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说西方当代艺术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i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代艺术”所体现的不仅有“现代性”,还有“后现代性”,即艺术家置身当代语境,通过“艺术”这种形式打破艺术与生活的界限,主张多元和承认多中心,漠视或敌视个性和风格,艺术与工业机械结合,艺术要平民化,广泛使用大众传媒手段。
  【关键词】:当代艺术;现代性
  在西方国家,艺术史学者习惯于把“二战”结束看作是现代艺术和当代艺术时间划分点,以艺术中心从欧洲转向美国为空间分水岭,然后以文化取向和美学追求上的异同,将19世纪中期至二战前的艺术称之为“现代主义艺术”,其后则以“后现代主义艺术”或者“当代艺术”。“当代艺术”与“现代艺术”有本质的不同,通俗地讲,最不同之处就在于如果“现代艺术”还有“艺术”的界限,遵循“艺术”的规律的话,那么“当代艺术”就完全打破了“艺术”的界限,什么都不是艺术,又什么都是艺术。“当代艺术”所体现的不仅有“现代性”,还有“后现代性”,即藝术家置身当代语境,通过“艺术”这种形式打破艺术与生活的界限,主张多元和承认多中心,漠视或敌视个性和风格,艺术与工业机械结合,艺术要平民化,广泛使用大众传媒手段。即如美国美术史论家L.史密斯所说的战后西方美术的发展趋势那样:“从极端的自我性转向相对的客观性;作品从几乎是徒手制作转变成大量生产;从对于工业科技的敌视转变为对它产生兴趣并探讨它的各种可能性。”战后的“抽象表现主义”、“后绘画性抽象”、“波普艺术”、“观念艺术”、“环境艺术”、“大地艺术”、“偶发派”、“表演派”、“超级写实主义”(又称“照相写实主义”)、“新表现主义”等等都属于“当代艺术”的范畴。
   在以毕加索为代表的现代艺术风靡全球的时候,欧洲的艺术发展达到顶峰并迅速进入迷茫,未来发展一片茫然。此时的美国,作为一个年轻富有的新国家为现当代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合适的土壤。战后美国的经济迅速发展,商业文明作为物质层已经领先于世界,那么作为精神层的文化也应与之匹配,于是作为文化先锋的当代艺术应运而生,极具商业内核的波普艺术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波普艺术呈现出的商业消费主义,非个性化的机械文明特点使其一开始就跨越了艺术领域,更像是商业借助艺术进行大规模地宣传。这样,波普艺术就把艺术的精英性彻底改变了,甚至把“艺术创作”诠释为“艺术挪用”,彻底消解了艺术与生活的界限。于是,波普艺术为当代艺术提出了一个严峻又致命的哲学思考,那就是:艺术究竟是什么?艺术及艺术史是否已经终结?其实,早在二十年代,作为后来后现代主义代表人物的杜尚就已经做了先行实践:《泉》(“小便池”)。这件作品与后来波普艺术等后现代艺术流派的做法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都是将现成品挪用过来,加以改造或直接摆放在那里,起一个戏谑的名字作为标题。但杜尚的意义远非如此,他在现代艺术史上第一个给艺术家出了一个天大的难题:既然连小便池都可以是艺术,那么还有什么不能够成为艺术呢?换一个角度想,俗话说,第一个敢于吃螃蟹的人是成功的。杜尚是第一个用小便池来和艺术开战的,他是成功的,因为他改变了艺术史的“说法”。第二个第三个等等就毫无意义了,因此说,当代艺术提供给人们的是一种艺术观念和意义,而不是具体的方法和作品本身。抽象表现主义的托比、德·库·宁、克兰、罗思科、马瑟韦尔、波洛克;波普艺术的安迪·沃霍尔、奥尔登伯格、韦塞尔曼、西格尔等人的作品和杜尚作品意义相同。因此,从这个层面上看,后现代艺术,以及今天正在发展的艺术,从艺术哲学观念上来看,其本质是没有变的。只不过,全球化时代的今天,艺术越来越商业化、政治化,也更加地域化,考量艺术作品背后的文化语境将变得十分重要。这也是后现代艺术或当代艺术带给我们的思考。
  对于普通人来说,或许对“当代艺术”还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艺术是精英文化,不可否认它具有小众性。从社会接受学的角度来看,当代艺术的一个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它离大众越来越远。对于普通人来说,当代艺术基本上都是抽象、晦涩难懂的象征,它们被创作出来,本身就不是给公众看,而是更多的给艺术家看。公众看后往往会产生“误解”。20世纪九十年代前中期,在艺术圣地法国,发生了一场关于“当代艺术的危机”的论战,论战是立足于文化的高度展开的。这场名副其实的论战,也基于一个名副其实的危机——这不仅仅是当代艺术的危机,实际上也是整个社会文化的危机。因为在这之前,人们早就意识到:在当代艺术之前的现代艺术,由于受到18世纪以来欧洲哲学“主体论”的影响,在追求绘画语言的抽象性、表现性和象征性方面已经走到艺术革新的边缘;同时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飞速增长,艺术品市场商业化越来越明显,艺术品与工业机械结合紧密,艺术与非艺术的概念和界限越来越模糊不清,艺术已经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八十年代,法国的艺术市场仍然很景气,但当进入九十年代后却一落千丈。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艺术史内在自律的问题,另一方面,源自于法国有着国家力量支持当代艺术的时期,其实历史上法国的国家力量对艺术的支持力度也是蛮大的,结果却不尽如人意。
  自后现代以来,艺术的发展受商品经济的影响非常大,国家力量的支持表面上为当代艺术发展保驾护航,实质上产生了不利影响。最重要的是,它使艺术成为一种职业,艺术家也成为具有体制保障的职业艺术家,于是艺术的商业价值是艺术家首先考虑的问题。批量生产成为艺术生产的重要特征。于是,所谓的“文化工业”应运而生。正如有人所说的那样“程式代替了一切,雷同代替了个性,平庸代替了高雅,低俗代替了崇高。整个文化工业把人类塑造成能够在每个产品中都可以进行不断再生产的类型,每一个体极富有生活情趣的个性特点以及创造性都因顺从这种齐一化模式而变成了泡影,取而代之的是大众媒介极力推崇的样板生活的拷贝。”其实,任何艺术的发展还是要从其自身规律出发才能寻找解决的方法,外在人为的干涉解决不了真正问题,当代艺术更是如此。
  参考文献:
  [1]中央美术学院中外美术史研究室编.外国美术简史.[M].中国青年出版社
  [2]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M]. 三联书店出版社.
