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电影是什么?电影为了什么?这是两个长期以来争论不下的问题。其实在不同类别的电影中,对着两个问题的回答是不一样的。本文试图就此展开论述,探讨电影的本质与特点,启示人们用辩证的观点去看待电影。
关键词:电影;内涵与实质;辩证;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1-00-02
正如第一位伟大的电影艺术家格里菲斯所预言的那样:电影在未来将成为新的世界语言,凡看者都能理解。他的预言实现了,现如今观众通过影院、电视、互联网等渠道便可欣赏来自世界各地的电影佳作。从亚洲到美洲,从欧洲到非洲,电影已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方式,通过电影,来自不同地域的人可以了解彼此不同的文化,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但电影是什么,做什么,这两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不像表面那样简单。本文将针对这两个问题通过对不同电影理论及电影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进行阐述,并利用一些电影例证,对这两个问题做出自己的解答。
一、不同电影理论下电影的不同内涵
大部分电影理论所关心的范围较广——它的社会、政治及心理含义。①理论是一种思考,不是永恒不变的真理,没有一种理论可以解释所有的电影。以下为几种主要理论及其赋予电影的含义。
(一)现实主义理论及反映真实的电影。现实主义理论大都强调电影的记录意义与作用,对于摄影机来说,不需要太多的技巧,更多是对真实存在事物的记录。意大利的新现实主义开山作是罗西里尼的《罗马,不设防的城市》,片中被处以酷刑的共产党员明显是在影射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耶稣,罗西里尼更多强调的是道德层面,在此意识形态下的电影强调的是情感而不是抽象概念,宣扬基督教和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现实主义电影或许会令一心追求欢乐的观众感到不快,但它们可以提供更深刻的想法,若拍摄的好,在精神层面十分深刻,会引导我们感受人类精神的高贵。对于现实主义理论支撑下的电影来说,电影是对人类精神层面有所提升的工具,它用原始的情感力量引导人们精神得以升华。
(二)形式主义电影理论及强调艺术效果的电影。与更理智的人文主义方法相反,在这一方法中,我们根据观众感受的逼真度和强烈程度来评价影片。②形式主义理论家认为电影的艺术性正是源自其与外在现实的不同。电影导演利用媒体设备,为了达到艺术效果,重塑及强调这些来自现实中的素材。例如电影可以通过剪辑将时空切断重组,苏联蒙太奇论调来源于此。美国导演维克多·弗莱明在1939年所拍摄的《绿野仙踪》中,有会说话的狮子,天空中飞行的物体,会跳舞的稻草人,影片是一部形式主义理论下的电影杰作,它突破了现实的限制,营造了一个梦幻的魔法国度。在一部电影里,外在意义和内在意义都跟故事和风格化形式元素息息相关。③形式主义理论下的电影往往会通过一个虚拟的人物或事件,揭露所要表达的内在的意义,是作为情感或者感官体验的影片。此时的电影是向观众通过艺术手法传递导演想要传递的精神的媒介。与现实理论相比,二者并无优劣之分,只是强调的重点有所不同。
(三)折衷综合理论及多含义电影。我们的历史知识永远不会完备,永远有新事物尚待发现,它们可以改变我们对往昔的认识。④折衷主义其实是一种操作方法,而非一种理论。如果对艺术怀有多元论,接受面广,弹性大,不专断,我们就能够体会各种艺术形式。单一理论无法解释所有的电影,随着电影艺术的不断发展,单一理论支撑下的影片渐渐变少,往往会在一部现实主义的影片中看到形式主义理论的踪影,反之亦然。电影理论并不局限于哪几种,除这三种外还有作者论,结构主义与符号学,历史学等。在不同理论支撑下电影也被赋予不同的含义,具有了不同的作用。
二、不同社会背景下电影的不同内涵
电影为我们提供体验虚拟生活的机会,可说在一定层面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产生于不同社会背景下的影片具有深受环境影响的不同内涵。
(一)不同地域的影片内涵。美国影片倾向于以故事情节为基础,而欧洲影片通常以人物为基础展开。⑤不同国家与地区因其地域差异导致的文化差异使它们的电影作品有了不同内涵,甚至面对同一部电影都有不同的解读。20世纪40年代的苏联政府在看过影片《愤怒的葡萄》后,把它当成了资本家剥削流动工人的例子,他们在国内放映此片,试图使人们相信资本主义制度的可怕。在当时苏联政府看来电影是一种政治宣传工具,用以对抗美国。这个例子也许有些极端,但在不同国家不同政治背景不同社会环境来说,影片的含义会大有不同,作用也会有极大的差异。
