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个人一生,至少有一段刻骨铭心的回忆吧?母亲、老大房、山野、童年,至少,这是我一生都刻骨铭心的一段回忆,随着光阴荏苒,历久弥香。岁月已老,我们亦不再风发意气;时光漫漫,心境渐渐习惯于静默,平和于不争不驳,深沉于不嗔不怒,因后半生已无趣味可言,唯过去苦难的岁月和母亲的疼惜,令我心魂震颤,无法自静。我甚喜周国平老师的一句话:“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
曾经年少,总是幻想有一座雨季时屋顶不漏雨,三九时窗户不透风的房子。春天趴窗拂绿,冬天隔窗看雪,睡醒了还可以闻到饼香。那时懵懂无知,幻想经常天马行空。日常很多时候,我傻傻地发呆,几乎占据了生活的大部分光阴。
小时候,家乡还没有当下这样整洁富庶。那时,一座座土坯墁泥的白杨土木房,静卧在连绵群山环抱的阳坡根,山路崎岖,物资匮乏,断粮缺钱是常有的事,大部分人都一贫如洗。但我向往拥有一座遮风挡雨的暖窝,渴望吃饱肚子,愿望从未断绝。
那时年少懵懂,此等幻想,尤其刮风下雨的日子特别强烈,也许这就是与生俱来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吧。生命应该顺应天命,而生存不可以随遇而安,因为对一个活着的人而言有太多的选择。因此从小到大,在人生路上不由得坚持着心里的这份期盼,就是特别渴望拥有一座遮风挡雨的房屋。这份期盼,一直督促我跋涉在奋斗的路上。
记得小时候,我们全家都蜷居于三间土坯房内,吃饭时基本都在院落的土台子上,放一张父亲用老榆木拼凑的长桌,全家六口人聚集在一起吃饭,虽清苦但也其乐融融。全家吃着母亲日复一日的手擀的青稞面疙瘩或洋芋炒腌菜也津津有味。1980年家里一穷二白,就这单一的食物,每天足以引起我们姐弟几个亟待满足的食欲。有时候母亲忙完田间地头除草的活儿,还不忘采些苦苦菜和蕨菜给我们下面吃。
晚上写作业时,母亲麻利地撑上煤油灯盏,小心的放在陪嫁过来的白杨箱上,不忘嘱咐一句:赶快写作业,不然今晚的煤油不够。那时候虽然贫苦,可每个人没有比较、没有竞争,所以我的童年是快乐的。
记得上五年级时,光景好了许多,每家每户的生活也都在细微地改善着。爷爷是公社退休人员,有较好的工资支撑,所以在村里率先盖起了松木大房。花格木窗、五层花草雕刻,即气派又明净。全村乡亲都来贺喜,爷爷也比平时精神了许多,因为奶奶走的早,爷爷这一生带着一大家子人熬过来也着实不易。父亲和母亲看着爷爷家高大气派的松木大房,也难得喜笑颜开。记得母亲低声念叨着:“家里的一根横梁裂开,用榆木勉强支撑着,不知什么时候我们全家也能住上一座这样的大房子啊!”末了还轻轻叹了一口气。
晚上爷爷特意宴请家务里所有亲戚吃贺房的熬饭,当着众亲戚宣布:“把拆下来的民国老房子接续给老大,他孩子多,房子又时间长了,到处漏雨。”大叔和二叔虽面露不悦也无可奈何,老人家发话了他们也没有刁难的理由。父母沧桑的面容,由于开心而焕发出难见的喜悦光彩,毕竟我们还在那三间土坯房里,过着难熬的日子。我记得晚上,母亲由于高兴而大哭了一场。
