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步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也表现出了快速发展的强劲势头,已经占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高职”成为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的主要渠道之一。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提高劳动力素质,促进经济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各界,特别是教育科学界密切关注的一大热点问题。但由于种种历史和现实原因,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至今仍存在一些不利因素,影响了我国职业教育,乃至整个国民教育的健康发展。
放眼全球,南半球的小岛国新西兰,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新自由主义”(New-liberalism)理论的指导下,实施了一系列以“市场为取向”的教育改革措施,强化了国家对教育的宏观调控,加强了教育立法,实行了大学教育收费制,新西兰职业教育获得了较大发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认真研究新西兰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轨迹和经验,可以为我国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提供某些借鉴。
新西兰职业教育的特点
国家重视新西兰非常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国家把职业教育放到了提高公民劳动力素质,保证国民经济“高质量、高效益”运作的高度来认识。新西兰投入职业教育的经费中80%来自国家财政,20%来自产业部门(有偿培训)。新西兰职业教育还得到工商界的鼎力支持。大型企业集团都建有自己的培训机构,投入巨额经费用于全员素质提高和职业技术继续教育。工商界还通过“产业培训委员会”参与职业培训运作与监督,形成了全社会都重视职业教育的局面。
新西兰政府对职业学校拨款的数额以全日制学生人数(半日制或短期培训的学生须折合成全日制)为依据。其拨款体制分为两种:高等职业教育的经费由政府直接拨给学校;中初级职业教育经费则由政府拨至工业培训协会,再由该协会在组织学校竞标的基础上,按不同档次分配给学校。
新西兰对学生交纳学费有如下规定:学生22岁以前不交学费;入学的前三年若年龄不足25岁,只交纳相当于培养成本5%的学费;25岁以后则交纳相当于培养成本25%的学费。
职教与产业联系密切国家鼓励单元式技能标准开发设计,教学大纲、教材模块式编写等系列教育项目都进入技术市场招投标。确保经费到位,促使教育质量的提高。甚至国家对各类培训机构教学质量评估、职业教育经费拨款都以劳动力市场的“就业率”、产业部门的“满意率”为唯一标准。就业率低于65%的任何一所职业院校都将被取消当年拨款计划(政府对投入各职业院校经费年终结算),并被取消下一年度招生计划。连续几年“就业率”没有达标,学校将被关闭。通过培训市场的激烈竞争,刺激职业技术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新西兰正规的职业教育是学生高中毕业后在各种综合技术学院和私立教育机构“PTE”中进行的。国家有23所综合技术学院,86个私立职业教育机构进行职业教育和培训。如有名的玛鲁卡技术学院,文、理兼设,一、二、三产业所涉及的专业都开。这也是新西兰和中国职业教育的不同点之一。在该技术学院,汽车应用工程专业及美容美发专业是比较出色的专业。在汽车专业中,该院将专业学习分为N个等级,类似于我国的初、中、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的不同等级的教育和培训。学生学完某一级别,获得相应的学分和证书后就可以参加工作或继续进行高一级别的学习,甚至可以一直拿到某一专业的最高学位——硕士学位。这种体现了条条道路都可以出人才的教育机制,让学生不会因选择职业学院的教育而有“另类”的感觉。
有专门的职业指导机构新西兰的义务教育还有个比较好的做法,即在高年级,学校有专门的职业指导机构和职业指导教师。这些机构和教师根据每一个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各科成绩和发展优势,对学生将来的学习方向和职业选择提出建议。各技术学院还承担了新西兰教育部名为“新兴之路”的教育改革工作,技术学院利用其雄厚的师资和强大的设施设备的优势,接收选择工艺课(如汽车职业各工艺)的中学学生到技术学院来学习专业。这些中学生用10周,每周1天,每天5小时的时间到技术学院学习某种工艺或技术,并计入一定的学分,将来中学毕业后可以选择在大学或技术学院继续学习这些专业或工艺,并可以减免在大学或学院相关专业的学分。
校企合作紧密在新西兰,大学或各综合技术学院和工厂有较好的联系和合作。为了促进就业,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他们不是关起门来办教育,而是主动上门去征求职业指导部门的意见,为求职者安排教育计划,切实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企业的职工可以到学院选择半年或一年甚至更多的时间接受成人培训,拿到学位或等级证书。企业设计的最新成果或设备最先在大学或技术学院进行论证或测试。另外,学院还利用其技术和设备的优势,对外承揽技术含量较高的设施、设备的修理,如大型船用、汽车用汽油、柴油发动机的大修,既满足了企业的需求,又使学生在紧密联系生产实际的实习中增长了才干。
