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四川省首届微课大赛初中参赛作品进行了分类统计,以此分析了初中化学微课中存在的问题,指出需要厘清的几个关系,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微课;翻转课堂;初中化学
文章编号:1005–6629(2015)1–0040–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经过“培训”(2014年3月下旬)、“微课设计与制作”(2014年4月1日~5月10日)、“网络展示与初评”(2014年4月20日~5月10日)三个环节后,我省21个地市州推荐的41个初中化学微课作品参加了四川省首届“文轩教育杯”微课大赛的决赛(2014年5月27日~29日)。
在省级决赛阶段,专家评审组首先逐件评审了41个参赛作品的“设计与制作”情况,再由参赛教师进行“说课与答辩”,最后综合专家评审组和21位大众评委的量化分数,全省共评出2个特等奖、13个一等奖和26个二等奖。参赛作品和参赛教师的情况可以反映我省初中化学微课制作、运用的现状,其中不乏亮点、但也存在不少的问题。
1 参赛作品分类统计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把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内容分成了“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和“化学与社会发展”5个一级主题。我省首届微课大赛参赛的41个作品主要集中在前4个主题,共38个,如表1所示。
2 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纵观41个参赛作品,虽经层层筛选,但普遍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2.1 微课不“微”
微课之“微”当有两层含义:一是时间短,一般是5~8分钟,最长不超过10分钟——国外的脑科学研究发现,学生在开始上课的时候注意力集中,10分钟以后就降下来了,如果教师不改变方法和内容,学生的注意力会一直很低,直到下课了才又兴奋起来。二是只宜解决一个问题,即微课应该围绕一个学科的核心问题、关键问题、疑难问题,一个学生难懂易错的问题进行。
简言之,“微”的要求就是短小精悍。为此,大赛对参赛作品有“时长不超过8分钟,课件文件大小不超过20M”等硬性规定,这其实是对作品的选题作了要求。但从参赛情况看,不少微课并不“微”。例如参赛作品“溶解度与溶液的浓度”选择的内容显然就偏多,完全可以一分为二;又如有的参赛作品,为了控制在8分钟以内,教师就大大加快语速、一赶到底,这种微课的实用价值必然大打折扣。
2.2 微课不“课”
微课之“课”主要应该是指“课堂”,而不是泛意的“课程”。既然微课也是课堂教学,首先就要有学习(教学)目标;其次要以学生为中心,那当然就要有学生活动——比如教师在设计微课时心中要有学生、在录制微课时要想象着是与学生(通常是单个)面对面进行学习活动,要通过技术手段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比如“现在请你暂停视频、思考2分钟后再接着学习”等提示语,又比如通过电子白板的“现改”功能在预设的课件上及时用不同颜色手写,实现勾勒、补充、扩展,增强即时性。
从参赛作品看,我省初中化学微课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没有以学生为中心。在“说课与答辩”现场,我们多次向参赛教师追问:学生去哪儿了?当然,这并不是说学生应该出现在微课视频当中。
2.3 实验不“实”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课堂需要大量的化学实验,微课也不例外。化学微课的实验必须基于真实的实验,即使有危险性的实验(没有学生在现场就降低了危险性)、耗时较长的实验(可以切取开始、突变、结束等重要时段)以及现象不明显的实验(可以放大、特写)。
从参赛作品看,实验方面的问题主要有两类:一是用虚拟实验代替真实实验,二是从网上下载实验视频。我们并不完全反对在条件不具备时从网上下载实验视频,但坚决反对用虚拟实验代替真实实验。
2.4 讲解不“透”
微课既然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教师的“讲”就必不可少。由于不是师生面对面的教学现场,微课对教师“讲”的要求比传统课堂更高。教师语言在生动、富有感染力的同时,更要做到准确、逻辑性强、简单明了。
从参赛作品看,鲜有达到上述要求者,有的还存在一些学科知识性争议,甚至参赛作品“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等根本就没有讲——此时无声不会胜有声吧?