爷爷送给父母的老大房,是1941年祖父为特意安置祖母而盖的,因为祖父常年在兵营,南征北战,极少在祖母身边,为了弥补他对家人的愧欠,房子的木材全是从玉树运抵的成年上选红松,木质坚韧美观,房型设置廊院,雕镂八宝,彰显民国遗风。每间房子的间隔松板上,祖父漆上的柏油还自然地泛着柔亮光泽。太阳照热,有一股淡淡的松木清香。每方間隔松板,严丝合缝地插扣在每一扇满间花窗上,所有的横梁与柱子都是榫卯结构,每一处都衔接得天衣无缝,看不到一根铁钉。红松屋对儿门的麻花门扣底部,镶嵌着1941的两款铜圆,非常精致大气。这也许是这座老房唯一的重要历史烙印。这毕竟这是作为副官的祖父的宅院,虽然年久,但仍然不失大家民居的气度。
爷爷的这所旧大房过继给了父母,可房子上面防土的蔓梢与踏板都年旧腐烂了,这可难倒了老实巴交的父亲。那个艰难的岁月里,买十几平方的木枝当防土的蔓梢,也需要一大笔钱。母亲是个要强的人,给父亲宽心:“孩子他爸甭急,明日我们全家,到门前山顶的荒草坡砍十几捆野柳枝干,即柔韧又疏密有致,搭房子时铺在椽子上多好啊!”父亲听后,眉头舒展了许多。
我记得第二日刚好是星期六,母亲和父亲赶着家里养着的、唯一值钱的小毛驴,一块带着我们姐弟几人,昂首冲向村前的石门子山顶。我偷偷望了一眼母亲,大步流星,一脸的豪气干云。暗暗思忖:今日砍柴,我两个姐姐死定了。想到此,我不由得偷偷暗笑起来。
门前大山,路陡崎岖,连绵不绝的大山间,唯一上山的路口有两尊很大的石拱自然形成三门,所以村民都叫它石门子。
平常里只翻翻地、驮驮麦子的小驴子,父母一直用青草麸子伺候着,舍不得骑一次。今日走到玛尼寺院门口,母亲毫不犹豫的把我放在驴子的白杨鞍心上,也许是看到我已气喘吁吁,还哭丧着小脸,有些心疼。因为从小我的心脏不太好,父母格外操心。母亲亲自牵着驴缰绳,回头微笑着轻轻嘱咐道:“抓紧驴鞍子,山路太陡,小心滑下来。”母亲亲切的笑使我一下子没了脾气,扭头看看后面的两个姐姐,提着熬茶暖瓶和青稞馍馍,还有几个大茶缸儿,正气急败坏地小声骂着我。
走到山顶,父母和两位姐姐忙着去砍野柳枝,母亲让我牵着驴子沿山坡溜草,让驴子吃个饱。住惯了低矮的土坯房,或许压抑久了,此刻我站在山顶,没来由地一阵心旷神怡,站在一览无余的山顶,天空浩瀚无垠,心胸好一番畅快,不由得大喊几声,惊的山雀高飞,野兔乱窜。
一缕缕明媚的阳光,普照着翠黛色的峭壁,如刀削般的千仞绝壁上长着许多不知名的野花野草,景色有致,相互斗艳争辉。脚下杂树碎花怒放,头顶野鸟翩飞,山色怡人。但见不远处父母砍伐的野柳深处,喜鹊成群,飞来飞去,争鸣不已,将山里劳作的时光点缀得十分迷人,且风光无限。我不时听到从砍柳枝的荒草坡传来母亲担忧的嘱咐声“尕娃,崖岩边甭去,小心掉下去哩。”已陶醉在大自然的我哪里顾得母亲的担忧。
脚下几丈开外是恐怖的黑鹰洞,镶在千仞绝壁上端,煞是心惊。据老人们相传,马步芳兵败,逃回的残兵败将,在黑鹰洞里休整躲藏过,不少人薨在洞内,让我从小对这个山洞心生畏惧,此刻,也只能较远地站在悬空的一块巨石下远观。俯瞰谷底,自己仿佛有种随时会从半空轻轻扑跃而下的冲动。从这块巨石上顶的崖边倒垂下几条沙棘,绿叶间挂满一串串橘红色的晶莹小果,惹人垂涎三尺。牵着驴子小心地走了几步,满山遍野一株株低矮的辫麻花,迎风点头。还有不知名的树,枝干拗曲,叶子极其茂密,还夹杂着朵朵娆妖的小黄花,淡雅清新的颜色充满温情。峭壁的对面,是一条狭小的山道,直达山脚连接村子的阡陌小路。那时光景虽然特别困苦,但自然山野的葱茏让我忘却了烦恼与饥饿。 爷爷请来全村最出名的木匠为老大房所有横梁、柱子、板壁、花窗重新组装。在全村乡亲们的倾力相助下,爷爷送给父母的旧大房,焕然一新。据老人们讲,南北朝向的房子,太阳从早照到晚,房间比较干燥暖和。