新西兰职业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加强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正确认识尽管在过去20多年里,我国的职业教育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对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社会上对职业技术教育依然是另眼相看。许多家长和孩子在选择高等教育的时候,总是把进入普通高等教育机构作为首选目标,把进入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学习职业技术作为迫不得已的选择。高职院校招生时因此缺少了优秀的生源,和普通高校相比,在学生入口上就已经立于不利之地。而且普通高校毕业的学生一般情况下很少进入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进行进一步学习和深造。
因此,在我国,一定要加强对职业技术教育的正确认识。职业无高低贵贱之分,专业也无优劣好坏之别,关键在于选择适合自己理想和发展潜力而又符合社会要求的教育类型,要充分看到职业教育的优势,如毕业后好找工作等。只有这样,我们的高等职业教育才能得以普及,高等教育的真正意义才能得以充分实现,因为社会不仅仅需要理论基础扎实的理论工作者,也需要大量掌握特定职业技能和具备实践经验的劳动者。
加强课程建设,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高等职业教育机构必须根据社会需求来设置专业,并根据职业市场变化改革课程设置,充分加强课程的实用性和实践性,突出职业教育重基础、强实践的特点。在课程建设中,必须加强高质量教材的编写和使用,因为课程和教材是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是教育工作得以实现的一个重要载体。借鉴新西兰职业课程种类丰富、涵盖面广、实践性强的特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应更加适应社会及市场需求,开发更多的课程类型和不同的课程体系,满足社会各界对职业教育的需要。职业教育不仅要满足学历教育需要,也要顾及短期培训的要求,真正成为终身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高等职业教育机构同社会的联系高等职业教育机构要根据社会需要来设置自己的专业,并与时俱进,根据社会和劳动力市场、就业市场的变化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和内容。这就要求高等教育机构要有意识地主动联系社会生产的方方面面,不仅关注未来高等职业教育和劳动力就业的动向,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未雨绸缪,而且要长期跟踪毕业生在用人单位的表现,特别是专业技能和职业潜力,为以后更新课程内容、加强教学环节积累必需的一手资料。然而,从实践上看,一些高等职业教育机构尚未根据社会需求来开办专业,而是一味求“新”,设置看似时髦的热门专业,而不顾地区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有些虽然是根据社会需要来设置专业,但在教学中却没有完全根据企业生产和经营的需要来进行,而是依据自己的实际办学条件开展,省缺了一些必要的环节和过程,使学生学习和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无法与具体的工作岗位匹配。
反观新西兰高等职业教育,学校通过种种手段和方式来密切联系社会,共同促进教育的发展。单是其高等职业教育吸引了众多国外留学生,就足以说明其较高的教学质量,我们应加强学习。
放眼全球,南半球的小岛国新西兰,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新自由主义”(New-liberalism)理论的指导下,实施了一系列以“市场为取向”的教育改革措施,强化了国家对教育的宏观调控,加强了教育立法,实行了大学教育收费制,新西兰职业教育获得了较大发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认真研究新西兰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轨迹和经验,可以为我国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提供某些借鉴。
新西兰职业教育的特点
国家重视新西兰非常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国家把职业教育放到了提高公民劳动力素质,保证国民经济“高质量、高效益”运作的高度来认识。新西兰投入职业教育的经费中80%来自国家财政,20%来自产业部门(有偿培训)。新西兰职业教育还得到工商界的鼎力支持。大型企业集团都建有自己的培训机构,投入巨额经费用于全员素质提高和职业技术继续教育。工商界还通过“产业培训委员会”参与职业培训运作与监督,形成了全社会都重视职业教育的局面。
新西兰政府对职业学校拨款的数额以全日制学生人数(半日制或短期培训的学生须折合成全日制)为依据。其拨款体制分为两种:高等职业教育的经费由政府直接拨给学校;中初级职业教育经费则由政府拨至工业培训协会,再由该协会在组织学校竞标的基础上,按不同档次分配给学校。
新西兰对学生交纳学费有如下规定:学生22岁以前不交学费;入学的前三年若年龄不足25岁,只交纳相当于培养成本5%的学费;25岁以后则交纳相当于培养成本25%的学费。
职教与产业联系密切国家鼓励单元式技能标准开发设计,教学大纲、教材模块式编写等系列教育项目都进入技术市场招投标。确保经费到位,促使教育质量的提高。甚至国家对各类培训机构教学质量评估、职业教育经费拨款都以劳动力市场的“就业率”、产业部门的“满意率”为唯一标准。就业率低于65%的任何一所职业院校都将被取消当年拨款计划(政府对投入各职业院校经费年终结算),并被取消下一年度招生计划。连续几年“就业率”没有达标,学校将被关闭。通过培训市场的激烈竞争,刺激职业技术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新西兰正规的职业教育是学生高中毕业后在各种综合技术学院和私立教育机构“PTE”中进行的。国家有23所综合技术学院,86个私立职业教育机构进行职业教育和培训。如有名的玛鲁卡技术学院,文、理兼设,一、二、三产业所涉及的专业都开。这也是新西兰和中国职业教育的不同点之一。在该技术学院,汽车应用工程专业及美容美发专业是比较出色的专业。在汽车专业中,该院将专业学习分为N个等级,类似于我国的初、中、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的不同等级的教育和培训。学生学完某一级别,获得相应的学分和证书后就可以参加工作或继续进行高一级别的学习,甚至可以一直拿到某一专业的最高学位——硕士学位。这种体现了条条道路都可以出人才的教育机制,让学生不会因选择职业学院的教育而有“另类”的感觉。
