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什么是梯形性质的推广和它的4个推论(逆命题),以及这些推论的应用?本文对此做了探讨. 通过探讨,能开阔学生的视野,以训练学生的联想能力与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与创新精神.
关键词:梯形性质;逆命题;线段平行;线段相等
教材中一个习题的“来龙去脉”必须深入钻研教材才能发现,如梯形性质是众所周知的,但梯形性质的推广我们却知之甚少,它的应用更是不得而知,本文想从选修4-1,一道习题的钻研,得出一系列性质,再应用,以开阔学生的视野,训练学生的联想能力与数学思维.
梯形性质的推广
例1 如图1,在△ABC中,作平行于BC的直线交AB于D,交AC于E,如果BE和CD相交于O,AO和DE相交于F,AO的延长线和BC相交于G,
证明:(1)=;(2)BG=GC.
图1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4-1第9页习题1.2的第2题.)
证明:过B作BH∥DC交AO的延长线于H,连结HC,由DE∥BC,BH∥DC推出==?圯OB//CH?圯OBHC是平行四边形,推出BG=GC,同理推出DF=FE. 最后得出==1;BG=GC.
梯形推广性质的两个推论
通过例1我们总结出梯形性质的推广:“梯形的两腰延长线的交点与对角线交点的连线平分上下底”. 这个梯形性质的推广有什么用途呢?用来证线段相等和证明两个比例式相等且为1.
例1反映的定理:“梯形的两腰延长线的交点与对角线交点的连线平分上下底”. 将此定理剖析成两条件与两结论:①梯形两腰的延长线相交于A点,②梯形两对角线相交于O点,则有①AO平分上底(即DF=FE);②AO平分下底(即BG=GC). 任意交换命题(例1)的一个条件与一个结论,可得4个逆命题,这4个逆命题都是正确的.
逆命题1:若梯形两腰的延长线相交于A点,此交点与对角线交点O的连线若平分下底,则此连线必平分上底.
逆命题2:若梯形两腰的延长线相交于A点,此交点与对角线交点O的连线若平分上底,则此线必平分下底.
逆命题3:若梯形两腰的延长线相交于A点,若连线AO平分下底和上底,则两对角线必交于O.
逆命题4: 若梯形两对角线相交于O点,若线AO平分上底与下底,则两腰的延长线必交于A.
梯形性质的推广的应用
1. 证两条线段相等
例2 如图2,△ABC是圆的外切三角形,切点为D,E,F,过D作BC的平行线交EA,EF于G和H,求证:DG=GH.
证明:过A作MN∥DH交DE,EF的延长线于N和M,则DHMN是梯形,由三角形的内切圆可知∠1=∠EFC=∠3=∠AMF,所以AF=AM,同理可得AN=AD.因为AF=AD,所以AM=AN, 由逆命题1可知DG=GH.
例3 如图3,AB是⊙O的直径,PA是切线,割线PCD交⊙O于C和D,连接BC,BD,分别交直线PO于E和F,求证:EO=OF.
图3
分析:欲证EO=OF. 可用梯形ECGF的推广性质的推论1,过C作CG∥EF,交AB于M,交BD于G,显然梯形ECGF中,要证MC=MG困难一些.注意BA与CG相交于M.
证明:取CD的中点为N,连结NO,MN,NA,可知ON⊥CD. 又因为PA⊥AB,所以P,A,N,O四点共圆,所以∠OAN=∠OPN=∠MCN. 又有M,C,A,N四点共圆,推出∠MNC=∠MAC=∠BDC, 所以MN∥GD. 又因为CN=ND,CM=MG,由梯形推广性质的推论1知:EO=OF.
2. 证线段平行
例4 设E、F分别是平行四边形ABCD内、外一点,AF,BE相交于G,CE,DF相交于H,且EF∥AB,又GP=PH,求证:(1)GH∥BC;(2)ZS=SX.
图5
证明:(1)因为EF∥AB,所以△ABG~△FEG?圯=. 又因为ABCD是平行四边形,EF∥AB∥CD,所以△CDH~△EFH?圯=. 因为CD=AB,所以=?圯GH∥BC.