盖好的老大房,窗户虽没有爷爷家新大房玻璃窗的明净敞亮,但母亲用崭新的白纸糊得看起来一尘不染,在我的眼中,比起爷爷家的新大房还雅致清新。从前面观去全是一整体的红松木板花纹,配上白纸花格子大窗,比原有的土坯房不知高级多少倍。
父母的脸上逐渐有了笑意,上学回来再也不担心没地方写作业,下雨天也不用烦屋顶漏雨。每个吉庆的节日,父母都不忘感谢一番爷爷的恩情。日子就这样修葺一新的房子里平凡地过着。
我工作后的第二年,多年老风湿折磨的母亲一下子卧床不起,母亲的身体愈发孱弱。有一次元旦回家,母亲半开玩笑地说:“若要富儿女大,若要穷也要儿女大,你们都大了,阿妈有没有福气,还能享受上如邻家盖的那般大气宽敞的松木大房哟。”
好像所有的老人对木质房子和木质家具都特别钟情,也许是老人们对自己本心的一种表达,或是对自然木质的一种老情怀吧。母亲也许是无心之说,可母亲此番希望,深深烙刻在我心底。
因为改革开放的春风,从城里吹到了农村,我们村里家家户户,因为政府的培训和扶持,都开起了面馆,他们用自己的勤劳和毅力,一两年的光景就赚得盆满钵满。每家每户都盖起了洋楼和松木新房,所以母亲看着一个个乡邻富贵起来,心生羡慕,难免会发出这样的呢喃,毕竟渴望美好与幸福,是每个平凡人的愿望。
这些年经过不懈努力的工作与网站运营,我也有了些积蓄,姐姐和弟弟也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到沿海开店,收获了他们辛勤劳动的成果。一次视频聊天中,我给弟弟说:“我们都生活圆满了,可父母一直有个愿望,想住上一座崭新的松木大房,我们兄弟合资为父母尽个心愿,给他们盖一座敞亮的松木大房怎么样?”我俩一拍即合。
就在那年的年底,我们为父母献上了我们的孝心:一座七层花草雕刻的松木大房,比爷爷家的雕花大房,花草还多雕刻了两层,更显大气。邻居还调侃:“是不是和爷爷做比赛呢?”引得一片欢腾。
落地雕花格窗,滿间大火炕,周围镶入核桃木色的壁围,太阳从早到晚一直照射在暖炕上,刚好可以晒到卧床不起的母亲身上。配上暖色的牛绒炕毯,瞬间屋子里都是阳光照耀的明净与温暖。
搬家入住的那一天母亲泣不成声:“阿妈只是几声羡慕的唠叨,就被你俩孝敬到这种程度,阿妈从没想过这把老骨头散架前,还能住上儿子盖的松木大房子啊!以前连做梦都没想。”我赶忙安慰母亲:“你不是说穷富都要指望儿女长大吗?现在国家政策好了,我们出门在外,一直有国家的民族政策特殊照顾着,只要自己遵纪守法肯努力,挣钱也没有你们那个年代难,你和父亲就好好养老吧!你的膝盖有类风湿,我们姐弟几个一定找最好的医院给你治疗,买最好的风湿药给你用上!”
母亲眼含泪花欣慰地笑了,摇摇头说道:“娃娃们,你们费心了,阿妈这个病看不好了,哪个大医院你们没把我拉到?所有医生说的都是一样话,只能激素治疗,还毒副反应很大,你们的孝心阿妈领受了,只能活一天算一天,只是对你的父亲放不下心!”