其他文献
【摘要】:群众文化活动作为一种普通大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对于提升普通大众的文化素质,丰富普通大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群众文化工作是一项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公益性事业,其内容与形式包罗万象,如果因循守旧则无法顺利开展。因此,本文就群众文化的社会价值与创新发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群众文化;社会价值;创新发展  1引言  随着时代经济不断发展,群众文化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
期刊
【摘要】:近两年,“点开全文体”在微信朋友圈和网络上日益流行,逐渐成为一种新的幽默创作方式。语用预设作为语用学中一项重要的理论,一直被学者们用来分析各种语言现象,在对幽默机制的阐释上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旨在运用语用预设理论,从语用预设的可撤销性、合适性和共识性三个特点入手,通过具例分析,揭示“点开全文体”中幽默的形成机制。  【关键词】:点开全文体;语用预设;幽默机制  近两年,“点开全文体”
期刊
【摘要】:造纸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古法造纸是造纸技术一直延续至今见证。位于云南省腾冲市界头镇新庄村龙上寨保存了完整的古法造纸技艺,但是随着现代化浪潮地推进,造纸技艺不断发生变化。造纸技艺的演变对社区的平衡力、整合力、造纸技艺的传承、纸张的质量产生了一定影响。  【关键词】:龙上寨;古法造纸;技艺演变  一、导论  依据龙氏族谱记载,龙上寨的手工造纸技艺从最初传入龙上寨至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
期刊
【摘要】:京剧是我国的国粹,也是我国传统戏剧之一,京剧表演中包含各种各样的角色和形式,对京剧演员来说也是一种挑战,京剧有其自身的独特性,所以在京剧演员准备京剧表演的时候,要对京剧中的人物形象进行深刻仔细的分析,才能够充分的将京剧人物的形态与特点表达出来。我通过长期的舞台实践和摸索,在遵循京剧艺术规律的前提下,对京剧演员在剧目中的“再创作”进行了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京剧演员;剧目;再创作  
期刊
【摘要】:幽默是一种语言的艺术,它的存在对于提高生活情趣与加强人际交往方面都产生了很大影响。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幽默在国际交往中也产生了很大作用,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幽默的翻译,而翻译作为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活动,其进行过程必然存在一定偏差,最终导致了幽默的相对不可互译性。  关键词:幽默;相对不可互译性;语言  一、引言  可译性与不可互译性是一个饱受争议的话题。语言作为一种文化具有多样性,
期刊
文化是时下社会关注和研究的热点,文化往往延伸到社会各个层面,如我们常常所说的“文化入侵”、“文化相对主义”、“文化生产力”、“文化传承”等,都是对文化的深层次思考。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文化,都面临着传统文化继承与外来文化入侵的问题,如何构建与发展文化是文化本身的要求,也是时代进步的需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如何在传承与吸收中实现文化的最大程度的发展,是我们必须深思的问题。在对文化的研究方面,《
期刊
【摘要】: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对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有重要的影响。而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民族文化的表达具有重要的意义。翻译就是在不同的语言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实现语际转化,在这一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受到译出语和译入语文化的影响,从而会加大翻译的难度,本文从新闻英语翻译和跨文化意识的角度进行探讨,对于两者之间存在的关系进行详细的探讨,力求能够使得新闻英语翻译者认识到跨文化意识培
期刊
【摘要】:历史街区作为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类别之一,在后工业时代来临后愈发彰显出城镇文化记忆的符号价值,并成为时代变迁中珍贵的怀旧地标。在城镇化与现代化急速发展进程中,历史街区主要采用旧址修复和移址重建两种手段,实现街区空间保护性建设与商业化再造。本文以武汉市吉庆街为例,基于历史街区与“场所精神”理论视域,详实分析吉庆街的场所精神表征,揭示吉庆民俗街的发展现状,并从民俗文化重塑、街区建筑空间复原与政府
期刊
【摘要】: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是依托于现代化信息技术以及新媒体而衍生出来的艺术设计新形态,它的出现标识着人类社会已经步入了信息数字化的时代。数字媒体作为一项与人们视觉传播、信息传播、网络、虚拟环境等多种产品相关的艺术设计新形态,它的出现改变了并将更加深刻地对人们的生活理念、生活方式造成影响。基于此,文章就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概述出发,并以此为基础,对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要点展开探讨,以资参考。  【关键词
期刊
【摘要】:选取山东比较有代表性的传统民居——牟氏庄园进行研究,阐述了居住者的地理位置环境、社会经济环境,进一步揭示了传统文化对其建筑环境、空间格局的决定性作用,从而对研究中国传统民居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民居;传统;建筑;空间  民居,作为人类最早、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建筑类型,揭示了不同民族在不同环境中生存、发展的规律,进一步反映了当时的经济、文化、生活、伦理、宗教信仰以及哲学、美学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