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体化教学”是当前技工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必经之路。 “一体化”背景下,对德育课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有效开展德育课的一体化教学,本文以就业指导课中的《责任心》单元为例,阐述“一体化”背景下德育课的实施,提出了德育课实施过程的原则和建议。
传统的教学模式与一体化教学模式比较
一直以来,技工院校的德育课承担着学生思想教育、职业素养、职业精神培养的重要任务。但是,由于传统的德育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缺乏创新,严格执行教材内容,采用的单一的教学方法,导致了教学效果不佳,学生对德育课的学习兴趣不高,严重影响了德育课的实效性。而“一体化”下的德育教学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唱主角,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多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很好地培养职业精神,充分发挥了德育课的重要作用。由于传统教学与一体化教学的定位、实施过程和取得的效果各有区别,因此,对师生课堂中的角色要求、能力要求等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具体表现为,一体化德育教学尊重学生人格,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真正实现课堂活跃起来,学生积极起来,课程有用起来。因此,技工院校一体化德育教学既符合教学规律,又有助于教学改革和发展,势在必行。
德育课程一体化教学实施过程
一体化的教学实施一般按照六步法来进行,包括明确任务、获取信息、计划与决策、计划实施、检查控制、评价反馈六个过程。一体化德育教学具体又应该如何实施?下面以《责任心》单元为例阐述具体实施过程。
1.明确任务阶段
任务的明确要注意以学习任务为载体,一切教学活动要围绕完成一项任务展开,构建明确的学习目标,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开展《责任心》课程教学时,笔者以“负责任的人永远不嫌多”为情景铺垫,向学生讲述了一个即将面临下岗的员工小燕仍能不计得失,坚守岗位的故事。她用实际行动感动了公司的高管,最后幸运留下的故事。故事通过视频的方式,娓娓道来,带学生走入职场的情景。进而提出针对性极强、目标极其鲜明,内容极其现实的任务,即将全体学生分成不同小组实地参观调查四个场所(实训室、饭堂、图书馆、课室),通过观察、访谈、分析、讨论的形式分析实训室的物料保管人员、饭堂打饭阿姨、图书管理员以及课室值日生的工作职责,并谈谈他们在自身的工作岗位上是否完成任务,有哪些地方是没有做到位的。完成调查后小组内进行资料整合,交流分享,并在班上进行成果展示。
这样的设计,引导学生进入真实工作过程,渗透了良好的德育效果。既避免了学生在课上厌学、扰乱课堂、玩手机、睡觉等不当现象,也为培养学生独立的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2.获取信息阶段
美国著名的教育家波利亚认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教学过程中应该尽可能让学生们参与到知识探究的过程,让他们一同感受 、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因此,在《责任心》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自行探索和发现,到实地去考察、参观、访问获取相应的信息。特别是组织学生到图书馆、饭堂、实训车间这些地方,是对学生一种考验,也是一次有效的锻炼。他在和陌生人交流中可以学会如何与人沟通,学会尊重他人;在记录相应信息过程中,又提高了信息记录能力和分析能力。
3.计划与决策阶段
在计划与决策阶段,小组要根据任务的要求,讨论组员的分工和安排。课堂上,学生接受任务后,要求其在40分钟内完成现场考察,严格的时间倒逼机制促使学生们迅速地开展了分工。此时,团队中的学生领袖很快就脱颖而出,指挥、统筹小组活动。当然,由于学生的素质水平不均衡,也会出现有个别组的活动不能顺利展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深入小组,协助、引导学生开展相应的学习活动。从另一个侧面看,教师的细致指导,也为学生树立了尽心尽责的学习榜样,责任心的教育自然渗透在每一个细微之处。
4.计划实施阶段
在德育课一体化教学中,要注重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计划实施阶段便是一个很好发挥“人职匹配”的阶段,也是一个很好强化学生执行意识的过程。小组成员根据自己的个性和能力做了详细分工后,便是现场实施的过程了。因此,在《责任心》教学中,小组成员按照要求带上了工作页、录音笔、摄影机、谈话记录本、计时器等工具,各司其职,开展一场关乎责任心的大检查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同学们发现实训工厂物料保管员没有将材料及时归类整理,还发现当天值日同学没有及时搞好讲台卫生、课室卫生等现象。此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他们岗位的职责是什么”“他们工作是否到位了”“工作不到位会带来哪些后果”等问题,在真实的场景中,学生进一步体验了责任心的重要性,都通过拍照形式记录不良情况以示警醒,也在工作页上填写了自己的心得体会。
5.检查控制阶段
检查控制阶段是对任务完成情况、成果进行检查。若检查验收不合格,则要进行修正,直到合格为止。这个过程也是教师对学生完成情况的检查,更是帮助学生对活动过程的反思、梳理。在《责任心》教学中,活动开展完毕后,教师提问学生“小组在任务的安排和实施过程中是否存在什么问题?”“个人是否顺利完成安排的任务?原因在哪里?”等问题,这一环节是学生自我反思的过程,对于学生个人自我检验能力提高、团队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帮助作用。带着对责任心充满强烈的情感共鸣,学生能够很好地总结四个岗位的职责,并围绕岗位的职责分析以及存在的不到位的现象,充分展示各组的成果。
6.评价反馈阶段
德育一体化教学中,评价和反馈是重要的环节。评价应该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模式,全方位、多角度考评学生,让学生信服评价结果,让学生体会完成任务的成就感、从中提升自信心。因此,在《责任心》教学中,各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团队成果,师生共同点评。评价按照“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其他成员互评”方式进行,按照40%、30%、20%的比例计算总分。评价反馈阶段比较科学、全面,受到学生点赞。
