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例球形肺炎的胸片探讨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eduiz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分析球形肺炎的胸片的表现特点。方法:选择在2005年-2012年间75例经临床证实为球形肺炎的胸片资料进行回顾性探讨。结果:球形肺炎胸片主要表现为类圆形致密影,大小约为2.5cm~7cm。10例见有支气管气像;43例边缘部分清晰部分模糊,见有粗长毛刺影;22例边缘清晰。46例密度不均匀,见有不规则透亮影;29例密度均匀。结论:胸片动态观察球形肺炎,对球形肺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很大。
  【关键词】75例 球形肺炎 胸片 探讨
  【中图分类号】R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066—02
  现收集75例患者的资料,探讨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75例,其中男48例,女27例,年龄最小11岁,最大89岁;学生11人,农民27人,无身份2人,干部职工35人;春季发病19例,夏季11例,秋季7例,冬季38例;农村28例,城镇47例。全部病例都有初診正侧位X线胸片及治疗后复查X线胸片。
  1.2 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 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38.3 ℃~40.5 ℃),咳嗽72人,39例有血痰(痰中带血丝),26例有胸痛,68例血常规白细胞数增高(1.3×109~2.4×109个/L),全部病例均做痰涂片检查找抗酸杆菌均阴性,痰找癌细胞均阴性,结核菌素试验42例阳性、13例弱阳性、20例阴性。
  2 X线特点
  球形肺炎多位于肺门旁下叶尖支段或下肺野的基底段,病变都是孤立性类圆形或类椭圆形致密影,大小约2.5~7 cm,下肺野40例、中肺野26例、上肺野9例,即下肺野>中肺野>上肺野。病灶密度不均匀46例,均匀29例,显示为不整齐的小蜂窝状透亮影,4例出现支气管充气像。病灶边缘部分模糊,部分清晰45例,在边缘部分模糊区域密度较淡毛糙,并有粗长毛刺向周围肺组织伸延,这是肺部渗出性病变的特征表现。边缘清晰20例。在病灶周围可见到增强而扭曲的肺小血管纹理,由病灶边缘向肺门方向伸展。抗炎治疗2~4周,胸片定期复查示球形病变有部分或全部吸收,仅有11例6周后才吸收消退,留有索条状影。23例肺门影增大,边缘模糊,治疗后随着肺部球形影逐渐吸收消退,肺门影变为正常。其中有24例同侧胸膜增厚、粘连,有少量胸腔积液,胸片示肋膈角变钝。
  3 鉴别诊断
  3.1 肺结核球 肺结核球多位于右上肺野,锁骨上下区,轮廓清晰,边缘锐利,有时环绕着一层约1~2在斑点状、斑片状、索条状影,即卫星病灶,这是肺结核球的特征表现。邻近胸膜常呈板状增厚。使用抗结核药物有效果,抗炎治疗无效,临床上无高热,血常规白细胞数不增高,可与球形肺炎相鉴别。
  3.2 肺错构瘤 肺错构瘤较少见,一般无临床症状。胸片为圆形球状病灶,直径约2.5~7 cm,密度均匀,边缘清楚光整,有时略呈浅分叶状,约有1/3的病例中心可出现爆玉米花样钙化影,这是肺错构瘤特征表现。肺错构瘤多单发,发生在下肺野。长期观察变化不明显,或极缓慢地稍变大。积极抗炎治疗无效。
  3.3 肺转移瘤 肺转移瘤胸片表现多见于下肺野,多发,呈棉团状,短期肺部内可迅速增多增大。一般有原发病史,患者年龄大多是中老人。
  3.4(矽肺三期)矽肺团块 矽肺三期一般从胸片上表现为小阴影和大阴影聚集,多位于上野,大多对称,阴影和肋骨垂直呈“八字状”。临床上明确的职业史或粉尘接触史。
  3.5 周围型肺癌 周围型肺癌边缘毛糙,有长短不一的短毛刺影,无一定方向性,明显分叶是周围型肺癌的可靠征象,有时见有脐凹征。常有邻近胸膜内陷皱缩,形成胸膜凹陷征。肺癌肿块一般均匀致密,部分见有偏心性空洞。肺癌经积极抗炎治疗,不但不会缩小,反而会有逐渐增大的趋势。
  4 讨论
  球形肺炎临床上较少见,是一种由细菌、病毒等引起的肺部急性渗出性炎症。在临床上易与肺结核球、肺错构瘤、转移瘤、矽肺三期、周围性肺癌等肺部疾病相混淆而被误诊。由于炎性渗出物可能是通过支气管蔓延或通过肺泡孔向邻近周围肺泡呈放射状扩散而形成。临床上只有根据其病理变化,分析所形成的特征性的胸片表现,才能不导致误诊,提高诊断率。无论年龄大小,凡胸部X线平片提示肺内有孤立性球形病灶,临床上出现咳嗽、发热、胸痛,血常规白细胞数升高,均应进行一定时间的积极抗炎治疗并胸片动态观察,时间1.5~64周为宜,超过6周病变无吸收,甚至有进展的趋势,应进行进一步的检查诊治,避免延误病情。
