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的礼物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iumph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三八”妇女节,桌子上有一盒巧克力。
  与众不同的,这盒巧克力的盒盖上贴着一张红色的圆形贴纸:中央是我校的校徽“爱德求真”,下方龙飞凤舞“精彩三月,美丽绽放”八个字,鲜花图案围绕四周,绚烂缤纷。
  突然间感动。
  来到这所学校,已近两年了。平凡的日子里,心灵的潮汐常会在不期然间击中我。
  第一次,来学校报到。人手一个红色纸拎包,里面放着学校的简介,印着校训的玻璃杯等等——然而,最打动我的也是最不起眼的是一把镇尺。透明的玻璃中,“睿智仁爱坚韧”六个大字肃然透射着学校的理想之光,默读几遍,小心地把它放在书架上。这是我的第一把镇尺,在无数个寂静的夜晚伴着我阅读与思考。
  第二次,教师节。学校发了一个黑色的16k纸大小的文具包,里面有刻刀、笔等文具,与众不同的依然是它独具匠心的设计,封面上的校训“爱德求真”,“让每一个孩子沐浴在爱的阳光中”再次在温情中彰显了它的意义与价值,让我感受到一种至爱至诚、至真至善、和谐温馨的人文光辉。
  第三次,儿童节。每个教师子女都有一份礼物,封面是温馨的粉色“祝福你,我的孩子”,美丽的花朵像极了孩子们幸福的笑脸。
  这一次是第四次了。感动我的不是礼物本身,而是那份细节中的关注、尊重与温暖,是濡染着学校爱与期待的祝福!
  一张张巧克力贴纸经过学校精心的图案设计和工作人员们细心的粘贴,抵达到我们的手心,这温暖的过程让巧克力不仅仅拥有更甜蜜的口感,更让我们的心涌满温情!
  这是独属于我们吴江实验小学教师的礼物,这是用金钱所买不到的礼物。
  此时此刻,就在我眼前,一盒美丽的德芙巧克力,像风中的莲花在金黄色的阳光里,纯美地盛开……
  二
  上个月,学校要求我们交一张自己最满意的电子照片,我以为大概又是什么工作需要,档案资料之类的。出于对自己形象的珍爱,精心挑了一张,但没有太在意,工作多年,单位交照片已引不起我更多的想象与期待。很快,群聊上展示了我们每位教师的“美照”。这是怎么回事?
  有些好奇,但很快被忙碌湮没了。
  直到刚才,今天的清晨。
  我看到了我的照片,在礼物——学校给我们订做的相框上。“悠悠岁月,实小百年。爱德求真,经典永恒!薪火相承,希望洋溢。生动大气,创造如泉!”蓝色的背景上闪烁着如幻的流光溢彩,似教育的银河在流年中迸发出星辰的光泽!看着依然年轻的自己在学校的真情祝福中笑意盈盈,在教育的长河中灿烂微笑:这突如其来的感动与被尊重让我刹那愣住了。
  我们每一位教师都会一生保留这帧已和“自己”相融相依的7寸台式相框,连同那份永远温暖的“学校记忆”:我们在精心制作的相片上看到了“自己”,更看到了那已悄然深入内心的、融进血液的那份记忆!
  “自己最满意的电子照”意味着什么呢?为什么,这张,而不是那张,才是时光流逝之中自己最满意的呢?在群聊上看老师的照片,我看到了最美的“他们”。与其说是珍藏一张照片,不如说是珍藏自己青春靓丽的、温馨温暖与甘醇美好的情怀,是心灵之隅的独语,是岁月之河的馈赠。如今,这份情怀,这爱的私语得到了学校的尊重与肯定,这怎能不触及内心,怎能不成为我们永远的学校记忆?怎能不让我们从心底感谢学校生活带给我们的爱的视界与胸怀?