(二)电影塑造或反映社会文化价值观。电影并不是一种独立的实体,它的生存依赖于观众对它的喜爱,受欢迎的程度越高,在人们中间的影响就越广,它与观众的社会价值观和风俗习惯等联系越紧密。电影并不会为社会创造新的真实。它不会改变一个没有准备变革的社会,但电影却是一个可以推动社会变革的强大工具。电影可以把某些倾向放大并且向整个社会进行传播,加快公众对某种改革的接受速度,遍布全国的电影院为新事物的传播提供了最好的途径。1991年美国电影《末路狂花》探讨了两名女子将周末偷闲变成了横跨美国的大冒险,探讨了工作,独立,女性主义等。女性主义是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解放运动。本片無疑也对女性解放运动的传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作为一种极受欢迎又有强大影响的媒介,必须对社会及经济的双重压力做出回应。总之电影的对社会文化价值的塑造或反映,都是它的一项重要作用。但电影在另一方面可能是一种导致腐败堕落的因素,有一定的危险性,这催生了电影审查制度和电影分级制度。如果电影能够始终如一的地推崇高尚的人物,并展示能让生活变得更美好的故事,它们就能变成提高人类素质的最强大的内在动力。⑥如果电影的创作得到正确的引导,电影会成为一个捍卫正义,真理的超级媒介。
(三)反映社会问题的影片。社会问题影片是较难评价的一类,只有在影片没能实现其目的的情况下,它才能拥有长久的生命力,一旦影片所描述的社会问题不复存在,其影响力就会消失。只要这个社会问题没有绝迹,这类影片就依然具有影响力。如近年来层出不穷的同志题材影片,对同性恋者的歧视不消除,这类影片就会继续保持其影响力。如果一部社会问题影片同时具有极强的艺术效果,那么它就不仅仅是一种可以推动社会进步的工具。它会比它所抨击的社会问题拥有更强大的生命力,即使它所描述的社会问题依然过时。如1940年的美国影片《愤怒的葡萄》,创作于经济大恐慌背景下的影片在社会问题方面虽然已经过时,但仍然是一部人文主义杰作。 回到最开始的问题,电影是什么?电影做什么?这是两个十分宽泛,时至今日尚且没有一个明确的真理性结论的问题。电影,被称为第七艺术,这一兴起百余年的艺术形式对人类社会生活甚至政治大事件都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从字面上理解,它是由活动照相术与幻灯放映技术共同发展起来的一种连续画面。现代艺术跟过去的艺术一样,它的出现是对一些明确的问题的反应。⑦电影是一种随着时间的发展,空间的转换带来的众多问题做出一种展现,引导或解决的艺术形式。在不同電影理论支撑下,在不同社会背景下有着不同的含义和不同的作用。
电影作为一种被人们普遍接受的艺术形式,对人们的影响潜移默化,作为一种巨大的触媒,传播范围之光,传播能力之强毋庸置疑。不论是提供消遣的爆米花电影,还是给予人们人生思考的有提升精神层次作用的电影,或者是深奥晦涩的文艺电影。电影都在承担着文化传播的重要作用。但也因其传播的巨大作用,有时也会带来不可估计的负面影响,如过于血腥暴力,过于色情,三观不正的影片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电影审查制度和国外的电影分级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它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电影质量和有利影响。至于被赋予了政治因素的电影,还有近年来屡屡被提及的文化入侵,这种电影被赋予了太多的额外意义,电影在此时只是一种工具,丧失了它原有的作用。电影,这种被称为第七艺术的艺术形式,正在快速的发展成长,履行其文化传播的义务。对于电影的定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并无对错之分,我们理应用辩证的态度对待电影,让它在不同的领域发挥应有的独特作用。
参考文献:
[1](美)路易斯·贾内梯:《认识电影》,焦雄屏翻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插图第十一版,第396页
[2](美)约瑟夫·M·博格斯,丹尼斯·W·皮特斯:《看电影的艺术》,张菁,郭侃俊翻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6月版,第374页
[3](美)大卫·波德维尔,克里斯汀·汤普森:《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曾伟祯翻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插图第八版,第74页
[4](英)E.H.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范景中翻译,广西美术出版社2012年10月版,第626页
[5](美)约瑟夫·M·博格斯,丹尼斯·W·皮特斯:《看电影的艺术》,张菁,郭侃俊翻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6月版,第470页
[6]Fred Baker with Ross Firestone, “Rod Steiger-On the Actor ,” in Movie People: At Work in the Business of Film (New York: Lancer Books, 1973), p.146
[7](英)E.H.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范景中翻译,广西美术出版社2012年10月版,第557页
