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和的乐章

来源 :丝路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ly_fo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泰戈尔的作品中总是充满着和谐之美,《眼中沙》作为泰戈尔所创作的长篇小说之一,也具备这一特色。本文试从故事情节安排和人物设置两方面入手,分析小说中的和谐之美,并力图从印度传统文化中寻找到这种和谐之美的根源。
  关键词:泰戈尔;眼中沙;和谐;印度传统文化
  泰戈尔一生一共创作了13部中长篇小说,包括一部未完成稿,其中长篇小说9部,中篇小说4部。其长篇小说创作按时间大致可以划分三个时期:1878—1855年为第一时期,1903—1916年为第二时期,1929年—1934年为第三时期。《眼中沙》[1]则是其创作第二时期的代表作之一,于1903年出版,在此之前曾在泰戈尔主编的《孟加拉观察》上连载。
  小说主要围绕四位印度青年男女展开,讲述了他们之间的情感纠葛。但若是如此概括故事,则很容易忽略推动故事发展最重要的因素——嫉妒之心。泰戈尔也曾在小说前言中谈及此:“女人的嫉妒之心,从《眼中沙》小说内部,推动了矛盾冲突的发展。” [2]这种嫉妒像一把火,烧毁了原本幸福的生活,而嫉妒的来源,恰是由于“寡妇的不幸”,由于她们的寂寞与不甘引起了诸多故事。所以有评论认为“这一部长篇小说写的是妇女的不幸,特别是寡妇的不幸……泰戈尔写这部小说应该说是具有反封建宗教婚姻制度的意义的” [3],小说最后让年轻的寡妇到拿勒斯修行则是泰氏没有冲破封建宗教婚姻制度的体现。
  乍一看,此番解释不无道理,作品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表现出了对封建婚姻不满,但这并不是泰翁写此文最核心的目的。如果从故事整体构建、人物设置上细细考察,我们可以看到一位浸淫于印度文化的作家和哲人对和谐之美的汲汲追求。
  一、故事情节的和谐统一
  首先,故事整体架构就是一个从和谐——不和谐——真正大和谐,这么一个环形设置。小说开篇,主人公莫亨德罗还未结婚,与母亲拉兹拉克什米关系融洽,甚至都快“二十岁了还很依赖母亲”,[4]和朋友比哈里也亲如兄弟。一开始,莫亨德罗的婚后生活不可谓不幸福,恨不得每分每秒与妻子阿莎相守。然而对阿莎过分的疼爱,引起了母亲的嫉妒。拉兹拉克什米在试图教这位年轻的妻子学习如何料理家务时,却被儿子一把拦住。莫亨德罗美其名曰指导妻子学习,实则是为了能有更多的时间和妻子玩耍嬉戏。母子之间因为阿莎,产生了嫌隙,而莫亨德罗与比哈里的友谊也不似从前。最初的和谐被悄然打破。
  两人的爱恋看似和谐,却因只是建立在冲动与激情之中,难以长久。虚假的和谐,很快因为比诺迪妮[5]的到来而崩塌。与阿莎相比,比诺迪妮是值得同情的,同是女子,她却阴差阳错成了无依无靠的寡妇,所以她嫉妒阿莎,而阿莎与莫亨德罗的炽烈爱情又点燃了她心中的那把火。这把火把她推往莫亨德罗,她试图通过征服莫亨德罗证明自己的价值。最终莫亨德罗成为她的猎物,致使原本幸福的家庭破碎,与此同时,莫亨德罗也失去了与比哈里的友谊。如果故事就此打住,那之前学者的分析可谓不无道理。但泰翁却仍将故事写下去,他让浪子回头,让破镜重圆,兄弟和好如初,甚至连罪魁祸首都得到了比哈里的爱。在最后,爱成了赢家,它调和了一切矛盾。
  之所以如此操作,与泰翁一贯以来秉承的和谐美学不无关系,他强调心灵内外的和谐,外部世界的梵和内部的自我相结合,从中不难瞥见印度传统文化的影子。这与泰戈尔的家庭教育不无关系,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出生于印度孟加拉邦加尔各答一个富裕的印度教婆罗门种姓家庭。父亲德温德拉纳特·泰戈尔生性慎思,对哲学和宗教痴迷,泰戈尔恰巧继承了父亲这一特质。除此之外,在家里他几乎天天要诵读《奥义书》,重视宗教的家庭教育也让泰戈尔在童年时期能够一直浸淫于印度传统宗教文化的浓厚氛围中。传统的印度文化是一种调和的文化,强调“梵我同一”。“梵”是最高的绝对存在,“我”可指灵魂或精神,是“梵”在人身上的体现。客观外在世界的“梵”与主观内在世界的“我”相融合,达到“梵我一如”这是印度人追求的最高境界。这种“梵我一如”的和谐之美不仅体现在世界与人的关系之中,还体现在生与死的轮回观念当中。“印度人相信所有生命都在时间的圆轮中循环。从生到死,从死到生,生命在时间中无休止的轮回和无休止的重复”,[6]永无断裂,形成一种连续之美。在泰翁的笔下,故事整体架构也是一环型结构,主人公们经受考验,从和谐经历波折达到真正和谐,首尾应和,形成一个和谐的圆轮。