  从意气风发到沧桑满面,从青春年少到步履蹒跚,教师拥有的不应该只是身上的粉笔灰、作业本上的红杠杠和厚厚一沓备课笔记本,还应该有自己的最美丽最心仪的“自我形象”,有生命中最美好的留痕,有充满爱的学校记忆。
  三
  年末,学校的温馨“元旦新年会”又将如约而至了——一套美丽的学校明信片又将抵达我们每位教师的期待视野了。
  这次,学校又会以怎样的“美貌容颜”展现在我们面前呢?
  记得,三年前,当我第一次在元旦新年会上看到学校的明信片,久违的卡片——温暖如水,拂过那些过往的岁月。上小学时,每年的12月下旬,同学们最忙碌的事情就是到学校大门外的地摊上,挑选自己喜欢的明信片或贺卡送给彼此。尽管当时的明信片并不精美,颜色与样式普通而又单一,却丝毫不会影响祝福的传递。晚上心里盘算着要送给哪位同学,兴奋得几近失眠……在我们越来越习惯使用电子产品表达祝福的今天,存留在记忆深处的明信片、贺卡竟是如此浪漫而怀旧。那些我们无论怎样辗转都不忍心舍弃的小小卡片,忠实记录着曾经青葱的成长……
  学校的明信片,印着美丽的校园景色,孩子们学习的情景……看着自己每天工作努力的空间、地方汇聚在这方寸之间;学校的理念、教育的信念融入在这贺卡之中,那份认同感、归属感、亲切感、自豪感油然而生——我们都是实小人,我们爱我们的学校!
  第二天的传达室里,放置着厚厚一叠老师们准备寄送给亲朋好友的学校明信片——每一位老师在下笔的时候想必都会很溫柔,如文字轻轻拂过心灵的触觉。一笔一画、纸墨飘香,落笔成文时的斟酌、思量,透着亲切与真实。它不会像电脑、手机“删除”那般轻易就“无影无踪”,它在纸上留痕,在行距中铺排满满的分享、思念、心情,承载着美好永恒的祝愿。
  “我们的学校”就带着这些色彩纷呈的祝福,飞向四面八方。越来越多的亲朋好友欣喜地收到了友谊的呼唤,也看到我们学校的新变化、新起点、新愿景。
  谢谢,学校的礼物!我,我们会懂得并珍爱与珍藏!
  (管文锦,江苏吴江市实验小学,215200)
  责任编辑:颜莹
其他文献
三年级的孩子正在学习“Mr. Mrs.和Miss.”,费尽口舌讲解之际,有个孩子站起来说:老师,我知道了。你看这个“S”像个漂亮的发夹,“Miss.”是小姐,她爱臭美,戴了两个发夹;“Mrs.”是夫人,她有一点臭美,带一个发夹;“Mr.”是先生,他一点也不臭美,他不带发夹。  这是一个富有想象力的发言。就简简单单的一个比喻,把我们带进了一个童真的世界,让我们生动形象的看到了三个词在词形上的区别,加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结草衔环”“羊羔跪乳”等成语路人皆知,而另一方面,当今感恩意识的缺失又几乎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于是“感恩教育”盛行,专业的感恩教育演讲团也一个接着一个,经常台上一个人声泪俱下,台下几千人泣不成声,这对从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王子”“公主”们的确是醍醐灌顶般的精神洗礼,笔者几次在现场也忍不住一阵阵的泪眼婆娑。但问题在于一次次的“感恩教育”却常常把
作文教学,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一茬一茬的学子都在嚷嚷:作文作文,作得头疼。语文教学效率低,最突出的例子也是学生的写作能力见效较慢。面对这种状况怎么办?似乎应当重温陶行知先生的名言,行动是思想的老祖宗。陶先生说:“路走不通才觉有困难,走不通而不觉得困难,这是庸人;连脚都没动而心里却虚造出万千困难,这是妄人;走不通而感觉有困难便要解决这困难,不到困难解决不止,这是科学家。”令人十分高兴的是,在语文教育
预习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能让学生在课堂教学前就初步了解知识,获得知识的印象,有利于激起学生的探索欲望。预习作为一种获取知识的技能,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
“不转型等死,转型找死”的说法依然在业界流行,但当大数据、社交媒体、移动变革、数字化等趋势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时,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转型变得更为急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