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观察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推拿治疗,对照组采用牵引结合针刺治疗,从临床疗效、简化McGill疼痛问卷评分对两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17例,有效1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临床治愈14例,有效2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5%。两组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简化McGill疼痛问卷评分比较,在VAS.PPI,PPa@分上。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进行治疗前后的比较,两组均有显著性差异(两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间进行比较。差异元显著性意义(PI>0.05)。结论: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和牵引结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痛均有较好疗效。
关键词 颈椎病,神经根型 推拿治疗 McGill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且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电脑的普及,该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发病年龄也越来越年轻化,其继发的颈源性疾病也日趋多样和复杂,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很大负担。近年来本院针灸推拿科门诊采用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来自2008年1月—2009年12月本院针灸推拿科门诊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男18例,女22例;年龄(46.71+10.67)岁;病程(112.90+68.721天。对照组男16例,女24例;年龄(44.75+13.17)岁;病程(132.76+89.56)天。两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依据诊断标准:①颈痛伴上肢放射痛;②受压神经根皮肤节段分布区感觉减弱,腱反射异常,肌力减退;③臂丛神经牵拉试验或椎间孔挤压试验阳性;④颈椎x线片可见椎体增生,钩椎关节增生,椎间隙或椎间孔变小;⑤可见椎体后赘生物及神经根管变窄。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病例纳入标准:年龄35~65岁,符合诊断标准,且病程≤3年。病例排除标准:颈椎外病变(如胸廓出口综合征、肩周炎)、颈椎管狭窄、颈椎及椎管内肿瘤、伴有出血倾向的血液病、骨关节结核、骨髓炎及老年性骨质疏松及严重心脑肝肾功能异常者。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与对照组均5d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d,进行下1个疗程。
2.1 治疗组 采用推拿治疗:①放松手法:患者分别取侧卧及俯卧位,以一指禅推法、滚法和按揉法在颈项、肩及上背部常规操作约10min。②拔伸牵引:患者仰卧位,医者一手托患者下颌,另手托患者枕后,对患者颈椎进行间歇拔伸牵引4次,每次拔伸牵引约15s,间歇5s,力量以患者舒适为度;③调整手法:然后令患者轻轻自动转头至最大限度;医者一手托住患者枕部,拇指轻轻定位于患椎横突,另一手扶持下颌,双手协调调整,使患者屈颈,并调整屈颈度数,使成角落于患椎,再将下颌继续向一侧轻巧用力,顿挫旋转,并向后上方轻轻提拉一下,一般可闻及“咔嚓”声,但不必强求声音,然后将头转向对侧,作同样动作,调整即告完成。如需调整多个阶段,可按同法操作。椎体由高位至低位,屈颈度数由小到大一般在15~50°之间。④整理手法:用轻柔掌摩手法放松颈、肩、上臂、上肢2min,搓抖上肢1min结束。整个推拿施术过程耗时约15~18min。
2.2 对照组 采用坐位颌枕牵引结合针刺治疗。①坐位颌枕牵引:颈前屈10~30度,重量为6~10kg或按体重的1/10~1/6计算,牵引时间20min。②针刺:取病变节段颈夹脊穴、风池、大椎、肩井、肩髑、曲池、外关、列缺、合谷等穴,穴位常规消毒,夹脊穴、肩髑、曲池直刺0.5~1.0寸;风池向鼻尖斜刺0.8寸、大椎、外关合谷直刺0.5寸,列缺针尖向肘部,平刺0.5~1寸;针刺以局部酸胀为著,平补平泻;以上穴位留针30min,每10min捻转1次。
3 观察指标与评分方法
3.1 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判定疗效融。临床治愈:症状与体征消失,颈、肢体功能恢复正常,能正常劳动
关键词 颈椎病,神经根型 推拿治疗 McGill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且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电脑的普及,该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发病年龄也越来越年轻化,其继发的颈源性疾病也日趋多样和复杂,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很大负担。近年来本院针灸推拿科门诊采用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来自2008年1月—2009年12月本院针灸推拿科门诊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男18例,女22例;年龄(46.71+10.67)岁;病程(112.90+68.721天。对照组男16例,女24例;年龄(44.75+13.17)岁;病程(132.76+89.56)天。两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依据诊断标准:①颈痛伴上肢放射痛;②受压神经根皮肤节段分布区感觉减弱,腱反射异常,肌力减退;③臂丛神经牵拉试验或椎间孔挤压试验阳性;④颈椎x线片可见椎体增生,钩椎关节增生,椎间隙或椎间孔变小;⑤可见椎体后赘生物及神经根管变窄。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病例纳入标准:年龄35~65岁,符合诊断标准,且病程≤3年。病例排除标准:颈椎外病变(如胸廓出口综合征、肩周炎)、颈椎管狭窄、颈椎及椎管内肿瘤、伴有出血倾向的血液病、骨关节结核、骨髓炎及老年性骨质疏松及严重心脑肝肾功能异常者。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与对照组均5d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d,进行下1个疗程。
2.1 治疗组 采用推拿治疗:①放松手法:患者分别取侧卧及俯卧位,以一指禅推法、滚法和按揉法在颈项、肩及上背部常规操作约10min。②拔伸牵引:患者仰卧位,医者一手托患者下颌,另手托患者枕后,对患者颈椎进行间歇拔伸牵引4次,每次拔伸牵引约15s,间歇5s,力量以患者舒适为度;③调整手法:然后令患者轻轻自动转头至最大限度;医者一手托住患者枕部,拇指轻轻定位于患椎横突,另一手扶持下颌,双手协调调整,使患者屈颈,并调整屈颈度数,使成角落于患椎,再将下颌继续向一侧轻巧用力,顿挫旋转,并向后上方轻轻提拉一下,一般可闻及“咔嚓”声,但不必强求声音,然后将头转向对侧,作同样动作,调整即告完成。如需调整多个阶段,可按同法操作。椎体由高位至低位,屈颈度数由小到大一般在15~50°之间。④整理手法:用轻柔掌摩手法放松颈、肩、上臂、上肢2min,搓抖上肢1min结束。整个推拿施术过程耗时约15~18min。
2.2 对照组 采用坐位颌枕牵引结合针刺治疗。①坐位颌枕牵引:颈前屈10~30度,重量为6~10kg或按体重的1/10~1/6计算,牵引时间20min。②针刺:取病变节段颈夹脊穴、风池、大椎、肩井、肩髑、曲池、外关、列缺、合谷等穴,穴位常规消毒,夹脊穴、肩髑、曲池直刺0.5~1.0寸;风池向鼻尖斜刺0.8寸、大椎、外关合谷直刺0.5寸,列缺针尖向肘部,平刺0.5~1寸;针刺以局部酸胀为著,平补平泻;以上穴位留针30min,每10min捻转1次。
3 观察指标与评分方法
3.1 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判定疗效融。临床治愈:症状与体征消失,颈、肢体功能恢复正常,能正常劳动