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旅游复兴,我们满怀期待中国游客重返泰国!

来源 :中国-东盟博览(政经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klovey3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全球旅游业几乎陷入停摆状态,尤其是被中国游客列为首选出境旅游目的地的泰国。旅游业是泰国经济的重要支柱,2019年泰国共接待外国游客3970万人次,在这之中,中国游客达1099万人次,为泰国创收5430亿泰铢,约占外国游客旅游总收入1.93万亿泰铢的28%。
  泰國旅游业正处于“至暗时刻”,为重振本国旅游业,泰国各有关部门遇到的挑战前所未有。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有效控制,旅游业也将迎来后疫情时代新常态,为保持泰国旅游业在国际舞台上的竞争力,本刊驻泰国记者围绕旅游复兴计划等问题,专访了泰国旅游和体育部部长皮帕·拉差吉帕甘先生。
  受疫情影响,2020年前4个月损失过半
  “2019年旅游业和体育业为泰国带来2.9万亿泰铢的经济收入,约占GDP的18%。自疫情爆发以来,全球旅游业几近瘫痪状态。赴泰游客量和旅游收入均急剧下滑,2020年前4个月外国游客总数同比萎缩52.17%,只有669万人次;旅游营业收入为5140亿泰铢,同比减少52.07%。”皮帕介绍道。
  对于陷入困境的旅游业从业者,泰国旅游和体育部(以下简称泰国旅体部)采取有效的扶持措施,助其渡过难关。共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包括财政金融措施和补助措施。第二阶段包括6个重要方面,分别为:提升旅游业竞争力;带动旅游相关产业发展;提升旅游从业人员技能水平;提高旅游业的安全卫生标准;扶持旅游从业者;有效沟通。
  此外,在“5R战略”下,泰国旅体部联合泰国旅游局共同制定旅游复兴计划:
  重启(Reboot)。重点放在泰国国内市场,鼓励民众在国内出游。
  重建(Rebuild)。重点放在修复和重建方案上,帮助本国旅游业适应新常态,力求在“后疫情”时代发展更可持续的泰国旅游业,提升旅游产品和服务的价值。
  重塑(Rebrand)。加大新旅游形象宣传力度,建立游客信心,让泰国成为疫情后外国游客选择重游的国家。
  回暖(Rebound)。采取近程和远程旅游刺激措施,使外国游客市场迅速回温,尤其是消费潜力巨大的群体。
  再平衡(Rebalance)。恢复旅游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
  “今年6月,旅体部拟向政府递交申请,从4000亿泰铢贷款中增加申请150亿~160亿泰铢旅游复兴计划的预算。旅体部将联合内政部、自然资源和环境部、文化部,共同开展修复重振旧景区、开发新旅游景点和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工作。”皮帕说道。
  建立信心,刺激泰国国内旅游市场
  针对旅游复兴计划,旅体部将首先刺激泰国民众的境内游市场。第一阶段将以“区域游”作为试点,如北部人游北部,南部人游南部,但仍需要严格遵守泰国公共卫生部的安全防护措施,树立游客对泰国旅游业的信心。
  皮帕表示,在恢复泰国国内游之前,需做好应对游客行为变化的准备。为此,泰国旅体部、泰国公共卫生部和泰国各旅游行业共同推出“神奇泰国安全与健康标识认证”(Amazing Thailand Safety & Health Administration,简称:SHA),按照公共卫生标准和优质服务标准对各方进行监督评估,保证游客的安全与健康,有效地预防并降低新冠病毒的感染概率。
  此认证是泰国公共健康卫生方面的行动指南。认证企业分为10个种类,包括:餐厅、酒店、景点、交通、旅行社、美容保健、商场、体育旅游机构、影院、旅游纪念品商店。
  疫情过后,旅游业也将发生改变,健康、清洁和安全将成为旅游业新标准,为此,旅游从业者要主动适应新常态。
  例如所有旅游从业人员须通过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游客须经过检查点严格检查后方可进入景区;面包车实载人数减至6~8人。
  “鉴于社交距离限制,今后景区将可能对游客接待量进行总量控制。”皮帕描述了旅游业将发生的改变,以及对旅游业者带来影响。同时,游客消费支出也会增加,但能保证游客的安全与健康。
  自4月底至5月份,泰国新冠疫情趋缓,并逐渐放宽限制。至于旅游业将何时按下“重启键”,仍需等待政府进一步评估。
  皮帕进一步解释道:“如果从7月份开始恢复国内游,我们制定目标,通过出台一系列旅游刺激措施以提振经济,预计国内游客总数将达1亿人次,以及吸引喜欢出境游的本国人转向国内游,2019年约有1400万泰国人转向国内游,为国内旅游业创造更多流动资金流。”
  年底将向外国游客打开大门
  至于向外国游客开放一事,仍需进一步评估。预计最快在今年9月或10月向外国游客开放。最先回到泰国旅游的游客很可能是亚洲国家的人,包括中国大陆、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均是疫情控制良好的国家或地区,也是较大的客源市场。
  “我建议将普吉‘封岛’阻止病毒岛内传播作为新旅游模式,条件是外国游客从普吉入境后停留至少14天,在此期间禁止跨府出行,旨在为高端游客群体营造安全的旅游环境。”皮帕说。
  针对旅游业复兴目标,旅体部设定2020年旅游总收入目标保持在1.23万亿泰铢(或不低于2019年2.96万亿泰铢的60%),本国游客总数不低于1亿人次。而外国游客比例,泰国旅游局设定目标为1400万人次,可以说是极大挑战。
  疫情后,期待中国游客重返泰国
  此外,皮帕还表示,中国一直是泰国最大的客源国,去年赴泰旅游的中国游客达1099万人次,虽然旅游业遭受疫情冲击严重,但是中泰两国共克时艰、守望相助,两国的友谊在患难与共中进一步升华。