(2)因为ABCD是平行四边形,已证GH∥BC,GBCH是梯形,GP=PH. 由推论的逆命题1知ZS=SX.
3. 证比例中项
例5 如图6,在△ABC中∠A=90°,AD⊥BC,M是AD的中点,BM交AC于P, 过P作PQ⊥BC,Q是垂足,求证:PQ2=PA×PC.
证明:为了构造梯形性质推广的推论,必须延长QP与BA的延长线交于H点,由垂直第三直线的两直线平行有AD∥HQ,可知ADQH是梯形. 又知M是上底AD之中点,由推论逆命题2知PQ=PH并且∠HAP=∠PQC=90°,A,Q,C,H四点共圆,PQ·PH=PA·PC,上面已证PQ=PH,故PQ2=PA×PC.
表面上看是在证明比例中项,实际上是在用梯形性质的推论(逆命题2)和四点共圆来证明比例中项.
4. 证明三条线段相等
例6 如图7,平行四边形ABCD中,E,F分别是BC和CD的中点,连结AE,AF,交BD于G,H,求证:BG=GH=HD.
分析:可用梯形性质的推论(逆命题1)证BG=GH=HD.创造条件证明BMFH和GEND是梯形, 且ME=EF=FN,这又必须证明三角形全等,△BEM≌△CEF≌△DNF, 这只要连结直线EF交AB、AD的延长线于M和N, 由对顶角相等、中点定义、两直线平行, 则内错角相等三条件用(角边角)定理,可得上述三个三角形全等.
综上所述,一道课本练习题,要挖掘其功能,除了要掌握“梯形的两腰延长线的交点与对角线交点的连线平分上、下底”之外, 还要掌握其4个正确的逆命题,它们在证明线段相等的功能是强大的,也是有技巧的. 课本上的一道习题,若能对它进行“举一反三”、细致的、认真的、完整的、全方位的思考,并找出它们的4个方面的应用,就能彻底掌握梯形性质的推广. 通过这样的训练能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注意能力、想象能力、记忆能力和思维能力.
关键词:梯形性质;逆命题;线段平行;线段相等
教材中一个习题的“来龙去脉”必须深入钻研教材才能发现,如梯形性质是众所周知的,但梯形性质的推广我们却知之甚少,它的应用更是不得而知,本文想从选修4-1,一道习题的钻研,得出一系列性质,再应用,以开阔学生的视野,训练学生的联想能力与数学思维.
梯形性质的推广
例1 如图1,在△ABC中,作平行于BC的直线交AB于D,交AC于E,如果BE和CD相交于O,AO和DE相交于F,AO的延长线和BC相交于G,
证明:(1)=;(2)BG=GC.
图1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4-1第9页习题1.2的第2题.)
证明:过B作BH∥DC交AO的延长线于H,连结HC,由DE∥BC,BH∥DC推出==?圯OB//CH?圯OBHC是平行四边形,推出BG=GC,同理推出DF=FE. 最后得出==1;BG=GC.
梯形推广性质的两个推论
通过例1我们总结出梯形性质的推广:“梯形的两腰延长线的交点与对角线交点的连线平分上下底”. 这个梯形性质的推广有什么用途呢?用来证线段相等和证明两个比例式相等且为1.
例1反映的定理:“梯形的两腰延长线的交点与对角线交点的连线平分上下底”. 将此定理剖析成两条件与两结论:①梯形两腰的延长线相交于A点,②梯形两对角线相交于O点,则有①AO平分上底(即DF=FE);②AO平分下底(即BG=GC). 任意交换命题(例1)的一个条件与一个结论,可得4个逆命题,这4个逆命题都是正确的.
逆命题1:若梯形两腰的延长线相交于A点,此交点与对角线交点O的连线若平分下底,则此连线必平分上底.
逆命题2:若梯形两腰的延长线相交于A点,此交点与对角线交点O的连线若平分上底,则此线必平分下底.
