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每个建筑,只有它和当地环境场地融合、契入和创造性地综合在一起,并和人类社会的历史文化、生活情趣保持某种内在的关联之时,才能有效和充分地显示出它的价值和意义。分析探讨建筑对地形的适应关系、设计策略和建筑形式将有助于自觉地在设计中采取有效的手段实现人工建筑环境与自然地形之间的和谐共生。
【关键词】建筑;地形;地貌;地形适应
1 引言
自然环境是建筑赖以生存的物质前提。特殊的地形结构不仅影响地势、地质、地貌以及具有表现特点的植被、生物、沟坎等具体因素,也影响当地的气候条件(区域性气候及地形形成的小气候)和水文条件等自然因素。任何建筑都依靠一个已存在环境而建立起来,一旦建成之后,建筑本身也成为环境的一部分,使它更能和谐生动或使它失去原来的光彩甚至完全破坏。建筑与地形结构的关系,即可以将建筑看成是环境中的空间的一部分。地形结构对于建筑的产生具有很强的约束作用,而建筑一旦完成建筑活动也必然对地形结构产生能动的反作用。当代许多杰出建筑师的建筑实践活动重视当地的地理、地貌,强调场址的特殊性和场所精神,他们有关建筑结合地形的建筑思想和创作方法是非常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2 建筑与地形的双向适应关系
人类的建筑活动必然根植于大地,地形是建筑场地的形态基础,建筑活动所依据的自然要素之一。地形以场地的坡度、地势情况等为基本特征,地形对于建筑设计的制约作用的强弱与其自身变化的程度有关,建筑与地形的適应关系是一种双向适应。
一方面建筑应适应地形,基地的地形结构对建筑形态产生作用,建筑应尊重基地地形所提供的基本格调、大致轮廓、植被覆盖物等已有环境。中国传统的风水观和当代的可持续发展观都追求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主张尽量顺应自然环境。建筑从平面布局、空间构成到形体造型尽可能不改变原有环境的形态,强调对地形和自然的适应关系。中国很多山地传统民居常沿坡地等高线阶梯状布局,利用过街楼、吊脚楼、通廊、吊层处理等手法适应地形的变化,并巧妙运用踏步、楼梯、空廊、平台与地形自然协调。满足生产、生活、交通等功能的同时营造出高低错落、疏密有致的既适应环境又美化环境的独特村寨风貌。
另一方面是使地形适应建筑,在改造地形以使其适应建筑开发时,应秉持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尽可能减少对天然地形的扰动和破坏。如对坡地地貌常通过营造局部平地环境消除坡地对建筑物的影响,同时根据坡度的不同,建筑物分别采用不同的布局方式,坡度25%以下时常采用建筑物纵轴平行于等高线的布置方式,坡度25%以上时建筑物纵轴与等高线垂直或斜交,采用跌落或错层布置。
3 地形适应的设计策略和形式
3.1 建筑主导
在处理建筑与地形的双向适应关系时存在着不同的设计取向:一种是建筑主导,也就是将地形作为场景,建筑呈现为在这个场景之中展现不同于自然的人工特质的主体。这种建筑主体化设计主要表现为建筑对地形的背景化控制以及与自然地形在形态、材质、肌理上的差异对比,表现或强调建筑在建成环境中的主体作用。具有鲜明的理性主义和激进主义色彩的现代主义建筑强调功能性和经济性,排斥传统、民族性、地域性和个性,其更简洁的几何体型、更纯净没有装饰的材料表现、倡导底层架空的建筑接地方式进一步突出了建筑的主体性和作为人类理性产物的建筑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对立。
3.2 地形主导
另一种设计取向是地形主导,将建筑尽量融入大地地貌,从形态、材料与肌理上避免和消除人工建筑与自然地形之间的巨大差异,挖掘场地地貌的肌理形式、文本意义和场所精神并建立其与建筑之间的知觉联系,恢复人与大地的亲密感,在漫长的建筑与地形互相适应的演变过程中,地形主导设计的建筑形式主要有穴居建筑、台阶建筑、覆土建筑和地形建筑等。
(1)穴居建筑(Cave Architecture)
第一种地形主导的建筑形式是人类最早的居住形式之一的穴居,人类早期利用天然洞穴地貌居住,后来开挖洞穴即在自然地貌上嵌入建筑空间,笔者称这种主要以周围土壤层为建筑空间的支承结构和界面的建筑形式为“穴居建筑”。这种潜藏于自然地形中的建筑形态都曾存在并发展于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中,如突尼斯、土耳其、巴基斯坦、意大利等地的穴居或崖居,以及中国黄土高原的窑洞民居等。传统的“穴居建筑”不仅可有效利用坡地、保持当地地貌完整、保护生态环境,而且还可充分利用土壤良好的隔热保温性能节省能源,使建筑和生态环境和谐共生。
(2)台阶建筑(Stairs Architecture)
地形主导型设计的第二种基本形式是台阶建筑,早期台阶建筑应是人类在山地地貌上顺山势开垦小片平地从事农业耕作和适应自然坡体逐层筑台开展建筑活动的结果。山地台阶建筑根据地面坡度情况,可平行、斜交、垂直于等高线布置,采用跌落、错层、底层架空等方式适应地形,形成由较小单元层叠起来台阶状的形态,获得与山地自然起伏地貌的协调和与自然环境的共生。但当建筑群体规模过大以致形成了人工化的山丘时,将削弱建筑的自然和谐感。
