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土地征用的面积越来越大,伴随着产生的失地农民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安排好失地农民的生活出路已成为政府当前甚至将来几年最迫切的任务之一。因此,如何在发挥传统产业优势中解决好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成为村改居之后社区工作无法回避的难点。
为此,浙江杭州余杭区高地村(社区)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健康、持续、和谐发展新路子,推进发展传统产业优势,拉长产业链,服务失地农民,高地村(社区)已走出这一步,无疑是浙江的一个样板,一个典型的缩影。
浙江杭州余杭区南苑街道高地村(社区)党委书记、股份制经济合作社董事长、浙江省人大代表施雪龙应邀接受了本刊采访。
据了解,高地村(社区)位于杭州余杭区南苑街道东南角,与嘉兴海宁市接壤,面积2.6平方公里,辖12个居民小组,居民610户,人口2497人。该村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创建先进村”,“浙江省五星级民主法制村”,“杭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
施雪龙告诉记者: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产生大量的被征土地农民,我们也曾面临过严峻的局面。由于失地农民能一次性拿到数量不少的补偿安置费,使得部分失地农民开始盲目投资,大多数都以失败告终。除此之外,绝大多数失地农民文化程度较低,年龄偏大,缺乏适应社会的能力,再就业难度大。针对这一现象,村两委经研究决定,明确村委副书记直接负责,组建专管班子,互通企、民信息,引导对失地农民再就业的指导、服务、协调等工作。
2005年以来,高地村(社区)利用国家技术项目和国有项目工程,占地开发近600亩,失地农民近千人。对此,村两委决定建立一个覆盖各村民组和企业的失地农民再就业服务网络平台,重点做好就业信息沟通,同企业招工需求的对接及后续、回访等服务工作。给村民买好养老、失业等保险前提下,优先解决安排50-60岁后失地农民,及时解决了近一半人员的再就业。
施雪龙指出:“解决再就业问题是对失地农民最好的社会保障,也是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坚持‘保增长、抓转型、重民生、促稳定’工作主线在基层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施雪龙认为,《余杭区南苑都市工业园规划》起点高,对于高地服饰工业园区以及高地服装业的发展是一次重大机遇。当时,村改居前的村两委结合高地村实际,制定实施了《高地村实施新一轮发展的计划》,就如何发挥服装业优势做强做优传统产业,如何增强村级经济造血功能,如何拓展村民就业增收新门路等计划作了详细的布置。为此,村委利用社区服务网络站平台,对失地农民再就业实行全程代理,双向互通网络选择。目前,有30多家企业的清洁保洁等岗位安排了失地农民,保障他们再就业。
村里加大对服装业的扶持力度,以往村里服装业的产品单一、档次不高、市场占有率低,整体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不仅限制了失地农民的再就业规模,而且无法持续提高农民收入。通过转型升级,拉长产业链,依托生产杭派女装的品牌优势,将产业链延伸至著名的杭州四季青服装市场。目前已初步形成产、销一条龙的服装生产、交易基地。施雪龙说,一方面企业的需求岗位更多了,另一方面为失地农民再就业提供了有利的保障。2008年,有17家大规模的服装企业相继在此落户,园区销售产值突破5亿元,开创了高地服装新天地,为打造“一村一品”取得了有利条件。
施雪龙表示:“‘一村一品’指的是一个村要有一个品牌,这品牌就是促进村经济合作社发展的一个经济增长点,也就是村级经济的造血功能”。
近十年来,从村(社区)级经济的状况来看,依靠全村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高地村已彻底改变了“富民穷村”的现象,村级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村两委领导居安思危,清醒地认识到高地村(社区)级经济还非常薄弱,造血功能严重缺乏。在浙江省两会上,我曾建议将失地农民技能培训率和再就业率列入当地政府职能部门的重要考核指标。但是,在政府行之有效的举措出台之前,我们不能等、靠必须主动应对。”施雪龙感慨地说。