传统的教学模式与一体化教学模式比较
一直以来,技工院校的德育课承担着学生思想教育、职业素养、职业精神培养的重要任务。但是,由于传统的德育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缺乏创新,严格执行教材内容,采用的单一的教学方法,导致了教学效果不佳,学生对德育课的学习兴趣不高,严重影响了德育课的实效性。而“一体化”下的德育教学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唱主角,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多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很好地培养职业精神,充分发挥了德育课的重要作用。由于传统教学与一体化教学的定位、实施过程和取得的效果各有区别,因此,对师生课堂中的角色要求、能力要求等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具体表现为,一体化德育教学尊重学生人格,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真正实现课堂活跃起来,学生积极起来,课程有用起来。因此,技工院校一体化德育教学既符合教学规律,又有助于教学改革和发展,势在必行。
德育课程一体化教学实施过程
一体化的教学实施一般按照六步法来进行,包括明确任务、获取信息、计划与决策、计划实施、检查控制、评价反馈六个过程。一体化德育教学具体又应该如何实施?下面以《责任心》单元为例阐述具体实施过程。
1.明确任务阶段
任务的明确要注意以学习任务为载体,一切教学活动要围绕完成一项任务展开,构建明确的学习目标,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开展《责任心》课程教学时,笔者以“负责任的人永远不嫌多”为情景铺垫,向学生讲述了一个即将面临下岗的员工小燕仍能不计得失,坚守岗位的故事。她用实际行动感动了公司的高管,最后幸运留下的故事。故事通过视频的方式,娓娓道来,带学生走入职场的情景。进而提出针对性极强、目标极其鲜明,内容极其现实的任务,即将全体学生分成不同小组实地参观调查四个场所(实训室、饭堂、图书馆、课室),通过观察、访谈、分析、讨论的形式分析实训室的物料保管人员、饭堂打饭阿姨、图书管理员以及课室值日生的工作职责,并谈谈他们在自身的工作岗位上是否完成任务,有哪些地方是没有做到位的。完成调查后小组内进行资料整合,交流分享,并在班上进行成果展示。
这样的设计,引导学生进入真实工作过程,渗透了良好的德育效果。既避免了学生在课上厌学、扰乱课堂、玩手机、睡觉等不当现象,也为培养学生独立的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2.获取信息阶段
美国著名的教育家波利亚认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教学过程中应该尽可能让学生们参与到知识探究的过程,让他们一同感受 、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因此,在《责任心》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自行探索和发现,到实地去考察、参观、访问获取相应的信息。特别是组织学生到图书馆、饭堂、实训车间这些地方,是对学生一种考验,也是一次有效的锻炼。他在和陌生人交流中可以学会如何与人沟通,学会尊重他人;在记录相应信息过程中,又提高了信息记录能力和分析能力。
3.计划与决策阶段
在计划与决策阶段,小组要根据任务的要求,讨论组员的分工和安排。课堂上,学生接受任务后,要求其在40分钟内完成现场考察,严格的时间倒逼机制促使学生们迅速地开展了分工。此时,团队中的学生领袖很快就脱颖而出,指挥、统筹小组活动。当然,由于学生的素质水平不均衡,也会出现有个别组的活动不能顺利展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深入小组,协助、引导学生开展相应的学习活动。从另一个侧面看,教师的细致指导,也为学生树立了尽心尽责的学习榜样,责任心的教育自然渗透在每一个细微之处。
4.计划实施阶段
在德育课一体化教学中,要注重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计划实施阶段便是一个很好发挥“人职匹配”的阶段,也是一个很好强化学生执行意识的过程。小组成员根据自己的个性和能力做了详细分工后,便是现场实施的过程了。因此,在《责任心》教学中,小组成员按照要求带上了工作页、录音笔、摄影机、谈话记录本、计时器等工具,各司其职,开展一场关乎责任心的大检查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同学们发现实训工厂物料保管员没有将材料及时归类整理,还发现当天值日同学没有及时搞好讲台卫生、课室卫生等现象。此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他们岗位的职责是什么”“他们工作是否到位了”“工作不到位会带来哪些后果”等问题,在真实的场景中,学生进一步体验了责任心的重要性,都通过拍照形式记录不良情况以示警醒,也在工作页上填写了自己的心得体会。
5.检查控制阶段
检查控制阶段是对任务完成情况、成果进行检查。若检查验收不合格,则要进行修正,直到合格为止。这个过程也是教师对学生完成情况的检查,更是帮助学生对活动过程的反思、梳理。在《责任心》教学中,活动开展完毕后,教师提问学生“小组在任务的安排和实施过程中是否存在什么问题?”“个人是否顺利完成安排的任务?原因在哪里?”等问题,这一环节是学生自我反思的过程,对于学生个人自我检验能力提高、团队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帮助作用。带着对责任心充满强烈的情感共鸣,学生能够很好地总结四个岗位的职责,并围绕岗位的职责分析以及存在的不到位的现象,充分展示各组的成果。
6.评价反馈阶段
德育一体化教学中,评价和反馈是重要的环节。评价应该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模式,全方位、多角度考评学生,让学生信服评价结果,让学生体会完成任务的成就感、从中提升自信心。因此,在《责任心》教学中,各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团队成果,师生共同点评。评价按照“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其他成员互评”方式进行,按照40%、30%、20%的比例计算总分。评价反馈阶段比较科学、全面,受到学生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