有专门的职业指导机构新西兰的义务教育还有个比较好的做法,即在高年级,学校有专门的职业指导机构和职业指导教师。这些机构和教师根据每一个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各科成绩和发展优势,对学生将来的学习方向和职业选择提出建议。各技术学院还承担了新西兰教育部名为“新兴之路”的教育改革工作,技术学院利用其雄厚的师资和强大的设施设备的优势,接收选择工艺课(如汽车职业各工艺)的中学学生到技术学院来学习专业。这些中学生用10周,每周1天,每天5小时的时间到技术学院学习某种工艺或技术,并计入一定的学分,将来中学毕业后可以选择在大学或技术学院继续学习这些专业或工艺,并可以减免在大学或学院相关专业的学分。
校企合作紧密在新西兰,大学或各综合技术学院和工厂有较好的联系和合作。为了促进就业,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他们不是关起门来办教育,而是主动上门去征求职业指导部门的意见,为求职者安排教育计划,切实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企业的职工可以到学院选择半年或一年甚至更多的时间接受成人培训,拿到学位或等级证书。企业设计的最新成果或设备最先在大学或技术学院进行论证或测试。另外,学院还利用其技术和设备的优势,对外承揽技术含量较高的设施、设备的修理,如大型船用、汽车用汽油、柴油发动机的大修,既满足了企业的需求,又使学生在紧密联系生产实际的实习中增长了才干。
新西兰职业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加强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正确认识尽管在过去20多年里,我国的职业教育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对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社会上对职业技术教育依然是另眼相看。许多家长和孩子在选择高等教育的时候,总是把进入普通高等教育机构作为首选目标,把进入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学习职业技术作为迫不得已的选择。高职院校招生时因此缺少了优秀的生源,和普通高校相比,在学生入口上就已经立于不利之地。而且普通高校毕业的学生一般情况下很少进入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进行进一步学习和深造。
因此,在我国,一定要加强对职业技术教育的正确认识。职业无高低贵贱之分,专业也无优劣好坏之别,关键在于选择适合自己理想和发展潜力而又符合社会要求的教育类型,要充分看到职业教育的优势,如毕业后好找工作等。只有这样,我们的高等职业教育才能得以普及,高等教育的真正意义才能得以充分实现,因为社会不仅仅需要理论基础扎实的理论工作者,也需要大量掌握特定职业技能和具备实践经验的劳动者。
加强课程建设,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高等职业教育机构必须根据社会需求来设置专业,并根据职业市场变化改革课程设置,充分加强课程的实用性和实践性,突出职业教育重基础、强实践的特点。在课程建设中,必须加强高质量教材的编写和使用,因为课程和教材是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是教育工作得以实现的一个重要载体。借鉴新西兰职业课程种类丰富、涵盖面广、实践性强的特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应更加适应社会及市场需求,开发更多的课程类型和不同的课程体系,满足社会各界对职业教育的需要。职业教育不仅要满足学历教育需要,也要顾及短期培训的要求,真正成为终身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高等职业教育机构同社会的联系高等职业教育机构要根据社会需要来设置自己的专业,并与时俱进,根据社会和劳动力市场、就业市场的变化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和内容。这就要求高等教育机构要有意识地主动联系社会生产的方方面面,不仅关注未来高等职业教育和劳动力就业的动向,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未雨绸缪,而且要长期跟踪毕业生在用人单位的表现,特别是专业技能和职业潜力,为以后更新课程内容、加强教学环节积累必需的一手资料。然而,从实践上看,一些高等职业教育机构尚未根据社会需求来开办专业,而是一味求“新”,设置看似时髦的热门专业,而不顾地区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有些虽然是根据社会需要来设置专业,但在教学中却没有完全根据企业生产和经营的需要来进行,而是依据自己的实际办学条件开展,省缺了一些必要的环节和过程,使学生学习和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无法与具体的工作岗位匹配。
反观新西兰高等职业教育,学校通过种种手段和方式来密切联系社会,共同促进教育的发展。单是其高等职业教育吸引了众多国外留学生,就足以说明其较高的教学质量,我们应加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