逆命题3:若梯形两腰的延长线相交于A点,若连线AO平分下底和上底,则两对角线必交于O.
逆命题4: 若梯形两对角线相交于O点,若线AO平分上底与下底,则两腰的延长线必交于A.
梯形性质的推广的应用
1. 证两条线段相等
例2 如图2,△ABC是圆的外切三角形,切点为D,E,F,过D作BC的平行线交EA,EF于G和H,求证:DG=GH.
证明:过A作MN∥DH交DE,EF的延长线于N和M,则DHMN是梯形,由三角形的内切圆可知∠1=∠EFC=∠3=∠AMF,所以AF=AM,同理可得AN=AD.因为AF=AD,所以AM=AN, 由逆命题1可知DG=GH.
例3 如图3,AB是⊙O的直径,PA是切线,割线PCD交⊙O于C和D,连接BC,BD,分别交直线PO于E和F,求证:EO=OF.
图3
分析:欲证EO=OF. 可用梯形ECGF的推广性质的推论1,过C作CG∥EF,交AB于M,交BD于G,显然梯形ECGF中,要证MC=MG困难一些.注意BA与CG相交于M.
证明:取CD的中点为N,连结NO,MN,NA,可知ON⊥CD. 又因为PA⊥AB,所以P,A,N,O四点共圆,所以∠OAN=∠OPN=∠MCN. 又有M,C,A,N四点共圆,推出∠MNC=∠MAC=∠BDC, 所以MN∥GD. 又因为CN=ND,CM=MG,由梯形推广性质的推论1知:EO=OF.
2. 证线段平行
例4 设E、F分别是平行四边形ABCD内、外一点,AF,BE相交于G,CE,DF相交于H,且EF∥AB,又GP=PH,求证:(1)GH∥BC;(2)ZS=SX.
图5
证明:(1)因为EF∥AB,所以△ABG~△FEG?圯=. 又因为ABCD是平行四边形,EF∥AB∥CD,所以△CDH~△EFH?圯=. 因为CD=AB,所以=?圯GH∥BC.
(2)因为ABCD是平行四边形,已证GH∥BC,GBCH是梯形,GP=PH. 由推论的逆命题1知ZS=SX.
3. 证比例中项
例5 如图6,在△ABC中∠A=90°,AD⊥BC,M是AD的中点,BM交AC于P, 过P作PQ⊥BC,Q是垂足,求证:PQ2=PA×PC.
证明:为了构造梯形性质推广的推论,必须延长QP与BA的延长线交于H点,由垂直第三直线的两直线平行有AD∥HQ,可知ADQH是梯形. 又知M是上底AD之中点,由推论逆命题2知PQ=PH并且∠HAP=∠PQC=90°,A,Q,C,H四点共圆,PQ·PH=PA·PC,上面已证PQ=PH,故PQ2=PA×PC.
表面上看是在证明比例中项,实际上是在用梯形性质的推论(逆命题2)和四点共圆来证明比例中项.
4. 证明三条线段相等
例6 如图7,平行四边形ABCD中,E,F分别是BC和CD的中点,连结AE,AF,交BD于G,H,求证:BG=GH=HD.
分析:可用梯形性质的推论(逆命题1)证BG=GH=HD.创造条件证明BMFH和GEND是梯形, 且ME=EF=FN,这又必须证明三角形全等,△BEM≌△CEF≌△DNF, 这只要连结直线EF交AB、AD的延长线于M和N, 由对顶角相等、中点定义、两直线平行, 则内错角相等三条件用(角边角)定理,可得上述三个三角形全等.
综上所述,一道课本练习题,要挖掘其功能,除了要掌握“梯形的两腰延长线的交点与对角线交点的连线平分上、下底”之外, 还要掌握其4个正确的逆命题,它们在证明线段相等的功能是强大的,也是有技巧的. 课本上的一道习题,若能对它进行“举一反三”、细致的、认真的、完整的、全方位的思考,并找出它们的4个方面的应用,就能彻底掌握梯形性质的推广. 通过这样的训练能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注意能力、想象能力、记忆能力和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