  二、人物设置的真善美
  在人物设置上也是如此。故事中没有绝对的坏人,每个人都有着各自的闪光点。比哈里成熟稳重,哪怕做错事的莫亨德罗他也是真心爱着阿莎,最后迷途知返。即使是比诺迪妮虽因嫉妒破坏了阿莎的幸福生活,但同时她身上也有令人敬佩的品质。她精明能干,料理得一手好家务,她自尊,即使在她与莫亨德罗出走,只能依赖于莫亨德罗的时候,她都时刻告诫自己“不能得到莫亨德罗的帮助,否则她就会更加堕落,走向毁灭。[7]”面对这位“眼中沙”,泰翁对其的描写是美的,从来没有贬低之意。
  这些人物虽然有着各自的缺点,但他们真实善良,坦荡自然。泰戈尔认为,和谐的美感自于真善美的统一,他在《美感》中指出:“善的东西一方面满足我们的需要,一方面本身是美的。[8]”在泰戈尔看来,善具有功利性,但本身也具有美的特质,当人心向善,与周围自然能和谐相处,进而生发出美的花朵。
  这些真善美又统一于爱的大家庭之中。他说“一切存在的矛盾都在爱里融化,消逝。只有在爱中,统一与二元才不矛盾。” [9]这种泛爱思想同樣根植于印度传统文化之中。印度人所言之梵,作为外在世界,包罗万象,自然也是其中一种。所以印度人对自然充满了崇敬,认为世间万物在本质上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自然物象与人处于平等地位。因而他们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对自然万物都报以纯真的爱意。泰戈尔看到了这种爱,并将其作为创作的重要主题之一,爱充斥着泰翁的作品,基于此,他让比诺迪妮因为有了比哈里的爱而忏悔,最终也收获幸福。阿莎,她虽然遭受了丈夫的背叛,但最终还是原谅了他。在比诺迪妮将要离开的时候,她对“女友的怜悯之心油然而生。”作者为此甚至跳出来评论道:在分别之际,仍不肯原谅别人的人如此冷酷无情的人,在这个世界上毕竟是少数。[10]在这里阿莎可以说是爱的化身。   三、爱的追求与责任的承担
  泰戈尔继承了印度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美,但又有所生发。相比当下,印度传统宗教更注重来世生活。业报轮回的观点要求人应该放弃对尘世一切福乐的追求,在此生需要努力苦修,换取来生的幸福。泰戈尔认同人生需要承担责任,经历磨难获得成长的观点。但是他并不认同印度宗教的弃世精神,而是认为人需要将自我的善与美,灵魂的真实一并投入于现实之中,要懂得享受世间美妙。所以在比诺迪妮身上我们找不到卑琐的成分,她虽然是一个寡妇,但她渴望爱,勇敢又不失尊严的追求爱,积极争取自己的权利,又是那么得惹人怜爱,让读者不忍责备。
  同时,泰翁也认识到消极对待并不能赢得爱与和谐,和谐需要克制欲望,积极承担责任才能实现。他反对过度的激情,倡导节制。小说最开始莫亨德罗和阿莎不知节制的依恋便是作者所批判的。
  嫉妒,是小说中另一种过度的激情,同时它也是故事的推动力。拉兹拉克什米身为母亲嫉妒儿媳导致婆媳关系僵硬,母子疏远。比诺迪妮因为嫉妒阿莎获得的爱而做了错事。嫉妒使人看不清真实,心灵被“幻”遮蔽[11],难以达到“梵我合一”的境界,也就生出了如此多的波折。
  一旦他们学会了摆脱激情的支配,学会承担责任就能获得幸福。因此,比诺迪妮虽然最终获得了原谅,但她还是选择离家修行,并没有跟自己心爱的人在一起。而莫亨德罗也意识到了以前游手好闲的危害,想要用劳动弥补以往的缺陷。就连阿莎,她也从一个未经世事,什么都不懂的好孩子,在经历一连串打击之后成为了一个稳重大方、能独当一面的妻子。夫妻冰释前嫌,兄弟和好如初,一切又归于和谐。
  四.结语
  不论是是故事情节还是人物设置方面,都体现了泰戈尔和谐的美学思想。他用爱谱写了一篇和谐的乐章。而这种爱与和谐的思想与印度浓厚的宗教氛围有密不可分的关联。梵我同一,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奠定了基础。到泰戈尔这则用爱、用美和善调节了紧张的关系、化解了不和谐的音符。同时泰戈尔也深知爱与和谐需要以节制自律作为前提,需要人真正参与到世俗的生活中去。“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坚实的基础……这个坚实的基础就是节制,它含有思想、力量和刚毅。” [12](《美感》)他要求我们克制欲望,营造心灵的平和,这样才能达到和谐,寻到真正的美。小说中的男男女女,虽有着各自的缺陷,但在历劫之后,都学会承担责任,有所成长。