喜庆的住房日,母亲的一席话,说的我们全家人都潸然泪下。父亲眼眶泛湿,还不忘打趣说:“今天是吉庆有余的日子,孩子们给我们盖了松木新大房,我们该好好享受,你还年轻,离坟坑还远着呢!”说的大家破涕为笑。
新盖的大房内我添置了红外线照射灯,可以缓解母亲的病痛,添置了所有电器和她喜欢的木质花台家具。随后我龙凤胎宝宝的出生,给盼孙多年的父母带来了巨大的惊喜与幸福。余下的十几年,虽然被病痛时有折磨,但母亲的精神算好,过得知足而幸福。
我十分感谢我们生在一个伟大的国度,感恩我们生在一个和平繁荣的时代,感谢有一个包容和谐自由的环境,让我们扬起梦想的风帆,可以在和平社会中,努力拓展生存的幸福空间,给父母、家人创造一个幸福的生活。在小康的路上,我们拥抱幸福,因为孝敬、奋斗,我们的家园走向蓬勃、迎向幸福。
作者简介:包林(1978-),男,回族,青海西宁人,青海作家协会会员,西部散文协会会员,南边文艺研究院会员,无锡散文协会会员,中国诗词散文签约作者。作品在国内多次比赛中获奖,文章发表于各大网站平台和纸媒体。
曾经年少,总是幻想有一座雨季时屋顶不漏雨,三九时窗户不透风的房子。春天趴窗拂绿,冬天隔窗看雪,睡醒了还可以闻到饼香。那时懵懂无知,幻想经常天马行空。日常很多时候,我傻傻地发呆,几乎占据了生活的大部分光阴。
小时候,家乡还没有当下这样整洁富庶。那时,一座座土坯墁泥的白杨土木房,静卧在连绵群山环抱的阳坡根,山路崎岖,物资匮乏,断粮缺钱是常有的事,大部分人都一贫如洗。但我向往拥有一座遮风挡雨的暖窝,渴望吃饱肚子,愿望从未断绝。
那时年少懵懂,此等幻想,尤其刮风下雨的日子特别强烈,也许这就是与生俱来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吧。生命应该顺应天命,而生存不可以随遇而安,因为对一个活着的人而言有太多的选择。因此从小到大,在人生路上不由得坚持着心里的这份期盼,就是特别渴望拥有一座遮风挡雨的房屋。这份期盼,一直督促我跋涉在奋斗的路上。
记得小时候,我们全家都蜷居于三间土坯房内,吃饭时基本都在院落的土台子上,放一张父亲用老榆木拼凑的长桌,全家六口人聚集在一起吃饭,虽清苦但也其乐融融。全家吃着母亲日复一日的手擀的青稞面疙瘩或洋芋炒腌菜也津津有味。1980年家里一穷二白,就这单一的食物,每天足以引起我们姐弟几个亟待满足的食欲。有时候母亲忙完田间地头除草的活儿,还不忘采些苦苦菜和蕨菜给我们下面吃。
晚上写作业时,母亲麻利地撑上煤油灯盏,小心的放在陪嫁过来的白杨箱上,不忘嘱咐一句:赶快写作业,不然今晚的煤油不够。那时候虽然贫苦,可每个人没有比较、没有竞争,所以我的童年是快乐的。
记得上五年级时,光景好了许多,每家每户的生活也都在细微地改善着。爷爷是公社退休人员,有较好的工资支撑,所以在村里率先盖起了松木大房。花格木窗、五层花草雕刻,即气派又明净。全村乡亲都来贺喜,爷爷也比平时精神了许多,因为奶奶走的早,爷爷这一生带着一大家子人熬过来也着实不易。父亲和母亲看着爷爷家高大气派的松木大房,也难得喜笑颜开。记得母亲低声念叨着:“家里的一根横梁裂开,用榆木勉强支撑着,不知什么时候我们全家也能住上一座这样的大房子啊!”末了还轻轻叹了一口气。
晚上爷爷特意宴请家务里所有亲戚吃贺房的熬饭,当着众亲戚宣布:“把拆下来的民国老房子接续给老大,他孩子多,房子又时间长了,到处漏雨。”大叔和二叔虽面露不悦也无可奈何,老人家发话了他们也没有刁难的理由。父母沧桑的面容,由于开心而焕发出难见的喜悦光彩,毕竟我们还在那三间土坯房里,过着难熬的日子。我记得晚上,母亲由于高兴而大哭了一场。