作者简介:薛舒丹 女 1996年9月出生 山西太原人 汉族 西南大学文学院学生 喜欢戏剧与影视理论研究。
关键词:电影;内涵与实质;辩证;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1-00-02
正如第一位伟大的电影艺术家格里菲斯所预言的那样:电影在未来将成为新的世界语言,凡看者都能理解。他的预言实现了,现如今观众通过影院、电视、互联网等渠道便可欣赏来自世界各地的电影佳作。从亚洲到美洲,从欧洲到非洲,电影已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方式,通过电影,来自不同地域的人可以了解彼此不同的文化,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但电影是什么,做什么,这两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不像表面那样简单。本文将针对这两个问题通过对不同电影理论及电影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进行阐述,并利用一些电影例证,对这两个问题做出自己的解答。
一、不同电影理论下电影的不同内涵
大部分电影理论所关心的范围较广——它的社会、政治及心理含义。①理论是一种思考,不是永恒不变的真理,没有一种理论可以解释所有的电影。以下为几种主要理论及其赋予电影的含义。
(一)现实主义理论及反映真实的电影。现实主义理论大都强调电影的记录意义与作用,对于摄影机来说,不需要太多的技巧,更多是对真实存在事物的记录。意大利的新现实主义开山作是罗西里尼的《罗马,不设防的城市》,片中被处以酷刑的共产党员明显是在影射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耶稣,罗西里尼更多强调的是道德层面,在此意识形态下的电影强调的是情感而不是抽象概念,宣扬基督教和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现实主义电影或许会令一心追求欢乐的观众感到不快,但它们可以提供更深刻的想法,若拍摄的好,在精神层面十分深刻,会引导我们感受人类精神的高贵。对于现实主义理论支撑下的电影来说,电影是对人类精神层面有所提升的工具,它用原始的情感力量引导人们精神得以升华。
(二)形式主义电影理论及强调艺术效果的电影。与更理智的人文主义方法相反,在这一方法中,我们根据观众感受的逼真度和强烈程度来评价影片。②形式主义理论家认为电影的艺术性正是源自其与外在现实的不同。电影导演利用媒体设备,为了达到艺术效果,重塑及强调这些来自现实中的素材。例如电影可以通过剪辑将时空切断重组,苏联蒙太奇论调来源于此。美国导演维克多·弗莱明在1939年所拍摄的《绿野仙踪》中,有会说话的狮子,天空中飞行的物体,会跳舞的稻草人,影片是一部形式主义理论下的电影杰作,它突破了现实的限制,营造了一个梦幻的魔法国度。在一部电影里,外在意义和内在意义都跟故事和风格化形式元素息息相关。③形式主义理论下的电影往往会通过一个虚拟的人物或事件,揭露所要表达的内在的意义,是作为情感或者感官体验的影片。此时的电影是向观众通过艺术手法传递导演想要传递的精神的媒介。与现实理论相比,二者并无优劣之分,只是强调的重点有所不同。
(三)折衷综合理论及多含义电影。我们的历史知识永远不会完备,永远有新事物尚待发现,它们可以改变我们对往昔的认识。④折衷主义其实是一种操作方法,而非一种理论。如果对艺术怀有多元论,接受面广,弹性大,不专断,我们就能够体会各种艺术形式。单一理论无法解释所有的电影,随着电影艺术的不断发展,单一理论支撑下的影片渐渐变少,往往会在一部现实主义的影片中看到形式主义理论的踪影,反之亦然。电影理论并不局限于哪几种,除这三种外还有作者论,结构主义与符号学,历史学等。在不同理论支撑下电影也被赋予不同的含义,具有了不同的作用。
二、不同社会背景下电影的不同内涵
电影为我们提供体验虚拟生活的机会,可说在一定层面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产生于不同社会背景下的影片具有深受环境影响的不同内涵。
(一)不同地域的影片内涵。美国影片倾向于以故事情节为基础,而欧洲影片通常以人物为基础展开。⑤不同国家与地区因其地域差异导致的文化差异使它们的电影作品有了不同内涵,甚至面对同一部电影都有不同的解读。20世纪40年代的苏联政府在看过影片《愤怒的葡萄》后,把它当成了资本家剥削流动工人的例子,他们在国内放映此片,试图使人们相信资本主义制度的可怕。在当时苏联政府看来电影是一种政治宣传工具,用以对抗美国。这个例子也许有些极端,但在不同国家不同政治背景不同社会环境来说,影片的含义会大有不同,作用也会有极大的差异。
