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微课现状、问题与思考

来源 :化学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yi28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四川省首届微课大赛初中参赛作品进行了分类统计,以此分析了初中化学微课中存在的问题,指出需要厘清的几个关系,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微课;翻转课堂;初中化学
  文章编号:1005–6629(2015)1–0040–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经过“培训”(2014年3月下旬)、“微课设计与制作”(2014年4月1日~5月10日)、“网络展示与初评”(2014年4月20日~5月10日)三个环节后,我省21个地市州推荐的41个初中化学微课作品参加了四川省首届“文轩教育杯”微课大赛的决赛(2014年5月27日~29日)。
  在省级决赛阶段,专家评审组首先逐件评审了41个参赛作品的“设计与制作”情况,再由参赛教师进行“说课与答辩”,最后综合专家评审组和21位大众评委的量化分数,全省共评出2个特等奖、13个一等奖和26个二等奖。参赛作品和参赛教师的情况可以反映我省初中化学微课制作、运用的现状,其中不乏亮点、但也存在不少的问题。
  1 参赛作品分类统计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把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内容分成了“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和“化学与社会发展”5个一级主题。我省首届微课大赛参赛的41个作品主要集中在前4个主题,共38个,如表1所示。
  2 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纵观41个参赛作品,虽经层层筛选,但普遍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2.1 微课不“微”
  微课之“微”当有两层含义:一是时间短,一般是5~8分钟,最长不超过10分钟——国外的脑科学研究发现,学生在开始上课的时候注意力集中,10分钟以后就降下来了,如果教师不改变方法和内容,学生的注意力会一直很低,直到下课了才又兴奋起来。二是只宜解决一个问题,即微课应该围绕一个学科的核心问题、关键问题、疑难问题,一个学生难懂易错的问题进行。
  简言之,“微”的要求就是短小精悍。为此,大赛对参赛作品有“时长不超过8分钟,课件文件大小不超过20M”等硬性规定,这其实是对作品的选题作了要求。但从参赛情况看,不少微课并不“微”。例如参赛作品“溶解度与溶液的浓度”选择的内容显然就偏多,完全可以一分为二;又如有的参赛作品,为了控制在8分钟以内,教师就大大加快语速、一赶到底,这种微课的实用价值必然大打折扣。
  2.2 微课不“课”
  微课之“课”主要应该是指“课堂”,而不是泛意的“课程”。既然微课也是课堂教学,首先就要有学习(教学)目标;其次要以学生为中心,那当然就要有学生活动——比如教师在设计微课时心中要有学生、在录制微课时要想象着是与学生(通常是单个)面对面进行学习活动,要通过技术手段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比如“现在请你暂停视频、思考2分钟后再接着学习”等提示语,又比如通过电子白板的“现改”功能在预设的课件上及时用不同颜色手写,实现勾勒、补充、扩展,增强即时性。
  从参赛作品看,我省初中化学微课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没有以学生为中心。在“说课与答辩”现场,我们多次向参赛教师追问:学生去哪儿了?当然,这并不是说学生应该出现在微课视频当中。
  2.3 实验不“实”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课堂需要大量的化学实验,微课也不例外。化学微课的实验必须基于真实的实验,即使有危险性的实验(没有学生在现场就降低了危险性)、耗时较长的实验(可以切取开始、突变、结束等重要时段)以及现象不明显的实验(可以放大、特写)。
  从参赛作品看,实验方面的问题主要有两类:一是用虚拟实验代替真实实验,二是从网上下载实验视频。我们并不完全反对在条件不具备时从网上下载实验视频,但坚决反对用虚拟实验代替真实实验。
  2.4 讲解不“透”
  微课既然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教师的“讲”就必不可少。由于不是师生面对面的教学现场,微课对教师“讲”的要求比传统课堂更高。教师语言在生动、富有感染力的同时,更要做到准确、逻辑性强、简单明了。
  从参赛作品看,鲜有达到上述要求者,有的还存在一些学科知识性争议,甚至参赛作品“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等根本就没有讲——此时无声不会胜有声吧?