  小说结尾,所有人都获得了幸福,矛盾被化解,故事在和谐中拉下帷幕。但这种转变因太过于迅速而有些突兀,不免让人觉得结尾收束过于仓促、力度稍显不足。这恐怕与泰翁太急于实践自己和谐的美学思想不无关系。
  注释:
  [1] 198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泰戈尔作品集第6卷》譯为《小沙子》,译者陈珍广。
  [2] [印]泰戈尔著,黄志坤、赵元春译:《眼中沙》[M],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前言。
  [3] 唐仁虎等著:《泰戈尔文学作品研究》[M],昆仑出版社,2003年,第309页。
  [4] [印]泰戈尔著,黄志坤、赵元春译:《眼中沙》[M],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页。
  [5] 故事主人公之一。本来要嫁给莫亨德罗,但是被年轻的莫亨德罗拒绝婚事,另嫁他人。不久成了寡妇。
  [6] 郁龙余等著:《印度文化论》[M],重庆出版社,2008年,第37页。
  [7] [印]泰戈尔著,黄志坤、赵元春译:《眼中沙》[M],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23页。
  [8] 刘安武、倪培耕、白开元主编:《泰戈尔全集》(第二十二卷)[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75页。
  [9] 刘安武、倪培耕、白开元主编:《泰戈尔全集》(第十九卷)[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65页。
  [10] [印]泰戈尔著,黄志坤、赵元春译:《眼中沙》[M],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55页。
  [11] 幻是梵与人之间的一道精神屏障,使人们无法人们正确认识梵,阻碍梵我合一。
  [12]刘安武、倪培耕、白开元主编:《泰戈尔全集》(第二十二卷)[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67页.
  参考文献:
  [1] [印]泰戈尔著,黄志坤、赵元春译:《眼中沙》[M],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
  [2]刘安武、倪培耕、白开元主编:《泰戈尔全集》(第十九卷)[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3]刘安武、倪培耕、白开元主编:《泰戈尔全集》(第二十二卷)[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4] 唐仁虎等著:《泰戈尔文学作品研究》[M],昆仑出版社,2003年。
  [5]郁龙余等著:《印度文化论》[M],重庆出版社,2008年。
  [6]姜玉洪著:《印度文化模式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8年。
  作者简介:
  高伟丽(1994—),女,汉族,籍贯:杭州,单位: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2016级研究生,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其他文献
除了星空,  这个世界最可爱的就是孩子了。  春风花蕾,  朝陽雨水,  看那裂开成豆芽瓣状的幼苗,  是孩子绽放的嘴角。  鸟语虫鸣,  蛙叫猿啼,  听那叮叮咚咚跳入山涧的泉流,  是孩子响亮的笑声。  说话不必曲折,  抬头看见微笑,  低头落下泪珠,  想哭就哭,  想笑就笑,  单纯不加思索,  就是他们。
期刊
