我从自己的家庭经历感受到:“少年夫妻甜如蜜,老来夫妻比蜜甜。”1954年秋,我与妻子结婚,我今年83岁,她76岁,两人同甘共苦,携手走过57个春秋,成为名副其实的金婚夫妇。回首往事,历历在目。我的事业与家庭能一直顺顺利利、平平安安,中途虽遇到一些磕磕绊绊,但都能走过来,这与我有个好伴侣分不开。   共渡难关好帮手   1959年1月份,县人事局把我调到
期刊
老妈退休在家有10多年,虽然年逾七旬,但身子骨却很硬朗。究其原因主要是她心胸开阔,平时注意锻炼身体。   老妈没有打牌、搓麻将等嗜好,唯一的爱好就是旅游。老妈退休后,每年春、秋季节都要外出旅游。按她的话来说,旅游既可以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又可以怡情益寿,真是一举多得。   今年年初,我和家人商议好要一起陪老妈到上海看世博会。可是,在4月下旬,老妈腰椎增生的老毛病却突然犯了。医生叮嘱她在进行理疗的同
期刊
汪华元,原是一名行政干部,退休后步入画坛。如今,他已是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老年书画协会理事、创作研究员,景德镇市美术家协会会员。   汪华元暮年学艺之路是怎样走过来的?   退休是人生道路面临的第二次选择。汪华元退休后见一些老同志练习书画,从中受到启发,加上他过去就对书画比较感兴趣,于是决定报名参加景德镇老年大学书画班学习。从此,他每天把大部分时间放在练习书画上,电视剧很少看了,逛街也没有时
期刊
孔栋,生于1948年,祖籍江西萍乡,毕业于江西工业大学电机制造专业,高级经济师。2008年4月,他出任中国航空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国航董事长,是全国政协十一届委员。近日,鲜少在媒体露面的孔栋在北京接受了我们的专访。   坐在我们面前的孔栋总经理,全然不是外界所传言的那般神秘。采访中,这位和蔼亲切的长者言语中流露的,是一份通过岁月风雨历练的旷达与淡定,是一份经过时光涤荡,益发闪亮的激情和真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