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为健康成长奠基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wwwdf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偶然结识王定功博士,看到他的专著《青少年生命教育国际观察》(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年3月版),很是欣喜。中国大陆开展生命教育已十年有余,但未见正式论著问世。王博士的这部专著可谓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无论是从生命教育诞生的直接因素,还是从人的一生发展历程看,青少年的生命教育都是至关重要的;但如何实施,并没有现成的答案,需要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需要有更广阔的视野。而《青少年生命教育国际观察》一书提供了可借鉴的多国及地区经验,值得热爱生命教育、从事生命教育的工作者学习、借鉴。
  
  儿童对生命的态度与行为
  
  儿童爱生命吗?怎样理解对生命的爱?儿童思考生命问题吗?思考哪些生命问题?这是儿童生命教育的前提。为此,我们设计了一份问卷,对234名小学3至5年级学生进行调查。
  
  (一)爱生命是儿童的自然天性
  调查结果显示,儿童不乏对生命的珍爱之情与行,其表现可以归为五方面。首先,儿童对生命的爱更多地表现为爱小动物和自己身体。如“经常给家里的金鱼喂食,给花浇水”、“有一次我的手被钉子扎了,我哭着要上医院,我怕得白血病”。其次,遵守交通规则,避免危险。第三,儿童对生命的爱表现为生死反应。如“看到人死后感到很难过”、“我生病就去医院,怕死了”。第四,儿童对生命的爱也存在矛盾、多疑与盲目。如“爱生命,但很喜欢到危险的地方玩,因为那种刺激的感觉”、“看到别人踩蚂蚁杀蟑螂……内心觉得它们很可怜”。第五,只有个别学生将对生命的爱与回报父母相关。如“爱惜生命,我长大了报答父母”。
  这些儿童对爱生命表现的回答反映了小学儿童阶段生命发展的特点。相对于与其它社会关系而言,儿童与动植物的关系更天然、密切,更倾向于关爱比他们弱小的动物;相对于成人而言,儿童更直接用身体感受生命,并在日常生活中通过遵守交通规则、避免危险来保护生命。同时,对生病与死亡的惧怕、对所吃食物的多疑、对动物不论益害都爱等现象,也反映出儿童对生命缺乏科学认识。
  
  (二)爱的缺失是儿童“不爱生命”的根源
  并不是每个被调查的儿童都爱生命。在调查中,有少数同学填写了“不爱生命”、“多次想到死”等。尽管人数很少,但所反映的问题是值得重视的。透过其中两位同学的回答,我们能够感受到他们“不爱生命”的根源所在。
  一个女生(父亲是经销商、母亲是会计)写道:“我不爱生命,总是让自己生气,不让自己有充足的信心;不爱生命的原因是父母经常不理解我自己的感受。认为自己活在这个世界上非常无助,没有任何人理解,得不到同情与关心;感觉自己是世界上最孤单的,没有人会关心自己,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一位男生(父亲是书记、母亲是护士长)在问卷中答道,“我平时多次想死,因为在我的生活里是痛苦的,同学们都讨厌我,见到我都躲得远远的,同学还说我和别的同学好(搞对象那种),受尽了侮辱。”
  尽管影响小学儿童爱生命的原因多样,但核心是“爱”。儿童对生命的爱与不爱,与其家长的态度密切相关,也与同伴之间是否被接纳与喜欢有关。父母对孩子忽视、否定的态度,对孩子的伤害非常大,使孩子仿佛失去了与社会、世界连接的纽带,陷入孤单、孤独的感受中。如果失去了与同伴的良好关系,他们也感到不快乐,尤其是被同学“诬陷”、“受辱”。
  
  (三)儿童的生命问题很哲学
  小学生年龄很小,但他们也有生命困惑与烦恼。当问及“你想过生命问题吗?”、“你向父母询问过有关生命的问题吗?主要问过的问题是什么?”时,他们的问题主要可以归为三类。
  一是关于生命的。如:人为什么而活?人的生命为什么那么珍贵?我为什么有生命?生命是什么样的东西?如果人没有了生命是什么样的感觉?二是有关死亡的问题。如:人为什么会死?死了便什么都不知道了吗?为什么生命只有一条?我能活多久?死可不可怕,死了会有感觉吗?生命可不可以有两次?我会死吗?三是生命的产生。如:人的生命是怎样产生的?人是怎么形成的?我是从哪来的?怎么来的?我为什么会从妈妈的身体里出来?
  可见,儿童是天生的哲学家,他们对生命问题的思考并不像成人想象的那么简单。对生命问题的思考将伴随人的一生,对儿童而言,当遇到烦恼、生病、灾难、死亡等现象时就会凸显出来。如问及“你什么时候想生命的问题”时,儿童的回答是睡觉前、生病时、看到不幸时、考试没考好时等。
  