爷爷送给父母的老大房,是1941年祖父为特意安置祖母而盖的,因为祖父常年在兵营,南征北战,极少在祖母身边,为了弥补他对家人的愧欠,房子的木材全是从玉树运抵的成年上选红松,木质坚韧美观,房型设置廊院,雕镂八宝,彰显民国遗风。每间房子的间隔松板上,祖父漆上的柏油还自然地泛着柔亮光泽。太阳照热,有一股淡淡的松木清香。每方間隔松板,严丝合缝地插扣在每一扇满间花窗上,所有的横梁与柱子都是榫卯结构,每一处都衔接得天衣无缝,看不到一根铁钉。红松屋对儿门的麻花门扣底部,镶嵌着1941的两款铜圆,非常精致大气。这也许是这座老房唯一的重要历史烙印。这毕竟这是作为副官的祖父的宅院,虽然年久,但仍然不失大家民居的气度。
爷爷的这所旧大房过继给了父母,可房子上面防土的蔓梢与踏板都年旧腐烂了,这可难倒了老实巴交的父亲。那个艰难的岁月里,买十几平方的木枝当防土的蔓梢,也需要一大笔钱。母亲是个要强的人,给父亲宽心:“孩子他爸甭急,明日我们全家,到门前山顶的荒草坡砍十几捆野柳枝干,即柔韧又疏密有致,搭房子时铺在椽子上多好啊!”父亲听后,眉头舒展了许多。
我记得第二日刚好是星期六,母亲和父亲赶着家里养着的、唯一值钱的小毛驴,一块带着我们姐弟几人,昂首冲向村前的石门子山顶。我偷偷望了一眼母亲,大步流星,一脸的豪气干云。暗暗思忖:今日砍柴,我两个姐姐死定了。想到此,我不由得偷偷暗笑起来。
门前大山,路陡崎岖,连绵不绝的大山间,唯一上山的路口有两尊很大的石拱自然形成三门,所以村民都叫它石门子。
平常里只翻翻地、驮驮麦子的小驴子,父母一直用青草麸子伺候着,舍不得骑一次。今日走到玛尼寺院门口,母亲毫不犹豫的把我放在驴子的白杨鞍心上,也许是看到我已气喘吁吁,还哭丧着小脸,有些心疼。因为从小我的心脏不太好,父母格外操心。母亲亲自牵着驴缰绳,回头微笑着轻轻嘱咐道:“抓紧驴鞍子,山路太陡,小心滑下来。”母亲亲切的笑使我一下子没了脾气,扭头看看后面的两个姐姐,提着熬茶暖瓶和青稞馍馍,还有几个大茶缸儿,正气急败坏地小声骂着我。
走到山顶,父母和两位姐姐忙着去砍野柳枝,母亲让我牵着驴子沿山坡溜草,让驴子吃个饱。住惯了低矮的土坯房,或许压抑久了,此刻我站在山顶,没来由地一阵心旷神怡,站在一览无余的山顶,天空浩瀚无垠,心胸好一番畅快,不由得大喊几声,惊的山雀高飞,野兔乱窜。
一缕缕明媚的阳光,普照着翠黛色的峭壁,如刀削般的千仞绝壁上长着许多不知名的野花野草,景色有致,相互斗艳争辉。脚下杂树碎花怒放,头顶野鸟翩飞,山色怡人。但见不远处父母砍伐的野柳深处,喜鹊成群,飞来飞去,争鸣不已,将山里劳作的时光点缀得十分迷人,且风光无限。我不时听到从砍柳枝的荒草坡传来母亲担忧的嘱咐声“尕娃,崖岩边甭去,小心掉下去哩。”已陶醉在大自然的我哪里顾得母亲的担忧。
脚下几丈开外是恐怖的黑鹰洞,镶在千仞绝壁上端,煞是心惊。据老人们相传,马步芳兵败,逃回的残兵败将,在黑鹰洞里休整躲藏过,不少人薨在洞内,让我从小对这个山洞心生畏惧,此刻,也只能较远地站在悬空的一块巨石下远观。俯瞰谷底,自己仿佛有种随时会从半空轻轻扑跃而下的冲动。从这块巨石上顶的崖边倒垂下几条沙棘,绿叶间挂满一串串橘红色的晶莹小果,惹人垂涎三尺。牵着驴子小心地走了几步,满山遍野一株株低矮的辫麻花,迎风点头。还有不知名的树,枝干拗曲,叶子极其茂密,还夹杂着朵朵娆妖的小黄花,淡雅清新的颜色充满温情。峭壁的对面,是一条狭小的山道,直达山脚连接村子的阡陌小路。那时光景虽然特别困苦,但自然山野的葱茏让我忘却了烦恼与饥饿。 爷爷请来全村最出名的木匠为老大房所有横梁、柱子、板壁、花窗重新组装。在全村乡亲们的倾力相助下,爷爷送给父母的旧大房,焕然一新。据老人们讲,南北朝向的房子,太阳从早照到晚,房间比较干燥暖和。
盖好的老大房,窗户虽没有爷爷家新大房玻璃窗的明净敞亮,但母亲用崭新的白纸糊得看起来一尘不染,在我的眼中,比起爷爷家的新大房还雅致清新。从前面观去全是一整体的红松木板花纹,配上白纸花格子大窗,比原有的土坯房不知高级多少倍。
