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木樨香,疑从月中来

来源 :海峡旅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ake_96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若选一种农历八月的代表,桂花榜上有名。桂花又称“木樨花”,自古便受文人雅士赏识,为其写下了诸多咏叹,恐怕是所有秋季花中最为人所喜爱的一种。金秋时节,闽地的桂花正蠢蠢欲开。在浦城,人们将其制成桂花蜜,或为小食和酒锦上添花。在安溪,人们则充分取其香气,与老茶相得益彰。闽人对于桂花的种种使用,都不外乎一方乡土人情的浓缩与印记。
  与甜共酿,泡一杯浦城秋味
  “援北斗兮酌桂浆,辛夷车兮结桂旗。”《楚辞》中就早有桂花飘香,人们已经开始使用其香气四溢的花序入酒。因桂花的香气清可涤尘,浓能透远,魏晋时名±奉其为花中上品,文人的笔尖纷纷桂花绽开,庭院当中也定要种上两棵桂树,大概是取“桂”之“贵”意,所谓“好事成双”。在闽南人眼里,桂树是极好的风水树,屋旁栽上一棵,寓意贞洁、富贵、祥和等一系列美好的愿景。
  早听闻浦城桂花的美名,算一算时间,若不是今年的暑热久久不褪,中秋前后本该是到浦城赏“桂花雨”的时候。浦城有着“丹桂之乡”的美誉,种植桂花已经超过2200年。今日的浦城市区内,行道旁栽种着品种多样的桂树,有白的、黄的、橘的花序,形态也略有不同,而在乡下,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在庭前屋后种上几棵小丹桂,用来为小食或自酿的酒锦上添花。
  中秋节历来有“两赏一吃一饮”的传统习俗——赏月、赏桂花、吃月饼、饮桂花酒。浦城的小丹桂恰好就在中秋节前后开得最盛,因此桂花对于浦城人来说,就是风物与时节最好不过的关系代表。在浦城人美珍的记忆里,开始打桂花就意味着天气要变冷了,这是因为桂花喜好在降温时开花,而浦城人便会趁着桂花仅3至5日的短暂花期,提起竹竿将桂花打落。同一片区域的桂花开花时间基本同步,因此到了打桂花的时候,场面相当热闹。打桂花前,大人们要先在桂树下铺开纱帐、晒谷席以盛接,然后用竹竿轻轻敲打桂树枝桠使桂花纷纷洒洒落下,一旁嬉闹的孩童偶尔也会晃动桂树,贡献一点产量。美珍记得,儿时的她常饶有兴致地围观父母忙碌,簌簌的桂花雨与萦绕着整个浦城的香甜桂花味道,构成了她对于童年最深的印象。
  打落的桂花需剔除杂质后方可使用。细心的妇女们捧起桂花,一点一点细致地将其中混杂着的花蒂、枝屑等挑拣干净。许多浦城小孩常常会在课余时间帮果品厂清理桂花,再喜滋滋地拿着劳动“赚”到的零花钱去买零食。美珍说,浦城几乎家家都会用桂花酿制桂花蜜,这也是每年她与妈妈的例行合作。桂花蜜制作简单,将清洗后的桂花倒入沸水,稍稍煮过便捞起冷却、漂洗,待沥干水分后与白糖混合搅拌,最后封存于罐子中浸渍。不过几日,香甜的桂花蜜便酿成了。
  桂花蜜齁甜,并不用作单吃,而是落在杯中替了茶叶的角色。在浦城,用桂花蜜泡水做桂花茶来待客是传统。“每年正月客人来家里,大人们一定会泡桂花茶,而且大年初一大家去寺庙祭拜时,寺庙也会准备桂花茶與众人分享,传递祝福。”美珍回忆道,“桂花茶香甜利口,我们便以此期盼来年的生活也能甜甜蜜蜜。”
  美珍说她不喜欢吃甜,去外地工作时并不会带上一罐桂花蜜,但每逢节假日回到家乡,一定会泡上一杯桂花茶。看着一朵朵灵动的桂花在水中绽开,对于家的珍藏回忆也就重新浮现在眼前了。
  花为茶魂,樨香无隐
  站在安溪西坪南岩村的茶山上,不远处是一片正在酝酿着不日绽开的桂花林。梅记茶行的茶人们正在耐心等待桂树主人通知,桂花不开,今年的桂花老铁制作就还停在日程表上。
  香花入茶的做法古已有之,最早源于雅土的别出心裁,以花香提点茶香,味更沁人。南宋赵希鹄在《调燮类编》中写道:“木樨、茉莉、玫瑰……皆可作茶。量茶叶多少,摘花为伴。花多则太香,花少则欠香,而不尽美。三停茶叶,一停花始称。”明人顾元庆的《茶谱》也记载了花茶的窨制技术。民国时,福建安溪茶商为打开市场,将桂花与乌龙茶结合,制成桂花茶销往东南亚等国家地区,销量一度居高不下。