  符合成长特性的生命教育
  
  儿童生命教育不能脱离儿童的生命成长阶段特点,应回到他们的生活中,回到他们的经验与感受中,从他们对生命的理解、爱护与烦恼出发。
  
  (一)儿童需要生命教育
  调查表明,儿童非常需要生命教育。有学生写道:“我想多了解些有关生命的知识”、“觉得很有意义”。可见,儿童的生命教育是多么必要,儿童是多么需要与渴望生命教育。但目前,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无论是教师还是父母,给予儿童的生命教育都十分有限。
  其实,生命教育关涉人的一生,是终身教育。对儿童的生命教育更为重要。童年期是人一生中的重要时期,弗洛伊德指出,童年期的琐碎回忆陪伴一生。有一部书中写道,帮助儿童正确了解、理解生命,为他们提供生命之爱,培养他们热爱生命之情与行,是为他们的一生幸福奠基。
  
  (二)回到儿童的生命经验与感受中
  当回答爱生命的理由时,儿童给出了四种答案。一是生命只有一次,如“生命可以给人的一切一切,是最重要的”;二是生命短暂;三是有美好的愿望,如“因为我从7岁开始就练钢琴,长大想当钢琴家,所以我爱生命”。四是没有理由,如“不为什么,一种发自内心的感觉”。因此,儿童的生命教育要从他们已有的对生命的认识与理解开始。不论其认识正确与否,都是他们已有的、真实的想法。生命教育不能脱离他们的这种状况。
  儿童生命教育需要顺应人之天性。首先,关注儿童的身体感受,尤其是在他们生病时,更应给予关爱。感受,在一个人的生命中非常重要,是一个人每一天生命的真实存在。为儿童提供积极、愉快的感受,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其次,为儿童搭建关爱小动物(植物)的平台。如观看动物世界、讲述动植物故事、认养小树、饲养小动物等,让儿童在了解、饲养过程中增长爱心、释放爱心,体验生命。
  儿童生命教育要深入生命哲学层面,尤其是学校开展生命教育,不能仅停留在保护生命安全、遵守交通规则、避免危险等表层。
  儿童生命教育应注重科学性,以此帮助他们克服对生命的不正确认识。如对疾病及其预防的科学认识与正确态度、对生死的初步了解与正确态度、对动植物的基本了解与饲养常识、对危险及其避免的初步了解与正确做法等。这是儿童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需要特别关注。   同时,需要恰当引导儿童爱父母、爱他人、爱社会、爱环境,并随着年龄的增长、年级的升高,逐渐加大力度。逐步培养儿童感恩之心、同情之心、宽容之心,反对暴力的意识与能力。
  
  (三)为儿童提供生命之爱
  儿童的生命教育从爱开始,应为他们提供生命之爱,让他们在生命的早期充分感受到生命之爱。以生命之爱改善儿童的生命状态,促进儿童生命健康成长,这对他们的一生会有重大影响。一定意义上讲,生命教育就是关爱生命的教育。
  爱在关系中。为儿童提供生命之爱,就是要理解、关注、尊重儿童,与儿童建立良性交流。在良性交流中,儿童获得他人的理解、关注、尊重,获得生命健康成长的能量。因此,学校开展生命教育应着重两个关系、一个家园建设。首先,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儿童生命健康成长提供了所需的依恋感、安全感。因此,关爱生命是小学教师行动的基点,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小学教师重要任务之一。其次,建立友好的同伴关系。友好的同伴关系为儿童生命健康成长提供了所需的归属感、尊重感,帮助儿童建立友好的同伴关系,是小学教师的另一项重要任务。第三,营造温馨的校园文化。建设家园般学校,让儿童在校如在家般安全、温暖,并能获得生命健康成长所需能量,是小学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
  