(3)覆土建筑(Earth-Sheltered
Architecture)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生态建筑观的确立,古老的“穴居建筑”形式的价值被重新认识并积极应用,演化出很多掩土建筑或覆土建筑,即在空间支承和围护均不依赖周围土壤层的建筑屋顶上覆盖一定深度的土层,并使其与周围自然原生地表融合形成“次生地面”,在自然环境中或用地紧张的城市中均可应用,达到节约用地、恢复生态和保护文脉的目的。意大利巴罗洛山谷的建筑与景观设计项目“大地之歌”(The EarthSong)就是当今新型覆土建筑的实例之一,设计需要解决位于狭窄街道及巴罗洛山谷之间的葡萄园的扩建问题,基地周围的丘陵和自然语境建议设计者开发完全由绿地覆盖的建筑空间,因此巴罗洛葡萄园扩建工程被构想为自然地形的另一个褶痕,从原有的场地背景生长出并与之联系在一起,绿草覆盖的屋顶“次生地面”通过斜坡延伸到自然地面,将新的建筑空间和原有自然地形融合在一起。
4 语
地形制约和影响着人类的各种建筑活动,反之建筑活动也逐渐改变并深刻影响着地形,地形是建筑设计的基本依据和设计基础。在处理建筑与地形的双向适应关系上,存在着建筑主导和地形主导的两种设计策略。随着建筑的技术进步和对自然及地貌意义认识的不断深入,地形主导式设计的建筑形式主要表现为穴居建筑、台阶建筑、覆土建筑、地形建筑等,并朝着建立一种建筑与大地之间的更为和谐的关系不断发展演变着。
参考文献
[1] [美]肯尼思·弗兰姆普敦.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M].张钦楠,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2] 张 彤.整体地区建筑[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3] 刘先觉.现代建筑理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4] 王建国,张 彤.安藤忠雄[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5] [美]王受之.世界现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6] 沈克宁.批判的地域主义[J].建筑师,2004(5):20-21.
【关键词】建筑;地形;地貌;地形适应
1 引言
自然环境是建筑赖以生存的物质前提。特殊的地形结构不仅影响地势、地质、地貌以及具有表现特点的植被、生物、沟坎等具体因素,也影响当地的气候条件(区域性气候及地形形成的小气候)和水文条件等自然因素。任何建筑都依靠一个已存在环境而建立起来,一旦建成之后,建筑本身也成为环境的一部分,使它更能和谐生动或使它失去原来的光彩甚至完全破坏。建筑与地形结构的关系,即可以将建筑看成是环境中的空间的一部分。地形结构对于建筑的产生具有很强的约束作用,而建筑一旦完成建筑活动也必然对地形结构产生能动的反作用。当代许多杰出建筑师的建筑实践活动重视当地的地理、地貌,强调场址的特殊性和场所精神,他们有关建筑结合地形的建筑思想和创作方法是非常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2 建筑与地形的双向适应关系
人类的建筑活动必然根植于大地,地形是建筑场地的形态基础,建筑活动所依据的自然要素之一。地形以场地的坡度、地势情况等为基本特征,地形对于建筑设计的制约作用的强弱与其自身变化的程度有关,建筑与地形的適应关系是一种双向适应。
一方面建筑应适应地形,基地的地形结构对建筑形态产生作用,建筑应尊重基地地形所提供的基本格调、大致轮廓、植被覆盖物等已有环境。中国传统的风水观和当代的可持续发展观都追求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主张尽量顺应自然环境。建筑从平面布局、空间构成到形体造型尽可能不改变原有环境的形态,强调对地形和自然的适应关系。中国很多山地传统民居常沿坡地等高线阶梯状布局,利用过街楼、吊脚楼、通廊、吊层处理等手法适应地形的变化,并巧妙运用踏步、楼梯、空廊、平台与地形自然协调。满足生产、生活、交通等功能的同时营造出高低错落、疏密有致的既适应环境又美化环境的独特村寨风貌。
另一方面是使地形适应建筑,在改造地形以使其适应建筑开发时,应秉持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尽可能减少对天然地形的扰动和破坏。如对坡地地貌常通过营造局部平地环境消除坡地对建筑物的影响,同时根据坡度的不同,建筑物分别采用不同的布局方式,坡度25%以下时常采用建筑物纵轴平行于等高线的布置方式,坡度25%以上时建筑物纵轴与等高线垂直或斜交,采用跌落或错层布置。