其他文献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rn为有效应对可能发生的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科学、规范、有效地开展医疗救治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公众健康和生命安
期刊
泛素化酶DNA损伤特异性结合蛋白2(DDB2)是一种DDB1-CUL4相关因子(DCAF),属于泛素连接酶E3的亚家族。DDB2通过与DCAF相结合,形成泛素连接酶复合体,从而特异性识别靶蛋白底物,使底物泛素化并降解。其通过多种途径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如DNA损伤修复、细胞周期调控及细胞凋亡、细胞侵袭与转移、细胞早衰、细胞增殖生长、肿瘤干细胞的群体化等。文章就DDB2影响肿瘤发生、发展的机制和对
家庭健康指导是基层医生在临床预防和健康教育工作中实施病人教育与咨询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在充分理解个体病人及家庭对疾病影响的基础上,指导病人及家属如何在家庭环境背景下
【摘要】 目的 探讨瘢痕子宫再妊娠后阴道分娩的安全性和可行性,为产科分娩提供依据。方法 以2012年1月——2013年6月我院住院的瘢痕子宫再妊娠经阴道分娩的孕妇120例作为实验组,选择同期无瘢痕子宫经阴道分娩的病例12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阴道分娩试产成功率、产程时间、产时出血量及住院时间。结果 实验组产妇经阴道分娩试产成功率达62.5%,对照组试产成功率达64.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摘 要】目的:分析和观察拉莫三嗪联合疗法在儿童难治性癫痫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35例难治性癫痫患儿,给予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钠进行治疗,并与联合治疗前患儿癫痫发作频次进行比较,同时观察联合疗法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儿癫痫发作频次较少,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0例显效,9例有效,无效5例,1例恶化,治疗有效率为82.8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临床常见外伤性脾破裂的治疗方法。方法 2009年5月以来,我院收治外伤性脾破裂患者200例,就其临床治疗方法进行归类分析。结果 200例患者均得到及时确诊,198例治疗成功,1例术前死亡,1例术后死亡,死亡的主要原因为多器官功能衰竭(MOF)。结论 加强抗休克的同时,积极手术是有效治疗外伤性脾破裂最佳措施。  【关键词】 外伤性脾破裂;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doi:10.396
【摘要】目的总结21例复发性多软骨炎(relapsing polychondritis,RP)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耳部表现,并且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1例复发性多软骨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分析这些患者的耳部表现以及临床治疗。结果21例患者的男女比例为16:1,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05岁(14-71岁),平均病程是14个月。有8例患者是以耳部
高血压病是基层医生最常见的慢性病.据我国2002年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有1.6亿多高血压患者,但控制率仅为6.1%,大多数患者处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高风险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