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标下高考历史史料的应用与应对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1ig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
  课题名称:新课程历史高考试题的特点及复习策略研究
  课题编号:JCJYC141115004
  内容摘要:随着高考的改革的深入,对文科生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如何提高学生对史料的应用与应对能力呢?本文分别从以兴趣引路,把兴趣与能力培养有机结合,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来激发学生的应试能力。
  关键词:史料;应试;教学
  历史,简称史,一般指人类社会历史,它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多数时候也是对当下时代的映射。如果仅仅只是总结和映射,那么,历史作为一个存在,就应该消失。历史的问题在于不断发现真的过去,在于用材料说话,让人如何在现实中可能成为可以讨论的问题。
  历史知识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其研究对象早已消失,也不可能再次出现,所以难以被直接观察;建立历史知识所需要的“证据”都是间接来自于过去所遗留下来的史料。历史是从史料所提供的“证据”中,构建关于过去人事的论述。因而要真正的学习了解历史,就必须积极正确的运用历史史料,这也是这几年高考改革的方向。
  史料的运用,即是确立史料与历史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去认识各种历史材料如何被运用于过去的重建。因而,由于史料只是一种间接性的媒介,运用史料以重建过去的问题也较为复杂,因此学校历史课堂教学中要求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培养学生自己运用史料、分析史料的能力。因为唯有透过运用史料的实际经验,学生才能真正掌握探究历史知识的方式。高一新教材增加了大量的史料,内容丰富,针对性强,重点突出,阅读障碍小,是逐步培养学生运用史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最佳素材。怎样才能培养学生辨析史料的能力呢?本文结合课堂教学实践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直面史料,激发文科生对史料处理的兴趣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一种具有浓厚情感的志趣活动,具有对活动的创造性态度的促进作用。兴趣会促使人深入钻研、创造性的工作和学习。就中学生来说,对一门课程感兴趣,会促使他刻苦钻研,并且进行创造性的思维,不仅会使他的学习成绩大大提高,而且会大大地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运用史料,创设历史情景,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材中的史料,不少内容生动有趣,读来感人,可以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诱因。例如,讲甲午中日战争,教材中有一幅对联:“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此联为当时一位爱国人士所撰,题于京师城门,讽刺慈禧不顾民族利益大搞庆典的丑恶行径。诸如此类具有吸引力的史料,教材中比比皆是。此外,教材中还编辑了大量的壁画、陶俑、石刻、古币、遗址等图片,都能激发学生浓厚学史兴趣,从而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巧用史料,培养文科生动脑动口动手的能力
  世界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说:“未来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在教学上,培养学生对材料的兴趣不是最终目的,而是要在此基础上教会学生学会动脑动口动手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达到的,它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动脑,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口,培养学生的读说能力;动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简而言之,就是要求学生学会处理材料、阐述历史和文字表达能力。所以,在史料教学和训练中,除了培养学生的兴趣外,还必须把学生的思维激活,把兴趣和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授之以渔”;并潜移默化地教给学生一把掌握材料解析题的钥匙,从而达到能力培养和提高的目的。
  增强历史感。历史教学应具有的特点便是浓郁的历史感,即,“使历史变活”。适当引用古人的原话和古籍原文,可以增强历史感,使历史教学富有时代气息。讲述史料,看似增加了难度,实际上简化了教材内容。例如,讲述西汉王国问题,引用晁错关于“削藩”的建议:“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这段话仅22个字,但却把削藩的必要性阐述得既深且透,把西汉王国“尾大不掉”、分裂割据的情形,展现在人们面前,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总之,历史教学中引用一句原话、一段原文,能把历史感渲染得浓浓的,使学生感觉到见史料如饮陈年佳酿,回味悠长。