2.5 制作不“精”
一个好的微课,肯定要精心“设计”后才可能“制作”出来:首先选题,接着撰写教案、准备教学素材、制作课件(统称为设计),然后拍摄或录制微课、剪辑,最后在实践检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反思和改进。其中,选题与教学设计(特别是学习设计)是微课质量的决定因素,视频拍摄或录制是微课制作的关键环节。
当前,视频类微课的主要制作方式有:拍摄式,即通过外部摄像设备,对教师及讲解内容、操作演示、学习过程等真实情境摄制下来。录屏式,即通过录屏软件,录制教师对着电脑屏幕的讲解、分析、演示过程(含声音和教师头像)。或者通过交互电子白板、一体机等数字媒体的录制功能,同步录制教学过程。软件输出式,即运用图像、动画或视频制作软件(如Flash、PPT、绘声绘影、Movie Maker、GIF Animator、美图秀秀等),通过微课脚本设计、技术合成后输出。混合式(富媒体式),即应用上述提及的多种方式,制作、编辑、合成。
从参赛作品看,主要采用的是上述“拍摄式”和“录屏式”,在技术体现、学习支持等方面的质量都不高,大都欠缺后期编辑合成,总体感觉比较粗糙。例如参赛作品“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基本上就是一个实验录像。
3 需要厘清的几个关系
3.1 “微课”和“微课程”的关系
国内微课创始人胡铁生等学者认为微课是微课程的简称,笔者认为两者还是有差异的。简言之,单个视频(5~8分钟)为“微课”,系列“微课”组成“微课程”。需要说明的是,当前国内对微课本身的界定并不完全统一,笔者主张的是“可汗式”微课。
关键词:微课;翻转课堂;初中化学
文章编号:1005–6629(2015)1–0040–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经过“培训”(2014年3月下旬)、“微课设计与制作”(2014年4月1日~5月10日)、“网络展示与初评”(2014年4月20日~5月10日)三个环节后,我省21个地市州推荐的41个初中化学微课作品参加了四川省首届“文轩教育杯”微课大赛的决赛(2014年5月27日~29日)。
在省级决赛阶段,专家评审组首先逐件评审了41个参赛作品的“设计与制作”情况,再由参赛教师进行“说课与答辩”,最后综合专家评审组和21位大众评委的量化分数,全省共评出2个特等奖、13个一等奖和26个二等奖。参赛作品和参赛教师的情况可以反映我省初中化学微课制作、运用的现状,其中不乏亮点、但也存在不少的问题。
1 参赛作品分类统计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把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内容分成了“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和“化学与社会发展”5个一级主题。我省首届微课大赛参赛的41个作品主要集中在前4个主题,共38个,如表1所示。
2 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纵观41个参赛作品,虽经层层筛选,但普遍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2.1 微课不“微”
微课之“微”当有两层含义:一是时间短,一般是5~8分钟,最长不超过10分钟——国外的脑科学研究发现,学生在开始上课的时候注意力集中,10分钟以后就降下来了,如果教师不改变方法和内容,学生的注意力会一直很低,直到下课了才又兴奋起来。二是只宜解决一个问题,即微课应该围绕一个学科的核心问题、关键问题、疑难问题,一个学生难懂易错的问题进行。
简言之,“微”的要求就是短小精悍。为此,大赛对参赛作品有“时长不超过8分钟,课件文件大小不超过20M”等硬性规定,这其实是对作品的选题作了要求。但从参赛情况看,不少微课并不“微”。例如参赛作品“溶解度与溶液的浓度”选择的内容显然就偏多,完全可以一分为二;又如有的参赛作品,为了控制在8分钟以内,教师就大大加快语速、一赶到底,这种微课的实用价值必然大打折扣。
2.2 微课不“课”
微课之“课”主要应该是指“课堂”,而不是泛意的“课程”。既然微课也是课堂教学,首先就要有学习(教学)目标;其次要以学生为中心,那当然就要有学生活动——比如教师在设计微课时心中要有学生、在录制微课时要想象着是与学生(通常是单个)面对面进行学习活动,要通过技术手段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比如“现在请你暂停视频、思考2分钟后再接着学习”等提示语,又比如通过电子白板的“现改”功能在预设的课件上及时用不同颜色手写,实现勾勒、补充、扩展,增强即时性。
从参赛作品看,我省初中化学微课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没有以学生为中心。在“说课与答辩”现场,我们多次向参赛教师追问:学生去哪儿了?当然,这并不是说学生应该出现在微课视频当中。
2.3 实验不“实”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课堂需要大量的化学实验,微课也不例外。化学微课的实验必须基于真实的实验,即使有危险性的实验(没有学生在现场就降低了危险性)、耗时较长的实验(可以切取开始、突变、结束等重要时段)以及现象不明显的实验(可以放大、特写)。
从参赛作品看,实验方面的问题主要有两类:一是用虚拟实验代替真实实验,二是从网上下载实验视频。我们并不完全反对在条件不具备时从网上下载实验视频,但坚决反对用虚拟实验代替真实实验。
2.4 讲解不“透”
微课既然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教师的“讲”就必不可少。由于不是师生面对面的教学现场,微课对教师“讲”的要求比传统课堂更高。教师语言在生动、富有感染力的同时,更要做到准确、逻辑性强、简单明了。
从参赛作品看,鲜有达到上述要求者,有的还存在一些学科知识性争议,甚至参赛作品“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等根本就没有讲——此时无声不会胜有声吧?
2.5 制作不“精”
一个好的微课,肯定要精心“设计”后才可能“制作”出来:首先选题,接着撰写教案、准备教学素材、制作课件(统称为设计),然后拍摄或录制微课、剪辑,最后在实践检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反思和改进。其中,选题与教学设计(特别是学习设计)是微课质量的决定因素,视频拍摄或录制是微课制作的关键环节。
当前,视频类微课的主要制作方式有:拍摄式,即通过外部摄像设备,对教师及讲解内容、操作演示、学习过程等真实情境摄制下来。录屏式,即通过录屏软件,录制教师对着电脑屏幕的讲解、分析、演示过程(含声音和教师头像)。或者通过交互电子白板、一体机等数字媒体的录制功能,同步录制教学过程。软件输出式,即运用图像、动画或视频制作软件(如Flash、PPT、绘声绘影、Movie Maker、GIF Animator、美图秀秀等),通过微课脚本设计、技术合成后输出。混合式(富媒体式),即应用上述提及的多种方式,制作、编辑、合成。
从参赛作品看,主要采用的是上述“拍摄式”和“录屏式”,在技术体现、学习支持等方面的质量都不高,大都欠缺后期编辑合成,总体感觉比较粗糙。例如参赛作品“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基本上就是一个实验录像。
3 需要厘清的几个关系
3.1 “微课”和“微课程”的关系
国内微课创始人胡铁生等学者认为微课是微课程的简称,笔者认为两者还是有差异的。简言之,单个视频(5~8分钟)为“微课”,系列“微课”组成“微课程”。需要说明的是,当前国内对微课本身的界定并不完全统一,笔者主张的是“可汗式”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