  2.5 制作不“精”
  一个好的微课,肯定要精心“设计”后才可能“制作”出来:首先选题,接着撰写教案、准备教学素材、制作课件(统称为设计),然后拍摄或录制微课、剪辑,最后在实践检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反思和改进。其中,选题与教学设计(特别是学习设计)是微课质量的决定因素,视频拍摄或录制是微课制作的关键环节。
  当前,视频类微课的主要制作方式有:拍摄式,即通过外部摄像设备,对教师及讲解内容、操作演示、学习过程等真实情境摄制下来。录屏式,即通过录屏软件,录制教师对着电脑屏幕的讲解、分析、演示过程(含声音和教师头像)。或者通过交互电子白板、一体机等数字媒体的录制功能,同步录制教学过程。软件输出式,即运用图像、动画或视频制作软件(如Flash、PPT、绘声绘影、Movie Maker、GIF Animator、美图秀秀等),通过微课脚本设计、技术合成后输出。混合式(富媒体式),即应用上述提及的多种方式,制作、编辑、合成。
  从参赛作品看,主要采用的是上述“拍摄式”和“录屏式”,在技术体现、学习支持等方面的质量都不高,大都欠缺后期编辑合成,总体感觉比较粗糙。例如参赛作品“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基本上就是一个实验录像。
  3 需要厘清的几个关系
  3.1 “微课”和“微课程”的关系
  国内微课创始人胡铁生等学者认为微课是微课程的简称,笔者认为两者还是有差异的。简言之,单个视频(5~8分钟)为“微课”,系列“微课”组成“微课程”。需要说明的是,当前国内对微课本身的界定并不完全统一,笔者主张的是“可汗式”微课。
其他文献
在小镇上,兔子种的胡萝卜又大又甜,每个小动物都爱吃。  鼹鼠和兔子是邻居,不过他们已经好久没说话了,因为之前发生过一件不愉快的事情。  一次,兔子出门旅行的时候,鼹鼠去兔子的地里拔了6根胡萝卜。虽然兔子的地很大,但兔子对地里每一根胡萝卜都特别清楚。兔子一回来,数一数胡萝卜的数量就明白了。  兔子急吼吼地去找鼹鼠,一点都没留情面。可是鼹鼠正准备给兔子送自己晒的蜜番薯干呢。连解释的机会都不给,兔子就气
你注意過吗?象棋的棋盘上有一块标明“楚河汉界”的区域,用来作为红黑两方的分界线。考考你,这是来源于哪一个历史典故呢?一起来看看吧——
摘要: 对近年来各地中考化学试卷选取存在科学性错误的试题,从命题内容视角、考点自相矛盾、插图不合情理、设问指向不明、应答出现歧义和人为编造素材,以及命题思维视角的思维定势、先入为主、以讹传讹和忽视内涵等方面进行评析,以期能从命制试题的失误案例中吸取经验与教训,改进中学化学教学和试题命制工作。   关键词: 化学中考命题; 科学性问题; 化学教学   文章编号: 1005-6629(2019)12-
摘要:运用数字化手持技术测定不同浓度盐溶液的pH及其变化曲线,探究盐溶液的浓度及酸碱度对盐类水解程度的影响,达到数字化手持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最佳效果。通过对盐类水解实际应用的具体分析,提高了学习效率,提升了学生认识问题本质的能力,让学生体会到化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关键词:数字化手持技术;盐类水解;影响因素;浓度;酸碱度  文章编号:1005-6629(2016)2-0051-03  中
摘要: 进阶学习从学生已有的经验模型和认知水平出发,通过渐进的学习方式,完成概念和模型的構建。学生通过进阶学习,有效地构建科学模型,培养综合分析及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教学案例,探索基于核心素养的进阶学习模型的构建。  关键词: 进阶学习; 核心素养; 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因素;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文章编号: 1005-6629(2020)03-0029-05  中图分类号:
摘要:如何让初中化学的复习课突破“炒冷饭”的怪圈?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从点的选择精致化,到面的拓展多元化和有序化,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体现“生本位”的理念,从而提高复习效率,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初中化学;复习课;酸碱盐  文章编号:1005–6629(2017)2–0056–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体现
文章编号:1005-6629(2010)04-0069-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1、从2009年江苏高考最后一问谈起    试题:在1个Cu2O晶胞中(如图1所示),所包含的Cu原子数目为_____。作为全卷的最后一问,格外引起考生和教师的关注,应当说试题并不难,可答完试题后,也许有些老师和同学会进一步追问:该晶胞属哪种类型?可能首先想到的解答是体心立方,因为该晶胞的
[摘 要] 高考“3 X”模式及其命题指导思想的转变,给思想政治课教学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3 X”模式下的思想政治课教学需要转变教学观念,探索开放性教学模式;夯实学科基础,构建“综合”体系;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旨在促进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 “3 X” 学科内综合 跨学科综合 综合素质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未来社会对人才智能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摘要: 基于论证的科学教学活动注重证据的收集与获取,强调社会交互过程中的知识建构,有利于学生理解科学的本质。以人教版初中化学“我们周围的空气”部分内容为基点进行拓展,以国际上倡导的科学论证模式为结构框架展开“氮气”性质和用途关系的论证活动,创新性地在中学生初学化学时渗透科学论证启蒙教育。  关键词: 科学论证; 证据; 空气; 氮气; 启蒙教育  文章编号: 10056629(2018)12005
摘要: 论述化工流程题作为测评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优选题型的适切性。以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选修2《化学与技术》中“海水提溴”工艺为原型,以化工流程题的形式试命制一道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测评的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试题,对情境素材选择及测试任务设计进行详细说明,并对试题考查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类别、水平及具体表现要求进行评析,提出了解决化工流程题的一般思维模型。  关键词: 化工流程题; 试题命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