  结合所学知识,将史料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对史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整理,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简单而言,就是“知识回位”。通过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但锻炼了学生动脑的能力,而且锻炼了学生动口、动手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善用史料,培养文科生做材料辨析题的原则和方法
  在漫长的岁月里,历史上的史料汗牛充栋,有各种典籍、图表、笔记、碑文、民谣等等,它是人民了解和认识历史的重要来源。因此,史料是历史教学的必要前提和基础。在运用史料进行教学时,一方面要激发学生对史料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辨析史料的能力;另一方面,还应遵循以下的原则和方法。
  1.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新课表引用的史料很多,一般地可分为文字史料和图片史料两大类。教师对史料的运用一要有所选择,二要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所选史料或所提问题必须符合客观的认知规律,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无论是一段式还是多段式的史料,所设计的问题应该有一定的启发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无论是一题多问还是几题几问,问题之间是相互联系,又彼此区别,角度应有所不同,层次有深有浅,形成立体结构。
  2.适当补充,加深理解
  在教学上,充分利用新教材的史料是非常必要的,但也不是说,就只能完全局限于课本的史料。教师应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适当补充相关史料和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从而逐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中现成的史料是史料教学的主体。教学时,围绕教学目的,有时还需适当补充史料。   3.创新设问,培养能力
  在运用史料进行教学时,教师必须创新设问,进行学法指导;学生必须动脑动口动手,学会方法,从而达到能力培养的目的。设问时,要有适当难度,让学生“跳一跳,摘果子”。问题要有启发性,或促进知识迁移,或促使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切忌问题太难,当然也不能过于简单,让学生感到索然无味,没有兴趣。
  四、理解史料,培养和提高文科生的做题能力
  高中文科生就是为了高考,在历史课上拿高分,考上理想中的大学,所以,掌握做题技巧,提高做题能力的要求是很高的。
  首先,读题:先读问题,带问题通读材料,做到“四读”:全读、分层读、多读、针对问题读,领会材料与题意。针对问题,找出几则材料的中心或线索;画出与提问相关的词和句,找出材料与教材内容的结合点,特别注意引言和出处。
  其次,审题,做到“四审”审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审清中心项,它规定解答所依据的内容。它提示答案围绕的中心和落脚点第二,审清提示项,确定答题的方式方法;包括考生答题的思维方式和表述方式。第三,审清题干的限定项,确定答题时、空、其它限制;第四,审清求答项,确定答题的内容;常见的求答词语有原因、经过、结果、性质、特点、意义、影响、相同点、不同点等。还有“哪些”、“如何”、“什么”、“怎样”、“为什么”等,既是求答词,又是提示词。
  最后,答题。答题需四化:规范化、条理化、要点化、具体化。第一,规范化。答案形式:段落化、要点化、序号化;史实选取:准确、典型、全面;答案内容:核心知识;答案结构:史实+结论(评论)。第二,条理化:写清求答中心词,交代清楚。第三,要点化:把答案分成多个要点,每个要点前面有数字序号,做到“段落化、要点化、序号化”,使评卷人一目了然。第四,具体化:要尽可能使用课本上的规范化语言、标准化说法,少使用大而空,不着边际的话,紧扣题目要求,紧抓课本说法上的关键词、关键句子。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运用史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应该从高一年级开始,立足于课本,以兴趣引路,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能力,把选取和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并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方法,决不能急于求成。
  参考文献:
  ①《非智力因素及其培养》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一版;
  ②《历史教学与史料能力培养的突破》,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2年第10期;
  ③《试析历史高考试题考查要求》,中学历史教学,2013年第1期;
  ④《略论史料的高效运用与能力培养》,中学历史教学,2011年第4期;
  ⑤《论史料运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⑥《信息参考》,山东理工大学图书馆主办,2009年4月
其他文献
小学语文阅读能力教学的培养,其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可见培养阅读能力是极其重要的。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现象。这样,不能从实质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的词汇、说话、朗读、概括、思维能力都得不到真正的提高。那么,怎样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浅见。  一、培养阅读能力,首先要加强词句训练  读课文要理解其中的词语和句子,才能更好地了解文章的主要
期刊