(二)电影塑造或反映社会文化价值观。电影并不是一种独立的实体,它的生存依赖于观众对它的喜爱,受欢迎的程度越高,在人们中间的影响就越广,它与观众的社会价值观和风俗习惯等联系越紧密。电影并不会为社会创造新的真实。它不会改变一个没有准备变革的社会,但电影却是一个可以推动社会变革的强大工具。电影可以把某些倾向放大并且向整个社会进行传播,加快公众对某种改革的接受速度,遍布全国的电影院为新事物的传播提供了最好的途径。1991年美国电影《末路狂花》探讨了两名女子将周末偷闲变成了横跨美国的大冒险,探讨了工作,独立,女性主义等。女性主义是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解放运动。本片無疑也对女性解放运动的传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作为一种极受欢迎又有强大影响的媒介,必须对社会及经济的双重压力做出回应。总之电影的对社会文化价值的塑造或反映,都是它的一项重要作用。但电影在另一方面可能是一种导致腐败堕落的因素,有一定的危险性,这催生了电影审查制度和电影分级制度。如果电影能够始终如一的地推崇高尚的人物,并展示能让生活变得更美好的故事,它们就能变成提高人类素质的最强大的内在动力。⑥如果电影的创作得到正确的引导,电影会成为一个捍卫正义,真理的超级媒介。
(三)反映社会问题的影片。社会问题影片是较难评价的一类,只有在影片没能实现其目的的情况下,它才能拥有长久的生命力,一旦影片所描述的社会问题不复存在,其影响力就会消失。只要这个社会问题没有绝迹,这类影片就依然具有影响力。如近年来层出不穷的同志题材影片,对同性恋者的歧视不消除,这类影片就会继续保持其影响力。如果一部社会问题影片同时具有极强的艺术效果,那么它就不仅仅是一种可以推动社会进步的工具。它会比它所抨击的社会问题拥有更强大的生命力,即使它所描述的社会问题依然过时。如1940年的美国影片《愤怒的葡萄》,创作于经济大恐慌背景下的影片在社会问题方面虽然已经过时,但仍然是一部人文主义杰作。 回到最开始的问题,电影是什么?电影做什么?这是两个十分宽泛,时至今日尚且没有一个明确的真理性结论的问题。电影,被称为第七艺术,这一兴起百余年的艺术形式对人类社会生活甚至政治大事件都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从字面上理解,它是由活动照相术与幻灯放映技术共同发展起来的一种连续画面。现代艺术跟过去的艺术一样,它的出现是对一些明确的问题的反应。⑦电影是一种随着时间的发展,空间的转换带来的众多问题做出一种展现,引导或解决的艺术形式。在不同電影理论支撑下,在不同社会背景下有着不同的含义和不同的作用。
电影作为一种被人们普遍接受的艺术形式,对人们的影响潜移默化,作为一种巨大的触媒,传播范围之光,传播能力之强毋庸置疑。不论是提供消遣的爆米花电影,还是给予人们人生思考的有提升精神层次作用的电影,或者是深奥晦涩的文艺电影。电影都在承担着文化传播的重要作用。但也因其传播的巨大作用,有时也会带来不可估计的负面影响,如过于血腥暴力,过于色情,三观不正的影片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电影审查制度和国外的电影分级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它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电影质量和有利影响。至于被赋予了政治因素的电影,还有近年来屡屡被提及的文化入侵,这种电影被赋予了太多的额外意义,电影在此时只是一种工具,丧失了它原有的作用。电影,这种被称为第七艺术的艺术形式,正在快速的发展成长,履行其文化传播的义务。对于电影的定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并无对错之分,我们理应用辩证的态度对待电影,让它在不同的领域发挥应有的独特作用。
参考文献:
[1](美)路易斯·贾内梯:《认识电影》,焦雄屏翻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插图第十一版,第396页
[2](美)约瑟夫·M·博格斯,丹尼斯·W·皮特斯:《看电影的艺术》,张菁,郭侃俊翻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6月版,第374页
[3](美)大卫·波德维尔,克里斯汀·汤普森:《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曾伟祯翻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插图第八版,第74页
[4](英)E.H.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范景中翻译,广西美术出版社2012年10月版,第626页
[5](美)约瑟夫·M·博格斯,丹尼斯·W·皮特斯:《看电影的艺术》,张菁,郭侃俊翻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6月版,第470页
[6]Fred Baker with Ross Firestone, “Rod Steiger-On the Actor ,” in Movie People: At Work in the Business of Film (New York: Lancer Books, 1973), p.146
[7](英)E.H.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范景中翻译,广西美术出版社2012年10月版,第557页
作者简介:薛舒丹 女 1996年9月出生 山西太原人 汉族 西南大学文学院学生 喜欢戏剧与影视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