  家庭生命教育更重要
  
  (一)父母是孩子生命教育的首任教师
  儿童对生命之爱的感受首先来自于父母。调查显示,填写“不爱生命”的儿童,其主要原因是“父母经常不理解我自己的感受”、“老被妈妈打”。父母对孩子的态度与行为直接影响孩子的生命感受。
  儿童的生命意识萌发与生命问题思考更直接来自父母。一位5年级的女生写道:“有一次我在草坪上玩,妈妈看见了,对我说,‘小草也有生命,快下来。’从这件事中我明白了,只要能生长和变化的事物就是有生命的,所以我以后不在草坪上玩了。”父母的生命意识直接影响孩子对生命的看法。
  
  (二)儿童的生命问题主要请教父母
  调查结果显示,儿童之间谈论生命的话题很少,相比而言与父母、教师谈论的较多。父母与孩子交流的生命问题相比于教师与学生在这方面的交流要深一些。总体看来,父母的生命意识、生命教育意识还很薄弱。
  通过儿童问父母的生命问题与父母与儿童谈论的生命问题对照发现,前者多为生命哲学之问,而后者多为人生、生活问题。如儿童问:“人为什么活着?”父母的回答是:问你爸/你妈去;为了自己的前途、为祖国做贡献、如果死了会让亲人伤心、为了孝敬父母、活着要拼搏、要学习、要劳动,要自尊自爱等;如孩子问:“我会死吗?”父母往往回答:“你想得太远了。”“你不要乱想,你一定会健康的。”还有的学生写道,“答起来比较麻烦,(父母)一般就随便回答”等。可以说,儿童的生命问题对家长而言是严峻的挑战,对大多数父母来说难以回答,所以他们选择要么回避,要么搪塞,要么责怪。
  
  (三)父母首先需要接受生命教育
  首先,父母需要接受有关生命的教育。父母作为成年人,要了解有关生命是怎么来的、生命是什么、生命为了什么、生命怎样才有意义等一系列问题,以便能应对儿童提出的问题。
  其次,父母需要接受有关生命教育的训练。父母要有爱孩子的能力与艺术。生命教育要引导父母关注孩子,善于与孩子沟通,给予孩子的爱能被孩子所接受,能与孩子建立良好关系。生命教育要培养父母的敏感性,关注孩子的内心感受,尤其是在孩子生病时、临睡时、考试失利时、做错事时、写不完作业时等,要恰当、适时引导孩子积极面对生命问题,逐步形成正确的生命意识。
  再次,学校要积极承担培训学生父母生命教育之任务,一些社会团体、媒体也应加大生命教育宣传力度。
  
  需要更为广阔的视野
  
  生命教育是近年来在我国兴起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与实践,是以人为本教育的体现,是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也是本真教育的回归,尽管诞生时间短,但发展迅速。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战略主题”之“坚持全面发展”中,明确提出“重视生命教育”。这是“生命教育”一词首次在国家政策文件中明确出现,必将推动生命教育的迅速发展。
  一定意义上讲,今天的生命教育成为社会普遍接受的教育理念,生命教育的理论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实践探索也形成了一些有效的操作模式。但还有大量基础性的工作要做,如对生命教育内涵理解与界定、生命教育与有关教育的关系、生命教育理论基础、生命教育的机制、各学段生命教育的内容与方式等的研究与探索。对教育工作者来说,生命教育的重点不仅是生命教育的理论构建,更为紧迫的是青少年儿童的生命教育如何才能有效实施的问题。不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都需要有更为广阔的视野,需要借鉴生命教育先行国家和地区的经验。
  