摘要:自从云计算作为一种新兴的商业计算模型被提出以来,经过相关行业的不断推动和发展,云计算也逐渐的从理论走向实践,并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针对一种比较适合云计算的数据库查询调度算法,即CCRP算法,这种算法是根据云计算数据库中数据存储的特点,在调度查询时先要对数据连续性读取的特点,从而解决了其他算法在云计算中出现的部分系统资源闲置的问题,从而使查询效率得到提高,通过仿真实验来证实CCRP算法在系
期刊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们的语言交际离不开语言环境。《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中国的学生是在汉语的环境中学习英语,缺乏英语学习环境。在小学英语的学习中,不论是学校、教师、家长以及社会都应该为学生创设英语学习的环境,让学生沉浸在快乐的英语世界中,在 “自然”中习得和运用英语 。  一 、创设校园英语环境,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英语新课程标
期刊
摘要:本文以佛山市华材职业技术学校为例,介绍了该校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的一些探索努力与实践经验,从课程体系构建到创新实践教学思路,调整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旨在探索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培养汽修专业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的有效途径,为区域经济服务,为企业培养“懂技术、能操作、会管理”的人才,实现中职学生从学校到企业的无缝对接上岗。  关键词:汽修专业;能力培养;实践教学;评价体系;过程考核  近二十年来,职业学校
期刊
摘要:阅读教学在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所占的比重最大,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门,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各种能力的重要环节。对于开拓学生的视野和发展学生的智力,对于学生世界观的形成、道德品质、意志品格的培养,都有很大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  一、通过学习语言文字,指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自觉阅读  文章是由字、词、句、段、篇组成的,字连成词,词连成句,句连成段,段连成篇,联
期刊
摘要:在当前教育模式下,许多学生形成了一种被动式的学习方式,这对他们的学习和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不良影响,信息技术课程也不例外。本文主要针对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的这种现象,结合本人从教以来的教学经验对如何让信息技术确实成为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实际问题,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字:信息;生活;课堂;问题  高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已经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并以每年的学业水
期刊
作文中的“真”是什么呢?四个字:真情实感。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只有学生认真观察生活,在实践中处处留心观察各种各样的事物,才能写出像烂漫山花,像七色彩霞,像一幅幅美丽画卷的文章。  平时同学们在作文中常犯的毛病叫概念化,叫空洞无物。学生许多作文都是用上了华丽的语句来堆积;或把别人的故事放在自己身上;或胡编乱造等等,这已经成了现小学生写作文的通病。只有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写时才能顺手拈来,有感而发,写出的
期刊
摘要:在学校教育工作中,教育教学是主旋律,是学校工作重点。只有提高了教学质量,才能谈得上提高教育质量,素质教育才能实现。新课程改革强调发现学习、研究性学习、探究学习。  关键词:四步探究教学法;小学数学;应用   “四步探究学习”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阅读质疑、自主探究,是让学生自主发现。多元互动、合作探究,是让学生合作交流,小组合作发挥,互动解决问题,加深学生理解。通过
期刊
摘要:在这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已经把学生“素质”的培养提到一个重要的地位,为了培养出适应社会的需要和个人发展的需要的人才,在素质教育下,体育教学应该着重从教育的全体性、全面性、主动性三方面进行教学。  关键词:素质教育体育教学全体性全面性主动性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青少年的体质健康状况得到了不断的改善,学校体育工作取得了长足的
期刊
听评课作为一项常规性的教学教研活动,是提高教师教学教研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许多优秀教师都是在不断地听课评课中成长起来的。根据我校的听评课实践经验,要提高教师的听课评课效果,真正使听课评课活动成为教师提高自己的有效途径,使教师们自觉主动参与其中,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要充分认识听评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听课、评课为教师提供了交流的平台和机会。教师们可以通过听评课进一步加深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