  然而,早期的桂花茶因以占领市场为目的,在桂花选材上并不讲究,所用的茶叶也多以次品为主,形成了低档茶的定位,长期以来都不被业内看好。而梅记第六代传人、现负责茶叶生产的王智送有着不同的考虑:“桂的吉祥寓意与茶的深厚底蕴都是极佳的元素,不该被茶人轻视。我们觉得桂花茶这一品类应当可以经过改良而成为优质的产品。”经过反复的试验后梅记发现,存放10至15年的铁观音为最佳原料,其味已褪去新茶的鲜涩,也不至于过沉,可与桂花味融合得恰好。而桂花,当选南岩村原产的黄金桂,其花香持久,制成的桂花茶即使存放多年,香气也不会散去。梅记桂花老铁所用的黄金桂就生长于梅记茶山对面,同属于南岩村的范围。南岩村种植桂树的历史可追溯至明清,多是零散地种在庭院内外,闻香是缘由之一,先人们更希望能因此与好运相伴,也期盼着早日折桂高升,获得富有荣光的生活。当季产的新桂,采一部分用作入茶或是制作食物,更多的还是作为岁时赠礼,由它们自然凋落。而如今每至金秋黄金桂盛开时,梅记茶人们就忙了起来。他们同样采用敲打的方式迅速收集花序,再遵循传统花茶窨制工艺制作桂花老铁。“要有好的茶胚,好的桂花,还要好的技术。”制茶师傅如是说。将刚打下的桂花晾置,花序在酶、温度、水分、氧气等作用下自然发酵,吐露馥郁花香:再将花与茶拼堆,令茶胚吸纳花香与水分;待茶堆达到一定温度时,扒开茶堆充分释放花香,此时茶胚可更均匀地吸收花香,而后再经炭火烘焙,将已化为粉末的桂花渣抖落。如此一番终成香气隽永的桂花老铁。整个制作过程细节讲究,十分考验制茶功力。
  看似是“旧物翻新”,但在王智送看来,梅记的桂花老铁与早期的桂花茶已是完全不同的产品。即使品过许多茶的人,对于桂花老铁的喜爱仍然独一无二,捻一撮入水,汤色清亮,抿一口,老茶与新花两种质地的香相融相佐,在口腔内悠长萦绕。虽成品只闻花香不见花,桂花却毫无保留,当真架起了桂花老铁的“茶魂”。翻看梅记茶人的族谱,发现安溪茶人们除了制作桂花乌龙,也会用一种小朵的花制茶,但询问过后竟也未能弄清具体是哪种花。唯有桂花入茶的习俗能被完整地延承至今,想必也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结果。
  时候尚早,未能一睹桂花满枝的盛景,而天气确实凉起来了。王智送记起儿时的秋天,都是与小伙伴们结群在桂树林中追逐打闹的快乐场景。大人们谈笑着采集新桂,孩童们也在烂漫的桂香中耳濡目染,最终送入口中的又何止是一口花茶,一方乡土人情的浓缩与印记才是此中至真至醇的滋味。端起本次相遇的最后一杯桂花老铁,桂花香隐隐飘散,不知是否有一缕钻过窗扇,散入秋风中去了。
  桂花酸枣糕
  酸枣糕是浦城人家擅长制作的果品之一。在制作时加入适量桂花蜜,搅拌均匀,让桂花的清香与酸枣的酸甜充分浸透。半透明的酸枣糕中清晰可见桂花瓣,让这朴实的小食多了几分精致。
  桂花汤圆
  浦城人在煮汤圆会凭喜好加入桂花,汤圆浓香,汤淡口微甜,清香的桂花带来了新的口味层次。
  桂花糕
  桂花很适合作为糕饼类点心的原料。浦城妇人会将糯米粉、粳米粉和桂花按比例调制,蒸出软糯的桂花糕,桂花香中浓郁的部分被过滤掉了,只剩清雅,就着香气能吃下很多。此外,也可以制成千层糕、年糕。
  桂花酒
  浦城人有“尊桂酒,空入乡”的习俗,传统中医认为桂花有保健功效,因此可制成桂花酒济世民生。这种观念未经现代医学验证,但桂花酒依然是一些浦城人的秋季必酿。在酿米酒时,投入纱布包裹的桂花同酿,待开坛时花香已溶入酒香中,双重香气浓烈袭人,只是多闻一会儿都觉得要醉了。
其他文献
如果让你一个人在岛上过一天,你最想带上的一样东西是什么?我最希望能带上的,应该是一个“家”,因为它将满足我对理想生活的全部向往,一个能装得下物我之间美好关系的“容器”。  “船长之家”位于连江苔菉镇,像极了印象中那不勒斯的海港城市,沿着高低起伏的半岛海岸线而建,人们生活在陆地上,但是与大海又如此靠近。从第三季《梦想改造家》的节目画面中,我们看到伸向西太平洋的黄岐半岛最末端,在陆地与大海相交的界线上
期刊
当四季更替,用来区分时节的方式很多,而云霄人靠的是水果。传统农业的核心,是一场供需关系的博弈,云霄人显然深谙其中诀窍。他们将水果的生意做得彻底,既融入了日常生活,也做成了一方营生。  在被称为“花果之城”的漳州,云霄占了个面海背山的好位置。东南面向台湾海峡敞开,身后则被山脉温柔环抱,乌山山脉和梁山山脉为它抵挡了冬季的寒流,带来同纬度下少有的温润气候。当四季更替,用来区分时节的方式很多,而云霄人靠的