据了解,该村正在兴建一条460米长的高地特色一条街,共有经营门面120个,特色一条街的建成将成为该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将为尽快实现高地村(社区)经济新一轮发展,确保失地农民再就业,最终实现失地农民的安居乐业提供有力的经济保障,为打造和谐高地(社区)建设奠定良好基础。
为此,浙江杭州余杭区高地村(社区)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健康、持续、和谐发展新路子,推进发展传统产业优势,拉长产业链,服务失地农民,高地村(社区)已走出这一步,无疑是浙江的一个样板,一个典型的缩影。
浙江杭州余杭区南苑街道高地村(社区)党委书记、股份制经济合作社董事长、浙江省人大代表施雪龙应邀接受了本刊采访。
据了解,高地村(社区)位于杭州余杭区南苑街道东南角,与嘉兴海宁市接壤,面积2.6平方公里,辖12个居民小组,居民610户,人口2497人。该村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创建先进村”,“浙江省五星级民主法制村”,“杭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
施雪龙告诉记者: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产生大量的被征土地农民,我们也曾面临过严峻的局面。由于失地农民能一次性拿到数量不少的补偿安置费,使得部分失地农民开始盲目投资,大多数都以失败告终。除此之外,绝大多数失地农民文化程度较低,年龄偏大,缺乏适应社会的能力,再就业难度大。针对这一现象,村两委经研究决定,明确村委副书记直接负责,组建专管班子,互通企、民信息,引导对失地农民再就业的指导、服务、协调等工作。
2005年以来,高地村(社区)利用国家技术项目和国有项目工程,占地开发近600亩,失地农民近千人。对此,村两委决定建立一个覆盖各村民组和企业的失地农民再就业服务网络平台,重点做好就业信息沟通,同企业招工需求的对接及后续、回访等服务工作。给村民买好养老、失业等保险前提下,优先解决安排50-60岁后失地农民,及时解决了近一半人员的再就业。
施雪龙指出:“解决再就业问题是对失地农民最好的社会保障,也是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坚持‘保增长、抓转型、重民生、促稳定’工作主线在基层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施雪龙认为,《余杭区南苑都市工业园规划》起点高,对于高地服饰工业园区以及高地服装业的发展是一次重大机遇。当时,村改居前的村两委结合高地村实际,制定实施了《高地村实施新一轮发展的计划》,就如何发挥服装业优势做强做优传统产业,如何增强村级经济造血功能,如何拓展村民就业增收新门路等计划作了详细的布置。为此,村委利用社区服务网络站平台,对失地农民再就业实行全程代理,双向互通网络选择。目前,有30多家企业的清洁保洁等岗位安排了失地农民,保障他们再就业。
村里加大对服装业的扶持力度,以往村里服装业的产品单一、档次不高、市场占有率低,整体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不仅限制了失地农民的再就业规模,而且无法持续提高农民收入。通过转型升级,拉长产业链,依托生产杭派女装的品牌优势,将产业链延伸至著名的杭州四季青服装市场。目前已初步形成产、销一条龙的服装生产、交易基地。施雪龙说,一方面企业的需求岗位更多了,另一方面为失地农民再就业提供了有利的保障。2008年,有17家大规模的服装企业相继在此落户,园区销售产值突破5亿元,开创了高地服装新天地,为打造“一村一品”取得了有利条件。
施雪龙表示:“‘一村一品’指的是一个村要有一个品牌,这品牌就是促进村经济合作社发展的一个经济增长点,也就是村级经济的造血功能”。
近十年来,从村(社区)级经济的状况来看,依靠全村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高地村已彻底改变了“富民穷村”的现象,村级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村两委领导居安思危,清醒地认识到高地村(社区)级经济还非常薄弱,造血功能严重缺乏。在浙江省两会上,我曾建议将失地农民技能培训率和再就业率列入当地政府职能部门的重要考核指标。但是,在政府行之有效的举措出台之前,我们不能等、靠必须主动应对。”施雪龙感慨地说。
据了解,该村正在兴建一条460米长的高地特色一条街,共有经营门面120个,特色一条街的建成将成为该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将为尽快实现高地村(社区)经济新一轮发展,确保失地农民再就业,最终实现失地农民的安居乐业提供有力的经济保障,为打造和谐高地(社区)建设奠定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