  待疫情过后,一切恢复正常,泰国方面满怀期待泰国仍是中国人首选出境旅游目的地,泰国拥有符合国际标准的强健公卫体系,还有104万名志愿者加入到疫情防控攻坚战中,赴泰旅游的外国游客须通过严格检查后方可入境,泰国将打造成可让游客安心旅游的目的地。同时,泰国政府还为外国游客提供短期保险等政策措施。
  “请中国的兄弟姐妹们放心,泰国将给予最好的照顾和热情接待。在重新开放旅游业之前,泰国旅游局在中国5个省份设有办事机构,向中国传递泰国旅游及安全状况的最新信息。最快在今年中国国庆节或最迟在明年中国春节期间将向中国游客开放。”皮帕说道。
  最后,皮帕还就泰国旅游业面临疫情大考一事表示,必须承认,泰国旅体部从未遇到如此巨大的旅游业危机。但坚信在泰国总理巴育的领导下,泰国必能渡过此次危机,泰国旅体部将重振旅游业,使其再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其他文献
6月24日,在印尼,当地一家公司举行了一场模拟婚礼,以便在疫情防控中安全举行婚禮
期刊
6月7日,在印尼亚齐省,当地一个旅游胜地迎來少量游客
期刊
“改革开放后,中国在世界500强企业的占比逐年上升,到了2019年达到129家,其中新上榜的中国公司有13家,超过一半。对于中国来说,这里面有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大,而不是强;另一个问题是顶尖的制造业和高技术企业占比很少。”中国贸促会机械行业分会会长孙喜田在2020年9月的一场论坛中提出,中国提出的经济转型升级战略,特别是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不仅是中国自身的需要,更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需要。  转型升
期刊
广西防城港市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线最西南端,与东盟海陆相连,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核心区域,也是“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南向门户城市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节点城市。  凭借地缘优势,防城港市对外开放合作内涵不断丰富,形成沿海沿边全方位开放合作新格局,開放型经济水平全面提高。  “十三五”以来,防城港市投资促进局加快建设“海边山”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工作步伐,以产业链招商为主要途径,聚焦重点产业领域,积极融入“
期刊
“用10天爱上清迈,用20天跟清迈谈恋爱,我想每年都来找这个‘小情人’秘密约会一次,甚至想老了以后在这座慢慢的小城里度过余生。”  “普吉的艳阳高照、大雨倾盆、日出东方、余晖西下我一个也没有错过。这个城市我熟悉每一个海滩,却只钟爱其中一个。”  在各大旅游网站,关于泰国的游记数不胜数。这些文艺游客的笔下,泰国各个旅游胜地如诗如画,字里行间表达的对泰国的喜爱,反映了泰国对中国游客的吸引力。  泰国游
期刊
6月11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通电话。双方在交谈中总结了中菲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合作,并对两国未来友谊的延续和交流的深入提出期望。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菲两国政府和人民互施援手、共同抗疫,诠释了守望相助的兄弟情谊。这次疫情是一场危机,但我们要勇于在危机中抓住新机,在变局中开创新局。中菲双方要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情况下,创新思路和方法,逐步恢复必要人员往来,
期刊
6月7日,在泰國曼谷,随着当地疫情得到进一步控制,著名景点大皇宫重新向游客开放
期刊
1975年7月1日,中国和泰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翻开了两国友好交往的新篇章。2020年是中泰建交45周年,45年来,无论两国国内如何发展,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泰关系始终沿着先辈伟人开辟的道路稳步前进,成为国家间和睦相处、互利共赢的典范。  在中泰建交45周年之际,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國驻泰国大使馆临时代办杨欣。他为我们呈现了中泰两国全方位合作取得的硕果:两国政治互信不断加深,经贸合作日益拓展,人文
期刊
6月10日,在老挝万象,当地的疫情得到控制,人们的生活逐渐恢复正常  01 /商家在湄公河沿岸的夜市中等待顾客  02 /万象市中心的兒童公园重新开放
期刊
随着疫情放缓,东盟多国逐渐推出“解封”措施。近日,马来西亚Pemandu机构发布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指数报告指出,泰国疫情后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的表现在亚洲排名第一、世界第二。在全球疫情严峻的形势下,这无疑是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作为中国在东盟的重要经贸合作伙伴,疫情期间泰国在战“疫”中的表现如何?中泰两国又是如何鼎力支持彼此?中泰关系发展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近日,在广西民族大学东盟学院举办的“东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