期刊
漳州并不“适合”年轻人,就算是在芗城,相对滞后的经济与缓慢的节奏磨掉了许多冲劲,机会也更少。但正因方方面面尚在萌芽状态,就有了许多创造的可能。我们拜访了一些选择回来或是留在芗城的年轻人,好奇他们在一座不太起眼的小城里如何安下心来,并在随波逐流的大环境中制造新的动静。  民谣漳州听一场音乐会  距离“民谣漳州”3周年的生日演出已经过去2个多月了,主创人之一柚子心心念念要在夏天结束前再办一场海边的演出
期刊
每年冬天,身边总有很多福建人嚷嚷着要去北方看雪,仿佛没看过雪,就没经历过真正意义上的冬天。但福建人缺的只是一个冬天吗?不,我们缺的是整个四季。  身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在温暖潮湿的东南季风与西南季风交替吹拂下的福建,大部分地方算得上是四季常青。在国内,或许只有比福建更靠南的广东和海南才能义正言辞地喊出“福建人是北方人”这种令人难以反驳的话。大部分时间,我们也习惯于一年只有冬夏二季交替的日子,没有存
期刊
国人对于生态保护的概念,这些年虽有转变,但大多仍停留在一种“远观”的状态。一方面,国内的生态保护事业尚不如国外成熟,有相应能力与财力的自然教育机构,倾向于带学员到国外进行更优质的生态游学,因此说起“生态旅游”,更多人的第一反应是“远方”;但另一方面,经历多年的蛰伏与积累国内自然保护机构正步向成熟,其中不乏探索者,他们根据国情寻找着更适合中国的生态保护方式,这也让“近乡”日益可期。在本次对谈中,我们
期刊
野生动物摄影是只需一片自然之地就可以展开的对话——与畅游在大海中的鲸豚、叶片之间低吟的虫、枝头静待的鸟,还有灌木丛后谨慎的走兽。它们与人类为邻,却有着远在人类想象之外的美与奇妙本事,想领略一二,许多时候需要足够幸运。一张精巧的野生动物摄影作品绝不是技术的产物,而是知识、耐心、爱与艺术的综合结果。当然,野生动物摄影师们抛下舒适与安全,背起沉重的行囊深入野外,也绝不仅是为了一张照片,他们希望能亲眼看到
期刊
福建的秋天总是不露声色地走近又远离,要想捕捉到它不仅需要敏锐的感知力与观察力,有时还需要好的脚力,才能追上它的脚步,让属于福建之秋的风景、味道、仪式及情感显现出来,并渐渐地从每个人的五感里蔓延开来。  大自然拥有一套规律的运行法则,因此四季的交替总有蛛丝马迹可寻。夏秋之交最明显的标志便是热量的递减,古人云“知暑渐退而秋将至”,当阳光不再毒辣刺眼,当微凉的风起,释放了一季热情的大自然也变得内敛。随着
期刊
【摘要】 目前大学生消费出现一种新倾向:从对实用功能的消费过渡到对符号的消费。他们不再只关注商品的实用价值,而更多的注重它的符号价值,追求一种个性的张扬和自我的表现,追求心理和精神上的满足。本文从社会学角度分析当代大学生符号消费,概括出大学生符号消费的特征和影响,以期为开展消费教育树立正确消费观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符号消费理性消费    随着生产力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
期刊
南方的秋,从不大张旗鼓。它只在深山里悄悄染红了枫叶,在梯田上轻轻泼洒了染料,在村庄悄悄然晒了红柿。从城市出发,闽地寻秋不易,但仍值得一探。  浦城·桂花  浦城种植桂花已有2000多年历史,当地人以桂為贵,崇尚桂花树,向往富贵。故乡先人,将桂花编织为桂冠赠人,唐贞元初,就曾留下“才子夺桂”的美谈。若到浦城赏桂,可以前往中华桂花文化博览园,园内有一棵树龄1100年以上的古桂树“九龙桂”,有着“中华第
期刊
我们赞颂秋收,是因为从那一片连绵翻涌的稻浪里看到了无虞的来年。而如今捕捉秋收的场景也成为很多人前往长汀马罗村和肖岭村的理由,期待从那些忙碌的身影中寻找久违的农作记忆。  客家人开垦、创造了马罗梯田和肖岭梯田,摄影师则发现了它们。也许就是在这样一个平常的秋日傍晚,一次偶然的拐弯,无意中瞥见这个分布在千米海拔地段的梯田:因地势造就了其宛如波浪起伏般的形状,当柔软的夕陽斜斜地照进层层叠叠的稻田,仿佛是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