  (本文编辑:谢宁)
其他文献
前两年,我对社会学界提出的“社会共生”理论写过评述,奉其为“和谐社会的发展哲学”。可惜,此论至今尚未获得充分展开。缺乏细部描写,尤其是欠缺可用于解读和解决中国当前社会矛盾的分析框架和操作策略。李强的《社会分层十讲》(以下简称《分层》)适时地填补了这一空缺,为社会学对中国社会的发言立论开拓了广阔的空间。  分层理论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西方社会学的“显学”,可对中国社会而言还是“新学”,这不仅仅是学分
日前读到《博览群书》2008年第6期和第7期上由吴剑撰写的《选编老歌要对历史负责》和《不能贬低黎锦晖在流行音乐史上的地位》两文,主要是针对陈钢主编的《上海老歌名典》一书在歌曲选择上提出讨论,并指出该书部分歌曲简介或影歌星生平记事资料的失误。  这两篇文章的作者是三本老歌选《解语花》的编著者吴剑。她致力于老歌保存与推广工作多年,对于词曲资料收集不遗余力,同时对许多歌曲创作、演唱及灌唱的经过也多有研究
五月,多么富于诗意的日子,提到她,总让人心里涌起一种莫名的感动,联想到青春和生机!然而,2007年的五月则不然,她带给国人,尤其是我们这些在学校里吃粉笔灰的,是沉重乃至悲怆。  在这个五月,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不断传来国内高校学生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各个层次均有)跳楼自杀的噩耗,真的教人心情沉痛。  就以北京地区的高校来说,5月13日,清华大学一硕士生从高处坠落,命归黄泉;5月14日,
张冠李戴的诗人路易士著作    2005年11月,广陵书社推出张耘田、陈巍主编的《苏州民国艺文志》(以下简称《艺文志》)。作为苏州图书馆参与编写的一部工具书,内容颇为丰富、翔实。的确,按照该书的说法,其书目著录,突破业内的传统著录格式,以大众熟识的“图书文献名 出版项 馆藏状况”的模式,一目了然,方便了读者。  该书在介绍诗人“纪弦”(上册,P165~1666)时,诗人书目中收录有《银价与中国物
1917年革命是沙皇俄国由1861年农奴制改革启动的经济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历史结果,土地是俄国现代化与革命的关键问题,也是俄国最广大民众的失乐园。《1917年俄罗斯纪事》叙述了穿军装的农民与出身农村的工人,从关切面包、情系土地的素朴诉求到拿起武器、走上街头的奋起革命的史诗性场景。1917年,俄国民众最关注的是土地与和平。和平是身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俄国民众最迫切的向往,土地则是俄罗斯人民千百年、特别
研究干部成长规律和党校教育工作规律(下称“两个规律”),是《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对党校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促进干部全面健康成长、实现党校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红旗出版社出版发行的谈宜彦等同志撰著的《领导干部成长八论》和《党校教育工作八论》(下称两个《八论》),就是作者从工作实际出发,基于经验积累,通过调查研究,经过理性思考,对“两个规律”问题进行理论探索的成果。    时代的呼唤 事业的需要
儒家是非常强调不断学习,并充实自己生命内涵的学派。学这个字,好学这件事,在《论语》一书中屡屡出现。甚至《论语》的第一章第一节,就以“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开始。自此以后,学生、学者、学问等名词相继出现。学,已经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的主要工作了。  佛教传入中国,一般而言都说是东汉明帝之时。佛教在中国,根据不同教派的要求,而有不同的修行方法。有的教派强调来世,有的教派强调获得智慧等。在求智的这个方向上,因
1961年,美国自由撰稿人雅各布斯出版了她专门探讨城市规划问题的扛鼎之作——《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这本书自问世以来即被视为城市规划领域的经典著作,时隔40多年,今天读来依旧令人如沐春风。作者不仅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同时还具有深厚的人文精神与现实批判意识,这使得此书没有局限于建筑规划学的狭小格局,而是广泛影响到整个公共领域与城市生活。雅各布斯揭露的是上世纪50年代美国大城市发展的真相与疮疤,而这也
俄罗斯从2007年4月1日起实行禁止外国人在其境内从事商品零售贸易一事,颇令人诧异,使我不由得想到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齐美尔(Georg Simmel,1858-1918)笔下的“异乡人”。  “异乡人”,简单地说就是流落或客居他乡的人。这些人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跟当地人相比,他们有着不同的文化,往往聚居在一个相对封闭、有自己特定文化的小圈子(社区、族群乃至单个家庭)里,践行他们自己的风俗习惯、宗教礼
义宁陈氏一门,实握世运之枢轴,含时代之消息,而为中国文化与学术德教之所讬命者也。  ——吴宓《读散原精舍诗笔记》  吴先生所谓“陈氏一门”,是指陈宝箴、陈三立、陈衡恪及弟寅恪祖孙三代,可谓传统学术世家的典型代表。陈宝箴21岁中举,文韬武略深为曾国藩赏识,称他为“海内奇士也”。陈宝箴任湖南巡抚时,积极参与戊戌变法,学习西方文明。子陈三立,与湖北巡抚谭继洵之子谭嗣同、浙江提督吴长庆之子吴保初、福建巡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