3 地形适应的设计策略和形式
3.1 建筑主导
在处理建筑与地形的双向适应关系时存在着不同的设计取向:一种是建筑主导,也就是将地形作为场景,建筑呈现为在这个场景之中展现不同于自然的人工特质的主体。这种建筑主体化设计主要表现为建筑对地形的背景化控制以及与自然地形在形态、材质、肌理上的差异对比,表现或强调建筑在建成环境中的主体作用。具有鲜明的理性主义和激进主义色彩的现代主义建筑强调功能性和经济性,排斥传统、民族性、地域性和个性,其更简洁的几何体型、更纯净没有装饰的材料表现、倡导底层架空的建筑接地方式进一步突出了建筑的主体性和作为人类理性产物的建筑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对立。
3.2 地形主导
另一种设计取向是地形主导,将建筑尽量融入大地地貌,从形态、材料与肌理上避免和消除人工建筑与自然地形之间的巨大差异,挖掘场地地貌的肌理形式、文本意义和场所精神并建立其与建筑之间的知觉联系,恢复人与大地的亲密感,在漫长的建筑与地形互相适应的演变过程中,地形主导设计的建筑形式主要有穴居建筑、台阶建筑、覆土建筑和地形建筑等。
(1)穴居建筑(Cave Architecture)
第一种地形主导的建筑形式是人类最早的居住形式之一的穴居,人类早期利用天然洞穴地貌居住,后来开挖洞穴即在自然地貌上嵌入建筑空间,笔者称这种主要以周围土壤层为建筑空间的支承结构和界面的建筑形式为“穴居建筑”。这种潜藏于自然地形中的建筑形态都曾存在并发展于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中,如突尼斯、土耳其、巴基斯坦、意大利等地的穴居或崖居,以及中国黄土高原的窑洞民居等。传统的“穴居建筑”不仅可有效利用坡地、保持当地地貌完整、保护生态环境,而且还可充分利用土壤良好的隔热保温性能节省能源,使建筑和生态环境和谐共生。
(2)台阶建筑(Stairs Architecture)
地形主导型设计的第二种基本形式是台阶建筑,早期台阶建筑应是人类在山地地貌上顺山势开垦小片平地从事农业耕作和适应自然坡体逐层筑台开展建筑活动的结果。山地台阶建筑根据地面坡度情况,可平行、斜交、垂直于等高线布置,采用跌落、错层、底层架空等方式适应地形,形成由较小单元层叠起来台阶状的形态,获得与山地自然起伏地貌的协调和与自然环境的共生。但当建筑群体规模过大以致形成了人工化的山丘时,将削弱建筑的自然和谐感。
(3)覆土建筑(Earth-Sheltered
Architecture)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生态建筑观的确立,古老的“穴居建筑”形式的价值被重新认识并积极应用,演化出很多掩土建筑或覆土建筑,即在空间支承和围护均不依赖周围土壤层的建筑屋顶上覆盖一定深度的土层,并使其与周围自然原生地表融合形成“次生地面”,在自然环境中或用地紧张的城市中均可应用,达到节约用地、恢复生态和保护文脉的目的。意大利巴罗洛山谷的建筑与景观设计项目“大地之歌”(The EarthSong)就是当今新型覆土建筑的实例之一,设计需要解决位于狭窄街道及巴罗洛山谷之间的葡萄园的扩建问题,基地周围的丘陵和自然语境建议设计者开发完全由绿地覆盖的建筑空间,因此巴罗洛葡萄园扩建工程被构想为自然地形的另一个褶痕,从原有的场地背景生长出并与之联系在一起,绿草覆盖的屋顶“次生地面”通过斜坡延伸到自然地面,将新的建筑空间和原有自然地形融合在一起。
4 语
地形制约和影响着人类的各种建筑活动,反之建筑活动也逐渐改变并深刻影响着地形,地形是建筑设计的基本依据和设计基础。在处理建筑与地形的双向适应关系上,存在着建筑主导和地形主导的两种设计策略。随着建筑的技术进步和对自然及地貌意义认识的不断深入,地形主导式设计的建筑形式主要表现为穴居建筑、台阶建筑、覆土建筑、地形建筑等,并朝着建立一种建筑与大地之间的更为和谐的关系不断发展演变着。
参考文献
[1] [美]肯尼思·弗兰姆普敦.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M].张钦楠,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2] 张 彤.整体地区建筑[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3] 刘先觉.现代建筑理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4] 王建国,张 彤.安藤忠雄[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5] [美]王受之.世界现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6] 沈克宁.批判的地域主义[J].建筑师,2004(5):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