摘 要:黄碧云的《其后》以其病态阴郁的笔调、恍惚无望的自白,来表现出一种世界无秩序,人生无意义的悲剧色彩。本文以其悲剧中的情感悲剧为主,通过分析主人公作为社会人其社会关系的冷漠、其救赎方式的暴虐这两方面来反映作品中具有情感悲剧的黑色世界。  关键词:黄碧云;《其后》;情感悲剧  一、情感悲剧的表现形式  一个悲剧的呈现,必然会有其具体的表现形式。《其后》通过几段与主人公平岗的关系来展现悲剧。她写亲
期刊
摘 要:从设计艺术的视角切入,着重研究能够高度体现青城山道教文化与地域文化特色的导视系统设计理论体系与方法。导视系统的外观设计與道教文化元素的融合体现着导视系统的美观度、时代感、可识别 性、地域特征、与使用路线或青城山环境的融合程度等,是景区中流动的风景,让“有 形”的符号传递出“无形”的地域特色。我们现阶段同样的对它进行符号的转化进行“再设计”,将形体、图案、文字这些符号直接 复制平移运用,这时
期刊
摘 要:在我国灿烂的民间美术中,木版年画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我国农耕文明遗留下来的一宗巨型的财富,从而被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列入整个文化普查的第一个专项。本文就杨家埠木板年画展开对其源头、制作工艺及表现手法的简述。  关键词:年画;流程;手法  年画是中国民间传统绘画中一个独立的画种,主要张贴在新年之际,除了包括用于年节习俗的年画外,还包括所有的世俗民风的年画,比如:喜画、福寿屏、祖师纸
期刊
摘 要:叶赛宁藉由民间文学的灵感,由拟人和拟物的交替譬喻、通感、象征的瞬间捕捉以及和谐的音韵组成独特的艺术感觉网络,力图用具体的现象与事物来描述表达感情,这些通俗易懂的乡村与大自然意象新颖、绚丽、多变而富于暗示的意象被称为“叶赛宁意象体系”,对色彩的纯熟使用,也使叶的抒情诗诗不同于其他诗人,更具灵动纯洁、忧郁明净之感。  关键词:叶赛宁;诗歌意象;色彩  叶赛宁的诗歌是连接民间诗歌、古典诗歌和现代
期刊
摘 要:泰戈尔和许地山分别是印度和中国同时代的偏向温情的作家,他们笔下的人物充满着人道主义关怀,但又呈现出不同的形式。泰戈尔承继古印度吠陀哲学中的思想认为世界因爱而生,思想中呈现出泛爱主义思想,作品在主色调的呈现上也偏向明媚光亮。许地山更多地从宗教中获得慰藉,思想中呈现出宗教救赎的思想,他的作品中流露出更多的悲观色彩。本文从泰戈尔和许地山的所处的时代背景,各自的成长经历和性格特点去深入分析出造成二
期刊
我想  春天是明亮的  因为我与你  我想  夏天是热情的  因为我与你  我想  秋天是金黄的  因为我与你  但  我想,这个冬天应该依旧是刺骨的  因为你决然随四季漂泊  青春  管文颖(重庆三峡学院文学院)  春风吹过海面平静的波浪  伫立在落叶缤纷的梧桐树下  人事珍藏  一卷牛皮书青春是  还未待细细浏览  只剩灰烬点点星光  黑夜  唐敏(重庆三峡学院文学院)  黑夜被灯  烫了一个
期刊
摘 要:安塞姆·基弗和安东尼·葛姆雷是二十世纪末出生的并且在当下国际具有巨大影响的艺术家,在他们的艺术生涯当中,有着相似的历史背景,在其艺术作品中都反映了一些精神。本文主要讲述的是两位艺术家作品当中的“自我”精神。  关键词:基弗;葛姆雷;自我精神  一、安塞姆·基弗和安东尼·葛姆雷  1安塞姆·基弗的艺术  1970-1979年,主要是以森林、阁楼、土地为题材表现出跟德国战争有关的场景。1980
期刊
荒漠,高原,密密的橄榄丛林,长长的山路蜿蜒,这是当代伊朗电影中时常采用的生存背景。一个孩子还“之”型的山坡上拼命地奔跑(《何处是我朋友的家》);姑娘在深情的凝望中抚起了面纱,渐行渐远(《巴伦》);地震中全家唯一幸存的老人感叹:“如果经过重生,人们一定会好好珍惜生命”(《生活在继续》)。生活的意义,在当代伊朗导演反复的探寻中,是永远无法停滞在一种轻松自足的纯粹状态里的,它需要不断改变的冲力,需要在憧
期刊
摘 要:泰戈尔的《戈拉》是一部关注印度转型与复兴的知识分子小说,在这部小说中泰戈尔通过主人公的“爱”这一线索引出对种姓制度、不可接触制度和妇女歧视问题,提出如何用宗教思想与爱解决印度转型时期的种种问题,认识真实的印度,实现印度的复兴。  关键词:《戈拉》;爱的宗教;印度复兴  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Rabindranath Tagore,1861—1941)的长篇小说《戈拉》是20世纪上半叶描写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