父母的脸上逐渐有了笑意,上学回来再也不担心没地方写作业,下雨天也不用烦屋顶漏雨。每个吉庆的节日,父母都不忘感谢一番爷爷的恩情。日子就这样修葺一新的房子里平凡地过着。
我工作后的第二年,多年老风湿折磨的母亲一下子卧床不起,母亲的身体愈发孱弱。有一次元旦回家,母亲半开玩笑地说:“若要富儿女大,若要穷也要儿女大,你们都大了,阿妈有没有福气,还能享受上如邻家盖的那般大气宽敞的松木大房哟。”
好像所有的老人对木质房子和木质家具都特别钟情,也许是老人们对自己本心的一种表达,或是对自然木质的一种老情怀吧。母亲也许是无心之说,可母亲此番希望,深深烙刻在我心底。
因为改革开放的春风,从城里吹到了农村,我们村里家家户户,因为政府的培训和扶持,都开起了面馆,他们用自己的勤劳和毅力,一两年的光景就赚得盆满钵满。每家每户都盖起了洋楼和松木新房,所以母亲看着一个个乡邻富贵起来,心生羡慕,难免会发出这样的呢喃,毕竟渴望美好与幸福,是每个平凡人的愿望。
这些年经过不懈努力的工作与网站运营,我也有了些积蓄,姐姐和弟弟也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到沿海开店,收获了他们辛勤劳动的成果。一次视频聊天中,我给弟弟说:“我们都生活圆满了,可父母一直有个愿望,想住上一座崭新的松木大房,我们兄弟合资为父母尽个心愿,给他们盖一座敞亮的松木大房怎么样?”我俩一拍即合。
就在那年的年底,我们为父母献上了我们的孝心:一座七层花草雕刻的松木大房,比爷爷家的雕花大房,花草还多雕刻了两层,更显大气。邻居还调侃:“是不是和爷爷做比赛呢?”引得一片欢腾。
落地雕花格窗,滿间大火炕,周围镶入核桃木色的壁围,太阳从早到晚一直照射在暖炕上,刚好可以晒到卧床不起的母亲身上。配上暖色的牛绒炕毯,瞬间屋子里都是阳光照耀的明净与温暖。
搬家入住的那一天母亲泣不成声:“阿妈只是几声羡慕的唠叨,就被你俩孝敬到这种程度,阿妈从没想过这把老骨头散架前,还能住上儿子盖的松木大房子啊!以前连做梦都没想。”我赶忙安慰母亲:“你不是说穷富都要指望儿女长大吗?现在国家政策好了,我们出门在外,一直有国家的民族政策特殊照顾着,只要自己遵纪守法肯努力,挣钱也没有你们那个年代难,你和父亲就好好养老吧!你的膝盖有类风湿,我们姐弟几个一定找最好的医院给你治疗,买最好的风湿药给你用上!”
母亲眼含泪花欣慰地笑了,摇摇头说道:“娃娃们,你们费心了,阿妈这个病看不好了,哪个大医院你们没把我拉到?所有医生说的都是一样话,只能激素治疗,还毒副反应很大,你们的孝心阿妈领受了,只能活一天算一天,只是对你的父亲放不下心!”
喜庆的住房日,母亲的一席话,说的我们全家人都潸然泪下。父亲眼眶泛湿,还不忘打趣说:“今天是吉庆有余的日子,孩子们给我们盖了松木新大房,我们该好好享受,你还年轻,离坟坑还远着呢!”说的大家破涕为笑。
新盖的大房内我添置了红外线照射灯,可以缓解母亲的病痛,添置了所有电器和她喜欢的木质花台家具。随后我龙凤胎宝宝的出生,给盼孙多年的父母带来了巨大的惊喜与幸福。余下的十几年,虽然被病痛时有折磨,但母亲的精神算好,过得知足而幸福。
我十分感谢我们生在一个伟大的国度,感恩我们生在一个和平繁荣的时代,感谢有一个包容和谐自由的环境,让我们扬起梦想的风帆,可以在和平社会中,努力拓展生存的幸福空间,给父母、家人创造一个幸福的生活。在小康的路上,我们拥抱幸福,因为孝敬、奋斗,我们的家园走向蓬勃、迎向幸福。
作者简介:包林(1978-),男,回族,青海西宁人,青海作家协会会员,西部散文协会会员,南边文艺研究院会员,无锡散文协会会员,中国诗词散文签约作者。作品在国内多次比赛中获奖,文章发表于各大网站平台和纸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